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循证探讨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经验

洪坤豪;潘建科;刘军;谢辉;黄和涛;梁浩东

关键词:锁骨骨折, 循证, 洪明胜, 经验
摘要:基于循证的方法,利用当前佳证据探讨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VIP、WANGFANG,截止检索时间:2015年5月17日,应用ROB、NOS、GRADE等评价工具对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形成等级质量证据.结果 在手法整复、“8”字绷带固定、功能锻炼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其中循证纳入12篇偏低质量的研究作为名中医经验的证据支持.结论 传承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经验是中医骨伤科及岭南骨伤科学术流派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循证探讨作为目前首次尝试的骨伤科经验传承方法,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干燥条件下云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干燥条件下云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采用HPLC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干燥的云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三个干燥条件下,木香烃内酯的含量高为1.73%,低为1.39%;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高为3.55%,低为2.83%.结论 木香的佳干燥条件为40℃,在此条件下进行云木香的干燥处理,对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破坏小.

    作者:李晓花;马小军;张忠廉;李海涛;张丽霞;管燕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乌头汤及其拆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15例)、川乌麻黄组(15例)、鸟头汤去川乌麻黄组(15例)、甲氨蝶呤组(1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HB、PLT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改善HB、PLT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结论 鸟头汤原方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HB、PLT水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名与其基源植物的中名及拉丁学名混淆现象的探究

    文章主要对在2010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拉丁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拉丁学名未统一等情况进行探讨,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中药名与其基源植物的中名及拉丁学名存在的易引起人们产生歧义、误解地方,旨在引起中药学及植物学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LC-MS/MS同时测定桑杏汤水提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桑杏汤水提液中活性成分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桑杏方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桑杏汤水提液中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分别为8.00,53.07,0.84,1.09μg/ml和0.67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桑杏汤水提液中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这5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张丽君;杨敏;刘君怡;黄荣增;丁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莪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与单糖组分分析

    目的 探讨莪术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并对单糖组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4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5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莪术多糖低剂量组(0.5g·kg-1)、中剂量组(1.0g· kg-1)、高剂量组(2.5g· kg-1)及二甲双胍组(320 mg·kg-1).另取10只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胰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莪术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水解产物经柱前糖腈衍生化,气相色谱(GC)法测定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莪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高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t=1.863、5.967、2.502,P<0.05或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降糖效果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莪术多糖均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MDA的生成(P<0.05),以中剂量莪术多糖降幅大(60.55%);低、中、高剂量莪术多糖均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SOD、GSH-Px、CAT活力(P<0.05),其大增幅分别为35.47%、67.35%、64.76%,SOD、GSH-Px、CAT的增幅均以中剂量莪术多糖显著.莪术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D-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Rha∶ Ara∶ D-Man∶ Glc∶ Gal=0.69∶ 0.48∶ 0.79∶ 1.00∶0.38.结论 莪术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降血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柱前糖腈衍生化GC法是一种理想的莪术单糖组成分析方法.

    作者:段晋宁;肖旺;曾建红;秦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肃瑞香狼毒叶面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测定

    目的 研究甘肃境内瑞香狼毒的叶面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通过气质联用分析(GC-MS)对甘肃两地(兰州榆中县及武威天祝县)的瑞香狼毒地上部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天祝瑞香狼毒挥发物中总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烷类、酮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从其榆中瑞香狼毒挥发物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类、酮类、醛类和醇类.其中有12种化合物为两地共有.结论 虽然两地的瑞香狼毒成分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是武威天祝县的瑞香狼毒含有更为丰富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郭鸿儒;燕志强;金辉;秦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河北省涉县不同采样点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比较

    目的 考察河北省涉县境内不同采样点的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为柴胡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中柴胡项下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 柴胡皂苷a含量在1.8847 ~4.6681 mg·g-1范围内,柴胡皂苷d含量在1.8600~ 6.4988 mg·g-1范围内,二者之和含量在3.8323~10.7973 mg·g-1范围内.结论 不同产地的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差异较大,二者之和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含量,与河北省涉县是柴胡主产区的历史地位相一致.

    作者:侯芳洁;李英;宋军娜;郑玉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转化医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体系的应用研究

    目前,转化医学已渗入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并受到各国的关注,它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转化医学理念的引入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机遇.课题组针对目前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等实际情况,借鉴转化医学的“从典籍到基础到临床”和“临床到基础到临床”两种研究模式,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实验动物模型、病证结合诊疗方案、新药研发、疗效评价体系等研究,并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效果反响良好.在今后的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中要加强转化医学模式的应用,提升中医药的证据等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

    作者:宋晓婕;宋夕元;周艳艳;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中西医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明确EMs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目前,对EMs发病机制的各项研究中,血管生成机制是其热点之一.综合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从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郑玮琳;梁雪芳;曹立幸;马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精-髓-骨-关节软骨”系统联系的理论探讨

    关节软骨是骨骼系统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中医学中,却未有明确的名称、解释或论述.文章从象思维分析“肾”的医学含义,解释其生理功能及病理规律;解析“关节软骨”的概念、功能及内涵;分析肾与关节软骨之间生理以及病理联系.在“肾主骨”理论的指导下,诠释“肾”“精”“髓”“骨”“关节软骨”的概念、功能及内涵,并结合现代科学对关节软骨生理特性及功能和病理的特点的认识,探讨“肾-精-髓-骨-关节软骨”的系统联系,对肾对关节软骨的调控关系进行论证.

    作者:李佳;邓洋洋;孙鑫;郑洪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外感咳嗽范围,致病邪气主要有寒、湿、风、燥,常见证型有寒湿蕴肺、湿热郁肺、风燥伤肺、肺脾气虚.中医治疗CVA属于“疏导式”治疗思维,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扶所虚之正,祛所侵之邪,终正复、邪去而病愈.文章记录了基于上述辨证治疗思维治疗的7例病例.

    作者:梁启军;杨玉萍;王丽华;李映霞;程光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消渴病组方分析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治疗消渴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普济方》中治疗消渴病的方剂,将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法、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消渴病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342首,分析得到方剂中药物的应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关联度等的分析,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5个,新处方3个.结论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并阐明治疗消渴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茜;唐瀚;崔雅华;方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尾静脉放血对足底电击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区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尾静脉放血对足底电击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区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放血组,予以足底电击(0.8mA,2-25s随机发生1次电击,共5min,1次/天,7天)结合孤养复制焦虑模型,放血组在造模前尾静脉放血(15滴,1次),7天后以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焦虑行为,Elisa检测海马区炎症因子.结果 放血对焦虑行为的影响:模型组进入闭臂的次数及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放血组进入闭臂的次数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放血对海马炎症因子的影响:模型组海马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放血组炎症因子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放血对焦虑行为的影响:模型组进入闭臂的次数及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放血组进入闭臂的次数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放血对海马炎症因子的影响:模型组海马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放血组炎症因子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作者:荣长保;徐旺芳;姜劲峰;汪婷婷;耿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荷芩止痒搽剂对艾滋病皮肤瘙痒症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荷芩止痒搽剂对艾滋病皮肤瘙瘁症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研究病例分为自然病程组和荷芩止瘁搽剂组,每组各20例,获得完整数据资料的患者38例,其中自然病程组30例,荷芩止痒搽剂组38例,疗程均为1月,分别于治疗前(0)月、1月对两组病例患者进行随访,对荷芩止瘁搽剂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判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浆IL-5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满1月时,荷芩止痒搽剂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自然病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显著(P<0.05),DQOLS积分虽然与自然病程组相比无明显提高,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在实验室指标方面,荷芩止痒搽剂可明显降低艾滋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但不能降低患者血浆IL-5的含量(P>0.05).结论 荷芩止瘁搽剂能较好地改善艾滋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症状且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但不能降低患者血浆IL-5的含量.

    作者:李钦;赵景云;李金润;杨小洁;王莉;何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激活蛋白-1基因多态性对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激活蛋白-1(AP-1)基因多态性与中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的关联.方法 共纳入风痰瘀阻证311例、气虚血瘀证284例、对照605例.运用Sequenom实验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AP-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含量,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在中风风痰瘀阻证中,AP-1基因rs2760501 GT基因型携带者的IL-6(P =0.047)、IL-8(P =0.028)、TNF-α(P=0.009)血清含量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隐形模型下,rs2760501多态性与气虚血瘀证患者HDL(Padj=0.012)、LDL(Padj=0.043)血清水平显著关联.结论 AP-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中风风痰瘀阻证炎性反应及气虚血瘀证的脂质代谢.

    作者:古联;蒋海云;梁宝云;谭金晶;严雁;谢娟娟;陈清;黄选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与几种质量评价方法

    文章综述了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几种有利于规范和提升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方法,包括一测多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技术、中药指纹图谱、代谢组学和生物评价等.

    作者:陈振华;刘苏珍;周斌;刘红宁;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血管单元(NVU)概念的提出将缺血后脑保护的目标从过去单一的神经保护提升到对神经细胞、血管及胶质等整体结构式的保护,为缺血性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及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点,正好符合NVU治疗策略的要求.文章主要对具有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中药及复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文静;王建;罗世兰;曹川;谢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苷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分子缔合

    目的 观察不同溶液体系中三七总皂苷的分子聚集缔合特点,及β-环糊精对分子缔合的影响.方法 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环糊精的包合常数Ka;总皂苷浓度Ci的特征吸收Ai,以摩尔吸收系数εi与C;关系考察溶液体系总皂苷的分子缔合行为,并测定缔合度.结果 三七总皂苷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包合物(Ka为464.3 L· mol-1);纯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体系中,总皂苷纯品无明显分子缔合,而粗提液中总皂苷在低浓度下即发生4分子缔合,对存在缔合现象的体系加入β-环糊精,总皂苷的分子缔合现象明显减弱.结论 β-环糊精对总皂苷的包合作用减弱了三七粗提液中总皂苷的分子缔合现象.

    作者:吕玲玉;何金东;王利敏;赵元永;蔡浩锋;任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毛瓣金花茶花朵中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分析

    目的 为毛瓣金花茶花朵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定毛瓣金花茶花朵中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 毛瓣金花茶花朵中总糖(24.20%)和粗纤维(15.40%)含量较高,粗脂肪(0.48%)和灰分(3.52%)含量较低;花朵中黄酮类物质、茶多酚、皂苷、咖啡碱、多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6.68%、13.00%、5.67%、0.32%、3.37%和70.50mg/100g,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高于金花茶和其它茶花花朵;氨基酸总量为4.62%,其中以谷氨酸、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EAA(必需氨基酸)/TAA(总氨基酸)为37.88%,EAA/NEAA(非必需氨基酸)为60.98%,达到FAO/WHO标准;常量元素以K含量高,达14.0g/kg,其次为Ca、P、Mg,Na含量低,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较为丰富,Mn、V、Mo等明显高于金花茶.结论 毛瓣金花茶花朵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柴胜丰;唐健民;陈宗游;谢伟玲;杨雪;韦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拆方研究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功能及血清SOD、 MDA、 ChAT、 AchE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功能及血清SOD、MDA、ChAT、AchE活性的影响,探讨逍遥散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机制,阐释疏肝、养血、健脾三者结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配伍意义.方法 60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散全方组、疏肝养血组、疏肝健脾组、养血健脾组等6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并分别以逍遥散全方及各配伍药组进行干预防治,给药第6、8天进行学习能力训练,第10天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然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SOD、MDA、ChAT、AchE活性.结果 逍遥散全方组、疏肝养血组、疏肝健脾组、养血健脾组皆可提高小鼠记忆潜伏时间,降低错误次数,提高血清SOD、ChAT活性,降低MDA、AchE活性,但记忆功能及血清SOD、MDA、ChAT、AchE的改善皆以逍遥散全方组为明显.结论 逍遥散能较好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功能、抗氧化能力及中枢神经递质活性,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疏肝、养血、健脾的结合配伍是有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组方结构.

    作者:王虎平;吴红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