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对内皮素-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影响

徐久宏;高耀明;张军宁;李新莉

关键词:心脏, 放射损伤, 内皮素-1, 心肌肌钙蛋白Ⅰ,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SD大鼠心脏放射损伤时血清内皮素-1(ET-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将ET-1和cTnⅠ作为放射性心肌损伤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心前区照射,单次剂量25 Gy.照射后第5、15、30、60天经下腔静脉取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ELl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ET-1和cTnⅠ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血清ET-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照射第5天和第15天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cTnⅠ的含量在照射后30d内均高于对照组,而后下降,但只有照射后第15天(P<0.05)和第30天(P<0.01)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的早期血清ET-1和cTnⅠ含量即明显升高,可将血清ET-1和cTnⅠ作为诊断早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苏州市18~55岁人群心理亚健康的流行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心理亚健康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心理评分四分位划分为4个等级,将其作为应变量后,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是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OR为0.79,P<0.01),离婚或丧偶、易疲劳、睡眠不规律、躯体亚健康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OR为1.82 ~2.71,均P<0.05).结论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离婚或丧偶、睡眠不规律、易疲劳、躯体亚健康均与心理亚健康有关.

    作者:蔡晓琴;万启军;胡健伟;冯佩;单广良;许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羽扇豆醇对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羽扇豆醇对人髓系K562、NB4、SHI-01及淋系Jurkat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 以不加药物处理为对照组,设置5个羽扇豆醇浓度梯度分别处理人髓系、淋系白血病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及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随着羽扇豆醇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当浓度达到150 μmol/L时,4种细胞都呈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羽扇豆醇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羽扇豆醇可显著抑制人髓系K562、NB4、SHI-01及淋系Jurkat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单琳;林丹丹;张胤晟;薛智谋;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罕见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伴结核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伴结核的治疗程序.方法 结合以往收治的7例腮腺原发性鳞癌和4例腮腺结核病例,分析1例经病理确诊为罕见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伴结核患者的疾病特点与治疗经过.结果患者在手术彻底的前提下,术后同期放化疗,病情稳定.结论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该患者的佳治疗方案,由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钱蕴珠;莫朝阳;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图像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 卵泡膜细胞瘤CT表现多为单侧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占位,强化不明显,有延迟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常需与浆膜下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腺类肿瘤相鉴别.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熟悉其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陆苏华;朱建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体外模拟骨瓣在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中的应用

    目的: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程度,为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创造条件.方法分析12例颅骨缺损术前减压窗膨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机玻璃塑形形成体外模拟骨瓣,在颅骨修补术前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患者在1~2周内拆除外包扎和有机玻璃板后,减压窗下凹、塌陷满意,即行颅骨修补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癫痫,经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其余11例颅骨修补术后随访均无特殊不适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体外模拟骨瓣能有效缓解颅骨修补术前减压窗膨隆,确保及时、安全行颅骨修补术.

    作者:卢少波;桑冬平;周雪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体肝内移植类β细胞对糖尿病Beagle犬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β细胞自体肝内移植对糖尿病Beagle犬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将外源性胰岛素基因和EGFP基因转导入Beagle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制备类β细胞.然后运用肝动脉介入技术,将类β细胞自体移植入糖尿病Beagle犬肝内,通过监测比较糖尿病Beagle犬移植前后各项生理指标,评价其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肝脏生理功能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测,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验证.结果 自体移植类β细胞对糖尿病Beagle犬血糖、体质量、胰岛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且疗效持续80周以上;Beagle的肝功能正常(P>0.05),移植部位的肝脏未发现肿瘤形成,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结论自体肝内移植类β细胞对Beagle犬糖尿病有长期疗效且具有相对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陆玉华;王志伟;朱铭岩;朱沙俊;范向军;王尧;钱海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大剂量电离辐射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小鼠一次性接受11Gy的60Co照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50 mg/kg、75 mg/kg和100 mg/kg3个STS剂量组,于照射前1h和照射后0.5h和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STS.结果 照射后小鼠停止生长,照射后第7天75 mg/kg组小鼠体质量(20.3±2.2 g)显著高于对照组(17.6±1.8 g)(P <0.05).小鼠的存活天数随STS注射剂量的增加依次为(9.5±1.5)d、(10.1±1.1)d、(10.5±1.2)d和(11.5±1.0)d.生存曲线分析显示,100 mg/kg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均P<0.01).结论100 mg/kg STS注射后明显提高了大剂量电离辐射暴露后小鼠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徐加英;焦旸;杨江涛;秦立强;张玉松;樊赛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vWF和ADAMTS13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vWF和ADAMTS13在36例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中的表达,Image J图象分析软件测定vWF和ADAMTS13的阳性染色面积的比例.结果 (1)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阳性染色面积vWF/ADAMTS13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组(P<0.05);(2)膜性肾病组ADAMTS13表达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3)vWF/ADAMTS13阳性染色面积比与蛋白尿呈正相关(r=0.512,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局部vWF和ADAMTS13表达间平衡失调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微循环的变化.

    作者:沈蕾;卢国元;蒋丽琼;董宁征;乔青;李明;阮长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对内皮素-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SD大鼠心脏放射损伤时血清内皮素-1(ET-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将ET-1和cTnⅠ作为放射性心肌损伤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大鼠采用直线加速器心前区照射,单次剂量25 Gy.照射后第5、15、30、60天经下腔静脉取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ELl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ET-1和cTnⅠ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血清ET-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在照射第5天和第15天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cTnⅠ的含量在照射后30d内均高于对照组,而后下降,但只有照射后第15天(P<0.05)和第30天(P<0.01)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心脏放射损伤的早期血清ET-1和cTnⅠ含量即明显升高,可将血清ET-1和cTnⅠ作为诊断早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

    作者:徐久宏;高耀明;张军宁;李新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乙肝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34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护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 在抗病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能明显提高抗纤维化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萍;毛燕群;朱建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抑制素α、βA、βB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抑制素(INH)α、βA、βB 3个亚单位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标本20例为研究组,选择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标本各15例和16例,以及正常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标本(病理诊断界定)各15例和16例,共62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Hα、βA、βB 3个亚单位在上述各类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NHα、3A、βB在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增殖期(均P<0.05).INHα、βA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明显弱于在分泌期、单纯型增生及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P <0.05),且在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INHα、βA、βB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形成不典型增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琼珊;沈宗姬;邓再兴;赖世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在判断胸腺瘤浸润、复发和转移及其预后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单克隆抗体EGFR、CD34在57例胸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并结合53获随访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68%胸腺瘤呈EGFR过表达,EGFR过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浸润性胸腺瘤和复发/转移组EGFR过表达率分别高于包膜内胸腺瘤和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VD在胸腺瘤不同类型之间总体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胸腺瘤和复发/转移组MVD分别高于包膜内胸腺瘤和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GFR过表达和高MVD患者5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腺瘤显示EGFR过表达和活跃的肿瘤微血管生成,EGFR过表达和高MVD值有助于判断胸腺瘤的浸润、复发和转移,对评估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孟优;俞士尤;刘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165例乳腺癌石蜡标本的HER-2基因扩增状况,分析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52例(31.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组间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R、PR阳性组明显低于ER、PR阴性组(均P<0.01).结论 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关相性,与腋淋巴结转移和p53基因表达成正相关,与ER、PR表达成负相关.HER-2基因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拟订治疗方案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宏;李峰;范银银;李军;蒋国勤;冯一中;傅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汉族人群RAGE基因多态性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2例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和270例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冠心病严重程度采用冠脉病变支数进行评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的多态性.结果 汉族人群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的分布与高加索人群有显著差异(均P<0.05),这三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冠脉病变支数分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GE基因G82S、-429T/C和-374T/A多态性的分布具有种族差异,这三个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陆玮新;谢广平;冯波;刘风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5例报告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的特点[1].如诊治不及时,措施欠合理,患者病死率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早期留置胃管、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胃镜下治疗和胃次全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雪峰;宋丽明;吴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法对1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与同期进行的12例开放性手术作对比分析.结果 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长(P<0.05),但没有延长住院时间(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也未受影响(P>0.05),手术后引流量较传统手术组少(P<0.01).术后腔镜辅助组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暂时性声音嘶哑,其余均未出现出血、声嘶、呛咳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腔镜辅助组对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P<0.01).术后中位随访12(3~22)个月,甲状腺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复发、转移征象.结论 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考虑施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朱旬;邢春根;邹汉青;陈强;蒋国勤;金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苏州市茶花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苏州市茶花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分布特征,探讨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茶花社区400名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血压(BP)、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测量,吸烟、饮酒等因素的调查及血脂、血糖(FBG)、尿酸(UA)的检测,以高血压与否为应变量,以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血糖、血脂、血尿酸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53.2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00%,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0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饮酒、BMI、WHR、FBG、UA与高血压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仅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糖与高血压存在关联性(P<0.05),其OR值分别为1.073、0.465、2.035和2.817.结论 该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偏高,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

    作者:钱丽娟;彭浩;丁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B7-H1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表达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促进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人结直肠癌细胞表达B7-H1分子与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探讨肿瘤性B7-H1信号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肠癌组织中B7-H1分子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性B7-H1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B7-H1异常高表达在肠癌组织中,正常组织不表达;肿瘤组织中B7-H1表达水平与调节性T细胞浸润数量成正相关(P<0.01),在TGF-β的共同作用下,M435-B7-H1细胞可以显著促进Tregs的诱导.结论 B7-H1在肿瘤组织异常表达可通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作者:华东;孙静;茆勇;吴玉玉;周桓;朱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笑气吸入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的结肠镜检查患者110例、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常规结肠镜检查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前、术中、术后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HR、SpO2、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镜诊疗时应用笑气吸入镇痛起效快,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张国华;王利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粉尘螨抗原对脐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 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家族过敏史和过敏原刺激对健康足月新生儿Th1/Th2细胞偏移的影响.方法 健康足月新生儿30名,家族过敏史阳性组(AD组)及阴性组(对照组)各15名,分离CBMCs,经不同浓度的粉尘螨刺激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 (1)低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IFN-γ显著降低(均P<0.01);(2)高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P<0.01),但IFN-γ无明显变化(P>0.05).(3)对两组新生儿随访观察1年,AD组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亲有家族过敏史的新生儿,CBMCs呈现Th2相对优势,提示家族过敏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存在影响.

    作者:施筠;王凤鸣;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