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赖氏“通元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临证探微

王玉妹;彭得倜;王继红;赖新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癫狂, 通元疗法, 临证, 赖新生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属于中医“癫狂”范畴,其病机复杂多端,病程缠绵难愈,临床施治较棘手.本文探析赖新生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证新验.赖教授活用“通元疗法”,倡导针药互补为用,针以扣机任督、调和阴阳、安神祛病,药以苦寒大泻、五脏皆调、剔除瘀祟,兼顾心身调护、移情易性.其法推陈出新,疗效显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降脂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设计工艺路线,进行工艺方法和条件的筛选,以优选降脂软胶囊的佳提取工艺与制备方法.方法 丹参、三七等五味中药材,分别经95%乙醇、75%乙醇和水提取一次后,浓缩,减压干燥后粉碎,加入大豆油、蜂蜡和大豆磷脂后胶磨均匀,压制成软胶囊.结果 第1次95%乙醇提取,佳提取工艺为乙醇用量为6倍量,提取时间1.5h.第2次75%乙醇提取,佳提取工艺为乙醇用量为10倍量,提取时间2.0h.第3次提取—水温浸工艺考察,在80℃加8倍量水温浸1.0h.软胶囊内容物的合适处方比例为:干膏粉∶大豆油=1∶0.9.蜂蜡加入量为大豆油量的3.8%,大豆磷脂加入量为大豆油量1.7%.结论 所制得的软胶囊工艺稳定,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程翔燕;杨泽锐;陈勇军;成金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白芥子药组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白芥子相关药组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宾)组、白芥子组、白芥子+丹参组、白芥子+黄芪组、白芥子+莪术组、白芥子+黄芪+莪术组,每组药组设低、中、高剂量组(药组中白芥子和莪术剂量为:0.5,1.0,2.0g/kg,丹参和黄芪剂量为0.75,1.5,3 g/kg).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大鼠均以4%硫代乙酰胺水溶液200 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持续8周.于造模开始次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水飞蓟宾50 mg/kg体重灌胃,每日1次,药物治疗组均给予5 ml/kg体重不同浓度的药物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CK、LDH、SOD、GSH-Px、TNOS、iNOS、cNOS、NO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芥子及药组治疗后,大鼠血清CK、LDH、iNOS水平明显低,SOD、GSH-Px、NO、cNOS、TNOS活性升高.结论 以化痰理论为指导的白芥子及药组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及影响NOS系统有关.

    作者:曹思;常欣峰;尹宝;陈涛;郑保平;黄志华;韩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凉血解毒化瘀法对乙肝相关ACLF T细胞亚群及NK的影响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对HBV-ACLF 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中医药治疗ACLF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 将58例慢ACLF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0周、4周、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NK、血清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4周、8周肝功TBIL、DBIL、ALT和AST与0周比均有差异(P<0.05);4周两组间TBIL、DBIL、T细胞亚群及NK有差异(P<0.05);8周两组间ALT、AST、ALB、LPS有差异(P<0.05),而T细胞亚群及NK无差异(P>0.05).结论 凉血解毒化瘀法可以改善HBV-ACLF患者肝脏合成功能、降低LPS水平,短期内改善、调节HBV-ACLF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

    作者:韩志毅;马文峰;孙新锋;张卫;周小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白条党参种苗的等级划分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白条党参种苗的等级划分标准.方法 测定白条党参种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含水量、苗长、芽体长、芽体个数、侧根数等质量指标的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制定等级标准.结果 白条党参种苗根据检验及K类分析,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7.8 ~2.9g,苗体长36.0 ~ 23.2cm,苗直径0.71 ~0.46mm;二级种苗单株鲜重2.8 ~1.5g,苗体长26.3~22.6cm,苗直径0.50~ 0.35m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1.4 ~0.9g,苗体长22.5 ~18.6cm,苗直径0.35~ 0.28mm;四级种苗单株鲜重0.8 ~0.2g,苗体长18.0 ~6.0cm,苗直径0.27 ~0.18mm.结论 以种苗单株鲜重、苗长、苗直径等3项指标作为分级标准.种苗分级移栽后,有利于药材质量的提高和药材产量的增加,种苗等级越高,药材涨势越好,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应选用质量好、等级高的种苗,规范化栽培中采用一、二级种苗.

    作者:杨扶德;罗文蓉;崔治家;侯嘉;王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生长期的黄精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不同生长期的黔产黄精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 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试剂,正亮氨酸为内标物,色谱柱为Venusil-AA(4.6mm×250mm,5μm)氨基酸分析专用柱,流动相为乙酸钠缓冲溶液(pH 6.5) (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 在16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38~ 0.92μmol/L,定量限为0.95 ~2.31μmol/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20%-99.09%,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2.68%.真空冷冻干燥比其他干燥方式效果好,生长期为4年的黄精氨基酸含量较高,且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种类氨基酸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不同干燥方式和不同生长期的黄精中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为黔产黄精的前处理方式和采收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彦东;陈文生;张权;吴慧敏;洪亮;黄俊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Fas/FasL途径的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模型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以“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小鼠为模型,从Fas/FasL途径探讨肾阳虚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及金匮肾气丸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Colldege效应诱导雄性小鼠房室不节,用强迫小鼠游泳法造成劳倦过度,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4周后,分别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睾丸组织的形态学观察,TUNEL法测定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利用RT-PCR检测小鼠睾丸组织Fas/FasL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Fas、FasL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①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内支持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明显,金匮肾气丸组和睾酮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改善.②在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小鼠睾丸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处于凋亡不同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凋亡小体.③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主要为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并可见精子细胞凋亡.金匮肾气丸治疗组睾丸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凋亡细胞类型以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为主.④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Fas/FasL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金匮肾气丸组和睾酮组Fas、FasL mRNA表达较正常组稍高,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⑤模型组Fas在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及初级精母细胞高表达增多,精子细胞高表达增加明显;模型组FasL高表达细胞明显增多,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细胞、精子中均有分布,无明显定位特异性;金匮肾气丸组和甲基睾酮对肾阳虚模型小鼠的Fas/FasL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房劳-倦劳所致肾阳虚小鼠的睾丸内生殖细胞凋亡率上升,通过Fas、FasL的外源性死亡通路引起生殖细胞凋亡.金匮肾气丸可以通过调节Fas/FasL表达,降低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作者:朱庆均;肖丽;杨军;侯林;张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川楝子不同药用部位的川楝素含量研究

    目的 以川楝子中主要药效和毒性成分川楝素为指标,测定川楝子不同部位中川楝素的含量,为“肉核分离”入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川楝子皮、肉、核分离后,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川楝子及其各部位的川楝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川楝子果核中不合川楝素,果肉中川楝素含量较果皮高,不同产地的川楝子及其各部位川楝素含量不同.结论 肉核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提示川楝子传统的“肉核分离”入药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作者:朱夏敏;夏林波;王鑫;谷宇;戴莹;梅晓丹;邓仕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黑面神软膏基质配比研究

    目的 优选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聚山梨酯80、丙三醇、羟苯乙酯制备复方黑面神软膏的佳基质配比.方法 以软膏的外观性状、延展性、稳定性常数和PH等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基质比例进行优选.结果筛选出来的复方黑面神软膏基质的佳配比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聚山梨酯80∶丙三醇=(6∶1∶0.1∶0.5).结论 优选工艺制备的复方黑面神软膏外观细腻均匀,性状稳定,此佳基质配比可制备质量较佳的复方黑面神软膏.

    作者:萧俊祺;彭伟文;董旺凤;李圣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用五味子对真实世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用五味子对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两家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50例肝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一组给予逍遥散加味治疗,疗程8周;治疗二组给予逍遥散加味+五味子30~ 60g治疗,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0.2g Tid治疗,疗程8周.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一组有效率88.0%,治疗二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90.0%.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较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二组患者的AST、ALT、TBiL改善好.三组远期疗效和复发率均不全相同,治疗二组(重用五味子组)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结论 重用五味子对于治疗肝功能不全近期和远期疗效均确切,短期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传皓;王红;崔瑞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丹参药渣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对丹参药渣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渣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丹参药渣中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优选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丹参药渣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82.27min,乙醇浓度75.46%,温度72.49℃.在此佳提取条件下丹参药渣中多糖提取率为17.25%,理论值为17.3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小于5%.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当丹参残渣多糖的浓度达到2.0 mg/m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90.82%,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 采用超声提取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药渣中的多糖,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刘佳妮;王硕;白米雪;张公安;张芮;王宁;高圆圆;常正尧;刘有旺;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俞云教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经验

    目的 为继承名老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提高中医诊疗食管癌的水平.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和文献整理对广东省名老中医俞云教授切脉针炙治疗食管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俞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是以调动人体的内因为主,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扶正与祛邪.结论 俞云教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经验对中医治疗食管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田黎;刘泽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GSH-PX2、SREBP-1c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2(GSH-PX2)、固醇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 c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食的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慈菇消脂胶囊高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中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低剂量组、吡格列酮药物阳性对照组.慈菇消脂胶囊对模型大鼠治疗6周后,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血清血脂(TC、TG、SF)、碱性磷酸酶(AKP)、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变化以及GSH-PX2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内出现大量脂肪变性,汇管区伴有炎细胞浸润以及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SF均升高,GSH-PX2表达减少、SREBP-1 c mRNA增多.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慈菇消脂胶囊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慈菇消脂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SF含量,降低AKP、提升HL、LPL水平(P<0.05);对GSH-PX2、SREBP-1c mRNA表达有较好调节作用(P <0.05-0.01).结论 慈菇消脂胶囊具有改善肝功能,调节肝脂代谢,调节GSH-PX2、SREBP-1 c mRNA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少军;马燕花;白洲霞;王晋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静帅康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静帅康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儿3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用针刺、静帅康胶囊口服,对照组19例只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3月后,统计总有效率治疗组94.73%,对照组68.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配合中成药静帅康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樊亚妮;李建军;樵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 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究麝香保心丸所含中药组分.结果 14个主要药效分子与41个治疗冠心病靶标具有高网络度,且分子对接计算得出10个关键药效分子与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推断其协同作用来发挥治疗冠心病.结论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搜寻麝香保心丸中可能的药效活性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史海龙;王玉成;樊莹莹;龚佳鑫;郭新荣;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目的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本科中医学专业2013级学生,共400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CBL教学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临床思辨方面,以及在创新性、实用性、难易程度、满意度及接受程度方面均高于LBL组.结论 CBL教学法通过进行病例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莫春梅;陈羽娜;荣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荔波产铁皮石斛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 探索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在荔波产两种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含量.方法 应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阳离子交换分离-茚三酮柱后衍生-外标法定性定量测定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两种铁皮石斛茎中的多糖含量在24.70% ~ 28.99%之间,叶片多糖含量分别为12.94%和14.95%.氨基酸含量上茎分别为41.08mg/g和43.78 mg/g,下茎分别为23.33 mg/g和25.89 mg/g,叶片氨基酸含量高,分别为92.32mg/g和96.96mg/g.两种铁皮石斛各部位均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K,Ca,Mg,Fe,Cu,Mn,Zn.结论 荔波产两种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茎中明显高于叶片,但在上下茎间差别不大;氨基酸在叶片中含量高,下茎低,但在相同部位差别不大;除Fe外,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茎.

    作者:张桂玲;冉靓;罗绪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油膜剂丁香酚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对丁香油口腔膜剂中有效成分丁香酚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建立丁香油口腔膜剂中丁香酚含量的紫外分析方法.结果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丁香酚在14.85 ~ 3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2.6%.结论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油口腔膜剂中丁香酚含量可有效进行质量控制,为下一步开展药效实验奠定较好的研究基础.

    作者:杜卓;刘芳;谭淑仪;邝婉容;李钟;朱春霞;韩彬;文凤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升陷活血方对心梗后心衰低血压大鼠心功能及左心室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升陷活血方及其拆方对心梗后心衰低血压大鼠心功能、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衰模型,将LVEF值≤50%、尾动脉收缩压≤90 mmHg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心衰低血压组、益气升陷活血方组、益气升陷组、活血化瘀组,灌胃干预8周.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功能和左心室结构.结果 与心衰低血压组比较,益气升陷活血方及拆方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和左心室结构(P<0.05),且全方组优于各拆方组;各拆方组间比较,益气组改善LVEF、LVDs作用优于活血组(P<0.05);改善IVSTd、LVPETs、LVPWTd、LVDd、IVSTs低于活血组(P<0.05)结论 在改善心梗后心衰低血压大鼠心功能、左心室结构方面益气升陷方、活血化瘀方作用各有侧重,而益气升陷活血方作用全面、显著.

    作者:王振涛;高雅婵;柴松波;吴鸿;高水波;韩丽华;常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沉香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含量

    目的 研究分离纯化沉香甲醇提取物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建立HPLC法测定沉香中色酮类成分的方法,测定和比较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不同产地、不同结香时间沉香中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多步梯度洗脱,0.8 mL/min,柱温35℃,208nm进行测定,分别进样5μL.结果 五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高于97%.结论 该法准确,操作简单,为沉香研究及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俊卿;陈宏降;张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中医心理临床工具之成长回顾报告

    该研究源于提纲式作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基于双相情感障碍等案例引发探索构思成长回顾报告雏形,并尝试探索发展水平报告,后确定并从定义、内容、意义等方面阐述成长回顾报告,为构成和完善中医心理临床工具系统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