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15、P27和Bcl-2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吴祥胜;何靖康;马海涛;秦正红;韩蓉;邬郡超

关键词:p15, p27, Bel-2, 人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摘要:目的 探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P15、P27和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P15、P27和Bcl-2的表达,结合病例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48例食管鳞癌病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鳞癌组织中Bel-2的表达(90.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3%)(P<0.05);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80%)明显低于低分化鳞癌(91.7%)(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中Bel-2的表达(10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83.3%)(P<0.05).P15、P27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而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15、P27的表达就明显降低(P<0.05).结论 P15、P27和Bel-2的表达与人食管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有一定相关性;P15、P27表达的降低为食管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检测P15、P27和Bcl-2的表达对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kp2及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skp2及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在68例膀胱癌中skp2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kp2阳性率(44.1%)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1.8%)(P<0.05),而PTEN则相反;Skp2与PTEN蛋白表达成负相关(P<0.05).结论 skp2蛋白表达增高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且与PTEN成负相关;联合检测Skp2、VTEN可作为判定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徐松涛;严春寅;黄玉华;丁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在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传代和鉴定,在传代且培养基撤除EGF后观察细胞的变化,并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检测,以做细胞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出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培养基去除EGF后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主要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 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传代,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EGF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快速增殖、维持神经干细胞状态、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功能;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具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

    作者:刘萍;涂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胰岛素抵抗指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PCOS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睾酮水平分为Ⅰ组(增高组)和Ⅱ组(正常组);同期选择月经周期规律、B超或尿黄体生成素监测有正常排卵的育龄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空腹胰岛素(FIN)浓度,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BG)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生殖激素、FIN及IRI、ISI的值.结果 研究组的T、LH/FSH与I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增高组(I组)的T值与IRl值成明显正相关关系(r=0.892,Jp<0.01);I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LH/FSH的阳性率,且与后两者联合检测PCOS的阳性率显著提高.结论 IRI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亚莉;石怡珍;吾为一;黄宏;王巍;荣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脑干梗死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脑内梗死或陈旧性梗死者73例.全部病例行常规DWI轴位扫描,其中24例采用弥散全方向成像,76例采用单方向成像.结果 全部成功行DWI检查.超急性期4例仅在DWI上显示梗死灶;急性期梗死灶对比更加清晰,病变范围较T2加权成像(T2WI)扩大;亚急性期DWI上病灶显示仍呈高信号,与T2WI及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显示大小相仿;慢性期(陈旧性梗死)软化灶DWI显示为低信号.中脑和桥脑梗死急性期病灶边缘模糊;延髓梗死灶局限于单侧,边缘清晰.结论 DWI技术可以更早地检查出脑干梗死灶,明确病灶范围,并推测其新鲜程度.单方向DWI扫描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可减少运动伪影,适用于急重症患者的检查.

    作者:黄振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曲古菌素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其TE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古菌素A(TS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其TESTIN(TE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处理)、TSA(150 ng/ml)、5-aza-dC(5μmol/L)、TSA(150 ng/ml)+5-aza-dC(5μmol/L)共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药物作用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RT-PCR分析SGC-7901细胞TESmRNA表达.结果 曲古菌素A和(或)5-aza-dC分别作用24 h、48 h、72 h后均能抑制细胞生长,联合组较单药组抑制率显著增强,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强更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及AnnexinV/PI凋亡检测发现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联合组G0/G1期比率为(85.23±2.17)%,较单药组显著增多(P<0.05);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率达到(32±3.25)%.比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TSA和(或)5-aza-dC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联合组较单药组显著增强TESmRNA的表达(P<0.05).结论 曲古菌素A联合5-aza-dC干预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抑癌基因TESmRNA表达增多均较单药组明显.

    作者:程海燕;陈卫昌;严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与高通量透析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高通量透析对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15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睡眠质量,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前瞻性观察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115例患者中睡眠不佳的发生率达67.83%.与睡眠良好组相比,睡眠不佳组血红蛋白显著偏低(92.1±18.9 g/L vs 100.3±15.3 g/L,JP<0.05),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前者(皆P<0.05).39例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后PSQI显著降低(由8.6±4.7降至7.9±3.8,P<0.05).结论 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及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等显著相关;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强;计文明;黎曼;邵伯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高脂饮食白兔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高脂饮食新西兰白兔脂质代谢分泌的影响.方法 建立新西兰白兔高脂血症模型,作为试验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和100 μg·kg~·d-1ACTH肌注.在应用ACTH前(即第0天)及应用第3、6天时采集空腹血,用以分析血清脂质成分等.第6天ACTH肌注4h以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兔麻醉致死,解剖留取肝脏等脏器.以实时PCR法分析肝脏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相关蛋白(LRP)、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蚩白B(apo B)mRNA水半的变化.结果 ACTH应用第3、6天时兔空腹血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 B等均有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中apoB mRNA在ACTH注射后显著升高(P<0.05),而LRP mRNA水平则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ACTH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兔的血清总胆固醇和apo B,而ACTH的降脂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肝组织中apo B表达相关.

    作者:徐海燕;何小舟;高国君;徐宁;罗光华;许贤林;朱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几种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与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组织瓣移植患者34例,共制备皮瓣36块,包括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桡侧皮瓣,分别用于修复舌、腭、颊、口底、口咽及面颈部大面积复合缺损.分析各组织瓣移植的疗效.结果 制备皮瓣36块中,皮瓣坏死4块.3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3年,随访期间无1例病灶复发;7例区域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4-12个月,均为术后淋巴结证实转移而术后又拒绝放疗、区域复发的患者.2例接受再手术治疗,4例死亡,其余患者均能经口腔进食,面部外形和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根治的保障,更是术后缺损修复的主要手段,应根据不同适应证进行选择;采用不同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对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灿;张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囊虫病1例报告

    脑囊虫病是链状绦虫(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脑所引起的疾病.60%~96%的囊虫寄生于脑内,好发于青壮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群饮食结构逐渐科学化,社会卫生保健日益普及化,囊虫病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较少见,因此容易被忽视而误诊.

    作者:刘娟;胡伟东;毛成洁;王润榕;李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85例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应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63例,肾上腺切除术22例.结果 85例中,84例成功切除肿瘤,首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225 min,平均118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8 d.病理诊断: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2例,原发性醛固酮症腺瘤21例,皮质醇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9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结论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作者:钟隆飞;单玉喜;薛波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抗人T淋巴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拟生产药物抗人T淋巴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LG)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ICR小鼠,体质量18-22 g,雌雄各半,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限度试验和尾静脉注射大受试药量试验法,连续观察14 d后处死全部小鼠,并进行尸体解剖、大体肉眼观察,发现异常的组织或器官进行病理切片送检.结果 两种试验方法 结果 均显示:所有试验动物存活,供试品的LD50>5 g/kg,但尾静脉注射大给药量试验时.发现给药2 d内动物的一般情况较差,处死并解剖后发现用药组有少数小鼠出现肝、肾的感染性侵害.结论 ALG的LD50值大于5 g/kg,约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50~333倍,提示该药物比较安全,但在过量静脉注射后短期内对小鼠仍有一定毒性.

    作者:詹合琴;海广范;潘若文;马小伟;杨锦南;沈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NC组)应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T2DM组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总量为(6.08±1.66)%,较NC组的(9.54±1.54%)显著降低(P<0.01);T2DM组的血清hs-CRP为(7.26±1.34)ms/L,明显高于Nc组的(0.83±0.42)m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浓度与n-3 PUFA总量负相关(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 PUFA含量低于健康者,血清hs-CRP与n-3 PUFA总量成负相关关系.

    作者:楼大钧;朱麒钱;斯徐伟;官莉莉;尤巧英;张爱珍;李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对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与常规手术治疗方法 的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LISS治疗的优良率(86.7%)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疗效良好,优点明显.

    作者:周颖川;高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27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或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7例IRH/IRP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BMMNC-Coombs)试验、溶血试验、抗核抗体ANA和ENA抗体谱、T淋巴细胞亚群、染色体核型等以及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结果 该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血象呈三系、两系或一系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不低;骨髓增生以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81.5%),红系比例多增高;BMMNC-Coombs试验阳性率为70.4%;6例(22.2%)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治疗有良好反应.结论 IRH/IRP是由于T淋巴细胞调控异常致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而使血细胞减少,BMMNC-Coombs试验对IRI-L/IR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多数患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

    作者:张彦明;孙雨梅;陆沭华;崔红霞;赵广圣;张兴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将72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为以下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25例,uAER<20μg/min;(2)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24例,UAER为20~200μg/min;(3)临床蛋白尿组(DM3组)23例,UAER>200μg/min.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C组,n=40)一起进行99Tcm-TcDTPA和99Tcm-EC肾动态显像,并同时测定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DM1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NC组(P<0.01);DM2组GFR、ERPF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99TcmDTPA法测定的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P<0.05),20 min残留率(C20)增高(P<0.05);DM3组GFR、ERPF明显下降(P<0.01),肾功能曲线峰时(Tp)后延(P<0.01),T1/2更加延长(P<0.01),C20更加增高(P<0.01),滤过分数(FF)、血Cr、尿Alb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并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进程以及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

    作者:姚立新;李昨非;刘波;郭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监护室昏迷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窀昏迷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 昏迷是医院感染关联度很高的危险因素,昏迷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是非昏迷患者的5.4倍(P<0.01);感染组的昏迷时间明显长于非感染组(P<0.01);有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6.5%、35%和28.5%.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是否昏迷、昏迷时间长短和是否气管切开有关,对昏迷患者要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明霞;许铮;孙亦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报告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自限性淋巴结疾病.近我们通过淋巴结活检结合免疫病理确诊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

    作者:吉美霞;陈卫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至2009年口服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口服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计算机系统,统计分析了该院2005年至2009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及日费用金额等情况.结果 口服抗抑郁药年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rs=1.000,P<0.01),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5年期间年消耗金额占总金额的80%以上,DDDs占总用药频度的65%以上.结论 高效、副作用小的SSRIs抗抑郁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首选.

    作者:魏淑波;张全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血清抗DNA酶B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族溶血链球菌(GAS)感染和多发性抽动症(TS)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DNA酶B微量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9例TS患儿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抗DNA酶B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C反应蛋白(CRP)以确定链球菌感染.结果 TS患儿抗DNA酶B抗体的阳性率(51%,22/39)高于非感染性疾病对照组(30%,11/40)(P<0.05);ASO阳性率(41%,16/39)高于对照组(20%,8/40)(P<0.05);CRP的阳性率(31%,12/39)也高于对照组(3%,1/40)(P<0.01).结论 GAS感染可能和TS有关.

    作者:张利亚;李岩;汤继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对胶质瘤细胞U251中MMP-2、TIMP-2 mRNA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 将ppGalNAc-T2的真核表达正义载体、RNA干扰载体通过脂质体稳定转入胶质瘤细胞U251;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ppGalNAc-T2的表达来确定载体正确转入细胞;细胞分为以下5组:U251转染正义载体组与空载体组、U251转染干扰载体组与对照载体组、U251未转染组,通过RT-PCR方法 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 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划痕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差异.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结果 表明,载体成功转入细胞;RT-PCR检测结果 发现,随着ppGalNAc-T2的增高,MMP-2的表达降低,而TIMP-2的表达升高(P<0.05);划痕结果 显示,正义组细胞迁移能力随ppGalNAc-T2的上调而减弱(P<0.05),干扰组划痕修复较快(P<0.05),其他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ppGalNAc-T2的上调可抑制细胞的划痕修复,由此推测ppGalNAc-T2可能与胶质细胞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杨玲焰;刘珺;高媛;吴士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