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陈广祥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头置换,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术后按Harris评分标准判断,优良率为76.2%.术后3个月大转子处见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高龄股骨转子问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的.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经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 口服,每天1次,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29例NSCLC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2例(6.8%),部分缓解(PR)8例(27.5%),稳定(SD)8例(27.5%),进展(PD)11例(37.9%).有效率为38.6%.疾病控制率为66.1%.常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放化疗失败或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作者:王彬;时建明;姜洪心;杨辉;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伴红细胞增多的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IHES)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伴红细胞增多的IHES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IHES为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表现为心血管、肺、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等多器官损害,男性多见,需排除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与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EL)、Churg-Strauss综合征鉴别.给予干扰素、激素、羟基脲治疗后嗜酸粒细胞下降.结论 对IHES予干扰素、激素等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翟丽佳;闵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肱动脉进行检测,观察反应性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加压释放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血管内皮功能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成负相关关系(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既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又有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颜紫宁;范莉;芮逸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胶质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c-myc、cyclin D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c-myc、cyclin D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组织中hTERT和c-myc、cyclinD1基因的表达;6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并对检测结果 与随访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胶质瘤中,30例表达hTERT,阳性率为53.6%;33例表达c-myc基因,阳性率为58.9%;32例表达cyclin D1基因,阳性率为57.1%.正常脑组织不表达hTERT、c-mye、cyclin D1.随着胶质瘤分级的升高,hTERT和c-my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强(P<0.05).hTERT与c-myc、cyclin D1基因的表达两两成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成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hTERT、c-myc、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变和过度增殖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东林;朱建建;邵伟伟;曹晓蕾;施公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雄性新西兰兔给予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采用阿司匹林5~20 mg/kg治疗4周,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用比浊法测定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结果 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血清TC降低25.7%~48.0%,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38.3%~66.2%,HDL-C升高33.3%~70.8%,LDL-C与HDL-C比值降低48.3%~81.9%.阿司匹林(5~10mg/kg-1)对ADP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剂量增加至20mg/kg-1时,对血小板的聚集抑制作用反而减弱.结论 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具有明显的调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两者发挥佳作用的剂量不同.

    作者:华轶男;薛洁;朱路佳;张岩;谢梅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而临床无乙型肝炎症状的孕妇20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乙肝血清学测定分为大三阳亚组80例,小三阳亚组124例.随机抽取同期、同产次、同孕周、同年龄无合并症的孕妇100例作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同时了解HBV感染的母要传播.结果 研究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三阳与小三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5.23%.结论 孕妇无症状的HBV携带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母要影响较大;应加强这些孕妇的孕期监护,积极防治早产、产后出血等的发生.

    作者:陈炳香;袁鹤;李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对8例轻中度OSAHS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4~16个月.结果 除1例外,其余7例患者鼾声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大有改善,嗜睡现象消失.结论 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治疗轻中度OSAHS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陈黎;董频;肖根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方法 采用HPLC-FLD法测定,以Kromasil C<,18柱为分析柱,0.4%三乙胺溶液(pH3.00)-乙腈(87:13,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激发波长为295 nm,发射波长为490 nm,洛美沙星为内标物.结果 左氧氟沙星在0.0156~16.0μ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2.5)%;日内差异≤3.9%,日间差异≤3.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左氧氟沙星血浆浓度的监测.

    作者:顾继红;高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龄产妇300例病理妊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病理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高龄单胎产妇300例与同期年龄<35岁的单胎产妇300例进行配对,比较两组病理妊娠发生情况.结果 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早产、妊娠胆汁瘀积症等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龄产妇病理妊娠发生率高,应加强对高龄产妇的围产期管理,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

    作者:许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孕激素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b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干预后子宫肌瘤细胞bcl-2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进行子宫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浓度为0.1、10、1000 ng/ml孕酮、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后,均上调子宫肌瘤细胞内bel-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可增加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bel.2基因的表达.

    作者:倪一青;孔娜;韩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局部治疗在鼻-鼻窦炎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鼻一鼻宴炎综合征[R/S,亦称鼻后滴注综合征(PND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 以反复咳嗽为主诉,而后确诊为R/S的200例采取两种治疗方案,一种只静脉用抗生素(短期抗组胺、中药返魂草消炎祛痰作为基础治疗),另一种是基础治疗加局部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不管R/S是否并存下呼吸道感染,基础治疗加局部治疗组3项指标皆优于只用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S引起的慢性咳嗽,加用积极的局部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床效.

    作者:薛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异性IgG、IgM定量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G、IgM定量检测在小儿 MP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ERI-ON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特异性MP-IgG、IgM,同时检测82例患儿家长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各年龄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第1份血清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婴儿组8.9%,幼儿组29.4%.学龄前组35.1%,学龄组47.8%,IgM总阳性率为23.9%,IgM总阳性率为17.0%.有20例患儿的第1份血清MP呈阴性,而第2份血清为阳性,双份血清的M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MP感染患儿家长中,27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呈阳性;30例非MP感染患儿家长中,8例血清特异性MP-IgG、IgM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MP感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双份血清IgG、IgM的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MP感染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刘建平;黄莉;季伟;周卫芳;陈正荣;张爱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予以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24 h尿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治疗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CRP和IL-6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尿白蛋白,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CRP、IL-6的抗炎作用实现.

    作者:杨静;马树人;曹加淮;刘彦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常用两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两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 将98例(219颗牙)牙本质过敏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4例113颗牙)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处理,乙组(54例106颗牙)用Gluma系统处理剂处理.分别观察即时和3个月的疗效.结果 即刻有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76.99%(87/113)和93.40%(99/106);3个月后复查有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69.31%(70/101)和89.00%(89/100),乙组疗效显著优于甲组(均P<0.01).结论 Gluma系统处理剂是一种常用的疗效较好的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脱敏剂.

    作者:王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96例救治分析

    现代外伤以高能量损伤特点,且多发伤发生率高,易因迅速而严惩的生理障碍而致死.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9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潘天鸿;张曙光;周金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80岁以上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的49例80岁以上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胆石症患者有合并症占89.8%(44/49),以心血管疾病为多,51%的患者合并多种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胆囊在急性炎症期易发生坏死穿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7%.治愈47例,死亡2例.结论 高龄并非手术禁忌,重视合并症治疗,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防患于未然,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张强;顾汉信;陈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颈癌放疗间隙同步化疗61例疗效分析

    Ⅲ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下简称放疗)疗效较Ⅰ、Ⅱ期差,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是近年探索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朱雪新;钱国惠;项达军;陆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曲马多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曲马多是否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是否有效.方法 将36例择期LC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在全麻诱导后消毒铺巾时静脉缓慢推注曲马多2.5 mg/kg,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关闭腹腔时静脉缓慢推注曲马多2.5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手术结束后2.4、8、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术前应用曲马多2.5 mg/kg比手术结束时应用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长效中枢性镇痛方法.结论 曲马多术前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范昀;鄂勇;赵建华;方志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肺外围型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对45例临床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进行组织活检.结果 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枪穿刺取材成功率为100%,组织病理确诊率为97.8%,并发症极少.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诊断率高,安全实用,是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其霞;操乐杰;李美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治疗膀胱肿瘤25例.术后定期行丝裂霉素20mg膀胱腔内灌注化疗.随访3~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无水中毒发生,无闭孔反射;术后恢复快,近期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李建国;浦金贤;何颂鲁;田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