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群;张军宁;王彬;田野
目的 利用荧光标记抗人黏病毒蛋白A(MxA)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早期特异性检测白血病患儿伴发的病毒感染.方法 荧光标记抗MxA单克隆抗体.检测其特异性;采集临床发热和不发热的白血病患儿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胞内染色,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 荧光染料直接标记MxA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自血病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xA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毒感染直接相关,并且检出MxA高表达较临床确诊病毒感染早7d;没有发热和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的病例均没有检测到MxA的表达.结论 荧光标记抗MxA单克隆抗体应用于流式细胞术可以早期特异性地检测白血病患儿伴发的病毒感染,并且此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郭秉楠;吴康;胡绍燕;何海龙;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壳寡糖(COS)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 ICR小鼠50只,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OS高、中、低剂量组(实验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COS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S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P<0.01).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COS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蒋茂荣;诸葛晓旻;丁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短期运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蛋白激酶C(PKC)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关系.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运动组(EXE组)、运动+PKC抑制剂CHE组(E+C组)和PKC抑制剂组(CHE组).以上4组大鼠每组再随机分成2组:(1)I/R组: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再灌注期间心功能指标恢复率及心肌梗死范围;(2)假处理组: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进行MnSOD活性测定.结果 EXE组大鼠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心率压力乘积(RPP)的恢复率明显高于CON组和E+C组(P<0.05或<0.01),心肌梗死范围显著低于CON组和E+C组(均P<0.01);CON组和CHE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EXE组大鼠心肌组织MnSOD活性高于CON组和E+C组(P<0.05),CHE组和CON组MnSOD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短期运动通过激活PKC、升高MnSOD活性.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PKC是MnSOD活性升高的中间信号分子.
作者:侯云英;马志勇;范秀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临床诊断为ACI患者作为实验组(ACI组),4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其血清NGAL浓度及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 ACI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NGAL水平与体质量(r=0.25,P<0.05)、空腹胰岛素(r=0.39,P<0.05)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r=0.36,P<0.05)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2,P=0.023)负相关(校正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后).多元回归分析提示,NGA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R独立相关(R~2=0.19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IR和NGAL是ACI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ACI患者血清NGAL水平显著升高,并且NGAL水平与ACI独立相关,检测血清NGAL水平有助于评估ACI风险.
作者:王枫;钱镭;刘佩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及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慢血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冠脉造影及TIM1分级结果与~(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资料,分析其相关联系.结果 19例冠脉慢血流患者中,10例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放射性分布,其中累及单支冠脉血管5例,双支血管3例,三支血管2例;TIM1分级中0级3例皆有放射性分布异常,1级8例和2级8例患者存在不同放射性分布改变.结论 冠脉慢血流患者可以出现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影像;TIM1分级0级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皆有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尚不能明确心肌缺血是否由冠状动脉慢血流所致.
作者:钟吉俊;王彬;高钱纲;吕国菊;蔡海鹏;童鸿;林祖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及其他类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复明质量.方法 统计和分析602例(666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情况,指标包括白内障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成因构成比、超声乳化术患者年龄与白内障晶体核硬度的关系、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核硬度与手术时间的关系、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眼术后视力情况、3组手术(一片式、折叠式、注入式)手术前后平均视力比较、超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及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潜视力预测和实际视力符合率等.结果 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以60~80岁居多,占61.9%;类型以老年性白内障为主,占65%;Ⅳ级核白内障患者以70岁以上组居多分别为46.6%(60~70岁)和49.6%(70~80岁).手术脱盲率达到100%,脱残率达到92.8%.结论 本文统计的白内障患者的特点及发病规律与我国相关文献报道基本相同,高龄组白内障手术效果并不因其年龄大而受影响,其复明质量与一般白内障患者相似,视觉复明质量的高低与手术者的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国旭;杨焕;李春华;陈丽群;黄江;魏静;包雍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无蛋白尿组(DM)40例,早期DN组40例,DN组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一次;治疗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另加疏血通注射液8 ml静滴,每日一次,疗程均为2周.健康对照组(NC)40例.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测定肾功能、血尿β2-MG、尿白蛋白及尿肌酐、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HbA1c、血PAI-1、尿CTGF.结果 (1)DM组、DN组的血PAI-1、尿CTGF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1),DN组较DM组升高更显著(P<0.01).血PAI-1、尿CTGF与HbAlc、糖尿病病程、UALB/CR之间成正相关,且上述各炎症因子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UALB/CR、血PAI-1、尿CTGF等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1)炎症因子PAI-1、CTGF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上述炎症因子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2)疏血通具有抗炎和肾脏保护作用,它不仅可改善DN患者的血脂及高凝状态,还可从分子水平抑制炎症的放大,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积聚,延缓DN的进展.
作者:张弘弘;董吉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内毒素激活后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表达和胞外释放的影响.方法 内毒素脂多糖激活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物经不同浓度(5、20、50 μmol/L)大黄素作用一定时间,观察培养上清液HMGB1、TNF-α含量的变化及细胞HMGB1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大黄素(50 μmol/L)明显抑制脂多糖激活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 mRNA的表达和HMGB1、TNF-α的释放(均P<0.01).结论 大黄素具有抑制巨噬细胞HMGB1 mRNA表达和HMGB1胞外释放的作用.
作者:王春新;徐明;陈国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2D-TOF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4例眩晕患者的低场强2D-TOF法MR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4例中,椎动脉异常60例,表现为管腔狭小18例,管腔闭塞7例,局限性狭窄17例,椎动脉迂曲、折角18例;60例患者临床旋颈试验均为阳性.椎动脉正常94例,其中旋颈试验阳性5例.结论 低场强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纪芳;朱玉春;周伟;王建良;高迁;单秀红;沈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抗人凝血因子Ⅷ(FⅧ)CIC2区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进行生化和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FⅧ-C1C2区蛋白(rFⅧ-C1C2),以rFⅧ-C1C2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小鼠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稳定分泌抗rFⅧ-C1C2 mAb的细胞株,并对mAb进行生化和免疫学鉴定.结果 获得一株抗rFⅧ-C1C2区单克隆抗体阳性克隆2B11,命名为SZ-133.琼脂糖双扩散鉴定为IgG1类,Western blot法证实SZ-133可与rFⅧ-C1C2区蛋白及重组的全长FⅧ特异性结合,但不影响FⅧ的凝血活性.结论 表达了rFⅧ-C1C2,并制备出了抗人凝血因子Ⅷ的单克隆抗体SZ-133,它能特异识别血浆及重组的FⅧ,有可能用于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婷婷;赵益明;李振宇;沈飞;阮长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人DC-SIGN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 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L929基因转染细胞.方法 利用RT-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总RNA中克隆出入DC-SIGN基因,通过双酶切(EcoRI,BamHI)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h后,加入Zeoc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DC-SIGN蛋白的L929细胞株.结果 构建了用于表达的含DC-SIGN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293T后,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DC-SIGN逆转录病毒和转染L929细胞,继而经RT-PCR、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筛选出了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L929转基因细胞.结论 构建了含人DC-SIGN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人DC-SIGN蛋白的细胞株,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守兵;王泳;高超;张世杰;汪家敏;李毅平;许云云;张学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S0、TPSGF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64例胰腺癌患者、4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中AFP、CEA、CA199、CA125、CAS0、TSG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清6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胰腺良性疾病组(P<0.05或<0.01).在单项检测中,CA199敏感度高,但其特异度低于AFP、CEA、CA125和TS-GF.不同组合的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均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度,但特异度略有降低.在联合检测效能的评价中,CEA+CA199+TSGF组合为佳检测指标.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提高了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玉;杨晓春;申咏梅;宋妙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用膜滤过分离肿瘤细胞技术(ISET)联合激光扫描细胞仪(LSC)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方法.方法 将不同数量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分别混入健康血标本中,用ISET联合LSC自动扫描分析,以建立稳定的检测方法,同时验证该方法肿瘤细胞回收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建立了用ISET(用8 μm孔径的聚碳酸酯滤膜)联合LSC,并用CK8抗体、CD45抗体分别作为肿瘤上皮细胞的阳性和阴性选择标记来检测CTC的方法;该方法肿瘤细胞回收率为(10.34±1.15)%,在混入60~600 000个肿瘤细胞范围内回收率保持稳定(P>0.05);达到可检测到1ml血中一个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相同条件下空白对照组均未检出肿瘤细胞.结论 用ISET联合LSC检测恶性肿瘤患者CTC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望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燕;陶敏;马德亮;李艳;陆海林;荣枫;蔡蔚;宁志强;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一起放射事件中2例_(131)Ⅰ体内合并体表污染人员的事故经过、临床特点、剂量估算、临床救治及医学随访观察结果的报道,为类似病例的医学应急救治和管理提供资料和经验.方法 采用全身测量装置进行放射性监测,通过INDO 2000软件进行剂量估算;医学处理包括问诊与体检、污染部位皮肤的去污洗消及综合治疗等;医学随访项目包括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等.结果 INDO 2000软件估算出2例事故受照人员的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0.10~O.19 Sv及0.023~0.046 Sv,甲状腺的待积当量剂量分别为2.0~3.8 Sv及0.46~0.89 Sv.对他们进行去污洗消及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医学随访观察4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成功地对2例_(131)Ⅰ体内合并体表污染人员进行了剂量估算、医学处理及医学随访,为核事故医学应急作出了技术准备.
作者:姜忠;刘玉龙;蒲汪旸;李元;张玉松;戴宏;周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治.方法 分析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Mirrizi综合征1例,胆囊息肉2例.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胆囊癌5例,术后病理确诊6例.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3例,Ⅴ期1例.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胆囊癌根治术5例,胆囊癌根治术+部分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3例,存活8例.结论 重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术中对切除胆囊进行剖检及冰冻切片检查,术后行常规石蜡切片检查,有利十发现意外胆囊癌;术中及时或术后二次手术行胆囊癌根治术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陈国涛;田力平;钱海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OF)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婴幼儿TOF的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5例姑息性手术均存活,107例根治术存活100例,术后早期死亡7例,病死率6.2%.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4例、严重低心排2例、严重并发症多脏器衰竭1例.结论 对婴幼儿TOF多能一期根治;呼衰是TOF根治术后死亡主要原因;术中监测右室压及保留房间隔缺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李红卫;沈振亚;法宪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漏诊,后经再次手术确诊.本组治愈17例(85%),死亡3例(15%).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30%),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1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败的关键是掌握好早期手术探查指征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误诊和漏诊以及术式选择不当引起肠瘘、感染和出血.
作者:汤世军;汪良;何宋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两种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20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胶联式矫治器,B组使用压膜式矫治器.根据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指标和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比较两种矫治器的疗效.结果 胶联式矫治器有效率77.78%,压膜式矫治器有效率81.82%,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依从性存在差别.结论 应结合患者的主观要求及其口腔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有效的矫治器.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范建林;杨建新;刘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后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幼猪20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猪AMI模型;3周后治疗组(10只)通过局部注射将1 mg/ml的5-氮胞苷溶液1 ml注入梗死区及其周边;对照组(10只)予以等量的培养液接种;术后3周及7周分别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7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获取心肌标本,HE、免疫组化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损伤心肌的转归.结果 PET示治疗组7周时可见前壁、心尖部放射性分布较3周时密集;对照组7周与3周比较无明显差异.TTC染色治疗组梗死区面积及所占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4.06±0.29)cm~2 V8(5.41±0.28)cm~2;(16.34±0.89)vs(21.23±1.02)%,P<0.001].HE染色治疗组梗死区可见散在带横纹的肌肉组织,电镜下新生细胞之间未见闰盘连接;免疫组化染色这些细胞肌球蛋白重链β(β-MHC)、心脏肌钙蛋白Ⅰ(cTn Ⅰ)及连接蛋白43(Cx43)呈阳性.对照组梗死区为均匀一致的纤维疤痕组织.结论 5-氮胞苷局部注入猪AMI区后可以诱导产生新的带横纹的肌细胞,修复心肌损伤.
作者:汤成春;马根山;黄峻;杨国平;张建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体外常氧环境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 以LPS单独或联合NF-κB抑制剂柳氮磺胺吡啶(SSZ)、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L-NMMA)作用于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IF-1α mRNA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IF-1α蛋白的变化,用Griess反应检测培养上清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结果 LPS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10 h后,HIF-1α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HIF-1α蛋白水平则明显增加(P<0.05).SSZ和L-NMMA组HIF-1α蛋白的表达则明显低于LPS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明显增加巨噬细胞NO的生成(P<0.05),SSZ则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NO的产生(P<0.05).结论 LPS可通过NF-κB及iNOS等转录后信号途径上调HIF-1α的表达.
作者:王亮;谢平;刘立民;谢可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