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定眩胶囊对CSA模型大鼠血液TXB2、6-Keto-PGF1α、ET、NO及椎动脉NF-κB表达的影响

孙定平;宋敏;李清林;蒋宜伟;巩彦龙;刘涛

关键词:活血定眩胶囊, CsA, ET/NO, TXB2/6-Keto-PGF1α, NF-κB
摘要:目的 探讨活血定眩胶囊对CSA大鼠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及椎动脉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颈复康组、活血定眩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等6组,采用植骨压迫+组织离断联合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8周,检测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及椎动脉NF-κB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血液中ET、TXB2浓度增加,而NO、6-Keto-PGF1α浓度降低,椎动脉中NF-κB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定眩胶囊高剂量组ET、TXB2浓度降低,而NO、6-Keto-PGF1α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中NF-κB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中剂量组及颈复康组ET、TXB2浓度降低,而NO、6-Keto-PGF1α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中NF-κB表达减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低剂量组各指标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颈复康组相比,活血定眩胶囊高剂量组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中、低剂量组各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定眩胶囊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的表达,明显抑制NF-κB的表达.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索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10% (V/V) CCl4花生油(5ml·kg-1)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拳卷地钱总黄酮组(200mg· kg-1 ·d-1)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并能显著升高SOD活性,减少MDA含量,GSH-Px活性无明显变化,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王跃峰;张可锋;周雨晴;杜沛霖;白燕远;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贵州药食两用同源植物资源与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踏查、资料考证和文献整理对贵州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居民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但部分应用广而少的药食同源植物缺乏保护;部分居民存在食用石蒜、商陆有毒植物,不宜作为食物.结论 必须对贵州药食同源植物以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种植基地保护资源;加强向居民宣传药食同源植物的毒副作用及适宜体质类型,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植物.

    作者:夏卉芳;王毓;冉从简;张文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药食两用野菜扁竹芽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野菜扁竹芽中Ca、Fe、Zn、Cu、Mn微量元素.方法 分别用灰化法和消化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 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 ~ 3.6%,回收率在91.3%~101.3%之间.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湿法和干法预处理试样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野菜扁竹芽中金属元素测定.

    作者:陈晓红;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陈慈煦辨治内分泌疾病的学术思想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类疾病病机复杂,大多发病隐匿、缓慢,缠绵难愈.贵州省首批名老中医陈慈煦老先生行医五十余载,对内分泌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对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结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糖尿病、席汉氏综合征及乳腺纤维瘤等,更是颇具心得.陈老认为内分泌疾病非纯实或纯虚之证,虚实夹杂,数脏同病.其病机为相火妄动,心肝失调,脾肾多虚,痰瘀并存,治疗原则为调心肝,补脾肾,化痰浊,活瘀血.如能将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于实践,必将造福于患者,如能将其深厚的学术理论传与后学者,必将对其辨治内分泌疾病有所启迪.

    作者:武静;王俊霞;杨毅;龚小雪;陈继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CI源期刊论文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RCT试验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RCT试验所发SCI论文的特点,为以后相关RCT试验的设计和成果发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OVID、Cochrane、EBSC0 4个数据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相关SCI文章,分属于5个RCT试验,由5个团队完成.研究表明,针刺比注意力控制、体育锻炼和盐酸二甲双胍的疗效均好,针刺与假针刺的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而针刺与PCOS一线用药克罗米芬对照的RCT实验均未收录到SCI.结论 目前的RCT研究中,均肯定了针刺治疗PCOS的疗效.但是缺乏针刺与克罗米芬对照的高质量RCT实验.

    作者:周洁;陈姣;蔡定均;万敏;唐宏智;周玉梅;梁繁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 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究麝香保心丸所含中药组分.结果 14个主要药效分子与41个治疗冠心病靶标具有高网络度,且分子对接计算得出10个关键药效分子与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推断其协同作用来发挥治疗冠心病.结论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搜寻麝香保心丸中可能的药效活性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史海龙;王玉成;樊莹莹;龚佳鑫;郭新荣;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清疼痛物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清疼痛物质的影响,探讨刮痧治疗LDH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刮痧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大鼠模型.刮痧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刮痧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三个疗程后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炎性细胞因子磷脂酶A2(PLA2)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疼痛物质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背根神经节中PLA2、PGE2及血清SP、NPY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刮痧组背根神经节中PLA2、PGE2及血清SP、NPY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刮痧可有效抑制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炎症因子PLA2、PGE2和血清疼痛物质SP、NPY的表达,发挥抗炎和神经调节的作用.

    作者:张鸿嫣;杨敏;岳容兆;石秦川;张沁;陈丽虹;徐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百笑灸的临床应用谈温灸器的创新与标准化

    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温灸器灸是现代常用的一种施灸方法,其在艾灸临床治疗及推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通过总结近年来温灸器的发展及以百笑灸为代表的灸器的临床应用情况,一方面分析现有温灸器的创新性和运用优势,为未来的改良及应用范围扩展提供方向.另一方面探讨我国温灸器标准化的研究与运用现状,并提出推进标准化发展、实施等工作的措施建议.

    作者:黄畅;韩丽;赵百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隔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与影响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探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组(10只,A组),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药灸脐组(C组)、隔淀粉灸脐组(D组).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脐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比较各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子宫组织PGE2、PGF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均能减少3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隔药灸脐组30min内扭体次数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β-EP含量显著降低,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血浆中β-E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GF2α的含量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升高(P<0.01);其中尤以隔药灸脐组对血浆β-EP、子宫组织PGE2、PGF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影响为明显.结论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机制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可升高血浆β-EP含量,降低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提高脾脏NK细胞活性.

    作者:陈盼碧;杨孝芳;王兴桂;杨志虹;冯麟;宣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籽龙胆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微籽龙胆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 详细描述了微籽龙胆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月娥;张杰;太加所;王福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用五味子对真实世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用五味子对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两家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50例肝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一组给予逍遥散加味治疗,疗程8周;治疗二组给予逍遥散加味+五味子30~ 60g治疗,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0.2g Tid治疗,疗程8周.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一组有效率88.0%,治疗二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90.0%.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较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二组患者的AST、ALT、TBiL改善好.三组远期疗效和复发率均不全相同,治疗二组(重用五味子组)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结论 重用五味子对于治疗肝功能不全近期和远期疗效均确切,短期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传皓;王红;崔瑞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目的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本科中医学专业2013级学生,共400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CBL教学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临床思辨方面,以及在创新性、实用性、难易程度、满意度及接受程度方面均高于LBL组.结论 CBL教学法通过进行病例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莫春梅;陈羽娜;荣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药渣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对丹参药渣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渣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丹参药渣中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优选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丹参药渣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82.27min,乙醇浓度75.46%,温度72.49℃.在此佳提取条件下丹参药渣中多糖提取率为17.25%,理论值为17.3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小于5%.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当丹参残渣多糖的浓度达到2.0 mg/m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90.82%,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 采用超声提取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药渣中的多糖,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刘佳妮;王硕;白米雪;张公安;张芮;王宁;高圆圆;常正尧;刘有旺;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结合治疗脓毒症休克大鼠炎性因子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用药对脓毒症大鼠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断脓毒症和评估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PF级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小组,每组各12只,包括正常对照组(A组)、脓毒症模型大鼠中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西药组(C组)、中药组(D组)、中药联合西药组(E组);A组不造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均采用通过股静脉连续滴注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休克大鼠模型,各实验组相应处理,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的含量.结果 脓毒症休克模型大鼠中,中西医联合治疗组的大鼠一般情况优于B组,且该组大鼠sCD163、IL-6、PCT的含量明显低于单用西药组以及单用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能改善大鼠脓毒症休克症状,其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CD163、IL-6、PCT的表达,而且sCD163可能可以作为临床中脓毒症休克用药观察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霖;王智超;李立为;陈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丁学屏名中医诊治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分析“疾病-证候-治法-中药”之间的关系,探讨丁学屏教授诊治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总结丁学屏教授学术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医案采集,结合软件的分析系统,采用频次统计法,统计得出医案症状、证候、治法出现频次,使用中药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得出处方中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 本研究对13例糖尿病合并肥胖脾胃湿热证进行分析,高频药物有黄连,地骨皮,土牛膝,土茯苓,莪术等;药物组合有“黄连,土茯苓”“黄连,地骨皮”“黄连,莪术”“黄连,土牛膝”“土茯苓,土牛膝”“黄连,土茯苓,土牛膝”“莪术,郁金”等.结论 辨治糖尿病合并肥胖,从湿、热、瘀、浊着手,治以清热祛湿,疏瘀化浊.

    作者:陆施婷;陈清光;徐佩英;陶枫;姚政;陆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佐治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组50例加用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对照组50例加用模拟药膏穴位贴敷,治疗2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IgG、IgA、IgM、C3的变化,并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CD3、CD4、CD4/CD8、IgG、IgA、IgM、C3显著提高,CD8明显降低,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可以提高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并能改善复感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恩杰;张朝霞;邱建利;肖景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川芎根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川芎根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HPLC法,依利特Hypersil ODS2 (4.6mm×200mm,5μm),流动相0.1%的磷酸-甲醇(66:34)等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23nm,柱温30℃.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3~2.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2.1%.对不同胁迫条件下川芎根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川芎盐胁迫组中的阿魏酸含量高,干旱胁迫组次之,低温胁迫组少,但均高于空白组.结论 盐、干旱、低温三种胁迫方式均能使川芎根中阿魏酸蓄积.

    作者:朱建全;向缅;孙梦杰;许洁云;廖海;周嘉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GSH-PX2、SREBP-1c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2(GSH-PX2)、固醇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 c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食的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慈菇消脂胶囊高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中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低剂量组、吡格列酮药物阳性对照组.慈菇消脂胶囊对模型大鼠治疗6周后,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血清血脂(TC、TG、SF)、碱性磷酸酶(AKP)、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变化以及GSH-PX2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内出现大量脂肪变性,汇管区伴有炎细胞浸润以及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SF均升高,GSH-PX2表达减少、SREBP-1 c mRNA增多.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慈菇消脂胶囊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慈菇消脂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SF含量,降低AKP、提升HL、LPL水平(P<0.05);对GSH-PX2、SREBP-1c mRNA表达有较好调节作用(P <0.05-0.01).结论 慈菇消脂胶囊具有改善肝功能,调节肝脂代谢,调节GSH-PX2、SREBP-1 c mRNA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少军;马燕花;白洲霞;王晋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活血定眩胶囊对CSA模型大鼠血液TXB2、6-Keto-PGF1α、ET、NO及椎动脉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定眩胶囊对CSA大鼠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及椎动脉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颈复康组、活血定眩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等6组,采用植骨压迫+组织离断联合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8周,检测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及椎动脉NF-κB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血液中ET、TXB2浓度增加,而NO、6-Keto-PGF1α浓度降低,椎动脉中NF-κB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定眩胶囊高剂量组ET、TXB2浓度降低,而NO、6-Keto-PGF1α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中NF-κB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中剂量组及颈复康组ET、TXB2浓度降低,而NO、6-Keto-PGF1α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中NF-κB表达减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低剂量组各指标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颈复康组相比,活血定眩胶囊高剂量组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定眩胶囊中、低剂量组各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定眩胶囊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液ET、NO、6-Keto-PGF1α、TXB2的表达,明显抑制NF-κB的表达.

    作者:孙定平;宋敏;李清林;蒋宜伟;巩彦龙;刘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指禅推拿治疗颈椎病所致呃逆35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所致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施以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每次治疗约20分钟,隔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其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呃逆频率及间隔时间改善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痊愈1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86%.结论 一指禅推拿治疗颈椎病所致呃逆安全、有效.

    作者:李亚洲;顾非;吉登军;禹圭泽;宁元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