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筠;王凤鸣;张建华
目的:研究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实验,测定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半数清除浓度(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24.01±0.02)、荭草苷(30.56±0.31)、牡荆苷(35.08±0.15)、荭草素-2-O-β-半乳糖苷(36.39±0.10)、精制总黄酮(44.25±0.39);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荭草苷(41.94±0.23)、维生素C(48.34±0.11)、荭草素-2-0-β-半乳糖苷(52.25±0.47)、精制总黄酮(59.90±0.26)、牡荆苷(64.94±0.56).上述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均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苑红燕;张琳;童政;宓倩红;陈浩;刘江云;蔡金娜;蔡培烈;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人结直肠癌细胞表达B7-H1分子与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探讨肿瘤性B7-H1信号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肠癌组织中B7-H1分子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性B7-H1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B7-H1异常高表达在肠癌组织中,正常组织不表达;肿瘤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与调节性T细胞浸润数量成正相关(P<0.01),在TGF-β的共同作用下,M435-B7-H1细胞可以显著促进Tregs的诱导.结论 B7-H1在肿瘤组织异常表达可通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作者:华东;孙静;茆勇;吴玉玉;周桓;朱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Hedgehog通路中PTCH1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TCH1蛋白在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分布规律,分析PTCH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H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低(50.0% vs 8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TCH1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和转移无相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组织中PTCH1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癌组织中表达率(41.4% vs 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H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PTCH1蛋白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新的胃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并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左云;宋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含有人TLT-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转染获得稳定表达TLT-2分子的L929转基因细胞株.方法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DNA文库获得全长TLT-2基因,经过双酶切(XhoⅠ和EcoRⅠ)装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TLT-2分子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TLT-2,建立了稳定转染TLT-2目的:基因的L929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了TLT-2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稳定转染该分子的转基因细胞,为进一步研究人TLT-2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者:周斌;傅丰庆;徐俊驰;沈宇;高菲;张学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类β细胞自体肝内移植对糖尿病Beagle犬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将外源性胰岛素基因和EGFP基因转导入Beagle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制备类β细胞.然后运用肝动脉介入技术,将类β细胞自体移植入糖尿病Beagle犬肝内,通过监测比较糖尿病Beagle犬移植前后各项生理指标,评价其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肝脏生理功能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测,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验证.结果 自体移植类β细胞对糖尿病Beagle犬血糖、体质量、胰岛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且疗效持续80周以上;Beagle的肝功能正常(P>0.05),移植部位的肝脏未发现肿瘤形成,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结论自体肝内移植类β细胞对Beagle犬糖尿病有长期疗效且具有相对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陆玉华;王志伟;朱铭岩;朱沙俊;范向军;王尧;钱海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以M型超声测定52例高血压患者和40名健康受检者的颈总动脉硬度指数β、扩张性系数(DC)、顺应性(AC)及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等弹性参数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年龄、血压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β、Ep明显增高(均P<0.01),DC、AC明显降低(均P<0.05);年龄、脉压(PP)、IMT分别与β、Ep成正相关,与DC、AC成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M型超声是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一种实用技术.
作者:薛永霞;余荣水;高岚;吴燕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SD大鼠心脏放射损伤时血清内皮素-1(ET-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将ET-1和cTnⅠ作为放射性心肌损伤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心前区照射,单次剂量25 Gy.照射后第5、15、30、60天经下腔静脉取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ELl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ET-1和cTnⅠ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血清ET-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照射第5天和第15天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cTnⅠ的含量在照射后30d内均高于对照组,而后下降,但只有照射后第15天(P<0.05)和第30天(P<0.01)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的早期血清ET-1和cTnⅠ含量即明显升高,可将血清ET-1和cTnⅠ作为诊断早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
作者:徐久宏;高耀明;张军宁;李新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7例患者43例次AVF栓塞,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维持7d治疗,观察溶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所有病例例次分成溶通组和失败组进行比较,分析原发病、附壁血栓、内瘘栓塞时间、尿激酶剂量和溶栓效果的关系.结果 共行溶栓治疗43例次,成功32例次(74.4%),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溶通组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低于失败组(P<0.05),发生栓塞24h内即行溶栓治疗,82.9%溶栓成功,失败组糖尿病患者、附壁血栓形成明显高于溶通组(均P<0.05),尿激酶用量在≤60万U时的32例次中87.5%溶栓成功.结论采用局部注射尿激酶溶栓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AVF栓塞操作简便、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建议时机好选择在栓塞24h以内.
作者:王凉;孙铸兴;刘斌;周薇;吴锡平;刘晓斌;华佳;祁真;尤宇望;张志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研究鲑鱼精DNA对优化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作用.方法 对鲑鱼精DNA设一系列浓度梯度,分别进行AS-PCR后观察电泳结果.结果 鲑鱼精DNA能显著提高识别基因SNP位点的特异性,在25μl的质粒检测系统中加入50 ng的鲑鱼精DNA结果佳.结论 鲑鱼精DNA加入到质粒检测系统中可有效测试所设计的检测引物的特异性,达到模拟基因组DNA的目的:.
作者:刘二平;韩立影;方琪;秦正红;王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的特点[1].如诊治不及时,措施欠合理,患者病死率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早期留置胃管、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胃镜下治疗和胃次全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雪峰;宋丽明;吴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一例t(7;17;15)伴8p-复杂异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进行实验诊断和临床观察.方法 对该初诊AP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7q-,8p-,15q+,der(17).FISH分析200个细胞中180个为1黄2红2绿信号,提示三元易位.免疫表型检测显示高表达CD13、CD33和MPO,而HLA-DR、CD14、CD34、cCD3、cCD79a细胞标志阴性.该患者对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敏感.结论 t(7;17;15)伴8p-是APL中一种罕见的复杂异常核型,对ATRA、As2O3治疗敏感,完全缓解期长,预后较好.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是确认其复杂异常的可靠手段.
作者:刘小宁;于亮;曹维克;宣恒报;衡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大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小鼠一次性接受11Gy的60Co照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50 mg/kg、75 mg/kg和100 mg/kg3个STS剂量组,于照射前1h和照射后0.5h和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STS.结果 照射后小鼠停止生长,照射后第7天75 mg/kg组小鼠体质量(20.3±2.2 g)显著高于对照组(17.6±1.8 g)(P <0.05).小鼠的存活天数随STS注射剂量的增加依次为(9.5±1.5)d、(10.1±1.1)d、(10.5±1.2)d和(11.5±1.0)d.生存曲线分析显示,100 mg/kg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均P<0.01).结论100 mg/kg STS注射后明显提高了大剂量电离辐射暴露后小鼠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徐加英;焦旸;杨江涛;秦立强;张玉松;樊赛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2例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和270例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冠心病严重程度采用冠脉病变支数进行评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的多态性.结果 汉族人群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的分布与高加索人群有显著差异(均P<0.05),这三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冠脉病变支数分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的分布具有种族差异,这三个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陆玮新;谢广平;冯波;刘风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损伤后内皮性脂酶(EL)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皮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对其进行划痕损伤,取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h、1h、3h、6h、12 h、24h、48 h及正常对照,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L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凋亡促进因子easpase-3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胶质细胞在损伤后6 hEL的表达增高十分明显(P<0.01),在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机械性损伤后1h出现caspase-3表达增高,随后出现EL表达增高,提示星形胶质细胞于损伤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EL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与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爱琴;朱云霞;孙茂民;贾俊霞;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乙肝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34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护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 在抗病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能明显提高抗纤维化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萍;毛燕群;朱建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T-29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比色还原法观察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HT-29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为( 237.73±1.65) 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获得28个与塞来昔布干预相关的miRNAs(P<0.01),其中8个下调,20个上调.结论 塞来昔布对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株生长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叶玉兰;陈卫昌;林茂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30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和完善,骨肉瘤治愈率明显提高[1].本院收治儿童骨肉瘤1例,采用新辅助化疗,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该治疗方法作一回顾和总结.
作者:卢俊;胡绍燕;柴忆欢;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导致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PC)通道1表达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和培养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RPC1、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结果 AngⅡ能刺激心肌细胞TRPC1表达显著上调(P<0.01),心肌细胞TRPC1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逐渐明显上调;但AngⅡ刺激并未明显增高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P>0.05).给予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磷脂酶C(PLC)抑制剂U73122、钙池操作性钙内流阻滞剂SKF96365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预处理后,都能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均P<0.05),但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却不能.SKF96365预处理在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的同时,也能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肥大.结论 AngⅡ诱导大鼠心室肌细胞TRPC1表达上调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这种上调是通过AT1 R/PLC信号传导,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途径来实现的.
作者:马前军;杨向军;韩莲花;李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vWF和ADAMTS13在36例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中的表达,Image J图象分析软件测定vWF和ADAMTS13的阳性染色面积的比例.结果 (1)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阳性染色面积vWF/ADAMTS13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组(P<0.05);(2)膜性肾病组ADAMTS13表达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3)vWF/ADAMTS13阳性染色面积比与蛋白尿呈正相关(r=0.512,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局部vWF和ADAMTS13表达间平衡失调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微循环的变化.
作者:沈蕾;卢国元;蒋丽琼;董宁征;乔青;李明;阮长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程度,为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创造条件.方法分析12例颅骨缺损术前减压窗膨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机玻璃塑形形成体外模拟骨瓣,在颅骨修补术前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患者在1~2周内拆除外包扎和有机玻璃板后,减压窗下凹、塌陷满意,即行颅骨修补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癫痫,经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其余11例颅骨修补术后随访均无特殊不适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体外模拟骨瓣能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确保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
作者:卢少波;桑冬平;周雪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