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动物实验和三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佳浸渍条件探究

石银龙;凌云;包雨晴;周春祥

关键词:大黄黄连泻心汤, 胃蛋白酶活性, 溃疡指数, 高相液相色谱, 大黄素, 小檗碱, 黄芩苷
摘要:目的 探究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的具体温度和“须臾”的时间范围.方法 以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指数和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素、小檗碱、黄芩苷的浸出量为依据,运用麦特氏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以Guth标准计算溃疡指数和HPLC法测定三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药物组中A、B、C、D、E、F、G、H各组的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第F组溃疡指数低,溃疡指数为0.33±0.58,以此为基准大黄黄连泻心汤在85℃温度下浸渍48min时使溃疡修复的效果好;A、C、E、G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四组胃蛋白酶活性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以此为基准大黄黄连泻心汤在100℃条件下浸渍48min效果好;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H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素含量在70℃条件下浸渍15min浓度高.小檗碱在100℃热水浸渍48min的条件下浓度大,黄芩苷在85℃热水浸溃48min的时候浓度大.结论 大黄黄连泻心汤佳浸渍条件为85℃条件下浸渍15min.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分别予以疏肝和胃方及雷贝拉唑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之间临床症状及临床有效率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方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有效率方面优于雷贝拉唑.

    作者:徐亭亭;朱生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殃芪巴布剂的不同成分离体大鼠经皮渗透行为研究

    目的 测定殃芪巴布剂中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离体大鼠透皮率测定研究.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ce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屏障,采用HPLC分别测定殃芪巴布剂中不同时间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的透皮累积量.结果 对殃芪巴布剂线性关系考察中,野黄芩苷回归方程为Y=3.29×105X-3.11×104(r =0.9998),结果表明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08204 ~0.8204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党参炔苷回归方程为Y=3.57×106X-8.54×104(r=0.9995),结果表明党参炔苷进样量在0.1219~1.2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延胡索乙素回归方程为y=6.54×106X+1.55×104(r=0.9996).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2001 ~0.20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HPLC测得殃芪巴布剂中的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延胡索乙素透过离体大鼠皮肤12h透皮率分别为20.06%、19.23%、28.81%.结论 殃芪巴布剂的大鼠体外经皮渗透行为是一个被动扩散行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透过量也增加.

    作者:唐万和;肖柳;杨全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谢氏温针法(盱江医学五官科流派传承人谢强教授经验)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理,为变应性鼻炎提供更加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技术.方法 将8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口服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病例脱落,有效病例39例,其中总有效37例(94.87%),临床痊愈32例(82.05%),显效4例(10.26%),有效1例(2.56%),无效2例(5.1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谢氏温针法结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具有疏经通络,振奋阳气,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利鼻窍之功效,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效佳、价廉的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亢婷婷;杨淑荣;谢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蒙古族民间医生药用野生植物的初步调查

    克什克腾旗蒙古族民间医生从当地采集的药用植物共有42种、2变种,隶属24科40属.所用的药用植物在药用部位的选择上以花类为主,全部种类中有4种植物有2~3个不同的药用部位.未见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的药用记载.

    作者:依如贵;哈斯巴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大鼠十二指肠IP3、CaM、MLCK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三磷酸肌醇(IP3)、钙调素(Ca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灌服腺嘌呤和番泻叶水煎剂复制脾肾阳虚型泄泻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中IP3的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十二指肠中CaM和MLCK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匀浆中IP3含量及十二指肠中CaM、MLC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和得舒特组IP3含量降低(P<0.05或P<0.01),四神丸各剂量组和得舒特组CaM、MLCK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且四神丸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而四神丸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变与得舒特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十二指肠IP3-CaM-MLCK信号途径指标有关.

    作者:蔺晓源;李霞;蔡莹;邓娜;夏旭婷;刘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补中助长颗粒治疗学龄前ISS伴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助长颗粒治疗学龄前特发性矮身材(ISS)伴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学龄前ISS伴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补中助长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赖氨酸维B12颗粒口服.分别比较组内、组间治疗6月、12月患儿身高(H)、身高增长速度(GV)、身高落后标准差(HtSDS)、体重指数(BMI)、年龄/骨龄(CA/BA)、预测成人身高(PAH);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月、12月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所得生长激素峰值(GHP)的变化.制定简易厌食症候表,比较治疗12月后两组患儿厌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H、BMI、CA/B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观察组GV、PAH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tSDS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IGF-1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H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助长颗粒在促进ISS患儿生长、改善患儿厌食症状方面优于赖氨酸维B12颗粒,促进ISS患儿血清IGF-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孙凤平;崔伟锋;葛国岚;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各类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rimary mesangial cells,MsC)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MsC表达Smad2及泛素mRNA的影响.结果 各组合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C表达Samd2及泛素mRN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复方组作用强,优于TW组(P<0.01);清热组和化瘀组优于益气组(P<0.01),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TW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MsC表达Samd2及泛素mRNA,复方组较强,化瘀组、TW组次之,益气组较弱.

    作者:翟文生;杨濛;张霞;张建;袁泉;宋纯东;郭庆寅;任献青;黄岩杰;李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癀片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新癀片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1例.入组的患者均只累及1个关节,两组患者均使用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醋调制的新癀片外敷患处,每日2次.3天为研究观察的终点,所有患者均治疗3天以上.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1%,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敷新癀片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伟;毛辉辉;张先进;罗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香附及其复方抗抑郁应用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联生;潘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互联网+时代的中医药跨文化传播

    文化势能是跨文化传播的动力来源.作为跨文化传播源文化体的中医药是中国具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它独具的传统文化势能和应用价值为其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活动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性等主要特征,既要传承一些传统途径,又要有所创新.这些特征和途径应该视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活动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策略.

    作者:张四红;王键;董一帆;储全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东紫苏昆明居群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东紫苏叶特征与挥发油的相关性,为生产中确定提取东紫苏挥发油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为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所采集的东紫苏叶鲜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基于同期对东紫苏叶特征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在8月份高,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29.93% ~50.11%).从2014年7~11月份,东紫苏挥发油提取率与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α-松油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数、下部叶宽呈显著负相关,1,8-桉叶油素与生物量相关数据间并未呈现相关关系.排除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影响,从7月份到10月份,1,8-桉叶油素分别与下部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数、下部叶面积、中部叶下表皮成熟近无柄腺毛分布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分枝数少、叶宽小的植株提取率高,丰沛的降雨量可能会促进东紫苏挥发油的合成,推测降雨可能是促进挥发油合成的主导环境因子.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1,8-桉叶油素,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理功效,11月份其百分含量达到大,初步确定生产中提取东紫苏中挥发油的佳取材时期为11月份.当年生枝长较长、叶片数较多、下部叶片较长、下部叶片叶面积较大的植株合成的1,8-桉叶油素更多,且1,8-按叶油素极有可能是在中部叶成熟近无柄腺毛里合成,因此上述性状可作为下一步东紫苏优良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评价筛选指标.

    作者:罗燕;王文静;张红霞;张洁;朱丽霞;普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敦煌医方大补肾汤对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组大鼠按照第一组腹腔注射0.9%NaCl,其余五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mg/kg注射,相当于1.5ml/kg,每周5次,共5周.染毒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溶液(5.4mg/ml)1 ml/100g、大补肾汤各种剂量(高:3.5g/ml,中:1.75g/ml,低:0.875g/ml)1ml/100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5周.后一次注射后,取血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骨钙素(OC)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磷、O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素氮(BUN)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乙酰半胱氨酸组、大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RACP-5b、BUN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肾汤对于镉染毒大鼠骨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颜春鲁;刘永琦;李盛华;伍志伟;苏韫;薛娜;李广强;雒志义;朱俊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就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40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及脑安胶囊口服,研究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蒙特利尔智能评估(MOCA)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评分比较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均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A组及B组,B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4周时,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治疗B组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脑安胶囊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从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教学对象分为“以主题为基础”教学法(SBL)的传统模式组(46人,对照组)和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组(50人,实验组),经过3周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学生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西医理论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在中医理论测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测试成绩、临床实践测试成绩、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在中医内分泌本科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白蕊;陈文辉;李双蕾;翟琳娜;王振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紫苏废弃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抑菌、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GC-MS分析并鉴定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流体萃取物(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SFE-E)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纸片法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考察,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GC-MS法从SFE-E中分离到59种成分,鉴定出其中32种,占所分离组分的93.37%,其中2-己酰呋喃含量高(59.26%);SFE-E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但抗氧化活性较好,将其精制后所得精油用量200μl/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直径分别为17.50mm、16.80mm、18.58mm,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28%、75.43%、64.21%.结论 紫苏废弃物超临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纯化后的精油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均明显增强.

    作者:糜心雅;郭笑;赵南晰;叶玉洁;安丽萍;杜培革;孙晶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中医心理教育治疗学之多轴诊断评估

    在中医心理教育治疗临床研究中提炼出多轴诊断评估.该研究分别从病因、病机、人格倾向、病症、心理状态5大轴诊断评估展开阐述,为中医心理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世通;杜金全;李孟鑫;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iTRAQ结合LC-MS/MS技术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化瘀治疗的目标蛋白质

    目的 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不同非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明确LIDP活血化瘀治疗的血清标志蛋白.方法 纳入60例确诊为LIDP并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非手术综合治疗.基于iTRAQ联合LC-MS/MS分析和鉴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Gene Ontology及KEGG对相关生物信息、差异蛋白的功能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并注意观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iTRAQ联合LC-MS/MS质谱共鉴定到蛋白质组为300个,对应209个非冗余蛋白,观察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0个,其中在LIDP血瘀证患者中呈上调表达及下调表达的差异蛋白各占10个,9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7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对照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3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13个,下调10个,14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5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筛选出两组共同差异蛋白8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3个,下调5个,两组共同有6个差异蛋白富集到19条信号通路上,有2个差异蛋白为观察组所特有.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显示,代表性差异表达蛋白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在观察组LIDP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VAS、JOA评分及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血瘀证LIDP可取得与西医非手术综合疗法几乎相同的疗效,治疗是对证的;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目标蛋白质.

    作者:邰志洪;桂裕昌;许建文;尹利军;伍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PY-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PY-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性的成分.结果 通过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终确定佳热解条件为200℃,且从中国四川省敖平镇、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中国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三产地川芎中共检测到98种成分,共有成分为17种,含有萜烯类、内酯类、苯环类、杂环类、醇类及一些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类等.结论 发现不同地域对川芎成分有影响,敖平产川芎所合成分较其它两地多,四川敖平、陕西渭南、云南大理其中主要的药用成分萜烯类和内酯类其两者相对总含量分别为20.85%、12.71%、11.70%.

    作者:侯彬彬;陈福欣;马骁;马逢乐;张少利;龚频;周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德国洋甘菊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选

    目的 研究洋甘菊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综合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洋甘菊药材粉末用12倍量的70%乙醇浸泡2h,提取3次,每次2h,提取率可达34.792mg/g.结论 提取工艺提取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兰卫;王莹;胡江兰;郝宇薇;刘婧恰;安冬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气一元论”探讨自闭症社交障碍与阳明的关系

    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重复的刻板动作为自闭症系谱障碍的三大主症,其中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症状.目前自闭症病因尚未明确,亦无明确的特效治疗药物.因社会交往障碍患儿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吕英教授接诊超过200例自闭症患儿,发现此类患儿皆存在阳明主阖功能失常的病机,在“气一元论”指导下予相应方药对治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故文章从“气一元论”论述阳明的生理病理特性,并探讨其与自闭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关系.

    作者:张作美;程婉;冯克久;李爱武;吕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