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及其临床意义

诸燕珍;胡佺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PCR), 乙型肝炎, HBV DNA, HBV-M
摘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1例各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61.9%.HBeAg阳性其HBV DNA检出率为90.6%,说明HBV 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抗HBe阳性与抗HBs阳性其HBVD NA检出率分别为38.3%与33.3%,提示HBV DNA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含量减少;HBV-M均阴性者其HBV DNA检出率为55.8%,表明在HBV-M阴性的人群中亦可有HBV感染.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栓出血性脑梗塞38例分析

    本文报道血栓性出血性脑梗塞(HI)38例,占血栓形成的4.2%.血栓性HI的临床症状轻重与发病时间迟早有关,7天内发病重症型为主,7天后以轻症占多数(84.2%).CT扫描结果血肿型临床症状重,特别在大片状梗塞继发出血者预后差,点斑状型出血临床症状较轻(92.1%).为了提高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率,对大片状梗塞或脑血栓后病情恶化或持续不缓解者应CT扫描追踪复查.

    作者:汪定中;施建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肝病时血浆氨基酸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石平;徐克成;孟宪镛;李炳源;叶林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20例腹膜透析治疗分析

    分析20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情况.透析前均有不同情况的并发症,其中8例表现为多系统脏器衰竭.透析过程中检测空腹血糖11例,平均血糖为10.68mmol/L;并发腹膜炎2例.治疗结果:治愈13例(65%);死亡7例(35%),死亡原因为多系统脏器衰竭.结合文献就本病的透析指征、方法选择、并发腹膜炎的鉴别诊断、血糖增高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朱悦东;严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麝甲状腺超微结构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研究

    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粗面内质网囊泡发达,可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作者:毕书增;张天一;林琳;贾林征;张正民;张定轩;朱承嗣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82例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

    分析8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结果显示,轻型和普通型患儿上述检测无特异性改变;而重型患儿此两项检查皆有显著改变,提示有心肌受累表现,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道敏;瞿绪光;吴澄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流行性腮腺炎脑炎56例临床分析

    分析56例流行性腮腺炎脑炎资料.本组均发病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期,以学龄儿童多见,急性起病,多有颅压增高伴脑膜刺激征和轻度神经系统定位症状,脑脊液有轻度炎性改变,72.5%病例有轻中度脑电图变化.三氮核苷对腮腺炎病毒有明显疗效.

    作者:管仁宽;邓纯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HBV与HCV重叠感染的研究

    应用PCR法和套式PCR法对深圳地区44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并同时作HBV-DNA检测,以了解HBV与HCV重叠的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其血清ALT的情况.结果发现,44例患者中HBV-DNA阳性12例(27.27%);HCV-RNA阳性22例(50.00%),抗HCV阳性21例(47.73%).表明HBV与HCV的重叠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徐正府;徐克成;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抗-HCV IgM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用一种简单的改良抗-HCV免疫检测法检测抗-HCVIgM.39例丙型肝炎中17例抗-HCVIgM阳性,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组5例,肝硬化组例3例.对照组的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健康献血员无1例阳性;急性丙肝在临床症状出现时抗-HCVIgM、抗-HC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16)、43.8%(7/16).慢肝、肝硬化组中5例抗-HCVIgM持续高水平出现,病情反复,一过性抗-HCVIgM阳性者病情稳定或缓解.结果提示,抗-HCVIgM可作为病情活动性指标,有助于近期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月平;王世蓬;赵云;高晓林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吻合口溃疡39例临床分析

    对39例经胃镜证实的吻合口溃疡作了临床分析,重点讨论吻合口溃疡的发生与第1次手术方式、缝线残留、碱性返流性胃炎等因素的关系,并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作了简要讨论,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堵浩荣;黄中伟;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核酸杂交法检测分娩期妇女血及新生儿尿中HCMV DNA

    以地高辛标记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 J片段为探针,用核酸杂交法检测南通地区783例分娩期妇女血标本,HCMV DNA阳性者618例,感染率为78.93%;检测691例出生后1周内新生儿尿标本,HCMV DNA阳性者45例,排毒率为6.51%;其中335对母婴中HCMV DNA同时阳性者39例,垂直传播率为10.99%.本文结果证明了HCMV感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垂直传播是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钱绩虎;程纯;季玉红;王建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乙丙型肝炎重叠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检测

    对46例乙、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有关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在重叠感染急肝、慢肝、肝硬化各组中免疫球蛋白呈多株式增高(P<0.01).C3在慢肝、肝硬化组中下降(P<0.01).CD+3在各组中均下降(P<0.01).CD+8在各组中均上升(P<0.05).并导致CD+4/CD+8在各组中下降(P<0.01).病情越重其变化值越大.说明重叠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慢性化严重.

    作者:黄松平;黄志贞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神经症患者37例16PF测查分析

    对37例神经症患者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 PF),分别以男女检测结果与同性别正常人群的16PF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无论男女患者均有4个因素分低于或高于常人标准;稳定性和兴奋性分数明显降低,怀疑性和忧虑性分数明显升高.分析认为16PF是诊断神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罗雪莲;任雨石;严成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甲基百里酚蓝测定血清(浆)镁

    甲基百里酚蓝(MTB)测定血清(浆)镁,反应即刻完成.MTB在可见光区(600nm)测得血清(浆)镁浓度0~4.0mmol/L呈良好线性.批内CV=2.4%,批间CV=4.6%.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顾淑芳;崔之础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卡他普利合并利尿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18例疗效观察

    对11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Ⅲ期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比方法,观察单用卡他普利(A组)及卡他普利合并双氢克尿塞(B组)和卡他普利合并速尿(C组)的治疗结果.其中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20例,选择性应用安慰剂作为对照(D组).结果,A、B、C各组治疗后平均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1.57%、95.00%、98.04%,D组使用安慰剂前后无明显变化.分析表明,卡他普利合并利尿剂可显著提高疗效(P<0.05),且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卡他普利合并双氢克尿塞或合并速尿.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顾卫东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检测PAIg酶标抗体制备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以过碘酸钠法为基础,选用一定实验条件制备酶标抗体,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酶标抗体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抗体比例在1:1.5时,其标记率适当,容易获得质量较好的酶标抗体;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纯化交联产物明显优于硫酸铵沉淀法.

    作者:顾静;杨锦媛;周庆;陆璐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58例临床分析

    收集58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例,分析其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提出改善患几营养状况、合理进行综合治疗等对降低其发病率,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性.

    作者:黄锋;严靖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围产期窒息后有关因素与近期预后关系探讨

    报道24小时内出生的足月重度窒息儿173例,男116例,女57例.治愈139例,死亡20例,恶化14例.阐述了复温迟缓、惊厥、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异常对围产期窒息儿的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故可作为判断围产期窒息儿近期预后的指征.

    作者:张素娟;王美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甲孕酮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以甲孕酮治疗12例晚期乳腺癌,剂量500mg,每天2次;2周后改为500mg,每天1次,持续口服维持.本组2例CR、4例PR,有效率50%,平均缓解时间11.1月.甲孕酮对软组织和骨转移灶的疗效较好,对内脏转移灶效果不理想.本疗法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当化疗和其他内分泌药物无效或失效时,可以试用.

    作者:谭清和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新生儿硬肿症18例β2-微球蛋白测定

    对18例新生儿硬肿症及12例正常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新生儿硬肿症组血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新生儿硬肿症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有损害.

    作者:单丽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38例临床分析

    对288例患者手术后胃进行观察,发现残胃癌9例,占3.13%,其中早期残胃癌1例;胃癌切除后复发癌29例,占10.07%.结合临床对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的分类、定义、发病率及引起残胃癌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诊断主要靠胃镜及活检.减少和防止残胃癌的发生有赖于:(1)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胃镜定期随访,尤其对毕氏Ⅱ式患者;(2)胃大部切除术后,尽可能选用毕氏Ⅰ式;(3)对青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应从严掌握手术指证;(4)发现残胃有隆起、糜烂、色泽改变或溃疡等病变,应多处作活检,以了解有无癌灶存在.

    作者:曹娜英;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