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生;潘菊华
目的 研究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GC-MS分析并鉴定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流体萃取物(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SFE-E)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纸片法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考察,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GC-MS法从SFE-E中分离到59种成分,鉴定出其中32种,占所分离组分的93.37%,其中2-己酰呋喃含量高(59.26%);SFE-E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但抗氧化活性较好,将其精制后所得精油用量200μl/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直径分别为17.50mm、16.80mm、18.58mm,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28%、75.43%、64.21%.结论 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纯化后的精油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均明显增强.
作者:糜心雅;郭笑;赵南晰;叶玉洁;安丽萍;杜培革;孙晶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并比较不同产地忍冬藤的HPLC指纹图谱,为考察忍冬藤质量提供标准并对其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构建忍冬藤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ZORBAX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时间60 min,0 min~ 10 min(A%:8%→10%);10 min~20 min (A %:10%→15%);20 min ~30 min (A%:15%);30 min ~40 min(A%:15%-25%);40 min ~60 min (A%:25%→100%);检测波长:32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分析15个不同产地忍冬藤样品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 确立了10个共有峰模式,15个不同产地的忍冬藤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在0.850~0.999之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性分析一致.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易行.为忍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苏征;王玲娜;张芳;李佳;刘谦;蒲高斌;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酶解法制备北冬虫夏草活性多肽并筛选出佳酶解条件.方法 分别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北冬虫夏草进行单酶酶解,然后先加胃蛋白酶后加胰蛋白酶进行双酶酶解.按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不同条件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茚三酮比色法检测水解度优化佳酶解工艺,采用MTT法检测单酶酶解液和双酶酶解液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度测定吸光度大值分别为0.899和0.788,对应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都是5h、2.5%和12%;双酶酶解在此条件下的吸光度值为0.875.酶解液对PC12细胞修复率影响大值为139.59%,对应样品为胃蛋白酶酶解原液稀释10-6倍.结论 胃蛋白酶酶解效果高于胰蛋白酶和双酶.
作者:谢立亚;安丽萍;杜培革;赵南晰;徐广宇;李洪宇;苑广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莪术中抗流感的有效成分并探讨其抗流感药效物质的多靶向作用机制.方法 以莪术中的80种化合物为筛选目标,选取流感病毒合成和炎症发生相关的6个关键靶点,采用Sybyl-X2.1.1软件包的Surflex-Dock分子对接模块分别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有效成分,并探讨其对接程度.结果 以流感病毒合成和炎症发生的相关蛋白为靶点,以打分函数Total-Score等于6为阈值,筛选出与各靶标结合较好的成分有9个.其中,与NA、PB2、NP、p38MAPK、COX-2及TNF-α蛋白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的小分子分剐为常春藤皂苷元、西托糖苷、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结论 莪术中化学成分与流感病毒蛋白靶点和炎症相关蛋白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和抑制效应,因此具有多靶向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赖艳妮;黄新安;严一文;李向阳;徐培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进行分析;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40℃.结果 异绿原酸A在2.54~50.8μg·ml-1(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3%,RSD为3.6%(n=6);异绿原酸C在1.28 ~ 25.7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为1.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同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关英;汪冶;周洋;王雨薇;郑斌婕;王李婷;蔡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组,n=40)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组(中西医组,n =40)两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透析,督促患者保持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对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对钙进行补充,促进磷的有效降低等.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针,1次/d;中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上,健脾益肾方制成丸剂口服,2次/d,每次6g,24周为1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状况、临床症状、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5% (33/40)显著高于西医组62.5% (25/40) (P <0.05),胃运动节律正常、过速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紊乱、过缓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胃动力诊断正常、亢进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低下比例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嗳气、食欲不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体重、Hb、Alb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哲;毛辉辉;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SARS的中医药治疗中,京、粤两地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方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以探讨影响方案制定的因素.分析结果认为,同一病原体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与中医因地制宜理论有关.两地医家对SARS病因病机持不同的认识,在温病学辨证体系的指导下对病程进行分期,继而根据不同病情在温病学经典方药基础上给予不同方药,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蒋鼎;卓秦宇;陈欣敏;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及纯西药治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8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3例,对照组430例.通过对受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考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实验组(补肾中药+西药治疗)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结论 接受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并且补肾中药的使用可调整患者中医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朱月明;冯筠;宁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谢氏温针法(盱江医学五官科流派传承人谢强教授经验)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理,为变应性鼻炎提供更加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技术.方法 将8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口服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病例脱落,有效病例39例,其中总有效37例(94.87%),临床痊愈32例(82.05%),显效4例(10.26%),有效1例(2.56%),无效2例(5.1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具有疏经通络,振奋阳气,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利鼻窍之功效,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效佳、价廉的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亢婷婷;杨淑荣;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本草学专著,一直被奉为药学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至今对于中医临床实践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周岱翰教授在肿瘤临床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将《神农本草经》中的辨证思想总结并应用到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红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玄参及其拆分组分在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小鼠免疫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小鼠碳廓清试验指数,并计算其胸腺和脾腺指数;应用二硝基氟苯法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测定其免疫功能,并测定血清溶血素及IL-2、IL-4、IFN-γ、IgM、IgG的含量;体外测定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诱导小鼠RAW264.7炎症因子的分泌量.结果 玄参多糖组分均可促进小鼠免疫器官及碳廓清指数的增长(P<0.01);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强度(P<0.01)及改善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降低(P<0.01);促进脾细胞增殖(P<0.01)及显著性升高IL-2、IL-4、IFN-γ、IgM、IgG、TNF-α及NO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 说明玄参可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状态小鼠的免疫功能,推测其免疫增强的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
作者:李自辉;张宁;董婉茹;于卉;赵洪伟;刘树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六神曲为临床常用曲剂,通过查阅和分析六神曲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相关文献,从六神曲处方、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梳理,发现六神曲存在处方、制备工艺、炮制方法各异、质量评价指标多以经验判断为主等问题.文章拟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分析六神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完善六神曲的炮制工艺、提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霞;毛鑫;王熠;阮俊杰;操文浩;兰泽伦;周霞;万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基于同期对东紫苏叶特征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在8月份高,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29.93% ~50.11%).从2014年7~11月份,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与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α-松油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数、下部叶宽呈显著负相关,1,8-桉叶油素与生物量相关数据间并未呈现相关关系.排除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影响,从7月份到10月份,1,8-桉叶油素分别与下部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数、下部叶面积、中部叶下表皮成熟近无柄腺毛分布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分枝数少、叶宽小的植株提取率高,丰沛的降雨量可能会促进东紫苏挥发油的合成,推测降雨可能是促进挥发油合成的主导环境因子.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理功效,11月份其百分含量达到大,初步确定生产中提取东紫苏中挥发油的佳取材时期为11月份.当年生枝长较长、叶片数较多、下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的植株合成的1,8-桉叶油素更多,且1,8-按叶油素极有可能是在中部叶成熟近无柄腺毛里合成,因此上述性状可作为下一步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评价筛选指标.
作者:罗燕;王文静;张红霞;张洁;朱丽霞;普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选用30只刚断乳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另一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体脂、血脂、血糖、胰岛素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IR、IRS-1、IRS-2、PGC1α、CPT-1 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pAMPK/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和脂肪垫重量均显著降低,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骨骼肌IR、IRS-1、IRS-2、PGC-1α、C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电针使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激活AMPK的活性.结论 电针可以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体脂、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促进肥胖大鼠骨骼肌IR、IRS-1、IRS-2 mRNA的表达,激活胰岛素主要信号通路.同时促进PGC-1α、CPT1 mRNA的表达,激活AMPK/PGC-1α信号途径,逆转因高脂诱导而受损的线粒体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作者:龚美蓉;陈凤丽;曹晨;孙亦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联生;潘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与完善紫花前胡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及T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紫花前胡药材进行研究;采用HPLC建立紫花前胡药材的特征图谱及紫花前胡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10批紫花前胡药材的各检查项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该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显著;10批药材的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紫花前胡苷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中,10批不同产地的紫花前胡药材检出5个主要共有特征峰,其相似度为0.92~0.99,但相对峰面积有较大差异.紫花前胡苷含量测定在1.0~120 mg· 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n =9),加样回收率为102.31%,RSD为3.17%.结论 文章所涉及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高效,可用于紫花前胡药材质量的综合性评价.
作者:朱利霞;王茹静;黄青;张汉扬;李鸿翔;谭玉柱;董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的具体温度和“须臾”的时间范围.方法 以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指数和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素、小檗碱、黄芩苷的浸出量为依据,运用麦特氏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以Guth标准计算溃疡指数和HPLC法测定三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药物组中A、B、C、D、E、F、G、H各组的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第F组溃疡指数低,溃疡指数为0.33±0.58,以此为基准大黄黄连泻心汤在85℃温度下浸渍48min时使溃疡修复的效果好;A、C、E、G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四组胃蛋白酶活性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以此为基准大黄黄连泻心汤在100℃条件下浸渍48min效果好;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H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素含量在70℃条件下浸渍15min浓度高.小檗碱在100℃热水浸渍48min的条件下浓度大,黄芩苷在85℃热水浸溃48min的时候浓度大.结论 大黄黄连泻心汤佳浸渍条件为85℃条件下浸渍15min.
作者:石银龙;凌云;包雨晴;周春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戊己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和对大鼠胃泌素(GA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化酶(SOD)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戊己丸高剂量组、戊己丸中剂量组、戊己丸低剂量组、西咪替丁组.先给药一周,然后用幽门结扎法致大鼠胃溃疡,24h后取每组大鼠的血清,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AS、MDA、SOD和PGE2在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AS、MDA高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OD、PGE2低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而PGE含量低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戊己丸显著减少胃泌素、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前列腺素含量,进一步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溃疡的形成.
作者:张建锋;侯晓杰;刘文;卿勇军;杜平;王群;张克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miRNA (MicroRNA)为一类非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能间接的发挥调控蛋白翻译的作用,目前在现代解剖意义上的肾脏中已发现有大量miRNA与中医藏象理论中“肾藏象”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该文通过文献整理与理论评述,从传统中医学“肾藏精”理论出发,探讨miRNA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意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危害性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以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肾小球硬化为重要特点.临床上中医药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着显著作用,通过对相关miRNA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治疗的现代物质基础.今后miRNA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詹理睿;王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电针大椎穴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Ⅰ型胶原酶和肝素注入SD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步态分析评估脑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缺损症状.PET/CT扫描探测出血灶体积及其糖代谢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出血灶周边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针治疗明显促进了脑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的恢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治疗14d后出血灶体积明显减小,而两组之间的糖代谢水平差异不明显;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而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这可能与血肿的吸收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调节有关.
作者:朱燕;邓莉;汤华军;高小青;王友华;郭侃;杨朝鲜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