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历代医家注释“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探析

祝远远;吴楠;刘更生

关键词:发表, 不远热, 攻里, 不远寒, 真假
摘要: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内经》中“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注释,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指出如下几点:①无论治疗表证里证,决定治疗方法的是疾病性质的本身,而不是时令气候.其关键在于病证真假.若是真寒,则不远热;若是真热,则不远寒.②“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是“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的一种特殊情况,“发表不远热”用于表寒之证,“攻里不远寒”用于里热之证.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

    目的 建立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进行分析;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40℃.结果 异绿原酸A在2.54~50.8μg·ml-1(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3%,RSD为3.6%(n=6);异绿原酸C在1.28 ~ 25.7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为1.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同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关英;汪冶;周洋;王雨薇;郑斌婕;王李婷;蔡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市售片姜黄质量研究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市售片姜黄饮片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30批市售片姜黄饮片指纹图谱,并对其相似度进行比较,确定共有峰;运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以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进行PCA和CA分析.结果 建立了市售片姜黄饮片的共有峰模式,标定了2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30批片姜黄饮片的相似度为0.643 ~ 0.986.CA结果将所有批次片姜黄共分为3类,反映了30批市售片姜黄的质量特征.PCA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3.153%的5个主成分,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对片姜黄饮片质量进行排序.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CA和PCA可以对片姜黄饮片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作者:岳显可;杜伟锋;凌珏;杨柳;葛卫红;陆兔林;王智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应用GRADE系统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偏倚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2015年第9期)、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收集针灸治疗FC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同时采用GRADE方法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6个系统评价,AMSTAR评分在11 ~18分之间.再评价主要结果显示,深刺电针天枢较乳果糖在改善CCS评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GRADE评价该证据质量为中等级别.结论 当前针灸治疗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中等偏上,但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本次研究为针灸临床治疗FC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亟待设计能够满足针灸临床诊疗思维的研究方案.

    作者:李颖;郑晖;郑倩华;高蕊;罗芳丽;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槟榔果皮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 分析槟榔果皮挥发油成分,为开发利用槟榔资源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槟榔果皮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法和NIST98谱图库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槟榔果皮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0.35%,其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正十六烷酸(45.43%),十六烷酸乙酯(8.29%),辛酸(5.57%),(E,E)-2,4-癸二烯醛(4.43%),以酸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结论 为槟榔果皮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胡延喜;徐亮;王志萍;韩彬;朱丽君;孙珊珊;卢晓丹;刘玉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组大鼠按照第一组腹腔注射0.9%NaCl,其余五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mg/kg注射,相当于1.5ml/kg,每周5次,共5周.染毒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溶液(5.4mg/ml)1 ml/100g、大补肾汤各种剂量(高:3.5g/ml,中:1.75g/ml,低:0.875g/ml)1ml/100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后一次注射后,取血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骨钙素(OC)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磷、O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素氮(BUN)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RACP-5b、BU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肾汤对于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颜春鲁;刘永琦;李盛华;伍志伟;苏韫;薛娜;李广强;雒志义;朱俊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抗2型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作者:宋保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东紫苏昆明居群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基于同期对东紫苏叶特征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在8月份高,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29.93% ~50.11%).从2014年7~11月份,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与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α-松油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数、下部叶宽呈显著负相关,1,8-桉叶油素与生物量相关数据间并未呈现相关关系.排除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影响,从7月份到10月份,1,8-桉叶油素分别与下部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数、下部叶面积、中部叶下表皮成熟近无柄腺毛分布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分枝数少、叶宽小的植株提取率高,丰沛的降雨量可能会促进东紫苏挥发油的合成,推测降雨可能是促进挥发油合成的主导环境因子.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理功效,11月份其百分含量达到大,初步确定生产中提取东紫苏中挥发油的佳取材时期为11月份.当年生枝长较长、叶片数较多、下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的植株合成的1,8-桉叶油素更多,且1,8-按叶油素极有可能是在中部叶成熟近无柄腺毛里合成,因此上述性状可作为下一步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评价筛选指标.

    作者:罗燕;王文静;张红霞;张洁;朱丽霞;普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量效关系探讨扶阳派运用附子特点

    该文从量效关系角度探讨扶阳派运用附子的特点,通过梳理扶阳派学术理论特色,总结附子功效及适应症,发现扶阳派运用附子的特点在于附子的量效关系——小剂量补火助阳,常与熟地黄、磁石、生枣仁等配伍;大剂量回阳救逆,常与干姜、肉桂、山茱萸等配伍,且善用小剂量附子治疗危重病证.

    作者:张永;周永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各类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rimary mesangial cells,MsC)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MsC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结果 各组合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C表达Samd2及泛素mRN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复方组作用强,优于TW组(P<0.01);清热组和化瘀组优于益气组(P<0.01),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TW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MsC表达Samd2及泛素mRNA,复方组较强,化瘀组、TW组次之,益气组较弱.

    作者:翟文生;杨濛;张霞;张建;袁泉;宋纯东;郭庆寅;任献青;黄岩杰;李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京粤两地SARS中医药诊疗的启示——SARS之十三年回眸

    在SARS的中医药治疗中,京、粤两地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方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以探讨影响方案制定的因素.分析结果认为,同一病原体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与中医因地制宜理论有关.两地医家对SARS病因病机持不同的认识,在温病学辨证体系的指导下对病程进行分期,继而根据不同病情在温病学经典方药基础上给予不同方药,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蒋鼎;卓秦宇;陈欣敏;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周岱翰教授活用《神农本草经》辨证治疗恶性肿瘤的浅析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本草学专著,一直被奉为药学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至今对于中医临床实践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周岱翰教授在肿瘤临床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将《神农本草经》中的辨证思想总结并应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红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03例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征的因子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5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61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该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503例乙肝后肝硬化病位证素5项,病性证素13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肝、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血瘀、气虚、气滞、湿热、水.采用因子分析61个证候条目,KMO统计量为0.812,Bartlett球型检验P<0.0001,共提取出17个公因子,被提取有51项具有意义的症状,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讨论总结出7类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血瘀证、脾气虚证.采用聚类分析出该病的证型分布比例,依次为血瘀证占24.85%(125/503),脾气虚证占19.28% (97/503),肝郁脾虚证14.91% (75/503),脾肾阳虚证占12.72% (64/503),湿热内蕴证占11.13%(56/503),脾虚湿盛证10.14%(51/503),肝肾阴虚证7.55%(38/503).结论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证素辨证体系相结合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毅;刘艳;刘力;寇小妮;汶明琦;王捷虹;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紫苏废弃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抑菌、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GC-MS分析并鉴定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流体萃取物(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SFE-E)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纸片法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考察,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GC-MS法从SFE-E中分离到59种成分,鉴定出其中32种,占所分离组分的93.37%,其中2-己酰呋喃含量高(59.26%);SFE-E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但抗氧化活性较好,将其精制后所得精油用量200μl/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直径分别为17.50mm、16.80mm、18.58mm,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28%、75.43%、64.21%.结论 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纯化后的精油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均明显增强.

    作者:糜心雅;郭笑;赵南晰;叶玉洁;安丽萍;杜培革;孙晶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乌蛇止痒方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乌蛇止痒方对艾滋病相关瘙瘁性丘疹性皮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法 45例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终完成治疗者41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乌蛇止痒方(乌梢蛇、苍术、淮山药、鸡内金、泽泻、白芍、当归、茯苓、白鲜皮、苦参、防风、黄芩、甘草)口服;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分别在治疗3周、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量化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症状体征就已经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结节、丘疹、苔癣样变、瘙瘁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乏力、纳呆、腹胀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乏力、纳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乌蛇止痒方能够有效治疗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姜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组,n=40)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组(中西医组,n =40)两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透析,督促患者保持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对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对钙进行补充,促进磷的有效降低等.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针,1次/d;中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上,健脾益肾方制成丸剂口服,2次/d,每次6g,24周为1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状况、临床症状、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5% (33/40)显著高于西医组62.5% (25/40) (P <0.05),胃运动节律正常、过速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紊乱、过缓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胃动力诊断正常、亢进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低下比例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嗳气、食欲不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体重、Hb、Alb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哲;毛辉辉;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的沉香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比较超临界提取法和亚临界提取法得到沉香精油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沉香精油,采用GC-MS分析测定两种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从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5和20个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39%,0.28%和22.67%,14.53%;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均为γ-谷甾酮,2-(2-苯乙基)色酮,γ-谷甾醇,6-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的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同时超临界提取沉香精油中倍半萜类含量较亚临界精油含量更高,成分更丰富.

    作者:王健松;李远彬;王羚郦;罗珊;陈嘉丽;盛楠;温炳权;杨良;赖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张素芳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张素芳认为,小儿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的原因,又因小儿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①平衡阴阳,温阳为先:小儿素体阳虚不胜风寒而发咳嗽者居多,且夜间咳甚者多,应平衡阴阳,重在温补阳气;②肺脾同调,重在祛痰:咳嗽以“肺胃同病”为多见,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应着重脾胃的调理,化痰涎以止咳;③清补结合,不忘经穴:咳嗽推拿时应将清补手法与推拿的力度、速度、方向相结合,做到“补中有泻”或“泻中有补”,同时将十四经穴与小儿特定穴相互结合,共奏止咳之功.

    作者:张万里;王双双;姚笑;李华东;张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北柴胡麸煨工艺的正交试验法优选

    目的 优选北柴胡的佳麸煨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d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麦麸用量、麸煨锅温、麸煨时间3个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麸煨锅温和麸煨时间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麦麸用量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影响不明显.佳麸煨工艺为1倍麦麸用量,麸煨锅温150℃,麸煨时间60 min.结论 优选的北柴胡佳麸煨工艺合理可靠,重现性好,为规范麸煨北柴胡的饮片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廖念;庞雪;周逸群;邱云;罗怀浩;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LC-MS/MS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9个蒽醌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LC-MS/MS方法对养血清脑颗粒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橙黄决明素、甲基钝叶决明素、钝叶素、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共9个蒽醌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mm×100mm,1.8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采用ESI负离子电离方式,MRM扫描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中9个蒽醌成分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8),各成分回收率为95.6%~105.5%,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9个蒽醌成分的含量之和为366 μg·g-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可用于养血清脑颗粒中多个蒽醌成分的同时测定.

    作者:陈浩浩;王晓明;潘桂湘;李文芳;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补肾中药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及纯西药治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8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3例,对照组430例.通过对受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考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实验组(补肾中药+西药治疗)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结论 接受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并且补肾中药的使用可调整患者中医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朱月明;冯筠;宁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