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燕翔;宋琳;徐路尧;周俊松;董运海;宋雪慧;辛莲;张焕相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无基础病变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7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7例.心脏缺损修补3例,瓣膜置换17例,其中单瓣置换13例,双瓣置换4例,均为机械瓣膜.结果 1例因低心排死于术后第7天,19例康复出院,随访时间2个月~7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病灶、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单月宏;邵冲;彭勇;谢永明;臧蔚;阮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加用伞反式维甲酸(ATRA)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表达和辅助性T(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RITP患者ATRA治疗前后及17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IL-4、IL-2、干扰素γ(1FN-γ).结果 ATRA对RITP总有效率为53.6%.治疗有效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从(25.7±9.6)×109/L升至(109.1±30.1)×109/L(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治疗后患者CD4+CD25highT细胞阳性率及血清TGF-β1、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4则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和IL-10在治疗后未见改变.结论 ATRA对半数以上RITP患者有效,可能是通过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促进了RITP患者的免疫紊乱向生理性平衡恢复.
作者:刘文宾;王兆钺;曹丽娟;赵小娟;朱明清;白霞;阮长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逆转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关系.方法 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抗癫痫药不变的基础上应用氟桂利嗪添加冶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用ELISA法检测患者氟桂利嗪添加治疗前后血清P-糖蛋白(PGP),并和正常对照组10人比较.结果 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总有效率达52.5%.难治性癫痫患者血清PG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治疗后血清PG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0.05).结论 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其抗癫痫机制可能与逆转PGP表达有关.
作者:徐敏;喻霞云;胡小伟;顾国浩;董万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4-1BB信号对肿瘤上清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4和GM-CSF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得到未成熟DCs,磁珠纯化.以抗4-1BB激发型抗体2A或CD40激发型抗体1c10刺激DCs,在不同条件下检测DCs的凋亡情况.以抗体标记NFκ-B p65亚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4-1BB激发型抗体2A处理后DCs内NFκ-B p65亚基向核内的转位情况.结果 DCs上4-1BB信号的激发能拮抗由B-16肿瘤上清诱导的DCs凋亡,效果低于CIMO信号,并能引起NFκ-B p65亚基向核区转位.结论 4-1BB信号的激发提高了DCs抵抗肿瘤上清诱导凋亡的能力,此作用通过包含NFκ-B通路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作者:陈曦;蒋玉平;王月颖;周春刚;张世杰;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CDIC牙种植体及配套磁性附着体,为7例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各植入1枚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并在组织面粘固磁体.对粘同磁体前、后及粘固磁体后1个月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进行测试.结果 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在粘固磁体后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咀嚼效率较放置磁体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修复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率.
作者:沈央明;杨建新;刘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中远期影响.方法 对32例植入Firebird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支架植入前、植入后1周和3、6、12、24、36个月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结果 与支架植入前比较,左心室各项舒张功能指标在支架植入术后1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开始明显改善,6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并在随后的30个月中保持这种趋势.结论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能长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施亚明;宗永忠;吴春阳;董璟;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SI较前显著降低,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和血肌酐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病死率方面EN组均明显低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N治疗SAP疗效优于TPN,应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华晨;刘励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FFE)技术和呼吸导航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3D B-TFE)技术对胸主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1例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B-FFE和3D B-TFE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质量标准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1例B-FFE和3D B-TFE图像均能准确地显示胸主动脉及其弓上分支;图像质量B-FFE显著较3D B-TFE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成像时间B-FFE明显较3D B-TF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配合难易程度上,B-FFE较3D B-TFE难.结论 屏气B-FFE和呼吸导航3D B-TFE两种技术均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较为满意地评价胸主动脉情况,3D B-TFE的图像质量优于B-FFE技术.
作者:徐孝秋;杨毅;周丽娟;郭静;孙敬;王灌忠;张彩元;施国尧;沈钧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37例哮喘患者分为有夜间症状组(NA组)和无夜间症状组(NNA组),根据控制情况分为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33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轻~中度组与重~极重度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分别测定上午8时与下午4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上午8时皮质醇水平哮喘组较COPD组显著下降,NA组较NNA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和<0.01);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COPD患者与轻~中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午4时皮质醇水平除NA组较NN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哮喘组与COPD、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与轻~中度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患者上午8时平均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下午4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上午8时与下午4时的平均皮质醇水平接近甚至倒置.结论 哮喘患者较COPD患者可能存在更明显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和昼夜节律的紊乱,哮喘夜间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钱亚娟;施敏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方法 对该院1997年3月至2006年12月10年间剖宫产病例2 4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为34.44%,位于剖宫产指征前4位的分别为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社会因素、臀位.结论 提高产科医师水平,防止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做好孕产妇宣教,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胎位,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昕;钱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和分化的支持作用.方法 采用再生家蚕丝素蛋白、再生柞蚕丝素蛋白、Ⅰ型胶原、普通细胞培养板为研究对象,观察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IOT1/2)在这4种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表面抗原的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结果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对细胞生长形态、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均无影响.培养第6天C3HIOT1/2细胞在再生柞蚕丝素膜上增殖明显,与其他3种生物材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在体外支持C3H10T1/2细胞的黏附、生长,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谢炜;王泳;古彦铮;潘建忠;徐颖;徐云云;李明忠;张学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早期手术时机、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 对婴儿大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60例(VSD膜周型46例,肺动脉瓣下型14例),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 术后无死亡,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所有患儿活动量和生长发育改善,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后遗症.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婴儿大型VSD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廖健毅;徐洪军;徐永根;曹鼎方;冉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用于皮肤黏膜放射损伤的防治,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那么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是否可应用到其他类型的烧伤呢?为此我科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应用苏州东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治疗30例浅Ⅱ°烧伤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方法处理的30例浅Ⅱ°烧伤患者作对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在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上,研究BMSCs的生长及成神经分化情况.方法 用家蚕丝素、柞蚕丝素分别与聚乳酸共混制成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将第5代大鼠BMSCs培养其上,于24 h后通过活细胞工作站观察细胞的黏附情况,并进行表型鉴定及存活检测.接种后待细胞长至60%左右,用bFGF/BHA诱导细胞成神经分化,并设多聚赖氨酸组进行对照.在诱导5 h和维持48 h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β-Ⅲ-Tubulin和NCAM的表达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BMSCs在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上的黏附情况良好,细胞生长于纳米纤维上.存活检测中几乎未发现死细胞,多数细胞在材料上可存活.神经分化的形态学改变与多聚赖氨酸组一致,并且培养在纳米纤维上的细胞分化时出现的突起可缠绕在纺丝纤维上.神经特异标志的表达情况与多聚赖氨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支持BMSCs的黏附及成神经分化,且对细胞生存无毒性.
作者:宋琳;朱爱思;徐路尧;张锋;左宝齐;王敏;包普花;张焕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诱导人肺上皮细胞(A549)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用不同浓度的rhTGr-β1干预,48 h后收集蛋白用Wester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表型E-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变化.结果 rhTGF-β1诱导A549下调上皮细胞表型E-Cad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rhTGF-β1可诱导A549细胞E-Cad表达下调,支持在肺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观点.
作者:张小燕;郑金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TRD和非难治性抑郁症(NTRD)各60例.自制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测定甲状腺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D组发作次数、阳性家族史、残留症状显著多于NTR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HAMD17总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分析TRD组阻滞分显著高于NTRD组,睡眠分显著低于NTRD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症阳性家族史、抑郁症残留症状、疾病严重程度、阻滞症状、发作次数多、本次病程长与难治性有关.
作者:任列;吴爱勤;兰光华;孙菊水;朱义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神经元在丝素蛋白材料上的生长发育,为神经干细胞结合丝素蛋白材料用于临床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分离细胞,培养在柞蚕、家蚕两种丝素蛋白溶液制成的薄膜材料上,分别选取各时间段的细胞进行β-Ⅲ-tubulin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并统计不同时间段神经元在丝素材料上的成活率及复杂度.结果 神经元在柞蚕丝素薄膜上的成活率和复杂度明显比家蚕丝素薄膜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柞蚕、家蚕丝素薄膜支持神经元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柞蚕丝素薄膜比家蚕丝素薄膜更适合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辛莲;宋雪慧;董运海;李明忠;张焕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应用TEM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12例(恶性3例,良性9例)的结果,从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评价其近期疗效.并从肿瘤切除到切缘缝合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结果 3例直肠恶性肿瘤中2例侵及肌层,1例侵及全层,但标本切缘均为阴性.良性9例中,有3例伴有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采用强生超声刀切除肿瘤、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后,12例患者术中出血均<5 ml,除1例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后有少量出血外,余均未见术后便血,也无术后疼痛、大便失禁、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4.6 d.结论 TEM是治疗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安全术式,超声刀切除病灶、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是有效的TEM手术技术.
作者:邢春根;吕孝东;杨晓东;陈强;吴永友;陈正荣;王浩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人成骨细胞株MG63细胞分别培养于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条件培养基(实验组)及正常培养基(对照组)中,于培养3、6、9、12 d后检测细胞分化标志物和骨形态蛋白2(BMP2)及其信号传递蛋白Smad1基因的表达,同时以ELISA法检测分泌至培养基中的BMP2浓度.以茜素红S染色定量检测钙矿沉积情况.结果 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条件培养基中硅离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培养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此条件培养基能促进MG63细胞晚期分化,并能促进其钙矿沉积,也能促进BMP2的分泌及其基因表达,以及Smadl基因的表达.结论 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有促进MG63细胞分化的能力,这可能与高浓度硅有关,刺激MG63细胞表达BMP2及其信号传递蛋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魏立;李建有;孙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外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35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喉外伤23例,开放性喉外伤12例.结果 23例闭合性喉外伤中,8例行气管切开及手术探查,术后均能拔除气管套管,声嘶1例;12例开放性喉外伤中,除1例外,余均行气管切开术后顺利拔管,其中1例行二期手术修复,声嘶2例.结论 对喉外伤应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进行早期处理,尽快恢复喉和气管通气功能,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朱政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