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经验采菁

刘晴晴;陈晓虎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陈晓虎, 用药经验
摘要:介绍陈晓虎教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经验:益气运脾、补肾固元、活血化瘀、安神调志,进一步展示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点.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模型中医学探讨空间定位阴阳

    目的 用模型中医学探讨阴阳空间定位标准.方法 总结分析阴阳的定位学说,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给阴阳定位一个更严谨的标准.结果 阴阳定位符合模型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比较定位必须放在同一个范畴内.结论 用模型中医学定位阴阳更科学严谨.

    作者:陈思馨;徐杨;焦妃;王全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蜥蜴胃康基本方及其拆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HIF-1α、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蜥蜴胃康基本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蜥蜴胃康基本方对PLGC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胃癌前病变模型组、蜥蜴胃康基本方全方组、补气组、养阴组、解毒通络组、维酶素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均采用浓度0.02mmol/L的N-甲基-N '-硝基-N-亚硝基胍(MNNG)灌胃及自由饮用、40%乙醇灌胃、饥饱失常综合因素,共24周来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分别用蜥蜴胃康基本方、补气药、解毒通络药、养阴药、维酶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体组织HIF-1α和VEGF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图像进行光密度的测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蜥蜴胃康基本方全方及补气、解毒通络治疗组HIF-1α、VEGF因子阳性表达率低于维酶素治疗组(P<0.05),其中以全方组AOD值小;三组拆方比较P<0.05,其中补气组AOD值小,解毒通络组次之,养阴组表达较高.结论 蜥蜴胃康基本方及其拆方能部分逆转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降低HIF-1α、VEGF阳性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这可能是蜥蜴胃康基本方干预PLG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作者:张德英;候卓成;李卫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银屑泡腾颗粒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银屑泡腾颗粒浸膏提取工艺,确定银屑泡腾颗粒的佳制剂处方配比工艺.方法 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设计试验,以栀子苷转移率、挥发油提取率、干浸膏收率、阿魏酸转移率、丹皮酚转移率、溶液pH、泡腾时间为指标,对处方的提取和制剂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 挥发油提取工艺:荆芥和当归药材粉碎过3号筛后混合,加6倍量水,回流5h提取.其它成分提取工艺:称取除荆芥和当归的处方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泡腾颗粒处方:柠檬酸11%,碳酸氢钠9%,乳糖26.3%,PEG6000 6.4%,10% PVP-K30乙醇液适量.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更加可靠、稳定、能够符合银屑泡腾颗粒的生产要求.

    作者:赵德寿;杨晓宇;焦海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放射性视网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氧化损伤的影响,为中医防治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及类似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及补精益视片高、中、低剂量共6组,每组15只.造模后正常饲养3个月,再连续灌胃治疗1个月,对照观察治疗后各组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和视网膜SOD活性、MDA及ROS含量.结果 治疗1个月后,(1)视网膜组织形态:地塞米松组和补精益视片各组视网膜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改变.(2)视网膜SOD活性、MDA及RO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或P<0.05),ROS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中药高剂量组SOD活性增强(P<0.01或P<0.05),ROS含量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MDA含量降低(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中药中、低剂量组ROS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补精益视片可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ROS含量而减轻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氧化损伤.

    作者:邓永红;严然;刘爱琴;段俊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阐述白术炮制原理、制定合理的白术炮制工艺和提高白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稳定的炮制工艺制备白术炮制样品,炮制过程中每隔2min取样一次,共炮制2批麸炒样品和1批清炒样品.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白术饮片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 白术在炒制过程中,随炮制时间延长,多糖含量逐渐增加,12min之后开始下降;还原糖含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且12 ~ 16min之后增长率明显提高.结论 白术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会发生转化和分解作用;炮制适当有利于白术多糖和还原糖的溶出.

    作者:潘欢欢;刘飞;张鑫;陈美君;张乐;刘友平;陈林;陈鸿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古日古木-13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古日古木-13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JNK通路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腹腔注射CCl4后,小鼠连续灌胃不同浓度古日古木-13.8周,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生化指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测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古日古木-13降低了血清中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通路中C-Jun、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古日古木-13能保护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增加ALR的表达促进肝组织修复并抑制JNK信号激活有关.

    作者:叶超凡;卢任玲;谢军;乙兵;马丽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的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目的 利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抗癌中草药中镉、汞和铅3种重金属元素.方法 采用硝酸-盐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消解体系压力密闭消解,用流动注射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结果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仪器和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 ~0.01 ng/ml和0.0016 ~0.0053 g·g-1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1.8% ~2.9%范围,15 h内111Cd、202 Hg和208Pb的灵敏度降低的幅度在3.5 ~5.6%范围.结论 流动注射条件下,基体对仪器灵敏度稳定性的影响较连续选样明显降低.

    作者:王丽娟;李新民;宁志华;孙姗;赵有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整合理念构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各大中医院校前期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四门课程,采用学科式课程教学模式.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作者尝试将此四门课程集约为一门课程——中医学基础.通过课程整合,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整合学习的能力,探索符合中医学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冯新玲;舒劲松;胡玉萍;张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调神醒脑”法对PTSD患者静息态杏仁核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研究

    探讨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 以15例PTS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PTSD患者采用“调神醒脑”针法,连续治疗12周,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健康组仅入组前进行一次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无任何干预手段.以双侧杏仁核为感兴趣区(ROI)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比较PTSD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志愿者、PTSD患者治疗后与健康志愿者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比较,PTSD患者治疗前双侧杏仁核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前额叶、右侧额下回;电针治疗后PTSD患者双侧杏仁核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左侧额下回.结论 针刺通过促进杏仁核-额叶功能连接增强及抑制杏仁核-颞叶功能连接增强,参与PTSD杏仁核功能连接网络的调节,可能是电针治疗PTSD的部分中抠机制.

    作者:郑成强;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的现状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文章从中医流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传承模式几个方面入手,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作者:柏琳;任玉兰;陈姣;陈琳;周玉梅;梁繁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特征.方法 纳入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抽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而HBeAg转阴率仅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经1年药物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降低更明显,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相比,恩替卡韦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更好.灵芝胶囊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作者:陈端;胡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味人参乌梅汤HPLC-DAD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从加味人参乌梅汤整体特征色谱图峰逆向追溯至原料药材的方式,尝试阐明此方的配伍及贡献形式,为探讨酸甘化阴“性味-药效-化学内涵”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HPLC-DAD检测,Sepax Bio-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ml/min,从复方特征色谱图峰逆向回溯到原药材色谱峰中,确认原料药材对复方特征色谱峰中的贡献,分析加味人参乌梅汤特征色谱峰的归属性.结果 色谱图整体构建了加味人参乌梅汤指纹图谱,共标示了51个特征峰,其中47个色谱峰可从处方人参、乌梅等10味药材明确找到归属,可较准确找出各个药材对复方色谱图的贡献.结论 建立的HPLC-DAD指纹图谱表达了加味人参乌梅汤的整体特征,且归属性较好,该方法可作为加味人参乌梅汤归属性研究.

    作者:范润勇;孙佳彬;唐雪澜;陈晓玉;冉倩;赵琼;许润春;黄勤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哈蟆油蛋白酶解物对小鼠微核、精子畸形及Ames试验的研究

    目的 对哈蟆油蛋白酶解物致畸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对哈蟆油蛋白酶解物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小鼠的嗜多染红细胞含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均无显著性(P<0.001),无论在加和不加S9混合液时,各剂量组均未引起试验菌株的回复突变菌落数显著增加.结论 哈蟆油蛋白酶解物无毒、无致突变性.

    作者:潘黛安;张鹤;魏星华;边帅;王秋;齐滨;赵雨;赵大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沙拉”到“鸡尾酒”:中医课程体系转型刍议

    在当前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临床实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沙拉”式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已显露出疲态,其大的问题在于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自我更新缓慢,与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难以匹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单一,这些都将成为阻碍中医学科和中医事业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试图借助全新的“中国医学”范式,提出一种“鸡尾酒”式的课程体系构想,以辅助中医课程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多元性.

    作者:袁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苓桂术甘汤合方对心衰大鼠脑钠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 阐明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衰(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和A组,A组用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制备CHF模型.6周造模结束后,再将A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温阳消饮组(W组)、去桂消饮组(Q组).除M组、K组外,W组、Q组大鼠在末次注射Adr后2h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日1次,连续4周.然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 与K组比较,M组的A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P水平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M组的B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K组比较,M组的AngⅡ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提高CHF大鼠血清BNP、AngⅡ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徐建虎;张琦;杨子庆;任小彤;李雷兵;罗炽琼;肖桦;徐路;李林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经验采菁

    介绍陈晓虎教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经验:益气运脾、补肾固元、活血化瘀、安神调志,进一步展示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点.

    作者:刘晴晴;陈晓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陆德铭教授辨治乳癖的经验研究

    作为顾氏外科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现将陆德铭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以“温肾疏肝、调理冲任”为法,拟定“乳腺增生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乳癖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作者:时百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纳入173例并发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耳针治疗,隔日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及体质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分析总体疗效与不同因素间关系.结果 患者治疗后各项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总有效率为81.5%;患者疗效与患者治疗前肥胖度呈相关关系,肥胖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5);病程≤5年的患者组与5 ~10年患者组间疗效有明显差异,x2=8.002,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肯定、操作方便,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病程、肥胖度、病因诱因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卢圣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通过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代谢组学特征谱的研究,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微观基础.结果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较健康对照组溶血磷脂酰胆碱,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鞘氨醇类物质的代谢水平均下调.结论 心肌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能量代谢、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紊乱.

    作者:朱明丹;杜武勋;姜民;魏聪聪;张少强;袁宏伟;刘长玉;张建平;冯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方水提工艺的正交试验法结合UPLC优选

    目的 优选疏肝健脾方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以黄芪甲苷含量、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疏肝健脾方水提工艺的影响.结果 疏肝健脾方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疏肝健脾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姜辉;李竹青;秦秀娟;张家富;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