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小儿厌食丸治疗厌食症32例疗效观察

王宏仁

关键词:厌食症, 小儿厌食丸, 中医药疗法
摘要:1993年春至2002年12月10 a间,笔者采用自拟小儿厌食丸治疗儿童厌食症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脑转移的病理与CT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病理与CT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25例肺癌脑转移病例,进行临床与CT分析,着重分析其病理改变的机理及典型的CT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均符合肺癌脑转移的病理改变,且具有典型的脑转移瘤的CT表现;结论:当临床确诊为肺癌,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周围性肺癌患者,颅脑CT对诊疗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具有典型的肺癌脑转移特征时,首选胸部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作者:李开信;郝清;胡敢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幼女阴唇粘连治疗体会

    目的:对幼女阴唇粘连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钝性分离术加药物治疗.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幼女阴唇粘连采用钝性分离术加药物治疗,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在基层医院可推广应用.

    作者:任秀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清铁蛋白放免检测对原发性亚临床肝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AFP浓度较低或亚临床肝癌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有助于观察肝脏实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估价,特别是铁蛋白对原发性亚临床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89倒AFP测定值在50~250 ng/mL左右的肝癌患者及183例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AFP及血清铁蛋白.结果: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150.6~2 050.1 ng/mL;均值为887.6±593.1 ng/mL;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蛋白男性为168.3±72.4 ng/mL;女性15.2士7.4ng/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铁蛋白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血清铁蛋白检测对AFP浓度较低或阴性的原发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兆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8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甲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甲状腺危象发生,术后伤口出血和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各1例.结论: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何晓珍;黄文君;李秀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18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8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对激素调节水平差,合并症多,用药不合理等多种原因容易合并低血糖,并且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的卫生监督工作,提高临床医生对糖尿痛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有效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孙文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关于药品检验中复验取样的思考

    药品质量决定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客观公正地反映每个被检验药品的质量信息,严把质量关,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是药品检验所的职责.文章重点讨论了药品检验过程中复验取样的方法问题,提出多剂量分装样品只要第一次取样不影响复验时所检验项目的质量,应采用原样品进行复验,以确保药品质量信息的准确表达.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利用过氧化物酶染色(POX)协助鉴别异型淋巴的体会

    今天的血球计数仪要认真鉴别异淋是有一定困难的.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利用POX协助鉴别,收到一定效果,特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效果更理想,做法如下.

    作者:黎永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草乌浸酒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平素健康.自服草乌浸酒20 mL,o.5 h后出现心悸,流涎,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头晕、心前区不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寒战,无发热,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金光;王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诱因分析与护理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肝昏迷及肝肾功能衰竭,是肝硬化致死的一大因素.寻找诱因预防腹膜炎发生是肝硬化病人重要的健康护理问题.

    作者:冯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营养护理在肿瘤治疗中作用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非常普遍,这将减低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影响生存质量,增加住院时间和降低生存率.因此,对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学方面的监测、有效地安排病人的营养护理显得尤为迫切.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恶液质往往表现为进行性的体重减轻和身体衰竭,这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营养护理的目的是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确定护理计划,进行药物和营养方面的干预,营养方面的干预包括营养添加剂的使用等.

    作者:陈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洛地平降压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谷峰比值的观察

    非洛地平是一种具有较长生物半衰期(10~17 h)的二氢吡啶类药物仅需每日一次给药即可达到较稳定的有效血浆浓度,为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我科应用动态血压测定的方法观察其疗效.

    作者:张玲玲;寻芳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6例小儿抗HCV假阳性结果原因分析

    用ELISA法检测抗HCV是常用的方法,自从ELISA法检测抗HCV的试剂应用于血液HCV的初筛以来,大大降低了丙肝的传播风险.尽管我们采用的抗HCV ELISA试荆已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批检定,但这只是对抗HCV-ELISA诊断试剂的基本要求,批批检并未评价出试剂在生产保存运输等环节的影响,均对ELISA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

    作者:王淑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在中小型医院应用与费用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电视胸腔镜和常规开胸手术病人的住院总费用及分析胸腔镜手术的费用结构,探讨中型医院发展电视胸腔镜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方法:同院同期同类完成的胸腔镜和常规开胸手术病人共36例,其中胸腔镜组25例,常规开胸组11例,术前所需化验检查项目均无明显特殊不同,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如期出院.结果:胸腔镜在完成中小型类手术住院总费用(包括药费、卫材费)平均值低于常规开胸组16.3%,有显著差异.在完成大中型类手术住院总费用平均高于常规开胸组32.7%,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电视胸腔镜和常规开胸术在住院总费用上针对两类手术表现明显差异.主要原考虑为胸腔镜内镜器械中应用了昂贵的一次性手术消耗品和药费.怎样取长补短,避害扬利降低费用,使胸腔镜手术在广大医院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作者:窦时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槲皮素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Pg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MVF-7/ADR细胞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确定槲皮素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免疫组化检测槲皮素作用前后MCF-7/ADR细胞Pgp表达变化.结果: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槲皮素能够显著降低Pgp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够下调MCF-7/ADR细胞Pgp表达.

    作者:白雪梅;靳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根据14例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病人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方法:14例病人中,7例采用经阴道输卵管孕囊内药物注射方式,7例采用经健侧股动脉穿刺子宫动脉内插管灌注栓塞方式.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随着介入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经验、完善新技术条件下的护理配合,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作者:曹筱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50例放疗患者所致腹泻原因与护理对策

    对癌症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显示了它的重要价值,但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某些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我科对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放射治疗所引起的腹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张婕;杨桂华;于萍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肺癌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困难,确诊的病例多属中晚期,大多已失去了手术切除根治的机会.迫切要求医学界探索有效的方法,改善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的预后,我院介入病房1986年6月至1999年6月收住肺癌患者,114例统分析认为肺癌介入治疗优于全身化疗;肺癌介入治疗适用于放疗或手术的先期治疗;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应辅以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可能会提高手术切除率;认为介入治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黄建强;偰利宇;金银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观蔡与护理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90%为良性肿瘤,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头晕、心悸、多汗、视物不清及代谢改变.手术是目前治疗本病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大[1].加强本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B超检查在口服流产药过程中的应用

    口服流产者以其痛苦小,服用方便而受到广大妇女患者的欢迎,也给计生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某些医务工作者不能严格掌握此药的适应证,往往单凭患者的停经史及尿妊娠试验阳性,不再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就轻率给患者服药而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减少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应用

    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为减少其出血,多年来一直采用子宫体肌注缩宫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郝存爱;张丽芳;白立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