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傅丰庆;徐俊驰;沈宇;高菲;张学光
近十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袁鹤;徐玲玲;施兴华;尹安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 ~20个月,平均15.2个月.肩锁关节复位率100%,术后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Endobutton钢板滑脱.参照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3例.结论 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满意、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肩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吴俊;丁文鸽;刘志伟;刘锦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人结直肠癌细胞表达B7-H1分子与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探讨肿瘤性B7-H1信号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肠癌组织中B7-H1分子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性B7-H1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B7-H1异常高表达在肠癌组织中,正常组织不表达;肿瘤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与调节性T细胞浸润数量成正相关(P<0.01),在TGF-β的共同作用下,M435-B7-H1细胞可以显著促进Tregs的诱导.结论 B7-H1在肿瘤组织异常表达可通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作者:华东;孙静;茆勇;吴玉玉;周桓;朱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33例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即心理康复指导、康复锻炼、有效止痛、物理治疗和辅助药物治疗.结果 对33例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中的32例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9%.结论 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是切实有效的康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瑶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图像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 卵泡膜细胞瘤CT表现多为单侧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占位,强化不明显,有延迟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常需与浆膜下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腺类肿瘤相鉴别.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熟悉其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陆苏华;朱建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法对1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与同期进行的12例开放性手术作对比分析.结果 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长(P<0.05),但没有延长住院时间(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也未受影响(P>0.05),手术后引流量较传统手术组少(P<0.01).术后腔镜辅助组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暂时性声音嘶哑,其余均未出现出血、声嘶、呛咳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腔镜辅助组对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P<0.01).术后中位随访12(3~22)个月,甲状腺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复发、转移征象.结论 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考虑施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朱旬;邢春根;邹汉青;陈强;蒋国勤;金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为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二阶段抽样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计算公式,为制定北京市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控制规划、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使用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二阶段随机抽样、均数的性质、方差的性质等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结果 推导出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二阶段抽样调查总体均值的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文提供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调查估计得出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首次男男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9747岁.结论 该文提供的数量特征敏感问题二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科学可行.
作者:刘鹏;高歌;贺志龙;阮玉华;李旭东;于明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测量β射线表面污染时使用遮挡法和距离法去除γ场干扰的效果.方法 采用遮挡法和距离法对几种常见放射源及某放射性工作场所进行了测量,通过比较使用这两种方法前后仪器的计数差别来判断有无干扰.结果 如存在干扰,测量时使用遮挡法前后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距离法前后计数也有显著差异(P<0.01),但存在假阳性.结论 使用遮挡法能够定性地、快速地判断被测场所β射线表面污染数据的有效性,进一步给出处理建议;而对于距离法,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在被测场所的γ场近似均匀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此方法,否则不适用.
作者:赵飞;孙彦泽;文万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ProTaper与手用不锈钢锉用于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123颗,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1个根管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行冠向下技术预备根管,对照组62个根管采用手用K型不锈钢锉行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结果 每个根管预备时间试验组为(14.51 +5.07)min,对照组为(19.35±7.42) min,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较手用不锈钢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T-29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比色还原法观察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HT-29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为( 237.73±1.65) 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获得28个与塞来昔布干预相关的miRNAs(P<0.01),其中8个下调,20个上调.结论 塞来昔布对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株生长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叶玉兰;陈卫昌;林茂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抑制素(INH)α、βA、βB 3个亚单位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标本20例为研究组,选择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标本各15例和16例,以及正常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标本(病理诊断界定)各15例和16例,共62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Hα、βA、βB 3个亚单位在上述各类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NHα、3A、βB在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增殖期(均P<0.05).INHα、βA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明显弱于在分泌期、单纯型增生及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P <0.05),且在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INHα、βA、βB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形成不典型增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琼珊;沈宗姬;邓再兴;赖世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上调SHI-1细胞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对SHI-1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SHI-1细胞的TIMP-2、MT1-MMP、MMP-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构建TIMP-2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SHI-1细胞,有限稀释法挑选出单克隆细胞S1、S2、S3.跨膜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力.建立裸鼠白血病模型,留取各脏器病理切片,观察人白血病细胞在各脏器中的浸润;RT-PCR检测裸鼠各脏器中人白血病细胞MLL/AF6融合基因表达.结果SHI-1细胞TIMP-2、MT1-MMP、MMP-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以及它的体外侵袭率均高于其他细胞株(均P<0.05).单克隆细胞S1、S2、S3体外侵袭率增加了1.5 ~2.5倍(P<0.05).S1、S2和S3组裸鼠较SHI-1组发病时间提前、生存期缩短(P<0.05).各组裸鼠多脏器病理切片均出现明显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裸鼠体内多脏器均扩增出MLL/AF6融合基因,且S1、S2和S3组裸鼠脏器累及多于SHI-1组(P<0.05).结论SHI-1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高表达MMP-2、MT1-MMP、TIMP-2;上调TIMP-2增强了SHI-1细胞体内外的侵袭力.
作者:王春玲;侯予龙;于亮;陈月;陈子兴;岑建农;沈宏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复张方法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 建立ARDS家兔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别家兔BALF中的TNF-α、IL-8及IL-10,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控制性肺膨胀(SI)组及ARDS组,而IL-10显著高于SI组及ARDS组(均P<0.01).不同潮气量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PEEP递增法组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结论 PEEP递增法+小潮气量可抑制ARDS家兔BALF中的TNF-α、IL-8的释放,增加IL-10的释放,减轻肺内炎症反应.
作者:韩扣兰;韩中保;常唐喜;杨留才;李荣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实验,测定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半数清除浓度(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24.01±0.02)、荭草苷(30.56±0.31)、牡荆苷(35.08±0.15)、荭草素-2-O-β-半乳糖苷(36.39±0.10)、精制总黄酮(44.25±0.39);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荭草苷(41.94±0.23)、维生素C(48.34±0.11)、荭草素-2-0-β-半乳糖苷(52.25±0.47)、精制总黄酮(59.90±0.26)、牡荆苷(64.94±0.56).上述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均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苑红燕;张琳;童政;宓倩红;陈浩;刘江云;蔡金娜;蔡培烈;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7例患者43例次AVF栓塞,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维持7d治疗,观察溶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所有病例例次分成溶通组和失败组进行比较,分析原发病、附壁血栓、内瘘栓塞时间、尿激酶剂量和溶栓效果的关系.结果 共行溶栓治疗43例次,成功32例次(74.4%),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溶通组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低于失败组(P<0.05),发生栓塞24h内即行溶栓治疗,82.9%溶栓成功,失败组糖尿病患者、附壁血栓形成明显高于溶通组(均P<0.05),尿激酶用量在≤60万U时的32例次中87.5%溶栓成功.结论采用局部注射尿激酶溶栓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AVF栓塞操作简便、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建议时机好选择在栓塞24h以内.
作者:王凉;孙铸兴;刘斌;周薇;吴锡平;刘晓斌;华佳;祁真;尤宇望;张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程度,为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创造条件.方法分析12例颅骨缺损术前减压窗膨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机玻璃塑形形成体外模拟骨瓣,在颅骨修补术前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患者在1~2周内拆除外包扎和有机玻璃板后,减压窗下凹、塌陷满意,即行颅骨修补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癫痫,经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其余11例颅骨修补术后随访均无特殊不适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体外模拟骨瓣能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确保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
作者:卢少波;桑冬平;周雪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一例t(7;17;15)伴8p-复杂异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进行实验诊断和临床观察.方法 对该初诊AP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7q-,8p-,15q+,der(17).FISH分析200个细胞中180个为1黄2红2绿信号,提示三元易位.免疫表型检测显示高表达CD13、CD33和MPO,而HLA-DR、CD14、CD34、cCD3、cCD79a细胞标志阴性.该患者对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敏感.结论 t(7;17;15)伴8p-是APL中一种罕见的复杂异常核型,对ATRA、As2O3治疗敏感,完全缓解期长,预后较好.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是确认其复杂异常的可靠手段.
作者:刘小宁;于亮;曹维克;宣恒报;衡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损伤后内皮性脂酶(EL)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皮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对其进行划痕损伤,取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h、1h、3h、6h、12 h、24h、48 h及正常对照,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L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凋亡促进因子easpase-3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胶质细胞在损伤后6 hEL的表达增高十分明显(P<0.01),在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表达增高,随后出现EL表达增高,提示星形胶质细胞于损伤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EL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与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爱琴;朱云霞;孙茂民;贾俊霞;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165例乳腺癌石蜡标本的HER-2基因扩增状况,分析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52例(31.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组间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R、PR阳性组明显低于ER、PR阴性组(均P<0.01).结论 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关相性,与腋淋巴结转移和p53基因表达成正相关,与ER、PR表达成负相关.HER-2基因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拟订治疗方案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宏;李峰;范银银;李军;蒋国勤;冯一中;傅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乙肝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34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护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 在抗病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能明显提高抗纤维化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萍;毛燕群;朱建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