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娜;张国英;邓颖慧
目的 通过常规药效学实验验证清肠化湿方与临床功能主治有关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清肠化湿方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反应实验研究清肠化湿方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的清肠化湿方能显著改善小鼠耳肿胀炎症反应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低、中、高剂量的清肠化湿方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低剂量清肠化湿方在30 min较明显的延长小鼠热板反应的作用时间,中剂量清肠化湿方在45min较明显的延长小鼠热板反应的作用时间,高剂量清肠化湿方在30 min和60 min可明显的延长小鼠热板反应的作用时间.结论 清肠化湿方能够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炎症反应、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小鼠热板反应的作用时间,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丽;刘志辉;朱萱萱;叶柏;沈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养阴止血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养阴止血方治疗HSPN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0例阴虚型HS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养阴止血方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1.5mg·kg-1·d-1,疗程3个月.采用CBA(微量样本流式蛋白定量技术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结果 养阴止血方治疗HSPN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显著降低HSPN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组血清IL-8、TNF-α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止血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8、TNF-α水平,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HSPN的作用.
作者:郑佳新;张春戬;张云竹;刘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以大数据为基础,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2002年至2013年1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结果 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下为主;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症状中,乏力所占比重高,为65.50%;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是慢性乙型肝炎两大主要中医证型,所占比重大分别为占53.41%、28.33%.结论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可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是中医临床科研一大平台,体现了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思想.
作者:郭明星;李晓东;盛国光;李慧;吴辉坤;黄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蒙药寒水石化灰小剂的组方构成和炮制工艺,对比分析主要成分.方法 制备寒水石化灰小剂各组样品的含药血清和半仿生法溶出样品.四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各组样本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的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碳酸钙组方和硫酸钙组方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率的影响.原子吸收法测定钙含量,质谱对比分析组方中主要成分.结果 寒水石化灰小剂1号样本组(500℃、焖煅1h,组方中含有查干榜嘎和硫酸钙)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为显著,且克隆形成率低.1号样本溶出少,但溶出液中钙含量高于对应生品.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各样品的胡椒碱和没食子酸等成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 寒水石化灰小剂的佳炮制工艺为500℃、焖煅1h,优组方是寒水石(硫酸钙)、查干榜嘎组方.
作者:陆景坤;赵立元;布仁;孙鹏;尚颖;苏立平;周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在体外实验基础上,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的Treg免疫功能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予实验当日早、晚各腹腔注射10 μg HMGBl,并于注射后第2天、4天、6天分别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黄芪甲苷.实验分组: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HMGB1实验组;(HMGB1+ NS)组;(HMGB1+ AST)Ⅰ组;(HMGB1+ AST) Ⅱ组;(HMGB1+ AST) Ⅲ组.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提取脾脏Treg,并将Treg与CD4+ CD25-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对Treg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当加入HMGB1攻击组Treg共培养后,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较加入正常对照组Treg明显减轻(P<0.01),上清中IFN-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生理盐水治疗组动物上述指标与HMGBl攻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AST治疗组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这种趋势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MGB1在体内可抑制小鼠Treg免疫功能发挥,而黄芪甲苷可拮抗HMGB1对Treg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金凤;黄立锋;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张震宇;王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与滇龙胆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环境因素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影响形成的作用效应.方法 运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药材品质组分别与气候组、土壤条件组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滇龙胆品质起主要影响效应的生态环境因子有和土壤条件:年均温度、5~7月平均温度、5~10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等因子对滇龙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初步筛选出影响滇龙胆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为揭示滇龙胆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作者:狐小斌;张智慧;季鹏章;林奇;王丽;陶云;钱均祥;王家金;朱新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于寄主植物差异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生物学特征及寄主多样性、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苏本伟;朱开昕;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消溃汤灌肠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改变及结肠黏膜修复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消溃汤正常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美沙拉嗪及生理盐水灌肠,观察模型大鼠症状学评分及结肠黏膜形态学、组织学评分变化.结果 在症状学大便性状评分方面消溃汤正常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高等剂量和中等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症状学大便带血评分,结肠黏膜形态学、组织学评分变化方面消渍汤正常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美沙拉嗪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高等剂量优于中等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 消溃汤灌肠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症状,有效修复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其中以消溃汤高剂量组为甚.
作者:刘佃温;杨会举;曾迪;刘世举;刘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下文简称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Wnt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C-Myc、Cyclin-D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治疗PLGC进行探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混合组及维酶素组6组,后五组采取MNNG配合饥饱失常及情绪刺激综合因素8周制备PLGC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用蜥蜴散不同组合剂及维酶素混悬液进行治疗,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大鼠胃组织C-Myc、Cyclin-D1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C-Myc、Cyclin-D1蛋白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蜥蜴散80目组、蜥蜴散100目组与蜥蜴散80+ 100目混合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蜥蜴散可以降低或抑制PLGC大鼠胃组织中增殖蛋白C-Myc和Cyclin-D1的表达,部分逆转其胃黏膜病理变化,揭示了其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其黏膜增生、分化,促进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恢复其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同时对胃黏膜的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作者:叶景阳;朱西杰;王儒;李美丽;孔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得独一味组培苗的方法.方法 以野生独一味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适宜野生独一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2.4-D 1.0mg/L+6-BA 2.0mg/L;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5mg/L+ NAA 0.1mg/L.结论 通过研究组织培养中不同激素配比,获得了独一味组培苗,初步建立了独一味快繁技术.
作者:张珏;杨轶浠;王跃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ZTC天然澄清剂联合大孔树脂对白子草总多糖的纯化效果,确定白子草总多糖的纯化工艺.方法 以絮体形态、溶液状态、多糖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加样顺序、药液浓度、药液pH、絮凝温度、絮凝剂用量等因素对ZTC总多糖纯化效果的影响;以多糖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型号、药液pH、药液浓度、吸附流速、药材树脂(干)比、树脂柱径高比、洗脱液pH、洗脱流速等因素对大孔树脂总多糖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ZTC纯化白子草总多糖的工艺,白子草总多糖纯度从26.34%提高至48.86%;建立了大孔树脂纯化白子草总多糖的工艺,白子草总多糖纯度从48.86%提高至65.26%.结论 本研究采用ZTC天然澄清剂联合大孔树脂技术建立了白子草总多糖的纯化工艺,为白子草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开发及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曾令军;柯小温;宋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与TNF-α、IL-6的关系,观察育胎灵煎剂对该病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习惯性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育胎灵煎剂的治疗组30例和用孕康口服液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6变化.结果 育胎灵煎剂能降低血清TNF-α含量,同时使血中IL-6含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育胎灵煎剂有通过调节TNF-α、IL-6等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而起到降低再次流产发生的作用.
作者:胡晓华;王娅丽;陈影;冯玉;周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薏苡仁油对人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评估薏苡仁油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以A549肺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进行干预.TGF-β1刺激48 h后,应用圆形度定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析细胞表面上皮特征性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特征性蛋白α-SMA、FN和Collagen Ⅰ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圆形度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FN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和Collagen Ⅰ表达升高,MMP-9和TIMP-1的分泌量增加,但均无显著性(P>0.05).与TGF-β1组比较,高剂量组E-cad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剂量组Collagen Ⅰ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TIMP-1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其它未显示出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 薏苡仁油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
作者:沈俊岭;李建生;余海滨;任周新;罗珊;李俊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朱南孙教授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证经验.朱老认为瘀热互结,正虚邪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主要病机,治疗宜以清热化瘀扶正为法.文章介绍朱老以清热散结、化瘀止痛、调经促孕为特色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未控以痛经、盆腔包块、不孕为主症的临床经验,并举典型案例1则以说明.
作者:何珏;马立红;李娟;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细辛不过钱”一直是困扰中医药学术界和临床医者的瓶颈问题.研究认为,“细辛不过钱”具有丰富的内涵,即正品细辛、用根、单用、用散、内服,“五位一体”,不可分割;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指导临床应用.《中国药典》法定细辛的剂量为3~ 10g,与临床用药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问题在于传承缺失,创新滞后,有必要进行修订,科学界定细辛的有效剂量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汪琼;周祯祥;黄芳;李晶晶;韩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中医临床纵向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纵向数据分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至少可以提供三个信息:①分组干预后的测量有无差异?②不同干预时间点的测量有无差异?③分组和干预时间点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系统了解纵向数据分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对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选择适宜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不无裨益.
作者:杨联河;牛乐;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联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舒络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侧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额肌及口轮匝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及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患侧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相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 通脉舒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难治性面瘫疗效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马云枝;张晓阳;沈晓明;兰瑞;张改;佘振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文章从藏医药学术流派传承角度出发,对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南派藏医药在已有的藏医药理论与成就基础上,注重吸纳中医学及印度等其它医学的有益成分.与其它不同文化长期的交融共生中,相继涌现出宿喀·娘尼多吉、帝玛尔·丹增彭措等大批为藏医药事业有杰出贡献的藏医药大师,编著了《千万舍利》、《晶珠本草》等南派藏医药经典著作,并形成了实践性颇强的南派藏医特色诊疗方法.通过对藏药品种、药性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藏药炮制加工实践经验,并创制了数量可观的名贵藏成药,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杨文娟;聂佳;俞佳;赖先荣;张丹;降拥四郎;张艺;邓都;更藏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从宏量和微量元素方面,考察同一生产基地不同采收期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壮药苦丁茶质量及其合理采收期.方法 用微波-硝酸消解法消解各样品,应用ICP-AES测定技术对其中的13种宏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动态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4%~109.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1%,仪器的精密度小于或等于1.75%.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并且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多种微量元素.结论 不同时期采收的苦丁茶含有丰富的Ba,Mn,Zn,Be等微量元素,综合各元素的含量及苦丁茶的生长情况,初步认为苦丁茶的采收期可以考虑选择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份.该文探讨壮药苦丁茶中宏量及微量元素的动态含量测定,为苦丁茶的合理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周劲帆;王秋月;冯洁;赖茂祥;黄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如意金黄散对局部皮肤TNF-α,IL-1及IL-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如意金黄散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干预7天后取部分疮疡皮肤组织检测各组TNF-α、IL-1及IL-8光密度值.结果 如意金黄散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1及IL-8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如意金黄散在炎症反应时可以有效下调TNF-α及IL-1、IL-8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并且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此机制作用实现的.
作者:张远哲;沈涛;朱晓燕;黎豫川;董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