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抑制及其对miRNA表达谱的影响

叶玉兰;陈卫昌;林茂松

关键词:塞来昔布, 结肠癌, miRNA
摘要: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T-29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比色还原法观察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HT-29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为( 237.73±1.65) 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获得28个与塞来昔布干预相关的miRNAs(P<0.01),其中8个下调,20个上调.结论 塞来昔布对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株生长的作用途径之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B7-H1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表达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促进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人结直肠癌细胞表达B7-H1分子与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探讨肿瘤性B7-H1信号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肠癌组织中B7-H1分子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性B7-H1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B7-H1异常高表达在肠癌组织中,正常组织不表达;肿瘤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与调节性T细胞浸润数量成正相关(P<0.01),在TGF-β的共同作用下,M435-B7-H1细胞可以显著促进Tregs的诱导.结论 B7-H1在肿瘤组织异常表达可通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作者:华东;孙静;茆勇;吴玉玉;周桓;朱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苏州市18~55岁人群心理亚健康的流行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心理亚健康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心理评分四分位划分为4个等级,将其作为应变量后,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是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OR为0.79,P<0.01),离婚或丧偶、易疲劳、睡眠不规律、躯体亚健康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OR为1.82 ~2.71,均P<0.05).结论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离婚或丧偶、睡眠不规律、易疲劳、躯体亚健康均与心理亚健康有关.

    作者:蔡晓琴;万启军;胡健伟;冯佩;单广良;许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分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的分布.方法 选择3 432例急性牙髓炎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确诊患牙、疼痛部位、放散区域,然后收集整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急性牙髓炎中63.79%的患者疼痛会波及多个牙齿,74.85%的患者疼痛会向头颈面部周围组织放散.不同牙位的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不同,后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涉及的部位较前牙更多更广;对于全口牙齿来说,嚼肌区是易受累的区域,颞区是后牙牙髓炎发生时出现疼痛比例较高的部位.结论 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多数集中在确诊牙齿的周围,但与牙位无特异性对应关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疼痛放散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可疑牙,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津;姬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复张方法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复张方法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 建立ARDS家兔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别家兔BALF中的TNF-α、IL-8及IL-10,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控制性肺膨胀(SI)组及ARDS组,而IL-10显著高于SI组及ARDS组(均P<0.01).不同潮气量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PEEP递增法组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结论 PEEP递增法+小潮气量可抑制ARDS家兔BALF中的TNF-α、IL-8的释放,增加IL-10的释放,减轻肺内炎症反应.

    作者:韩扣兰;韩中保;常唐喜;杨留才;李荣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乙肝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34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护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 在抗病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能明显提高抗纤维化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萍;毛燕群;朱建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Ⅱ上调乳鼠心室肌细胞TRPC1通道的表达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导致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PC)通道1表达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和培养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RPC1、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结果 AngⅡ能刺激心肌细胞TRPC1表达显著上调(P<0.01),心肌细胞TRPC1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逐渐明显上调;但AngⅡ刺激并未明显增高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P>0.05).给予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磷脂酶C(PLC)抑制剂U73122、钙池操作性钙内流阻滞剂SKF96365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预处理后,都能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均P<0.05),但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却不能.SKF96365预处理在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的同时,也能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肥大.结论 AngⅡ诱导大鼠心室肌细胞TRPC1表达上调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这种上调是通过AT1 R/PLC信号传导,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途径来实现的.

    作者:马前军;杨向军;韩莲花;李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165例乳腺癌石蜡标本的HER-2基因扩增状况,分析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52例(31.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组间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R、PR阳性组明显低于ER、PR阴性组(均P<0.01).结论 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关相性,与腋淋巴结转移和p53基因表达成正相关,与ER、PR表达成负相关.HER-2基因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拟订治疗方案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宏;李峰;范银银;李军;蒋国勤;冯一中;傅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金莲花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实验,测定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半数清除浓度(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24.01±0.02)、荭草苷(30.56±0.31)、牡荆苷(35.08±0.15)、荭草素-2-O-β-半乳糖苷(36.39±0.10)、精制总黄酮(44.25±0.39);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荭草苷(41.94±0.23)、维生素C(48.34±0.11)、荭草素-2-0-β-半乳糖苷(52.25±0.47)、精制总黄酮(59.90±0.26)、牡荆苷(64.94±0.56).上述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均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苑红燕;张琳;童政;宓倩红;陈浩;刘江云;蔡金娜;蔡培烈;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内皮性脂酶的表达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损伤后内皮性脂酶(EL)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皮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对其进行划痕损伤,取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h、1h、3h、6h、12 h、24h、48 h及正常对照,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L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凋亡促进因子easpase-3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胶质细胞在损伤后6 hEL的表达增高十分明显(P<0.01),在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表达增高,随后出现EL表达增高,提示星形胶质细胞于损伤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EL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与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爱琴;朱云霞;孙茂民;贾俊霞;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笑气吸入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的结肠镜检查患者110例、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常规结肠镜检查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前、术中、术后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HR、SpO2、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镜诊疗时应用笑气吸入镇痛起效快,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张国华;王利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对内皮素-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SD大鼠心脏放射损伤时血清内皮素-1(ET-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将ET-1和cTnⅠ作为放射性心肌损伤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心前区照射,单次剂量25 Gy.照射后第5、15、30、60天经下腔静脉取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ELl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ET-1和cTnⅠ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血清ET-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照射第5天和第15天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cTnⅠ的含量在照射后30d内均高于对照组,而后下降,但只有照射后第15天(P<0.05)和第30天(P<0.01)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的早期血清ET-1和cTnⅠ含量即明显升高,可将血清ET-1和cTnⅠ作为诊断早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

    作者:徐久宏;高耀明;张军宁;李新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管性介入栓塞在子宫部位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栓塞在子宫部位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例子宫部位异位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4例、宫颈妊娠、子宫瘢痕妊娠各1例)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甲氨蝶呤(MTX)动脉灌注,观察其诊断符合率、治疗效果、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非孕水平的时间、UAE术后的副反应和并发症,随访月经恢复时间及生育情况.结果 4例怀疑肌壁间妊娠患者在UAE准备下行超声引导活检,成功取得病理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壁间妊娠,活检后均出现活跃出血,立即行UAE,hCG>10 kIU/L者同时予MTX动脉灌注.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满意,hCG逐步下降至正常.随访超声均于术后2~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2例发生化疗Ⅰ度副反应.无1例发生近期并发症.UAE术后1~2个月恢复月经.1例患者于UAE后1年妊娠并顺利分娩.结论 血管介入栓塞为易出血位置取活检提供了安全保障,有利于早期诊断特殊位置的异位妊娠,减少误诊.UAE+MTX动脉灌注治疗子宫部位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创伤小,避免了不必要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胡凯;靳勇;吴依敏;张弘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例同时伴有t(7;17;15)和8p-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一例t(7;17;15)伴8p-复杂异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进行实验诊断和临床观察.方法 对该初诊AP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7q-,8p-,15q+,der(17).FISH分析200个细胞中180个为1黄2红2绿信号,提示三元易位.免疫表型检测显示高表达CD13、CD33和MPO,而HLA-DR、CD14、CD34、cCD3、cCD79a细胞标志阴性.该患者对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敏感.结论 t(7;17;15)伴8p-是APL中一种罕见的复杂异常核型,对ATRA、As2O3治疗敏感,完全缓解期长,预后较好.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是确认其复杂异常的可靠手段.

    作者:刘小宁;于亮;曹维克;宣恒报;衡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5例报告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的特点[1].如诊治不及时,措施欠合理,患者病死率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早期留置胃管、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胃镜下治疗和胃次全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雪峰;宋丽明;吴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积极开展放射损伤研究,为我国核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总量也急剧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核电事业正加速迈向大力发展阶段,在能源资源需求上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与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另外,核技术在包括工业、国防、农业和医药等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者:樊赛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中B7-H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可溶性B7-H3( sB7-H3),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9例CP患者血清中sB7-H3水平,并以11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将79例CP患者分为3型:Ⅱ型9例,ⅢA型21例,ⅢB型49例.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均通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CPSI)判定.分析各组间血清中sB7-H3水平差异,以及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计数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与CPS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与CP组血清中sB7-H3水平分别为(3.685±1.881) ng/ml和(3.619±1.514)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型组(2.305±0.732 ng/ml)明显低于ⅢA型(3.670±0.771 ng/ml)及ⅢB型(3.839±1.736 ng/ml)组(均P<0.01).从CP患者中诊断Ⅱ型及Ⅲ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取佳诊断点为2.943 ng/ml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8.9%.血清sB7-H3与CPSI评分、WBC、SPL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sB7-H3检测可能有助于区分Ⅱ型及Ⅲ型前列腺炎.

    作者:魏雪栋;侯建全;张光波;袁和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粉尘螨抗原对脐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 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家族过敏史和过敏原刺激对健康足月新生儿Th1/Th2细胞偏移的影响.方法 健康足月新生儿30名,家族过敏史阳性组(AD组)及阴性组(对照组)各15名,分离CBMCs,经不同浓度的粉尘螨刺激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 (1)低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IFN-γ显著降低(均P<0.01);(2)高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P<0.01),但IFN-γ无明显变化(P>0.05).(3)对两组新生儿随访观察1年,AD组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亲有家族过敏史的新生儿,CBMCs呈现Th2相对优势,提示家族过敏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存在影响.

    作者:施筠;王凤鸣;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乏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YC-1对乏氧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YC-1对乏氧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分别在常氧(20%O2)、乏氧(1%O2)12 h和2Ah、乏氧+YC-112 h和24h这5种不同条件下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绘制细胞存活曲线以观察其放射敏感性;利用剂量分割法绘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曲线以观察其修复能力.结果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在乏氧12h和24h与常氧培养相比,HIF-1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放射敏感性下降,其氧增强比分别为1.22和1.37,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升高,且在间隔8、10、12 h照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当在乏氧12h和24h培养的同时加用YC-1时,HIF-1α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放射敏感性升高,其增强因子均为1.27,进一步统计分析也发现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显著降低,且在间隔8、10、12 h照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YC-1能明显提高乏氧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YC-1能抑制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有关.

    作者:郭信伟;陆雪官;童流妹;宗天舟;陈列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硬化对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的影响

    目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实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探讨肝硬化对恶性肿瘤肝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L4皮下注射法建立兔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实验组用CCL4溶液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每3周采集兔血和小块肝组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HE染色病理学观察.明确肝硬化形成后,分别通过经胃壁、脾脏接种VX2肿瘤细胞,观察肝硬化兔与正常肝脏兔接种VX2肿瘤细胞后肝转移发生率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1)实验9周末HE染色可见肝硬化典型病理变化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模型建立成功.(2)肝硬化组恶性肿瘤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L4溶液皮下注射成功诱导建立了兔肝硬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实验结果提示肝硬化对恶性肿瘤的肝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贾竞超;匡玉庭;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术后综合康复治疗3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33例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即心理康复指导、康复锻炼、有效止痛、物理治疗和辅助药物治疗.结果 对33例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中的32例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9%.结论 膝关节伸直型僵直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是切实有效的康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瑶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