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杨敏;刘君怡;黄荣增;丁建中
目的 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胃窦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脾主运化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 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组,其中脾气虚组和四君子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的方法建立脾气虚模型共14天,然后通过测定体重、进食量等进行模型评价;模型建立成功后,四君子组采用四君子丸进行灌胃治疗14天,同时对照组和脾气虚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胃窦组织VIP含量的变化;采用RT-PCR测定胃组织VIP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脾气虚模型大鼠体重、进食量显著降低;和对照组比较,脾气虚模型组大鼠胃窦VIP含量显著升高,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脾气虚模型组比较,四君子组大鼠胃窦VIP含量显著降低,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胃窦VIP含量升高,VI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降低,食量显著减少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静儒;王艳杰;何涛;赵丹玉;丛培玮;冯晓帆;崔勇;郭隽馥;王德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天然冰片、艾片与合成冰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强弱.方法 采用植入式遥测技术,动态监测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大鼠体温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三种冰片对LPS 80μg/kg诱导的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结果 天然冰片组与艾片组在给药0.5 ~3.5h时段有降低模型大鼠体温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天然冰片组于给药15.5 ~ 17.5h时段的体温及其差值显著低于模型大鼠(P<0.05,P<0.01);艾片组于该时段的体温及其差值显著低于模型大鼠(P<0.05,P<0.01),体温变化差值(△T)显著低于合成冰片组(P<0.05);合成冰片组对模型大鼠体温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三种冰片持续效应及强弱呈艾片>天然冰片>合成冰片趋势.提示治温病发热组方中建议用艾片为宜.
作者:罗世兰;王建;文静;曹川;谢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肿瘤是一种系统生物学疾病,癌细胞命运不仅仅由某一个蛋白或某一条信号通路决定.因此,在系统水平上深入阐明大量的蛋白质信号通路的内部联系以及与其它信号通路的交叉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思想综合去了解肿瘤网络,以期从传统中药的角度解读针对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系统治疗.这些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癌症在系统水平上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抗肿瘤传统中药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时政;刘荣;雨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脑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鼠脑血管微栓子外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胆固醇饲料饲喂制备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3 mg·kg-1)、清脑通络方组(30g·kg-1)和川芎嗪组(12mg·kg-1).C57BL/6小鼠常规饲料饲喂作为对照组.各组小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行颈内动脉微栓子注入术,术后48h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栓子外渗率,采血检测血脂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和LPO的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SOD活力及栓子外渗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清脑通络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MDA和LPO含量,提高SOD活力和栓子外渗率.结论 清脑通络方可能通过抗AS所致的氧化应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血管外渗栓子的能力.
作者:侯紫君;华荣;孙景波;黄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成分盐酸益母草碱(Leonurine hydrochloride)灌胃(ig)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经预实验确定按大给药量法设计实验,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给药组以盐酸益母草碱5000 mg·kg-1为大给药剂量,20mL·kg-1为给药容量,在24h内一次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0.5% CMC-Na溶液,给药后自由饮食饮水,连续观察14d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给药组♀♂小鼠观察期内体质量、行为活动及实验结束后的系统剖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见动物死亡.结论 盐酸益母草碱灌胃给药对小鼠的LD50和MTD(大耐受量)均大于5000 mg·kg-1,提示盐酸益母草碱急性毒性甚低.
作者:富显祖;何永侠;邓莉;张美玲;于扬;石金金;李寅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光皮木瓜、皱皮木瓜及其不同方法加工品的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含量差异.方法 采集光皮木瓜和皱皮木瓜样品,每种样品随机分组,一组沸水烫制剖瓣、另一组直接切片,经5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进行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 以齐墩果酸、熊果酸及二者总含量为考察指标,9对试验样品单独统计,2对均以直接切片高、4对均以烫制剖瓣高;按皱皮、光皮及光皱混合分类均值比较,均为烫制剖瓣高;按直接切片和烫制剖瓣分类均值比较,均为皱皮高.结论 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评价木瓜质量,烫制加工优于直接切片,皱皮优于光皮.
作者:谭秋生;罗敏;任星宇;章文伟;邓才富;罗舜;杨永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该学说被应用到中医学后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近年学者对阴阳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物质实体的探索,并将其与现代哲学的矛盾相比较.但从阴阳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以及应用到医学中的阴阳来看,阴阳的本质并非物质实体,其与矛盾属于两种哲学体系中的概念.
作者:侯江淇;张俊龙;贺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青蒿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液的浓度、提取液的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筛选提取工艺的佳条件.结果 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5min、甲醇浓度80%、料液比1∶55.结论 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选青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梁晓媛;谭均;丁刚;李隆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袋料栽培灵芝生长过程中基质内营养物质及菌丝胞外酶活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棉籽壳、玉米芯和杂木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进行熟料袋式栽培,同时研究灵芝不同生长时期基质中各部位总糖、还原糖、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期基质中各部位漆酶、锰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变化规律.结果 玉米芯中的糖类和蛋白类物质含量及胞外酶活力高于棉籽壳和杂木屑,其中玉米芯对基质中总糖含量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影响大.结论 在袋料栽培灵芝过程中,不同栽培基质对灵芝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菌丝胞外酶活力大小有明显影响,其中玉米芯基质为明显.
作者:韩嘉钰;魏巍;余梦瑶;江南;许晓燕;杨志荣;罗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文章结合《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的特点,围绕《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重建、完善《中医诊断学》形成性成绩评价体系,重构形成性评价内容比例,强化临床技能实训课考核比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结合,以期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文章主要对在2010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拉丁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拉丁学名未统一等情况进行探讨,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中药名与其基源植物的中名及拉丁学名存在的易引起人们产生歧义、误解地方,旨在引起中药学及植物学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对《本草纲目》引据《抱朴子内篇》的署录方式、内容考实、药物品种和文献特点进行了全面疏理和考证,充分说明李时珍在引据《抱朴子内篇》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凡有价值医药学的内容几乎全部被吸收引据,做到了在继承中扬其精髓去其糟粕,为后学者树立了典范.
作者:王剑;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以羟丙基甲基维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制备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其中采用SPE-HPLC-ELSD法建立了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中对叶百部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优化了缓释片的工艺处方:主药与15% HPMCK 4M和15% HPMCK 15M等量混合,可压性淀粉和乳糖2:1加至足量,用85%乙醇溶液作为黏合剂制软材,湿法制粒,加1%硬脂酸镁压片,即得.结论 制备的缓释片缓释效果良好,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片剂外观及可压性良好.
作者:吴旖;赵斌;江仁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基于循证的方法,利用当前佳证据探讨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VIP、WANGFANG,截止检索时间:2015年5月17日,应用ROB、NOS、GRADE等评价工具对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形成等级质量证据.结果 在手法整复、“8”字绷带固定、功能锻炼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其中循证纳入12篇偏低质量的研究作为名中医经验的证据支持.结论 传承洪明胜主任治疗锁骨骨折的经验是中医骨伤科及岭南骨伤科学术流派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循证探讨作为目前首次尝试的骨伤科经验传承方法,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洪坤豪;潘建科;刘军;谢辉;黄和涛;梁浩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运脾颗粒的止泻、止呕、镇痛与肠推进作用.方法 以小鼠生大黄腹泻模型研究止泻作用;以家鸽硫酸铜模型研究止呕作用;以小鼠醋酸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以小鼠炭末法研究肠推进作用.结果 运脾颗粒能显著减少小鼠稀便率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家鸽呕吐潜伏期,同时降低呕吐次数与呕吐频率,明显提高小鼠疼痛抑制率,明显增强小鼠炭末推进率.结论 运脾颗粒有止泻、止呕作用,也有一定的镇痛与促进肠推进作用.
作者:陈大业;彭玉;刘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转化医学已渗入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并受到各国的关注,它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转化医学理念的引入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机遇.课题组针对目前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等实际情况,借鉴转化医学的“从典籍到基础到临床”和“临床到基础到临床”两种研究模式,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实验动物模型、病证结合诊疗方案、新药研发、疗效评价体系等研究,并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效果反响良好.在今后的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中要加强转化医学模式的应用,提升中医药的证据等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
作者:宋晓婕;宋夕元;周艳艳;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总结蔡小荪教授辨治高催乳激素血症临床经验.高催乳激素血症为虚中夹实之证,基本病机为阴虚肝旺、热结胞络.以经验方加味玉烛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活血养血,利湿泻火.临床运用蔡小荪教授辨治高催乳素血症经验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金毓莉;许华云;徐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NR不同亚型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g/kg+盐酸氟西汀1.8mg/kg)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32.82,16.41,8.20g/kg)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28天.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blotting和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R2A、NR2B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0.01)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减少,海马NR2A、NR2B表达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增加(P<0.01),海马NR2A、NR2B的表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归降糖解郁方可通过调控DD大鼠海马NR2A、NR2B的表达,明显改善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作者:张秋雁;杜青;赵洪庆;孟盼;杨蕙;徐雅岚;王宇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桑杏汤水提液中活性成分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桑杏方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桑杏汤水提液中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分别为8.00,53.07,0.84,1.09μg/ml和0.67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桑杏汤水提液中绿原酸、苦杏仁苷、芦丁、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这5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张丽君;杨敏;刘君怡;黄荣增;丁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对于湿热内蕴性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血清NO、血清IL-6水平及安全性指标检测,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根据统计学分析,评价通腑清毒汤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腑清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具有清热解毒、荡涤肠道的功效.
作者:时峰;杨亚琦;马丽;张照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