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霞;王茹静;黄青;张汉扬;李鸿翔;谭玉柱;董小萍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发病人数逐年在增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大量的益智药物,文章梳理总结这些益智药物的归经及其功效,归纳其功效相应五脏属性,并结合现代研究结果,探析五脏与痴呆发生的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提供依据.
作者:廖勉勉;王平;孔明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新癀片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1例.入组的患者均只累及1个关节,两组患者均使用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醋调制的新癀片外敷患处,每日2次.3天为研究观察的终点,所有患者均治疗3天以上.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1%,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敷新癀片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伟;毛辉辉;张先进;罗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组,n=40)和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组(中西医组,n =40)两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透析,督促患者保持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将贫血有效纠正过来,对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对钙进行补充,促进磷的有效降低等.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mg甲氧氯普胺针,1次/d;中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上,健脾益肾方制成丸剂口服,2次/d,每次6g,24周为1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状况、临床症状、营养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5% (33/40)显著高于西医组62.5% (25/40) (P <0.05),胃运动节律正常、过速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紊乱、过缓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胃动力诊断正常、亢进比例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低下比例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嗳气、食欲不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体重、Hb、Alb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哲;毛辉辉;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谢氏温针法(盱江医学五官科流派传承人谢强教授经验)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理,为变应性鼻炎提供更加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技术.方法 将8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口服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病例脱落,有效病例39例,其中总有效37例(94.87%),临床痊愈32例(82.05%),显效4例(10.26%),有效1例(2.56%),无效2例(5.1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具有疏经通络,振奋阳气,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利鼻窍之功效,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效佳、价廉的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亢婷婷;杨淑荣;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选用30只刚断乳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另一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体脂、血脂、血糖、胰岛素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IR、IRS-1、IRS-2、PGC1α、CPT-1 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pAMPK/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和脂肪垫重量均显著降低,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骨骼肌IR、IRS-1、IRS-2、PGC-1α、C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电针使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激活AMPK的活性.结论 电针可以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体脂、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促进肥胖大鼠骨骼肌IR、IRS-1、IRS-2 mRNA的表达,激活胰岛素主要信号通路.同时促进PGC-1α、CPT1 mRNA的表达,激活AMPK/PGC-1α信号途径,逆转因高脂诱导而受损的线粒体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作者:龚美蓉;陈凤丽;曹晨;孙亦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脾胃虚弱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脾胃虚弱评分,并运用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方法获得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减弱,脾胃虚弱程度越高,自主神经功能越差.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脾胃虚弱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菊;李姿;苗嘉萌;陈俊昱;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5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61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该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503例乙肝后肝硬化病位证素5项,病性证素13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肝、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血瘀、气虚、气滞、湿热、水.采用因子分析61个证候条目,KMO统计量为0.812,Bartlett球型检验P<0.0001,共提取出17个公因子,被提取有51项具有意义的症状,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讨论总结出7类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血瘀证、脾气虚证.采用聚类分析出该病的证型分布比例,依次为血瘀证占24.85%(125/503),脾气虚证占19.28% (97/503),肝郁脾虚证14.91% (75/503),脾肾阳虚证占12.72% (64/503),湿热内蕴证占11.13%(56/503),脾虚湿盛证10.14%(51/503),肝肾阴虚证7.55%(38/503).结论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证素辨证体系相结合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毅;刘艳;刘力;寇小妮;汶明琦;王捷虹;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北柴胡的佳麸煨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d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麦麸用量、麸煨锅温、麸煨时间3个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麸煨锅温和麸煨时间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麦麸用量对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影响不明显.佳麸煨工艺为1倍麦麸用量,麸煨锅温150℃,麸煨时间60 min.结论 优选的北柴胡佳麸煨工艺合理可靠,重现性好,为规范麸煨北柴胡的饮片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廖念;庞雪;周逸群;邱云;罗怀浩;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偏倚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2015年第9期)、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收集针灸治疗FC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同时采用GRADE方法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6个系统评价,AMSTAR评分在11 ~18分之间.再评价主要结果显示,深刺电针天枢较乳果糖在改善CCS评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GRADE评价该证据质量为中等级别.结论 当前针灸治疗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中等偏上,但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本次研究为针灸临床治疗FC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亟待设计能够满足针灸临床诊疗思维的研究方案.
作者:李颖;郑晖;郑倩华;高蕊;罗芳丽;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痧脊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选取80例患者共111侧膝关节(双膝31人62侧,单膝49人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理筋手法)55例、治疗组(痧脊经筋疗法)56例,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每组为40人,采用WOMAC指数、检测膝关节液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KOA的疗效.结果 痧脊经筋疗法治疗KOA,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和减少滑膜炎症,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可降低膝关节炎症细胞因子和疼痛、WOMAC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痧脊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具有良好效果,通过分经论治能有效疏通经络排出局部寒邪、湿气,使气血精气流通濡养筋骨,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健;刘渊;杨力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肌间Cajal间质细胞(myenteric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MY)自噬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简称柴高组)、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简称柴中组)、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简称柴低组)、多潘立酮组(简称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夹尾激惹刺激法制备FD大鼠模型.各组药物干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持续灌胃4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ICC-MY内自噬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ICC-MY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增多,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柴高组、柴中组、西药对照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00).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柴高组ICC-MY内自噬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B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结论F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CC-MY过度自噬有关;柴胡疏肝散可抑制FD大鼠ICC-MY过度自噬,这可能是疏肝理气法促胃动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曾丽君;凌江红;邓静;王煜姣;张智;雷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作者:宋保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重复的刻板动作为自闭症系谱障碍的三大主症,其中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症状.目前自闭症病因尚未明确,亦无明确的特效治疗药物.因社会交往障碍患儿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吕英教授接诊超过200例自闭症患儿,发现此类患儿皆存在阳明主阖功能失常的病机,在“气一元论”指导下予相应方药对治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故文章从“气一元论”论述阳明的生理病理特性,并探讨其与自闭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关系.
作者:张作美;程婉;冯克久;李爱武;吕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是实施双主教学模式的必备方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实施,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萍;赵树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十分广泛,近年来对其药效学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文章对悬钩子属植物近5年来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该属植物中主要包括了萜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酚酸类成分和甾体类成分,并建议后续应重点阐明该属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敬;李水清;赵斌;梅全喜;林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酶解法制备北冬虫夏草活性多肽并筛选出佳酶解条件.方法 分别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北冬虫夏草进行单酶酶解,然后先加胃蛋白酶后加胰蛋白酶进行双酶酶解.按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不同条件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茚三酮比色法检测水解度优化佳酶解工艺,采用MTT法检测单酶酶解液和双酶酶解液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度测定吸光度大值分别为0.899和0.788,对应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都是5h、2.5%和12%;双酶酶解在此条件下的吸光度值为0.875.酶解液对PC12细胞修复率影响大值为139.59%,对应样品为胃蛋白酶酶解原液稀释10-6倍.结论 胃蛋白酶酶解效果高于胰蛋白酶和双酶.
作者:谢立亚;安丽萍;杜培革;赵南晰;徐广宇;李洪宇;苑广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组大鼠按照第一组腹腔注射0.9%NaCl,其余五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mg/kg注射,相当于1.5ml/kg,每周5次,共5周.染毒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溶液(5.4mg/ml)1 ml/100g、大补肾汤各种剂量(高:3.5g/ml,中:1.75g/ml,低:0.875g/ml)1ml/100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后一次注射后,取血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骨钙素(OC)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磷、O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素氮(BUN)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RACP-5b、BU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肾汤对于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颜春鲁;刘永琦;李盛华;伍志伟;苏韫;薛娜;李广强;雒志义;朱俊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和非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应用NF-κB信号通路PCR芯片技术,观察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84个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中,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3个差异基因,其中,54个基因表达上调,19个基因表达下调.有6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上调基因包括EGR1、FOS、IKBKG、TLR9、TNFRSF10A、TRADD,下调基因为BCL2A1.非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1个差异基因,其中,49个基因表达上调,22个基因表达下调.有5个上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包括IKBKG、NFKBIA、REL、TLR9、TRADD.可以推测:血瘀证的差异基因为IKBKG、TLR9、TRADD,均为上调基因.结论 血瘀证与NF-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形成机制与炎症、免疫、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王强;钟卫干;周蓓;郝二伟;谢滟;陈仪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比较超临界提取法和亚临界提取法得到沉香精油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沉香精油,采用GC-MS分析测定两种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从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5和20个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39%,0.28%和22.67%,14.53%;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均为γ-谷甾酮,2-(2-苯乙基)色酮,γ-谷甾醇,6-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的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同时超临界提取沉香精油中倍半萜类含量较亚临界精油含量更高,成分更丰富.
作者:王健松;李远彬;王羚郦;罗珊;陈嘉丽;盛楠;温炳权;杨良;赖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三岛柴胡和北柴胡的苗期根系差异分析,为三岛柴胡和北柴胡的产量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一叶期到五叶期的北柴胡和三岛柴胡进行根长、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株高等性状进行考察.结果 三岛柴胡的根细长,侧根少,植株高.北柴胡根相对短粗,侧根多,植株矮.结论 进行三岛柴胡和北柴胡苗期根系差异分析对柴胡品种合理布局及大规模播种育苗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敏;余马;李玉婵;舒晓燕;黄晶;侯大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