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妇女取环术中软化宫颈的作用

王爱芬;郭金娥;侯丹凤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绝经妇女, 取环术, 软化宫颈
摘要: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子营萎缩、子宫颈缩紧及宫内节育环放置时间较长,多种原因造成取环手术的困难和手术失败.近年来,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避免受术者的痛苦,便于取环,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的方法为绝经的妇女取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间断冷晶体液心肌保护下转流温度对系统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时不同转流温度下进行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探讨转流温度对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转流降温下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以转流中直肠温度低点作为临床分析观察点,被引入的观察变量包括术中、术后的部分生理指标、术后早期尿量、胸引量,以及术后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和时间如:多巴胺使用时间、硝普钠使用时间等.结果经过统计筛选终入选的变量是术后24 h内尿量(ml/kg)、术中钾、呼吸机带机时间、多巴胺使用时间和24 h胸引量(ml/kg).结论随转流温度的增高,血钾也增高,多巴胺使用时间延长.但术后24 h内尿量(ml/kg),24 h胸引量(ml/kg)减少,呼吸机带机时间缩短.

    作者:翟光地;沈振亚;姜子菲;陈锡厚;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rhIL-24基因抑制胃癌生长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rhIL-24蛋白体外对胃癌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已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L24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使其上清稳定表达rhIL-24,同时用已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1a(+)IL-24-BL-21,抽提BL-21菌中表达的rhIL-24,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鉴定rhIL-24的表达,MTT法检测rhIL-24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HO细胞和BL-21菌表达的rhIL-24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观察rhIL-24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hIL-24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hIL-24可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rhIL-24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结论 rhIL-24蛋白有多重抗肿瘤能力,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作者:严苏;韩梅;谢宇锋;盛伟华;陈卫昌;杨吉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大鼠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0~250 g,共24只,配成12对,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自配川芎嗪乳酸钠林格氏液作为实验组供体大鼠肝脏的灌注液和保存液;对照组则用不含川芎嗪的乳酸钠林格氏液,供肝获取后均将其保存在4℃的保存液中4 h.然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术后6 h处死受体大鼠,检测血浆中AST、ALT、LDH水平,取肝脏组织,流式细胞法分析肝细胞的凋亡百分比, 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AST、ALT、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法分析实验组凋亡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凋亡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肝脏中bcl-2表达明显,而对照组则为阴性.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

    作者:张伯;钱海鑫;秦磊;胡明政;乔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OX-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用COX-2特异性抗体检测57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性癌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有COX-2的免疫着色,而正常卵巢组织中未见一例着色.卵巢上皮性癌中COX-2(61.40%)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25.0%)正常卵巢组织(P《0.05),COX-2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腹水的多少无关(P》0.05).结论 COX-2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关,COX-2蛋白能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朱巧英;胡建铭;周欣;康苏娅;詹升华;顾冬梅;虞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学新生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的调查

    目的了解新生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状况、集中的心理问题及分析产生的原因,建立大学新生人缘关系能力的心理档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7名大学新生进行人缘关系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在调查的新生中,部分新生人缘关系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女生的人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人缘关系心理健康优于独生子女.新生们在处理人缘关系中,集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结论新生的人缘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高度重视.

    作者:彭晓蓓;蒋晓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TGF-β1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不同阶段CRF患者和16例正常人尿TGF-β1水平.结果 CRF患者尿TGF-β1高于正常人.Ⅰ、Ⅱ、Ⅲ期CRF患者尿TGF-β1随肾损害加重逐渐升高,而Ⅳ期CRF患者尿TGF-β1有下降趋势,与血清肌酐呈分离现象.结论 CRF患者尿TGF-β1可作为反映肾损害程度的一个敏感性指标,有助于评价CRF的发生发展以及肾脏纤维化水平,同时对CRF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冉;熊佩华;张玲;陈爱平;府剑英;潘肇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ilon骨折32例临床疗效分析

    将32例Pilon骨折,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分别进行了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同时给予术后必要的对症治疗与合理的功能锻炼,探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Mazur评分系统评估疗效,32例患者,优12例,良16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达87.5%.并发症:1例发生伤口感染,无深部感染;1例胫前软组织坏死,骨质裸露;1例外固定器针眼感染;2例迟延愈合.结果表明,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福堂;李艳梅;张本寿;黄洪;邹吉林;徐志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与预后分析

    回顾性分析21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并与普通型平滑肌瘤比较. 探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结果: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发现腹部包块为主,占90.5%,核分裂0-4/10HPF的患者占90.4%,临床表现、肌瘤大小及数目与普通型平滑肌瘤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其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相似,应注意鉴别.

    作者:寻克娟;钱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磷脂酰肌醇3(PI3K)激酶信号途径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促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DGF-BB和LY29400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HSC-T6内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PDGF-BB在浓度1~10 ng/ml 时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细胞增殖(P《0.05),当浓度大于10 ng/ml 时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促增殖作用达到饱和.5 μmol/L、10 μmol/L、25 μmol/L 的LY294002均能显著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BB刺激的HSC-T6增殖(P《0.001). PDGF-BB能促进HSCⅠ型胶原mRNA表达,24 h、48 h时相对于对照组的表达量为112.2%,182.5%.LY294002能显著抑制PDGF-BB促Ⅰ型胶原表达,24 h、48 h时相对表达量为76.4%,52.6%.结论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途径是调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分泌胶原的重要通道,抑制该通路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徐永锋;管洪庚;薛万江;岑建农;谷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分析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d storage myopathy,LSM)是指由于肌肉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肌肪沉积在肌纤维中的一组疾病.目前肉碱缺乏是脂肪代谢性疾病公认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报道如下.

    作者:方琪;董万利;徐耑;蔡秀英;曹健;谢芳;柴玉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筛选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避免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胎儿出生.方法对孕周达16周以上的473例孕妇进行了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其中:高危因素111例,非高危因素362例.结果从中检出心脏畸形8例,心外畸形47例,其中高危妊娠中检出心脏畸形的有7例,检出率6.3%.非高危因素中检出心脏畸形的1例,占0.28%.两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多切面检查,重点放在检查胎儿四腔心切面,可以排除70%~80%的先天性心脏病.建议在高危妊娠中推广胎儿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

    作者:夏飞;杨俊华;陈珊珊;卢敏;沈宗姬;何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未接受任何治疗、经多导睡眠监测仪8 h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54例,参照OSAHS诊治指南按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病情分度,其中轻-中度组(轻度9例,中度18例)和重度OSAHS组各27例,次日监测结束后空腹外周血瘦素、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和HOMA-IR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结果重度OSAHS组的平均和低SpO2皆显著低于轻-中度组,BMI、血清瘦素水平和HOMA指数则明显高于轻-中度组,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比较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瘦素与BMI和AHI成正相关,与平均及低脉氧饱和度均存在负相关.HOMA-IR指数则和BMI、AHI成正相关,和低SpO2存在负相关.结论在OSAHS患者中,睡眠呼吸功能紊乱和肥胖、瘦素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施敏骅;徐迅;施毕旻;陈锐;张文雅;黄隽英;胡华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应激后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观测

    目的探讨手术应激后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16例,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72 h采集外周血3.5~5 ml加入肝素.分离出中性粒细胞后,培养15 h,加入7-AAD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术前13.27%±1.90%,术后7.55%±1.26%,P<0.05),术后72 h仍处于减少状态(5.47%±0.71%,P<0.05).结论手术创伤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中性粒细凋亡的延迟可能是术后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风;汪健;张学兰;王兴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实体瘤细胞染色体分析的新技术--光谱核型分析

    目的采用光谱核型分析技术对实体瘤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为临床对肿瘤的诊断、预后估计和疗效的评价提供重要的判断指标.方法应用多种荧光染料的频谱重叠探针对10例实体瘤细胞进行光谱核型分析.结果我们建立了稳定的光谱核型分析方法,发现肿瘤实体瘤染色体异常呈多倍体且结构异常复杂,包括易位、缺失、扩增、重排、双着丝粒、等臂及标记染色体等.结论光谱核型分析技术可揭示常规核型分析方法难以识别的染色体结构,将成为实体瘤染色体的一种精确、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周丽英;钱建新;郭晓葵;戴宏;刘玉龙;周剑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立加利仙应用的探讨

    目的评价小剂量立加利仙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老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的原发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血尿酸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基线对照.每日给予25 mg立加利仙,疗程一周.计算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尿酸(24h Uur)、尿酸清除率(Cur)、尿酸清除分数(FRUAC)、单位肾小球滤过率尿酸排出(EurGFCur)、尿尿酸与尿肌酐比值(Uur/Ucr).结果治疗一周后,高尿酸患者平均Sur从8.48±1.52 mg/dl降低至4.98±1.53 mg/dl,24h Uur、Cur、FRUAC、EurGFCur、Uur/Ucr均显著增加(P《0.01),同时Ccr无明显变化,肾脏尿酸负荷(Flur)明显减少(P《0.001).不同Ccr水平患者24h Uur增加百分数和Sur降低百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轻度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立加利仙可促进尿酸排泄,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短时间应用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邵迎红;田慧;李春霖;贾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程、影像特征、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探讨PXA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的关系.结果:本组肿瘤临床表现以癫痫和头痛为主.CT、MRI示本瘤多发于大脑表浅部位,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囊性肿瘤伴壁结节形成.病理上肿瘤组织主要由多形性细胞组成,无钙化,乏坏死和核分裂.该瘤存活期长,预后良好.治疗上全切加术后放疗能大大减小复发率.

    作者:芮春朵;沈海林;唐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关系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探讨其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将74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血管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24例)、微血管并发症组(27例)、大血管并发症组(23例).观察不同组患者血浆vWF-cp活性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cp活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大血管病变组vWF-c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糖尿病组(P《0.05).结论血浆vWF-cp活性水平下降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形成血栓的另一重要原因.vWF-cp活性异常可能在糖尿病的临床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小芳;成兴波;卢国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31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2~4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JOA评分,术后与术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植物和植骨并发症.提示彻底减压,保留终板的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应用动力性的Zephir钢板固定能保证脊髓型颈椎病良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姚啸生;王靖;唐天驷;杨惠林;姜为民;李洪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必存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将必存溶于生理盐水,在建立模型后1 h,6 h或24 h注入大鼠股静脉中,1星期后分别断头取大鼠脑组织作病理切片并计算梗死体积.结果对照组,0.5 mg必存治疗组,1 mg必存治疗组,坏死体积依次明显减少. 结论必存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剑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影响因素、常见致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17例(85%)发生29次细菌感染,平均每例发生1.7次,89.7%的细菌感染发生于术后四周内,其中以肺部感染为多见(71%).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腹腔感染,术后留置T管与术后胆道感染有相关性.提示细菌感染为肝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留置T管分别是术后腹腔感染和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控制和减少细菌感染在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作者:乔志明;钱海鑫;周晓俊;张伯;秦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