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伟;王浩炜;吴浩荣
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适应证和疗效,对1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CT定位,按微创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和挫伤脑组织,术后1个月进行GOS评分.结果痊愈13例,轻残1例,死亡2例.认为微创手术适用于大脑半球局限性的脑内血肿、后颅窝血肿、脑室内出血和特定部位的中小型硬膜外血肿.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开关颅时间短、正常脑组织暴露少、有利于美容等优点.
作者:陆朝晖;兰青;钱志远;陈坚;刘士海;贡志刚;张全斌;黄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双胎妊娠分娩时难产发生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因此,如何降低双胎妊娠的围产儿病死率,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现将我两院近20年来5例双胎死产情况分析如下,并提出临床防范措施.
作者:李红英;李少琴;罗淑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生长因子(VEGF和bFGF)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增生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利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VEGF和bFGF诱导的CAM小血管生成,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王晓庆;梁中琴;顾振纶;范盘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妇女.本瘤来源于卵巢间质,少数患者有类固醇激素分泌表现.由于本瘤报道较晚,且具较独特的组织学表现,有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笔者报道5例如下.
作者:邵晓红;包健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要求,测定不同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的含量、崩解时限及溶出度.结果各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含量、崩解时限均达规定要求,但崩解时限、溶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有2个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溶出度不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提示不同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片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高志强;潘杰;张全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和母儿并发症.结果:80例妊高征中,初产妇68例,经产妇12例.双胎4例.37周前终止妊娠7例中,新生儿死亡1例(14.29%);≥37周终止妊娠的73例中,死产、新生儿死亡各1例(2.74%),围生儿病死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阴道分娩率为40%,剖宫产率为60%,剖宫产率与妊高征的分类明显相关,且比我院同期产妇剖宫产率37.42%明显增高(P<0.01).重度妊高征中有6例(8.96%)合并有IUGR,而轻度妊高征中无1例并发IUGR.中、重度妊高征中有2个新生儿死亡,1个死产,轻度PIH无1个围生儿死亡.全组无母亲死亡.提示妊高征患者病情控制后宜在37周终止妊娠,随病情进展,IUGR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妊高征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同期产妇的剖宫产率.
作者:殷虹;钱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离体猪肺血管铸型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其1~5级血管的上/下级和同级血管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以评估使用CT测量、计算相对比值的价值.方法 CT扫描灌注铸型药液的4个标本,在铸型标本制成后,分别选取血管主干/左肺后叶/下段至5级动脉和静脉,测量其径值并计算上/下级血管和同级静脉/动脉的相对比值.对CT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和铸型标本上测量和计算的相对比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同级静脉/动脉相对比值中2级与CT扫描计算的相对比值有差异(P<0.05),在3~5级无差异(P>0.05);上下级动脉和静脉相对比值均无差异(P>0.05).结论 CT对血管的上/下级相对比值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纪建松;徐小雄;吕素珍;龚建平;赵中伟;王祖飞;徐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用氧化锌碘仿甲硝唑糊剂充填根管,观察1年后的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83.2%,对照组有效率83.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氧化锌碘仿甲硝唑糊剂均不失为乳牙根管充填比较理想的材料.
作者:徐建萍;姚宁;吴燕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术后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共93例的超声二维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表现.结果表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二维和血流多普勒特征各有其特点可循.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鉴别两者简捷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沈伟东;查月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稳定的脊髓损伤建模方法,为本研究室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A组,行T12椎板切除术+脊髓左半切)、假手术组(B组,行T12椎板切除术,不切脊髓)及正常组(C组).术后1、2、3、4周行改良联合行为评分(CBS),术后24 h及4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等检测,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一致性.结果 A组各周CBS与B、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术后24 h SEP消失,术后4周有恢复,较B、C组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少,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动物模型操作简单,动物存活率高且稳定,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施婵宏;万明辉;朱奇;郭试瑜;夏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联合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DE)的胆道结石患者78例.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 35例;先行LC,然后行ERCP/EST 25例;同时行LC和LCDE 18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上无差异.胆总管结石总取出率为92%,3组分别为93%、95%和87%.认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联合应用多种微创外科技术治疗.
作者:谷春伟;王浩炜;吴浩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用宫腔镜电切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和(或)宫颈管赘生物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或)阴道镜检查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置入宫腔镜应用电视成像系统全方位观察宫颈表面及宫颈管病变,确定宫颈管赘生物的位置及与宫颈管内口的关系,采用顺行或逆行切除法,用环行电极自赘生物根部纵行切割直至切净赘生物,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验.术后2个月随访,46例治愈,治愈率达92%,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表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徐惠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损伤后的大鼠脊髓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量打击法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急性损伤后大鼠脊髓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损伤12 h VEGF即可在大鼠脊髓软脊膜、脊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表达,1 d达高峰,并持续到3 d,7 d时开始下降.结论急性损伤可上调VEGF在脊髓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表达,VEGF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对损伤神经元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关永林;石正洪;郑祖根;董启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既往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其中定位失误、椎间隙感染、原位处理不当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认为术前详尽检查,严格手术适应证;术中准确定位,谨慎操作;术后加强指导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建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分析.分为总组和对照组,HbAlc≤7.0 mmol/L组与HbAlc>7.0 mmol/L组,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分别观察TC、TG、HDL-C、LDL-C、APO-A1、APO-B及比值等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总组TG增高、HDL-C降低、LDL-C增高、APO-A1降低、APO-B增高(均P<0.01或<0.05);高血压组TC增高、HDL-C降低(均P<0.05),HbAlc>7.0 mmol/L组TG增高、APO-B增高(均P<0.05).表明该组患者完全符合2型糖尿病的脂质三联征特点.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之一[1].脑动脉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我院于2002年至2003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术中配合加以讨论,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此类手术.
作者:任震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20例喉部病变进行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并与纤维喉镜对照.螺旋CT轴位图像、MPR 、CTVE 所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气道狭窄情况与纤维喉镜一致.提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 及CTVE,使喉部病变显示的细节得到明显提高,对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奚日泉;周慧;高亚枫;邢建明;滕金宝;徐正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2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达98.56%,手术并发症少.认为良好的手术基础、腹腔镜下手术的基本训练必不可少;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和安全的关键.
作者:戴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内污染致单个细胞核吸收剂量.方法采用3H-TdR小鼠尾静脉注入和液闪测定的方法,研究注入3H-TdR后其在体内血液、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核及骨髓细胞核中的动态掺入过程.经过统计学回归分析和微机选择合适模型拟合符合各自掺入规律的公式.通过对其进行积分计算,估算出3H-TdR内污染后不同时间段单个细胞核平均所受到的累积活度(Bq·h),从而计算出单个细胞核的平均吸收剂量(cGy)和吸收剂量的转换因子(Gy·Bq-1·g).结果掺入公式分别为:血液A(t)=93.24231e-0.03662t -93.24231e-0.06226t (r=0.9626),胸腺A(t)=105.6696e-0.02319t -105.6696e-0.03662 (r=0.9054),脾脏A(t)=160.1895e-0.04212t (r=0.9852),骨髓A(t)=232.7833e-0.04151t (r=0.9609).在120 h后,单个细胞核的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血液2.37 cGy,胸腺3.31 cGy,脾脏6.95 cGy,骨髓5.95 cGy.结论 3H-TdR内污染致单个细胞核吸收剂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增加速率逐渐变缓.
作者:郭丽;杨占山;杨淑琴;章文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采用自体髂骨作鼻腔前部粘膜下充填术治疗原发性萎缩性鼻炎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3岁,平均41岁.病程5~17年.临床症状:缓慢发展的渐进性鼻塞,鼻流脓涕和(或)鼻内擤出脓痂;嗅觉丧失1例,明显减退2例;前额部、鼻根部胀痛,尤以冬季为甚.2例患者时有涕中带血.专科检查:双侧下鼻甲明显萎缩,鼻内有脓性分泌物或脓痂,味恶臭,清除鼻内分泌物或痂皮后,见鼻腔粘膜苍白、菲薄,粘膜有糜烂或散在出血点,鼻腔宽大,可窥见鼻咽部.按文献[1]标准,中度2例,重度1例.
作者:曹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