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华;岳宝森;李江英;李云;职媛;杨帅;吕楠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肌间Cajal间质细胞(myenteric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MY)自噬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简称柴高组)、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简称柴中组)、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简称柴低组)、多潘立酮组(简称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夹尾激惹刺激法制备FD大鼠模型.各组药物干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持续灌胃4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ICC-MY内自噬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ICC-MY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增多,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柴高组、柴中组、西药对照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00).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柴高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结论F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CC-MY过度自噬有关;柴胡疏肝散可抑制FD大鼠ICC-MY过度自噬,这可能是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曾丽君;凌江红;邓静;王煜姣;张智;雷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组,n=40)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组(中西医组,n =40)两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透析,督促患者保持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对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对钙进行补充,促进磷的有效降低等.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针,1次/d;中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上,健脾益肾方制成丸剂口服,2次/d,每次6g,24周为1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状况、临床症状、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5% (33/40)显著高于西医组62.5% (25/40) (P <0.05),胃运动节律正常、过速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紊乱、过缓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胃动力诊断正常、亢进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低下比例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嗳气、食欲不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体重、Hb、Alb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哲;毛辉辉;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小儿热哮为临床儿科哮喘发作期的常见证型.文章通过检索近10年相关文献,综合中医医家对小儿热性哮喘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归纳进行文献综述,为小儿热哮的中医药内治提供理论和临床治疗依据,探析小儿热性哮喘的中医药内治法优势,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作者:李芸;薛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联生;潘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三磷酸肌醇(IP3)、钙调素(Ca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灌服腺嘌呤和番泻叶水煎剂复制脾肾阳虚型泄泻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中IP3的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十二指肠中CaM和MLCK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匀浆中IP3含量及十二指肠中CaM、MLC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和得舒特组IP3含量降低(P<0.05或P<0.01),四神丸各剂量组和得舒特组CaM、MLCK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且四神丸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而四神丸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变与得舒特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十二指肠IP3-CaM-MLCK信号途径指标有关.
作者:蔺晓源;李霞;蔡莹;邓娜;夏旭婷;刘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湿疹乳膏在贮存期内干燥开裂,影响乳膏的品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研究乳膏的失水规律,建立失水率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优选佳保温处方.方法 在模拟温度为25~65℃时测量乳膏50h内的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湿疹乳膏失水百分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探索失水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结果 通过测定湿疹乳膏的失水百分率变化,拟合出湿疹乳膏的失水率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得到阿伦尼乌斯方程,筛选出保温剂含量中等的处方二为佳保温处方.结论 该模型拟合度高,可以有效地预测湿疹乳膏50h内的水分损失规律.
作者:陈叶童;刘园园;张依人;张可人;蒋龙波;邹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5种广西道地药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较强的广西道地药材.方法 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25种广西道地药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几种药材用大孔树脂D101进一步进行脱色处理并跟踪活性.结果 25种广西道地药材中较强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有金银花、紫苏叶、鸡血藤和黄芪,药液浓度为40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61.03%、41.08%、40.00%和36.10%,其中金银花的抑制率与5mg/ml的阿卡波糖抑制作用相近.用大孔树脂D101对抑制作用强的4中药材的水提液进行脱色,发现4种药材经脱色后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均不同程度降低,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大部分集中于95%的流份中.结论 金银花、紫苏叶、黄芪和鸡血藤4味中药体外对α-淀粉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发其在降血糖、减肥保健产品中的利用.
作者:徐佳佳;蒙秋华;蒙雪芳;李佳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PY-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性的成分.结果 通过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终确定佳热解条件为200℃,且从中国四川省敖平镇、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中国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三产地川芎中共检测到98种成分,共有成分为17种,含有萜烯类、内酯类、苯环类、杂环类、醇类及一些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类等.结论 发现不同地域对川芎成分有影响,敖平产川芎所合成分较其它两地多,四川敖平、陕西渭南、云南大理其中主要的药用成分萜烯类和内酯类其两者相对总含量分别为20.85%、12.71%、11.70%.
作者:侯彬彬;陈福欣;马骁;马逢乐;张少利;龚频;周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教学对象分为“以主题为基础”教学法(SBL)的传统模式组(46人,对照组)和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组(50人,实验组),经过3周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学生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在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测试成绩、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白蕊;陈文辉;李双蕾;翟琳娜;王振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北柴胡的佳麸煨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d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麦麸用量、麸煨锅温、麸煨时间3个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麸煨锅温和麸煨时间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麦麸用量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影响不明显.佳麸煨工艺为1倍麦麸用量,麸煨锅温150℃,麸煨时间60 min.结论 优选的北柴胡佳麸煨工艺合理可靠,重现性好,为规范麸煨北柴胡的饮片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廖念;庞雪;周逸群;邱云;罗怀浩;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乌蛇止痒方对艾滋病相关瘙瘁性丘疹性皮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法 45例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终完成治疗者41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乌蛇止痒方(乌梢蛇、苍术、淮山药、鸡内金、泽泻、白芍、当归、茯苓、白鲜皮、苦参、防风、黄芩、甘草)口服;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分别在治疗3周、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量化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症状体征就已经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结节、丘疹、苔癣样变、瘙瘁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乏力、纳呆、腹胀有所改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乏力、纳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乌蛇止痒方能够有效治疗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姜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作者:宋保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miRNA (MicroRNA)为一类非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能间接的发挥调控蛋白翻译的作用,目前在现代解剖意义上的肾脏中已发现有大量miRNA与中医藏象理论中“肾藏象”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该文通过文献整理与理论评述,从传统中医学“肾藏精”理论出发,探讨miRNA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意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危害性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以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肾小球硬化为重要特点.临床上中医药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着显著作用,通过对相关miRNA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治疗的现代物质基础.今后miRNA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詹理睿;王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就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40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及脑安胶囊口服,研究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蒙特利尔智能评估(MOCA)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评分比较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均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A组及B组,B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4周时,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治疗B组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从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检索2011年至2016年6月维普、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电针治疗中风病的文献,按照中风病分期及其功能障碍分别总结电针应用现状.通过分析电针在中风病的临床应用情况,探究电针治疗中风病及其功能障碍的疗效,并评价目前中风病的电针治疗研究方法学质量.发现电针对中风病及其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且常联合其它疗法应用,但多数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欠佳,中风病的电针干预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詹杰;谭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及纯西药治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8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3例,对照组430例.通过对受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考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实验组(补肾中药+西药治疗)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结论 接受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并且补肾中药的使用可调整患者中医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朱月明;冯筠;宁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本草学专著,一直被奉为药学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至今对于中医临床实践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周岱翰教授在肿瘤临床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将《神农本草经》中的辨证思想总结并应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红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归纳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深度挖掘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组方数据库,采用软件的“临床采集、平台管理、资料管理、知识检索、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潜在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135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192味,综合分析获得各中药使用频次、常用药对及潜在新组合,演化得到新方共7首.结论:CNKI中收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以药性多偏温平,药味甘苦辛,用药多选益气温阳、健脾利水、活血化瘀等功效为主,体现了扩张型心肌病的“标本同治,补泻兼施”的治疗原则.
作者:侯王君;庄贺;庄慧魁;刘伟;吴彤;薛一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收集不同来源的龟甲药材,建立龟甲药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Tensor-27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不同来源龟甲药材水提物冻干粉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龟甲药材的对照FTIR指纹图谱.结论 所建立的龟甲药材红外光谱扫描指纹检测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稳定性高,可以区分龟甲正、伪品,FTI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龟甲药材的真伪评价.
作者:盛瑜;李梓檀;刘玲;周立慧;李洪宇;苑广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心瘅一病,王国斌教授辨其病因为素体虚弱,毒邪入里损伤心肌,病机为气阴两虚,且瘀阻心脉,治以益气、养阴、祛瘀.王教授根据“五脏相关论”中“治心当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瘅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可;姚涛;张海霞;何磊;刘冰;车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