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咏乐;杨伟文;濮翔科
目的调查福州市男、女人群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峰值骨量、骨密度与运动因素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50875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名25~45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有关的运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 (1)30~岁年龄组前臂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同性别25~岁和40~岁年龄组骨密度.(2)在同一年龄组中, 25~岁和30~岁年龄组,运动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者.在运动者中,运动方式为2级者其骨密度显著高于运动方式为1级者.结论福州市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岁年龄组.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577±0.061 g/cm2、0.496±0.037g/cm2.增加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峰值骨量.
作者:杨沛彦;苏友新;孙俊英;许书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近四年两所医院116例确诊急性肺栓塞(PE)病例进行总结.前二年对疑诊病例用肺动脉造影(PA)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后二年对疑诊病例采用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新诊断策略,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结果:前二年22例疑诊病确诊PE14例;后二年346例疑诊病例确诊PE102例,应用新诊断策略后确诊病例明显增多.随访1个月未见新发病例.提示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能是诊断PE的较好策略.
作者:侍巍;刘化;陆文彬;郑宏;张山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大鼠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早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使用SD大鼠20只作为供体、Wistar大鼠20只作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胰腺十二指肠移植;Wistar大鼠20只行单纯左肾切除作为对照.于术后12 h、1 d、2 d、3 d分批处死取血清,Elisa法检测RANTES表达的变化,光镜下观察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RANTES无明显变化,实验组RANTES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较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移植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与RANTES的表达相对应,呈逐渐增多趋势.结论血清RANTES 浓度的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在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早期的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帮助.
作者:陈彦;朱兴国;李德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胆囊十二指肠瘘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临床表现为胆道感染7例,肠梗阻3例,两者均有5例.均经手术证实和治疗.术前确诊仅1例.术后均顺利出院.认为应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及恰当的术式.外科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断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并根据情况探查胆总管或行胆肠内引流.
作者:李伟;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组74例、缓解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48人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差异,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分型、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C4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PLT、PCT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MPV明显比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小(P<0.05).PLT、PCT分别与RF、ESR、CRP、Ig成正相关,MPV和IgA成负相关.提示PLT、PCT及MPV作为RA活动的临床指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祁军;顾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下鼻甲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480例,并与下鼻甲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的200例慢性鼻炎作对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对照组为3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43.3%(P<0.01).治疗组注射后反应轻,无毒副作用.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简便价廉,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洪育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初步研究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在人椎间盘的蛋白质组特性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疾病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取人的正常椎间盘组织(包括纤维环和髓核),针对细胞外基质分子蛋白进行蛋白萃取,通过氯化铯梯度离心去除蛋白多糖,通过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双向电泳分别分离纤维环和髓核的蛋白质,分析电泳图像,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蛋白质点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双向电泳显示,纤维环和髓核的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纤维环和髓核中的小分子蛋白在pH 3~10、分子量16~250 kd范围内能被很好地分离.对各蛋白质点行质谱仪鉴定,分别确定了其中相同的19种蛋白质.结论双向电泳可有效地分离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通过质谱仪鉴定可以确定其组成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软骨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的功能及在椎间盘病变中的改变和所起的作用打下基础.
作者:冯皓宇;郝跃峰;关海山;李承罡;唐天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共刺激分子4-1BB转基因细胞并探讨4-1BB的体外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克隆出人4-1BB基因,经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4-1BB/pGEZ-Term与两个辅助病毒载体用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重新铺板的293T细胞,加入Zeocin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经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等方法鉴定转基因细胞;3H-TdR掺入法分析转基因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DCs 培养过程中,加入转基因细胞与激发型CD40单抗5C11,流式细胞仪分析DCs表面分子CD80、CD83和CD86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人4-1BB蛋白的转基因细胞4-1BB/293T,该转基因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可抑制其体外增殖,可协同5C11促进DCs的体外成熟,上调DCs表面分子CD80、CD83和CD86的表达.结论稳定表达4-1BB蛋白的转基因细胞株的建立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董秋明;张光波;徐颖;陈永井;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经过.进行了讨论18例多数发病于术后第3~4天,13例治愈,5例死亡,治愈率72.2%,病死率27.8%.对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其预防,认为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症状轻重不一,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赵国强;高新芳;邹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单纯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院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煦禾;朱兴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贲门癌中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贲门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贲门癌中PTEN基因表达率为43.1%,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100%,PTEN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贲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中华;钱海鑫;钱永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3例鼻咽癌组织中COX-2和 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X-2和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33/43)和76.7%(32/43),COX-2在Ⅳ期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4/14),并与Survivin的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2的过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细胞的凋亡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周乐源;周菊英;吴玉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26例掌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髓炎、钢板外露、断裂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表明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作者:沈国良;陆兴安;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远端为蒂、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2例足背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6 cm×8 cm~12 cm×10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且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认为该皮瓣有足够血运,成活率高,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钱荣勋;沈忆新;孙天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iNOS蛋白在59例不同病理分级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iNO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2%(45/59)、71.2%(42/59),VEGF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VEGF、iNOS均与肿瘤单位视野中血管平均值(MVD)密切相关(P<0.05).VEGF、iNOS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VEGF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的生成存在密切的相关性;iNOS通过协同和促进VEGF的表达及肿瘤性血管的生成,间接参与肿瘤细胞的恶性演化.
作者:谢芳;顾永平;柴玉海;任苏勤;施勤;张学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激发型4-1BB抗体联合DC主动免疫治疗荷瘤小鼠.3H-TdR掺入试验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分泌IL-2、IFN-γ及IL-10的水平.结果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产生的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下降,但经过免疫治疗后,这类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均得到改善,而且免疫治疗效果越好,改善就明显.结论荷瘤小鼠经免疫治疗后,其骨髓前体细胞来源DC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李敏;陈成;古涛;周桓;张烽;朱一蓓;於葛华;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羊水过少132例.结果显示,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后;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5%.羊水过少组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和脐带绕颈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应严密监测胎心及胎盘功能,以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樊莉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84例全麻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硝酸甘油组(Ⅱ组)、亚宁定组(Ⅲ组)和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组(Ⅳ组)4组,每组各21例,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连续观察4组患者降压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Ⅱ、Ⅲ、Ⅳ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术中心率明显增加(P<0.01),Ⅲ、Ⅳ组心率无明显变化.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术中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亚宁定对普通患者应用较好,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学兰;王琛;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兴祥;朱贤;谷遐龄;葛建飞;沙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的及常见的并发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严重威胁.我院2001年至2004年收治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及时临床处理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