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蕾;卢国元;蒋丽琼;董宁征;乔青;李明;阮长耿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躯体亚健康状态的分布、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现况研究方法,选取城乡居民3 5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协和医科院组织专家制定的《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躯体亚健康的因素,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躯体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女性、离婚或丧偶、疲劳、睡眠不规律、学生和农民均是躯体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均P <0.05);将躯体状况评分按四分位分组后,调整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后,经协方差分析发现,随着躯体状况分数的增大,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呈现增高的趋势(均P<0.01).结论躯体亚健康有多种危险因素,躯体亚健康程度加重会导致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水平的下降: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万启军;蔡晓琴;胡健伟;冯佩;单广良;许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实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探讨肝硬化对恶性肿瘤肝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L4皮下注射法建立兔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实验组用CCL4溶液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每3周采集兔血和小块肝组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HE染色病理学观察.明确肝硬化形成后,分别通过经胃壁、脾脏接种VX2肿瘤细胞,观察肝硬化兔与正常肝脏兔接种VX2肿瘤细胞后肝转移发生率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1)实验9周末HE染色可见肝硬化典型病理变化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模型建立成功.(2)肝硬化组恶性肿瘤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L4溶液皮下注射成功诱导建立了兔肝硬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实验结果提示肝硬化对恶性肿瘤的肝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贾竞超;匡玉庭;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vWF和ADAMTS13在36例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中的表达,Image J图象分析软件测定vWF和ADAMTS13的阳性染色面积的比例.结果 (1)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阳性染色面积vWF/ADAMTS13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组(P<0.05);(2)膜性肾病组ADAMTS13表达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3)vWF/ADAMTS13阳性染色面积比与蛋白尿呈正相关(r=0.512,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局部vWF和ADAMTS13表达间平衡失调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微循环的变化.
作者:沈蕾;卢国元;蒋丽琼;董宁征;乔青;李明;阮长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十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袁鹤;徐玲玲;施兴华;尹安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165例乳腺癌石蜡标本的HER-2基因扩增状况,分析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52例(31.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组间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R、PR阳性组明显低于ER、PR阴性组(均P<0.01).结论 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关相性,与腋淋巴结转移和p53基因表达成正相关,与ER、PR表达成负相关.HER-2基因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拟订治疗方案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宏;李峰;范银银;李军;蒋国勤;冯一中;傅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图像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 卵泡膜细胞瘤CT表现多为单侧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占位,强化不明显,有延迟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常需与浆膜下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腺类肿瘤相鉴别.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熟悉其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陆苏华;朱建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苏州市茶花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分布特征,探讨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茶花社区400名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血压(BP)、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测量,吸烟、饮酒等因素的调查及血脂、血糖(FBG)、尿酸(UA)的检测,以高血压与否为应变量,以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血糖、血脂、血尿酸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53.2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00%,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0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饮酒、BMI、WHR、FBG、UA与高血压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仅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糖与高血压存在关联性(P<0.05),其OR值分别为1.073、0.465、2.035和2.817.结论 该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偏高,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
作者:钱丽娟;彭浩;丁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诱发大鼠肝脏BRL细胞辐射损伤时p53激活诱导的miR-34a改变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大鼠BRL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予4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培养4、12、24、48 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BRL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4a mRNA和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53蛋白和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60Co γ射线4 Gy照射后4h即出现G2期阻滞(P<0.05),至照射后24h,G2期阻滞恢复;照射后12h起,S期细胞减少(P<0.05),出现G1阻滞,48 h仍未恢复.照射后4hp53蛋白和miR-34a mRNA表达增加(P<0.05),12 h均有下降(P<0.05),24h和48 h已基本回至正常水平,而c-myc在照射后4h开始呈持续降低趋势,48 h有所恢复.结论 细胞在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后,早期即激活了p53蛋白,p53蛋白调节miR-34a表达,可能再经由miR-34a的靶基因c-myc介导,使细胞阻滞于G1和(或)G2期进行DNA修复.
作者:孙秀锦;黄铖铖;涂彧;古桂雄;程跃进;崔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YC-1对乏氧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分别在常氧(20%O2)、乏氧(1%O2)12 h和2Ah、乏氧+YC-112 h和24h这5种不同条件下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绘制细胞存活曲线以观察其放射敏感性;利用剂量分割法绘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曲线以观察其修复能力.结果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在乏氧12h和24h与常氧培养相比,HIF-1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放射敏感性下降,其氧增强比分别为1.22和1.37,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升高,且在间隔8、10、12 h照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当在乏氧12h和24h培养的同时加用YC-1时,HIF-1α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放射敏感性升高,其增强因子均为1.27,进一步统计分析也发现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显著降低,且在间隔8、10、12 h照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YC-1能明显提高乏氧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YC-1能抑制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有关.
作者:郭信伟;陆雪官;童流妹;宗天舟;陈列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的特点[1].如诊治不及时,措施欠合理,患者病死率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早期留置胃管、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胃镜下治疗和胃次全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雪峰;宋丽明;吴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T-29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比色还原法观察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前后HT-29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塞来昔布对HT-29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为( 237.73±1.65) 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获得28个与塞来昔布干预相关的miRNAs(P<0.01),其中8个下调,20个上调.结论 塞来昔布对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株生长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叶玉兰;陈卫昌;林茂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实验,测定精制总黄酮及其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半数清除浓度(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24.01±0.02)、荭草苷(30.56±0.31)、牡荆苷(35.08±0.15)、荭草素-2-O-β-半乳糖苷(36.39±0.10)、精制总黄酮(44.25±0.39);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荭草苷(41.94±0.23)、维生素C(48.34±0.11)、荭草素-2-0-β-半乳糖苷(52.25±0.47)、精制总黄酮(59.90±0.26)、牡荆苷(64.94±0.56).上述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莲花精制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均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苑红燕;张琳;童政;宓倩红;陈浩;刘江云;蔡金娜;蔡培烈;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痛觉阻滞范围及其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8例,根据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时间点不同分为两组,组1:麻醉前实施TAP阻滞并观察痛觉阻滞范围;组2:手术结束后行TAP阻滞并观察术后4、6、8、12、24、48 h的镇痛效果(静息和被动运动).结果 组17例患者实施TAP阻滞后与对侧相比,阻滞侧的痛觉明显减退,大范围为T10-12水平,阻滞后可持续8h;组2 19例患者实施TAP阻滞术后VAS评分均在1分以下,且患者在8、12、24h运动状态的VAS评分明显高于静息状态(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常花;王琛;谢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 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家族过敏史和过敏原刺激对健康足月新生儿Th1/Th2细胞偏移的影响.方法 健康足月新生儿30名,家族过敏史阳性组(AD组)及阴性组(对照组)各15名,分离CBMCs,经不同浓度的粉尘螨刺激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 (1)低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IFN-γ显著降低(均P<0.01);(2)高浓度粉尘螨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AD组IL-4显著增高(P<0.01),但IFN-γ无明显变化(P>0.05).(3)对两组新生儿随访观察1年,AD组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亲有家族过敏史的新生儿,CBMCs呈现Th2相对优势,提示家族过敏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存在影响.
作者:施筠;王凤鸣;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一例t(7;17;15)伴8p-复杂异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进行实验诊断和临床观察.方法 对该初诊AP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7q-,8p-,15q+,der(17).FISH分析200个细胞中180个为1黄2红2绿信号,提示三元易位.免疫表型检测显示高表达CD13、CD33和MPO,而HLA-DR、CD14、CD34、cCD3、cCD79a细胞标志阴性.该患者对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敏感.结论 t(7;17;15)伴8p-是APL中一种罕见的复杂异常核型,对ATRA、As2O3治疗敏感,完全缓解期长,预后较好.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是确认其复杂异常的可靠手段.
作者:刘小宁;于亮;曹维克;宣恒报;衡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总量也急剧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核电事业正加速迈向大力发展阶段,在能源资源需求上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与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另外,核技术在包括工业、国防、农业和医药等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者:樊赛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复张方法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 建立ARDS家兔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别家兔BALF中的TNF-α、IL-8及IL-10,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控制性肺膨胀(SI)组及ARDS组,而IL-10显著高于SI组及ARDS组(均P<0.01).不同潮气量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PEEP递增法组中,小潮气量组BALF中的TNF-α、IL-8显著低于其他潮气量组,而IL-10显著高于其他潮气量组(均P<0.01).结论 PEEP递增法+小潮气量可抑制ARDS家兔BALF中的TNF-α、IL-8的释放,增加IL-10的释放,减轻肺内炎症反应.
作者:韩扣兰;韩中保;常唐喜;杨留才;李荣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镇痛在结肠镜诊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的结肠镜检查患者110例、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常规结肠镜检查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前、术中、术后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HR、SpO2、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镜诊疗时应用笑气吸入镇痛起效快,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张国华;王利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在判断胸腺瘤浸润、复发和转移及其预后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单克隆抗体EGFR、CD34在57例胸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并结合53获随访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68%胸腺瘤呈EGFR过表达,EGFR过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浸润性胸腺瘤和复发/转移组EGFR过表达率分别高于包膜内胸腺瘤和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VD在胸腺瘤不同类型之间总体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胸腺瘤和复发/转移组MVD分别高于包膜内胸腺瘤和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GFR过表达和高MVD患者5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腺瘤显示EGFR过表达和活跃的肿瘤微血管生成,EGFR过表达和高MVD值有助于判断胸腺瘤的浸润、复发和转移,对评估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孟优;俞士尤;刘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可溶性B7-H3( sB7-H3),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9例CP患者血清中sB7-H3水平,并以11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将79例CP患者分为3型:Ⅱ型9例,ⅢA型21例,ⅢB型49例.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均通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CPSI)判定.分析各组间血清中sB7-H3水平差异,以及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计数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与CPS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与CP组血清中sB7-H3水平分别为(3.685±1.881) ng/ml和(3.619±1.514)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型组(2.305±0.732 ng/ml)明显低于ⅢA型(3.670±0.771 ng/ml)及ⅢB型(3.839±1.736 ng/ml)组(均P<0.01).从CP患者中诊断Ⅱ型及Ⅲ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取佳诊断点为2.943 ng/ml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8.9%.血清sB7-H3与CPSI评分、WBC、SPL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sB7-H3检测可能有助于区分Ⅱ型及Ⅲ型前列腺炎.
作者:魏雪栋;侯建全;张光波;袁和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