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

颜春鲁;刘永琦;李盛华;伍志伟;苏韫;薛娜;李广强;雒志义;朱俊燚

关键词:镉染毒, 大补肾汤, 骨代谢, 肾损伤
摘要:目的 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组大鼠按照第一组腹腔注射0.9%NaCl,其余五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mg/kg注射,相当于1.5ml/kg,每周5次,共5周.染毒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溶液(5.4mg/ml)1 ml/100g、大补肾汤各种剂量(高:3.5g/ml,中:1.75g/ml,低:0.875g/ml)1ml/100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后一次注射后,取血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骨钙素(OC)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磷、O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素氮(BUN)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RACP-5b、BU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肾汤对于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历代医家注释“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探析

    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内经》中“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注释,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指出如下几点:①无论治疗表证里证,决定治疗方法的是疾病性质的本身,而不是时令气候.其关键在于病证真假.若是真寒,则不远热;若是真热,则不远寒.②“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是“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的一种特殊情况,“发表不远热”用于表寒之证,“攻里不远寒”用于里热之证.

    作者:祝远远;吴楠;刘更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

    目的 建立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进行分析;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40℃.结果 异绿原酸A在2.54~50.8μg·ml-1(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3%,RSD为3.6%(n=6);异绿原酸C在1.28 ~ 25.7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为1.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同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关英;汪冶;周洋;王雨薇;郑斌婕;王李婷;蔡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瘀证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相关性的PCR芯片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和非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应用NF-κB信号通路PCR芯片技术,观察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84个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中,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3个差异基因,其中,54个基因表达上调,19个基因表达下调.有6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上调基因包括EGR1、FOS、IKBKG、TLR9、TNFRSF10A、TRADD,下调基因为BCL2A1.非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1个差异基因,其中,49个基因表达上调,22个基因表达下调.有5个上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包括IKBKG、NFKBIA、REL、TLR9、TRADD.可以推测:血瘀证的差异基因为IKBKG、TLR9、TRADD,均为上调基因.结论 血瘀证与NF-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形成机制与炎症、免疫、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王强;钟卫干;周蓓;郝二伟;谢滟;陈仪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及血脂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对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度基础上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TC、TG、ALT、AST、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降低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鸿;吴时胜;李尚日;韩晶;张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钩藤生物碱部位对AD大鼠学习记忆作用研究

    目的 进行钩藤饮片生物碱组分(AUR)制备,探索AUR对D-半乳糖模型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作用.方法 单因素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制备钩藤饮片生物碱部位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 选择75%乙醇作为树脂洗脱溶媒.AUR能够增加AD模型大鼠的入水象限停留时间,缩短逃避潜伏期,提高血清ChAT、Ach、SOD水平,降低AchE活性、MDA水平.结论 AB-8树脂适用于AUR制备,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AUR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改善胆碱能系统作用有关.

    作者:王海波;王波;邸学;谭超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的沉香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比较超临界提取法和亚临界提取法得到沉香精油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沉香精油,采用GC-MS分析测定两种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从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5和20个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39%,0.28%和22.67%,14.53%;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均为γ-谷甾酮,2-(2-苯乙基)色酮,γ-谷甾醇,6-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的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同时超临界提取沉香精油中倍半萜类含量较亚临界精油含量更高,成分更丰富.

    作者:王健松;李远彬;王羚郦;罗珊;陈嘉丽;盛楠;温炳权;杨良;赖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养心膏收膏成型工艺研究的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

    目的 采用量化指标,优化养心膏的收膏成型工艺,控制膏方质量.方法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膏方的得膏率、膏滋含水量、膏滋动力黏度以及主成分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养心膏制备工艺.结果 养心膏佳收膏成型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21,清膏与蜂蜜量比例为1∶1.51,膏滋相对密度1.40,在此条件下进行工艺验证试验,所得实际成型性值为95.28,与模型拟合值基本吻合.结论 上述工艺合理可行,所选各项工艺指标稳定可靠,能够对养心膏的收膏成型工艺进行准确有效的控制.

    作者:张炜华;岳宝森;李江英;李云;职媛;杨帅;吕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5种广西道地药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25种广西道地药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较强的广西道地药材.方法 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25种广西道地药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几种药材用大孔树脂D101进一步进行脱色处理并跟踪活性.结果 25种广西道地药材中较强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有金银花、紫苏叶、鸡血藤和黄芪,药液浓度为40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61.03%、41.08%、40.00%和36.10%,其中金银花的抑制率与5mg/ml的阿卡波糖抑制作用相近.用大孔树脂D101对抑制作用强的4中药材的水提液进行脱色,发现4种药材经脱色后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均不同程度降低,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大部分集中于95%的流份中.结论 金银花、紫苏叶、黄芪和鸡血藤4味中药体外对α-淀粉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发其在降血糖、减肥保健产品中的利用.

    作者:徐佳佳;蒙秋华;蒙雪芳;李佳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京粤两地SARS中医药诊疗的启示——SARS之十三年回眸

    在SARS的中医药治疗中,京、粤两地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方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以探讨影响方案制定的因素.分析结果认为,同一病原体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与中医因地制宜理论有关.两地医家对SARS病因病机持不同的认识,在温病学辨证体系的指导下对病程进行分期,继而根据不同病情在温病学经典方药基础上给予不同方药,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蒋鼎;卓秦宇;陈欣敏;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市售片姜黄质量研究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市售片姜黄饮片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30批市售片姜黄饮片指纹图谱,并对其相似度进行比较,确定共有峰;运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以各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进行PCA和CA分析.结果 建立了市售片姜黄饮片的共有峰模式,标定了2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30批片姜黄饮片的相似度为0.643 ~ 0.986.CA结果将所有批次片姜黄共分为3类,反映了30批市售片姜黄的质量特征.PCA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3.153%的5个主成分,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对片姜黄饮片质量进行排序.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CA和PCA可以对片姜黄饮片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作者:岳显可;杜伟锋;凌珏;杨柳;葛卫红;陆兔林;王智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乌蛇止痒方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乌蛇止痒方对艾滋病相关瘙瘁性丘疹性皮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法 45例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终完成治疗者41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乌蛇止痒方(乌梢蛇、苍术、淮山药、鸡内金、泽泻、白芍、当归、茯苓、白鲜皮、苦参、防风、黄芩、甘草)口服;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分别在治疗3周、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量化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症状体征就已经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结节、丘疹、苔癣样变、瘙瘁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乏力、纳呆、腹胀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乏力、纳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乌蛇止痒方能够有效治疗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姜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周岱翰教授活用《神农本草经》辨证治疗恶性肿瘤的浅析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本草学专著,一直被奉为药学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至今对于中医临床实践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周岱翰教授在肿瘤临床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将《神农本草经》中的辨证思想总结并应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红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金银岗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金银岗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250 mm×4.6mm,5μm),流动相以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327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在1.72 ~ 34.35 μg/ml(r=0.9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5%,RSD为0.48%.结论 结果准确、快速、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文昌;梅全喜;陈优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iTRAQ结合LC-MS/MS技术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化瘀治疗的目标蛋白质

    目的 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不同非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明确LIDP活血化瘀治疗的血清标志蛋白.方法 纳入60例确诊为LIDP并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非手术综合治疗.基于iTRAQ联合LC-MS/MS分析和鉴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Gene Ontology及KEGG对相关生物信息、差异蛋白的功能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并注意观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iTRAQ联合LC-MS/MS质谱共鉴定到蛋白质组为300个,对应209个非冗余蛋白,观察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0个,其中在LIDP血瘀证患者中呈上调表达及下调表达的差异蛋白各占10个,9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7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对照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3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13个,下调10个,14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5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筛选出两组共同差异蛋白8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3个,下调5个,两组共同有6个差异蛋白富集到19条信号通路上,有2个差异蛋白为观察组所特有.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显示,代表性差异表达蛋白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在观察组LIDP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VAS、JOA评分及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血瘀证LIDP可取得与西医非手术综合疗法几乎相同的疗效,治疗是对证的;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目标蛋白质.

    作者:邰志洪;桂裕昌;许建文;尹利军;伍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补肾中药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及纯西药治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8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3例,对照组430例.通过对受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考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实验组(补肾中药+西药治疗)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结论 接受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并且补肾中药的使用可调整患者中医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朱月明;冯筠;宁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殃芪巴布剂的不同成分离体大鼠经皮渗透行为研究

    目的 测定殃芪巴布剂中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离体大鼠透皮率测定研究.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ce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屏障,采用HPLC分别测定殃芪巴布剂中不同时间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的透皮累积量.结果 对殃芪巴布剂线性关系考察中,野黄芩苷回归方程为Y=3.29×105X-3.11×104(r =0.9998),结果表明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08204 ~0.8204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党参炔苷回归方程为Y=3.57×106X-8.54×104(r=0.9995),结果表明党参炔苷进样量在0.1219~1.2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延胡索乙素回归方程为y=6.54×106X+1.55×104(r=0.9996).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2001 ~0.20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HPLC测得殃芪巴布剂中的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延胡索乙素透过离体大鼠皮肤12h透皮率分别为20.06%、19.23%、28.81%.结论 殃芪巴布剂的大鼠体外经皮渗透行为是一个被动扩散行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透过量也增加.

    作者:唐万和;肖柳;杨全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酸枣仁合欢方中5个皂苷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法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SHF)皂苷部位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实现一次进样即完成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的目的.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法(HPLC-DAD)以HPLC-DAD法结合线性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mm×250mm,5 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流速:1ml·min-1;运行时间:60 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04 nm.线性梯度洗脱程序为:0~14.5 min,14% ~ 20%A;14.5 ~ 32min,20%A;32~39.9 min,20% ~ 29%A;39.9~42 min,29%~90%A;42~57 min,90~100%A;57 ~ 60 min,100%A.结果 SHF抗抑郁有效部位中6个指标成分峰均可得到良好分离,且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回收率均大于99%.结论 实验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与重现性俱佳,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可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SHF皂苷部位5个指标成分含量的目的,为制定完备的SHF抗抑郁部位的质量控制标准打下基础,为研制质量可控的创新中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俊强;陈朝晖;李冰洁;王冉冉;宋伟;乔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4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目的 从24味中药中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剂.方法 以微孔板置片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倍比稀释法测定24味中药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微孔板法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与清除作用.结果 体外培养24h时形成成熟生物膜;五倍子MIC低,为0.39 mg/ml,其次为苏木12.5 mg/ml,黄芩50 mg/ml,丹参100 mg/ml;黄芩、毛冬青、五倍子提取液在1/2 MIC时对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黄芩、蜂房、毛冬青、蒲公英在2MIC时对生物膜清除作用效果显著.结论 五倍子和黄芩两味中药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其生物膜的形成与清除作用显著.

    作者:崔新洁;夏瑾;尤金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王国斌辨治心瘅经验

    心瘅一病,王国斌教授辨其病因为素体虚弱,毒邪入里损伤心肌,病机为气阴两虚,且瘀阻心脉,治以益气、养阴、祛瘀.王教授根据“五脏相关论”中“治心当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瘅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可;姚涛;张海霞;何磊;刘冰;车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肌间Cajal间质细胞自噬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肌间Cajal间质细胞(myenteric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MY)自噬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简称柴高组)、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简称柴中组)、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简称柴低组)、多潘立酮组(简称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夹尾激惹刺激法制备FD大鼠模型.各组药物干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持续灌胃4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ICC-MY内自噬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ICC-MY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增多,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柴高组、柴中组、西药对照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00).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柴高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结论F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CC-MY过度自噬有关;柴胡疏肝散可抑制FD大鼠ICC-MY过度自噬,这可能是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曾丽君;凌江红;邓静;王煜姣;张智;雷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