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明;张光波;徐颖;陈永井;张学光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GDM为GDM组,30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妊娠第31±1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母体血清胰岛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母体血清IGF-Ⅰ和足月分娩时的脐血清IGF-Ⅰ.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相比,母血IGF-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IRI、脐血IGF-Ⅰ、新生儿体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DM组的母血IGF-Ⅰ和LnIRI成正相关(r=0.424,P<0.05),脐血IGF-Ⅰ和新生儿体重成正相关(r=0.434,P<0.05).结论 GDM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母血IGF-Ⅰ与GDM的IR存在相关性,脐血IGF-Ⅰ参与了GDM巨大儿的病理生理过程.IGF-Ⅰ可能是通过IR这条途径,使生长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失常,导致GDM的形成.
作者:许咏乐;杨伟文;濮翔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84例全麻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硝酸甘油组(Ⅱ组)、亚宁定组(Ⅲ组)和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组(Ⅳ组)4组,每组各21例,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连续观察4组患者降压期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Ⅱ、Ⅲ、Ⅳ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术中心率明显增加(P<0.01),Ⅲ、Ⅳ组心率无明显变化.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术中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亚宁定对普通患者应用较好,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学兰;王琛;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近四年两所医院116例确诊急性肺栓塞(PE)病例进行总结.前二年对疑诊病例用肺动脉造影(PA)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后二年对疑诊病例采用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新诊断策略,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结果:前二年22例疑诊病确诊PE14例;后二年346例疑诊病例确诊PE102例,应用新诊断策略后确诊病例明显增多.随访1个月未见新发病例.提示临床评价结合血清D-二聚体测定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能是诊断PE的较好策略.
作者:侍巍;刘化;陆文彬;郑宏;张山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 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 (5 mg/kg)、甲基强的松龙(MP, 100 mg/kg).于术后2、12、24 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量.结果 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开今;陈向阳;张志明;唐天驷;杨惠林;袁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1例的疗效.均先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率99.03%,复发率3.44%,并发症发生率1.2%,无死亡病例.表明RFCA是治疗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庆业;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郑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MRI资料.结果除2个较小子宫肌瘤病灶术前MRI诊断可疑外,其余诊断均符合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两者的MRI信号特征是MRI准确诊断子宫多发病灶的基础,结合病灶的强化特征、境界、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和局部子宫轮廓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梅花;陆之安;沈钧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回顾分析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再手术的常见原因有相同间隙和不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未能彻底减压、继发性腰椎不稳等.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前,必须明确诊断、精确定位,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再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症状、恢复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作者:范志海;沈忆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痛宁汤剂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加冰水刺激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心痛宁对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ecNOS及ecNOS mRNA 表达下调,心痛宁能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表达.结论心痛宁上调大鼠缺血心肌ecNOS及ecNOS mRNA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晓岚;张亚男;叶新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单纯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院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煦禾;朱兴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rhIL-18包涵体、可溶性(His融合型)两种形式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已构建的pBV220-IL-18重组质粒中双酶切获取IL-18基因,回收后重组至pLHis质粒构建重组载体.42℃热诱导pBV220-IL-18表达,产生rhIL-18包涵体,IPTG诱导pLHis-IL-18表达,产生可溶性rhIL-18蛋白.两者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两种重组表达载体均表达产生了rhIL-18,且均可刺激人PMBC上清产生IFN-γ,可溶性rhIL-18刺激人外周血产生IFN-γ的能力高于包涵体形式的rhIL-18.结论可溶性rhIL-18具有比包涵体形式的rhIL-18更强的活性,这为IL-18原核表达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海峰;李丽娥;盛伟华;缪竞诚;谢宇锋;王金志;杨吉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1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经过.进行了讨论18例多数发病于术后第3~4天,13例治愈,5例死亡,治愈率72.2%,病死率27.8%.对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其预防,认为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症状轻重不一,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赵国强;高新芳;邹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将78例结肠镜检查者随机分两组:异丙酚组40例静注异丙酚达4级镇静状态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38例按常规行结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反应和进镜时间.异丙酚组检查中平均收缩压变化明显(P<0.01),检查后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平均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检查中和检查后无明显变化(P>0.05);异丙酚组检查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异丙酚组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进镜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结肠镜检查时应用异丙酚静脉镇静安全有效,其反应优于常规检查.
作者:薛振龙;石健;龚雪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关键期之前得到确认和干预,使对患儿语言和智力发育的不利影响降低到低程度.我院从2000年底起利用耳声发射即OAE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足月新生儿筛查结果已有报道[1],现将高危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听力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兴祥;朱贤;谷遐龄;葛建飞;沙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椎体间植骨加Z-plate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新鲜成人胸腰椎标本(T12-S1)10具,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分别以Z-plate和椎体间模拟植骨后加Z-plate固定,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椎体间植骨加Z-plate固定比单纯Z-plate固定脊柱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前路植骨加Z-plate固定可以加强失稳脊柱的稳定性,对损伤脊柱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建炜;董启榕;成红兵;王以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MP-9基因蛋白在68例胃癌的表达情况,以20例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作对照,对随访14个月至13年的35例患者作了生存分析.结果 68例胃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86.76%(59/68),对照组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20.00%(4/20).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MMP-9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别为95.65%、68.18% (P<0.05);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胃癌的 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91.30%、92.05% (P<0.05).MMP-9阳性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0.00%、56.67%、36.67%、10.00%和3.33%,MMP-9阴性患者术后1、3、5、7、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0.00%、60.00%和40.00%.MMP-9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比MMP-9阴性患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 MMP-9高表达促进肿瘤转移.MMP-9在胃癌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王小侠;冯一中;周剑影;郭晓葵;刘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氯氨酮(5 mg/100g)麻醉条件下,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4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普伐他汀水溶液(2 mg/kg)、α-D3水溶液(0.05 μg/kg)及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灌胃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普伐他汀水溶液灌胃治疗,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王靖;姚啸生;唐天驷;滕红林;叶澄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介绍2004年1月19日至21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专家组来该院手术演示中的体外循环管理策略.方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例,均使用进口膜式氧合器.低预充量550 ml.中度低温中流量4例,深低温低流量1例.全部采用冷晶体心肌保护液.常规超滤3例,常规/改良结合1例,平衡超滤1例.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9~92 min,体外循环时间62~122 min,全部自动复跳.尿量排出满意.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与体外循环相关的故障和并发症,全部顺利停机,痊愈出院.结论血气管理宜采用α和pH稳态相结合,转流中维持较高的红细胞压积和灌注流量,注重脑保护.常规超滤用细管连接血液浓缩器两端在采药板动静脉插口间进行.
作者:傅惟定;朱德明;陈虹;张蔚;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福州市男、女人群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峰值骨量、骨密度与运动因素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50875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名25~45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有关的运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 (1)30~岁年龄组前臂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同性别25~岁和40~岁年龄组骨密度.(2)在同一年龄组中, 25~岁和30~岁年龄组,运动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者.在运动者中,运动方式为2级者其骨密度显著高于运动方式为1级者.结论福州市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岁年龄组.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577±0.061 g/cm2、0.496±0.037g/cm2.增加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峰值骨量.
作者:杨沛彦;苏友新;孙俊英;许书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访髋臼后壁骨折80例,采用Matta改良方法对临床结果和X线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术后1年以后临床结果优55例, 良6例,一般10例,差9例;X线片优46例,良11例,一般12例,差11例.表明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脱位复位的时间、关节退变、关节面嵌压骨折或伴软骨缺损.
作者:赵德富;孙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