柳玉佳;吴伊莹;王莘智;旷惠桃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GS-Rb1)对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量(regional cortical blood flow,rCB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于术后4h腹腔注射不同药物.通过免疫组化法,免疫印迹法和激光多普勒仪检测手术后24h海马CA1区VEGF和rCBF的表达.结果 rCBF:GS-Rb1剂量依赖性的增加缺血后海马rCBF(P <0.05),其中以高剂量GS-Rb1组明显;VEGF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S-Rb1剂量依赖性的增加VEGF的表达(P<0.05),尤其以高剂量GS-Rb1组显著,且与尼莫地平组相似.结论 GS-Rb1作为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药,可能是通过增加rCBF,并上调VE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赵丽琴;李晨;熊云霞;陆学海;郭英;杨春艳;罗海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证候诊断及证素分布情况,寻找文献报道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1990~2017年国内正式发表的临床类文献,对文献发表年度、关键词、文献类型、证型、证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临床研究文献66篇,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整体以观察临床疗效类为主,共出现31种证型,心肾不交证病例数多为1420例,病位证素肾频次高为3188次,病性证素阴虚频次高为3814次.结论 文献整理未见高质量的盲法实验,利用合理随机盲法以验证中医诊断辨证方法及方证对应关系意义重大,对文献证及证素分布规律的分析,基本反映了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主要病机,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陈启亮;李灿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方法 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采用Apf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453例患者中,年龄中位数为70岁,65~80岁患者数量多(47.99%),其次为45 ~ 65岁(30.47%);住院天数多在15~28天(56.71%);西医合并疾病频数排名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痛(14.09%)、冠心病(7.79%)和糖尿病(4.96%).联合用药频数高的西药为阿司匹林(63.76%),中药为疏血通(45.86%);联合西药药理作用频数高的为抗凝剂(76.15%),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化瘀剂(84.26%);联合2种西药频数高的是前列地尔+阿司匹林,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疏血通;联合的2种西药药理作用高的为抗凝血药+血管活性药,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通络剂+活血化瘀剂.结论 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病理因素以血瘀多见,其西医合并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上应注重西医合并疾病的治疗以及活血化瘀法和抗凝法的使用.在联合用药上,中西药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注重中西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阳;张寅;谢雁鸣;陈仁波;张文丽;庄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基础的内镜诊疗技术作为一种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手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但其术后并发症却成为其治疗中新的难题.近年来,中医药在胆总管结石及其ERCP术后并发症防治方面进行了众多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显示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胆总管结石及其ERCP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顾立梅;安振涛;魏兰福;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免煎剂茵陈五苓散治疗化疗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7例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免煎剂茵陈五苓散,对照组予异甘草酸镁注射剂,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QOL)、化疗通过率、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RR)与对照组相仿,生活质量(QOL)、化疗通过率、低钾血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免煎剂茵陈五苓散治疗化疗所致肝功能损伤的疗效可靠,使用方便.
作者:李道俊;许新华;李识君;李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柴金化瘀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30名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柴金化瘀方,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且治疗后患者单项症状、中医证候、彩超结果、生活质量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柴金化瘀方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症状、证候及影像学、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润元;谷诺诺;赵丹阳;杜朋丽;李博林;杜姚;郭子敬;杨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红景天苷是红景天属植物的酚类次生代谢物,其广泛的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文章从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血管、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等肿瘤细胞的作用以及抗哮喘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景天苷生物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安琪;颜天华;巨修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保阴固肾汤在治疗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应用及对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孕酮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人流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保阴固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中医症状积分、孕酮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阴固肾汤在治疗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减轻中医症状,对体内孕酮水平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淑琼;尹红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六味补气胶囊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肺功能提高、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和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缓释茶碱模拟剂+六味补气胶囊+穴位敷贴;对照组:口服缓释茶碱+六味补气胶囊模拟剂+模拟穴位敷贴.结果 治疗组在其两个月的治疗期内以及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随访期内急性加重次数、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表及生存质量(CAT)问卷比对照组减少,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新安医学固本补气法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给予六味补气胶囊和穴位敷贴较口服多索茶碱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CAT评分,改善肺功能和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
作者:童佳兵;王心恒;杨程;王传博;李乔;张念志;李泽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探索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要素.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COPD稳定期患者共189例,应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虚证类证候以肺肾气虚(17.96%)和肺脾肾气虚(15.87%)多,实证类证候以痰瘀阻肺(15.87%)、血瘀证(13.47%)和痰湿阻肺(12.57%)多.聚类分析把主要症状归类为3类,主成分分析筛选主要的证候因子,得到3类证候:脾肾气虚、痰瘀阻肺;气阴两虚、痰热壅肺、风寒犯肺;肺肾气虚、痰湿阻肺.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有决定意义的证候因子:影响肺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因子为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苔白;影响肺脾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因子为腰膝酸软、纳呆、腹胀、耳鸣.结论 通过中医学理论与多元统计方法的结合可筛选出对COPD稳定期诊断有意义的辨证要素.
作者:吴孝政;王振兴;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人体能否保持正常的健康状态有赖于脏腑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对于脏腑气机升降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也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从气机升降角度对脏腑升降理论以及气机升降失常论述其在脏腑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常兴;张恬;隋雨言;张庆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玄府理论肇源于《黄帝内经》,建立于金代医家刘完素,发展于后世医家的研究与深化,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从微观角度认识生命的开端.玄府作为遍布全身的细小结构,其病变也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其本质对于中医有关疾病的诊疗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怡;高维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从细胞自噬的角度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LFD)的病因病机,阐明通过“温阳健脾化浊法”调节中医“阳虚湿盛”的微观辩证机制,为中医药调节自噬、平衡阴阳维持机体稳态的机制,及“温阳健脾化浊法”在NALFD的防治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胡朋言;纪云西;王伟;王仕衍;李蓓蕾;谢博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火热证的药物进行研究,初步阐明火热证用药的规律性,为火热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 以《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火热证的所有药物建立数据库,运用SPASS20.0进行频数统计,研究火热证治疗用药与药物三品分类、毒性、四气、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用于火热证治疗的183味药物以下品和中品为主,尤其是以无毒药物为主;四气以寒、平为主;五味以为苦、辛、甘为主;药物主治以除寒热、除热为主;被《中药学》收录的105味药物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结论 该研究可为火热证的临床用药或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谢伟;刘晓芳;徐晨希;周鹏;曹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维普、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运用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使用stata12.1软件利用筛选出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17项研究共1232名患者,结果显示刺血疗法在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疗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一的刺血疗法对血尿酸的改变与西医常规疗法疗效相当.刺血疗法在运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常规疗法.结论 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作为临床辅助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云芳;张云;甘文渊;刘昌璇;胡攀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建立完整的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离体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 以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的叶片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IBA和2,4-D,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不定芽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6-BA 1.0 mg· L-1 +NAA1.0mg·L-1+蔗糖30g· L-1+琼脂4.5g·L-1的效果佳;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以MS+6-BA 1.5 mg·L-1+NAA0.1 mg·L-1+蔗糖30g· L-1+琼脂4.5g·L-1的效果好;增殖培养以MS+6-BA 1.0 mg·L-1+NAA0.01 mg·L-1+蔗糖30g· L-1+琼脂4.5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 NAA0.3mg·L-1+蔗糖30g·L-1+琼脂4.5g·L-1的培养基好.结论 筛选出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适宜的培养基,建立了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的离体培养体系.
作者:黄刚;潘恒志;付燕;周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整体、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初步探讨麻辛汤在豚鼠哮喘模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健康豚鼠24只,常规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辛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他两组复制哮喘模型;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3ml,每日2次;麻辛汤组每次10ml麻辛汤(相当于生药6g/d),每日2次灌胃;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各组BALF和血清中Eos计数、IL-4、TNF-α、IFN-γ.结果 麻辛汤能降低豚鼠哮喘模型中肺泡及血中EOS、IL-4浓度,同时能提高IFN-γ活性,对BALF及血清中TNF-α浓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麻辛汤通过降低哮喘模型中肺泡及血中EOS数量、IL-4浓度来降低哮喘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从而缓解气道重塑改变;同时,麻辛汤对提高IFN-γ活性,促进IFN-γ的分泌而下调IL-4水平,调节Th1/Th2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抗哮喘的目的;此外,麻辛汤对BALF及血清中TNF-α浓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说明麻辛汤的抗哮喘作用并不是通过调整TNF-α浓度而实现的.
作者:冯晓玲;项珊;黄廷荣;王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前期临床经验,从病医、病机及治则角度探讨脊髓损伤和督脉的关系,从而阐明从督论治脊髓损伤的理论基础.总结中药及电针改善脊髓损伤后患者脊髓运动功能和神经源性膀胱等症状的临床方法和病理机制,为临床从督论治脊髓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齐英娜;吴鑫杰;王延雷;谭明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刺果番荔枝根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及小鼠急性毒性.方法 将正常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组,提取物高、中、低(50,25,12.5 mg· kg-1)剂量组,静脉注射葡萄糖模型组,静脉注射葡萄糖给药组(25 mg·kg-1),连续口服给药7d后进行糖耐量测定,观察其对糖耐量的影响.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值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 高、中、低剂量(50,25,12.5 mg·kg-1)提取物均对葡萄糖致正常小鼠高血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1,P<0.05),中剂量(25 mg· kg-1)提取物对静脉注射葡萄糖致正常小鼠高血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LD50=151.3 mg·kg-,95%可信限(151.3±18.4) mg·kg-1.结论 刺果番荔枝根提取物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糖耐量.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属于中等毒性.
作者:陈永康;张雪映;陈煜;程守前;王烁今;谭银丰;龚晶雯;张小坡;李友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鉴别醋延胡索饮片及其混伪品零余子并分析其掺伪的加工方法,为保障延胡索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较全面的参考.方法 对醋延胡索和零余子进行性状、显微、理化等定性鉴别,并以HPLC和LC-MS/MS对其进行延胡索乙素的定量研究.结果 通过观察零余子外表面凸起的芽痕及其粉末中的草酸钙针晶束可将其快速定性鉴别.碘化铋钾反应、紫外荧光法和HPLC法可用于鉴别醋延胡索和零余子,但均不具备鉴别混伪饮片的可操作性.LC-MS/MS可测零余子中的微量延胡索乙素,借此可推测其加工混伪的方法.结论 该研究系统地鉴别了醋延胡索及其伪品零余子,并为甄别二者的混伪饮片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传奇;熊鑫;马浩然;程璐;王富乾;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