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医大师刘尚义治疗肺衰病经验

李兰;杨柱

关键词:国医大师经验, 刘尚义, 肺衰病, 保金立甦汤
摘要:刘尚义国医大师治疗肺衰病,以“宣畅肺气、祛湿化痰”为总治则,早中期以调理肺气为法,予保金立甦汤治之,晚期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取得良好疗效,凸显中医药在危急重症中的潜力和优势,对总结、传承、发扬国医大师治疗重症疾病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量效关系探讨扶阳派运用附子特点

    该文从量效关系角度探讨扶阳派运用附子的特点,通过梳理扶阳派学术理论特色,总结附子功效及适应症,发现扶阳派运用附子的特点在于附子的量效关系——小剂量补火助阳,常与熟地黄、磁石、生枣仁等配伍;大剂量回阳救逆,常与干姜、肉桂、山茱萸等配伍,且善用小剂量附子治疗危重病证.

    作者:张永;周永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湿疹乳膏不同温度下失水模型的建立及优保湿处方的筛选

    目的 湿疹乳膏在贮存期内干燥开裂,影响乳膏的品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研究乳膏的失水规律,建立失水率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优选佳保温处方.方法 在模拟温度为25~65℃时测量乳膏50h内的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湿疹乳膏失水百分率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探索失水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结果 通过测定湿疹乳膏的失水百分率变化,拟合出湿疹乳膏的失水率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得到阿伦尼乌斯方程,筛选出保温剂含量中等的处方二为佳保温处方.结论 该模型拟合度高,可以有效地预测湿疹乳膏50h内的水分损失规律.

    作者:陈叶童;刘园园;张依人;张可人;蒋龙波;邹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瘀证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相关性的PCR芯片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和非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应用NF-κB信号通路PCR芯片技术,观察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84个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中,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3个差异基因,其中,54个基因表达上调,19个基因表达下调.有6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上调基因包括EGR1、FOS、IKBKG、TLR9、TNFRSF10A、TRADD,下调基因为BCL2A1.非高血压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检测到71个差异基因,其中,49个基因表达上调,22个基因表达下调.有5个上调基因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包括IKBKG、NFKBIA、REL、TLR9、TRADD.可以推测:血瘀证的差异基因为IKBKG、TLR9、TRADD,均为上调基因.结论 血瘀证与NF-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形成机制与炎症、免疫、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王强;钟卫干;周蓓;郝二伟;谢滟;陈仪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

    目的 建立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进行分析;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40℃.结果 异绿原酸A在2.54~50.8μg·ml-1(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3%,RSD为3.6%(n=6);异绿原酸C在1.28 ~ 25.7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为1.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侗药马卡列丙中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同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关英;汪冶;周洋;王雨薇;郑斌婕;王李婷;蔡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iTRAQ结合LC-MS/MS技术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化瘀治疗的目标蛋白质

    目的 筛选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不同非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明确LIDP活血化瘀治疗的血清标志蛋白.方法 纳入60例确诊为LIDP并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非手术综合治疗.基于iTRAQ联合LC-MS/MS分析和鉴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Gene Ontology及KEGG对相关生物信息、差异蛋白的功能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并注意观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iTRAQ联合LC-MS/MS质谱共鉴定到蛋白质组为300个,对应209个非冗余蛋白,观察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0个,其中在LIDP血瘀证患者中呈上调表达及下调表达的差异蛋白各占10个,9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7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对照组符合条件的差异蛋白23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13个,下调10个,14个差异蛋白序列表达涉及25条KEGG生物代谢途径;筛选出两组共同差异蛋白8个,其中呈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3个,下调5个,两组共同有6个差异蛋白富集到19条信号通路上,有2个差异蛋白为观察组所特有.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显示,代表性差异表达蛋白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在观察组LIDP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VAS、JOA评分及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血瘀证LIDP可取得与西医非手术综合疗法几乎相同的疗效,治疗是对证的;碳酸酐酶1与转铁蛋白变体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目标蛋白质.

    作者:邰志洪;桂裕昌;许建文;尹利军;伍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水通道蛋白与中医学水液代谢的相关性探索

    水液代谢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紧密相关,找到水通道蛋白与中医水液代谢的相关性,探求中医脏腑在水液代谢中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古籍文献,归纳整理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所参与的AQPs.AQPs的发现可能是合理解释中医学水、津液、水病和水液代谢过程的证据,研究AQPs与中医学水液代谢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宁;刘树民;于栋华;汪娜;李自辉;于卉;赵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的沉香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比较超临界提取法和亚临界提取法得到沉香精油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沉香精油,采用GC-MS分析测定两种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从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5和20个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39%,0.28%和22.67%,14.53%;超临界和亚临界沉香精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均为γ-谷甾酮,2-(2-苯乙基)色酮,γ-谷甾醇,6-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苯乙基色酮.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的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同时超临界提取沉香精油中倍半萜类含量较亚临界精油含量更高,成分更丰富.

    作者:王健松;李远彬;王羚郦;罗珊;陈嘉丽;盛楠;温炳权;杨良;赖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抗纤抑癌方干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抗纤抑癌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组、抗纤抑癌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肝纤维化病变,每周1次,持续8周.同时每天分别以等剂量蒸馏水、扶正化瘀胶囊及抗纤抑癌颗粒的水溶剂灌胃给药.在第8周末取材,进行大鼠肝脏HE、Masson染色,α-SMA、Col Ⅰ、Col Ⅲ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抗纤抑癌方可降低α-SMA表达(P<0.01),减少抑制Col Ⅲ的形成(P<0.01),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ol Ⅰ的表达(P>0.05),并且抗纤抑癌组α-SMA表达量低于扶正化瘀组(P<0.05).结论 抗纤抑癌方可抑制HSC的活化,降低Col Ⅲ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而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但其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焦云涛;杨先照;刘蕊洁;张鹏;李莹;叶永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国医大师刘尚义治疗肺衰病经验

    刘尚义国医大师治疗肺衰病,以“宣畅肺气、祛湿化痰”为总治则,早中期以调理肺气为法,予保金立甦汤治之,晚期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取得良好疗效,凸显中医药在危急重症中的潜力和优势,对总结、传承、发扬国医大师治疗重症疾病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兰;杨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香附及其复方抗抑郁应用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联生;潘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京粤两地SARS中医药诊疗的启示——SARS之十三年回眸

    在SARS的中医药治疗中,京、粤两地制定了不同的诊疗方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以探讨影响方案制定的因素.分析结果认为,同一病原体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与中医因地制宜理论有关.两地医家对SARS病因病机持不同的认识,在温病学辨证体系的指导下对病程进行分期,继而根据不同病情在温病学经典方药基础上给予不同方药,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蒋鼎;卓秦宇;陈欣敏;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抗2型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作者:宋保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近5年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十分广泛,近年来对其药效学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文章对悬钩子属植物近5年来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该属植物中主要包括了萜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酚酸类成分和甾体类成分,并建议后续应重点阐明该属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敬;李水清;赵斌;梅全喜;林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03例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征的因子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5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61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该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503例乙肝后肝硬化病位证素5项,病性证素13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肝、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血瘀、气虚、气滞、湿热、水.采用因子分析61个证候条目,KMO统计量为0.812,Bartlett球型检验P<0.0001,共提取出17个公因子,被提取有51项具有意义的症状,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讨论总结出7类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血瘀证、脾气虚证.采用聚类分析出该病的证型分布比例,依次为血瘀证占24.85%(125/503),脾气虚证占19.28% (97/503),肝郁脾虚证14.91% (75/503),脾肾阳虚证占12.72% (64/503),湿热内蕴证占11.13%(56/503),脾虚湿盛证10.14%(51/503),肝肾阴虚证7.55%(38/503).结论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证素辨证体系相结合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毅;刘艳;刘力;寇小妮;汶明琦;王捷虹;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黑米花色苷抑制哮喘炎症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黑米花色苷对哮喘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清洁级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黑米花色苷低、中和高剂量组.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哮喘小鼠在激发前按50,150和300 mg/kg给予黑米花色苷灌胃治疗.观察支气管炎肺泡灌洗液(BAFL)炎症细胞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黑米花色苷对BALF和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5(IL-4、5)表达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变化,结果 哮喘组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BALF和肺组织中IL-4、IL-5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米花色苷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水平(P<0.05),同时抑制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结论 黑米花色苷能够降低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哮喘炎症.

    作者:王天宇;车楠;姜京植;叶晶;李良昌;赵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戊己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GAS、MDA、SOD和PGE2含量分布影响

    目的 研究戊己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和对大鼠胃泌素(GA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化酶(SOD)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戊己丸高剂量组、戊己丸中剂量组、戊己丸低剂量组、西咪替丁组.先给药一周,然后用幽门结扎法致大鼠胃溃疡,24h后取每组大鼠的血清,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AS、MDA、SOD和PGE2在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AS、MDA高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OD、PGE2低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而PGE含量低于戊己丸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戊己丸显著减少胃泌素、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前列腺素含量,进一步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溃疡的形成.

    作者:张建锋;侯晓杰;刘文;卿勇军;杜平;王群;张克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殃芪巴布剂的不同成分离体大鼠经皮渗透行为研究

    目的 测定殃芪巴布剂中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离体大鼠透皮率测定研究.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ce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屏障,采用HPLC分别测定殃芪巴布剂中不同时间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和延胡索乙素的透皮累积量.结果 对殃芪巴布剂线性关系考察中,野黄芩苷回归方程为Y=3.29×105X-3.11×104(r =0.9998),结果表明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08204 ~0.8204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党参炔苷回归方程为Y=3.57×106X-8.54×104(r=0.9995),结果表明党参炔苷进样量在0.1219~1.2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延胡索乙素回归方程为y=6.54×106X+1.55×104(r=0.9996).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2001 ~0.20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HPLC测得殃芪巴布剂中的野黄芩苷、党参炔苷、延胡索乙素透过离体大鼠皮肤12h透皮率分别为20.06%、19.23%、28.81%.结论 殃芪巴布剂的大鼠体外经皮渗透行为是一个被动扩散行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透过量也增加.

    作者:唐万和;肖柳;杨全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心尖端、远心尖端结扎法复制早、中期心源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休克模型大鼠0.1,0.33,1.0,3.3,10,20ml·kg-16个剂量参附注射液(其中0.1 ~1.0ml· kg-1为低剂量范围,1.0~10 ml· kg-1为中剂量范围,10~20ml· kg-1为高剂量范围),采用Powerlab电生理记录仪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脉压差(PP)、ST段高度(ST Height)、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大速率(dp/dtmax)、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下降的大速率(dp/dtmin)等8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经GraphPad Prism6.0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评价参附注射液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的量效关系,计算相关剂量阈参数.结果 参附注射液抗早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MAP和LVSP量效曲线呈良好的“S”型,剂量阈[D]20 ~ [D]80和阈剂量[D]20多集中在3.3~10 ml·kg-1范围内;参附注射液抗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MAP、ST-Height、LVSP、dp/dtmin和dp/dtmax 5项指标量效曲线呈良好的“S”型,剂量阈[D]20~[D]80多集中在3.3~20ml·kg-1范围内,阈剂量[D]20多集中在3.3 ~10 ml·kg-1范围内.结论 参附注射液抗旱、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量效曲线多呈良好的“S”型,以中期模型为明显,且其阈剂量均在3.3~10 ml·kg-1,提示中剂量范围为有效治疗剂量,折合成临床用量约为37.1~ 112 ml/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姜丽;余兰彬;姚蓉;叶争荣;严小军;徐国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北柴胡和三岛柴胡根系构型差异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三岛柴胡和北柴胡的苗期根系差异分析,为三岛柴胡和北柴胡的产量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一叶期到五叶期的北柴胡和三岛柴胡进行根长、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株高等性状进行考察.结果 三岛柴胡的根细长,侧根少,植株高.北柴胡根相对短粗,侧根多,植株矮.结论 进行三岛柴胡和北柴胡苗期根系差异分析对柴胡品种合理布局及大规模播种育苗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敏;余马;李玉婵;舒晓燕;黄晶;侯大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叶片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叶片亚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二年生乌拉尔甘草苗为材料,设置2个盐水平,分别为12 g/kg NaCl干土(Na1)、15 g/kg(Na2),同时设置对照组(CK),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制备样品,并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结果 发现对照组的叶片叶绿体结构紧实,膜系统完整;中度盐浓度下(12g/kg NaCl)叶绿体内存在极少淀粉粒,并被大量的线粒体包围;高盐浓度下(15 g/kg NaCl)淀粉粒增多,波浪状细胞壁,叶绿体被膜严重损伤而降解,边缘结构遭到破坏,类囊体膨大,片层结构排列松散且片层间距加大,叶绿体降解呈离散状态,线粒体嵴膨大,部分出现空泡化现象.结论 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叶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等的超微结构具有损伤作用,且盐浓度愈高损伤作用愈明显.

    作者:解植彩;张文晋;张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