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银霞;邱家权;吴玉泓;谢守嫔;李海龙;程小丽;杨植媛;邓健男
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汤中当归的鉴别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当归补血汤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当归补血汤中的当归药材,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5 μm,250 mm×4.6 m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0.5%乙酸水溶液(44∶55);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24 nm.结果 当归的薄层色谱鉴别具有较高的专属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阿魏酸方法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样品在0.012 6 ~0.25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RSD=0.78%.结论 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凤瑞;周贤;刘炎;翁丽丽;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钩藤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调查并收集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对其种类、分布、生境及伴生植物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西双版纳有钩藤属植物7种,占国内钩藤属种类的58%.结论 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分布较为广泛,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具有种间差异.
作者:李海涛;张丽霞;彭朝忠;张忠廉;牛迎凤;管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和评价华山松松塔体外抗HIV-1活性.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华山松松塔的细胞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HIV-1感染和未感染细胞之间的融合;细胞病变法检测化合物对HIV-1急性感染的抑制活性.结果 样品Ⅰ-Ⅲ对C8166细胞毒性不大,CC50在656.18~744.67μg/ml之间;Ⅰ-Ⅲ对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在3.59 ~ 9.21 μg/ml之间.Ⅰ-Ⅲ对HIV-1感染MT-4细胞无保护作用,其治疗指数分别为78.47、114.40、182.78.结论 Ⅰ-Ⅲ具有体外抗HIV-1活性,多糖含量分别为64.69%、67.14%、71.85%.
作者:张桢;李春艳;郑永唐;刘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女贞和日本女贞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女贞和日本女贞叶片DNA,从S系列20对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3对引物,对DNA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结果 女贞与日本女贞在DNA方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RAPD分子标记技术显示了女贞和日本女贞之间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用于二者的鉴定,为女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杨;包华音;李巧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性评价Ⅰ级;对照组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Ⅱ级、Ⅲ级各3例.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梁玉磊;马红利;孙立虹;李新华;刘丽;李文丽;孙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优化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提取物中延胡索乙素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延胡索有效成分提取、纯化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10目)于60℃加12倍量水浸泡3次,每次30 min;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用药材1.5倍量的WLD大孔吸附树脂吸附,3倍树脂量的70%乙醇洗脱.结论 优化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稳定且能有效保证延胡索乙素不被破坏.
作者:罗雪芹;何道惠;秦秀蓉;汤燕;吴懋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色谱法.结果 南方红豆杉叶具黄绿色气孔带,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每条气孔带由11 ~ 13列气孔组成,气孔指数0.074 ~0.085;转输管胞成团呈翼状位于维管束两侧,棕色块大小不一,随处可见,偶见草酸钙方晶砂晶.枝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发达,具髓部;纤维和薄壁细胞上可见草酸钙砂晶附着.南方红豆杉根木质部发达,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管胞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及韧皮射线细胞多为1列,纤维多见,可见散在内生真菌菌丝及石细胞,菌丝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根被细胞.TLC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含量相对较大.结论 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姚晓;陈建伟;李祥;韩淑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参芪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人参、三七、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Odyssil ODS-C18(250 mm×4.6 mm,5μm)柱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速1.6 L· min-1.结果 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人参皂苷Rg1和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420 ~8.400μg(r =0.999 0)和0.115 ~2.300μg(r =0.999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7%(RSD=1.35%)和100.97%(RSD=1.45%).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品质量的控制.
作者:李琼;曾锐;杨学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草尿毒灵颗粒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治疗作用.方法 将大鼠灌胃腺嘌呤导致慢性肾衰大鼠,分别在给药第9天、18天、27天采血,测其血清Crea、BUN等指标.结果 三草尿毒灵颗粒能明显降低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Crea、BUN值,此外,显著提高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TP值,增加腺嘌呤导致肾衰大鼠血清Ca2+值和降低肾脏系数.结论 三草尿毒灵颗粒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丽瑛;丁琦;肖小华;姚闽;郑国安;王晖;张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陈国权教授运用《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治疗晕厥证、消渴病、腰痛证、不育证,疗效满意,认为该方主治病证虽异,但肾气不足的病机相同,属异病同治,并强调重用干地黄才能体现该方“阴中求阳”的制方精髓.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厂家香连丸中两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色谱条件:Chromstar C18色谱柱,以乙腈一磷酸二氢钾缓冲液(30∶ 70)(磷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分别在0.044~0.242 μg和0.020 ~0.200 μg进样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巴马汀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2.52%(n=6).不同厂家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范围为25.8 ~ 48.3 mg/g和0~ 13.28 mg/g.结论 所建立方法可准确测定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不同厂家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差别较大,需要加强其质量控制.
作者:韩玉珮;章丽;韩永彬;王婷;谢兴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白头翁汤、红霉素加白头翁汤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人芽囊原虫病的作用效果.方法 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分别加不同浓度上述药物并于24 h和72 h后对虫体进行计数从而判断药物体外作用效果.临床效果观察:将112例确诊为人芽囊原虫病且甲硝唑治疗2个疗程后未能阴转的患者分3组,分别予红霉素、白头翁汤、红霉素加白头翁汤治疗,连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粪检查找人芽囊原虫.另设30例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体外实验:红霉素组≥80μg,/ml组72h后虫体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20 μg/ ml;白头翁汤组6400μg/ml组24 h、72h后虫体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1600μg/ml;红霉素加白头翁汤组中,>10μg/ml+ 1600μg/ml组24h及72h后虫体均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红霉素10μg/ml+白头翁汤1600μg/ml.临床效果观察:红霉素组、白头翁汤组、红霉素加白头翁汤组有效率分别为86.5% 、72.0%、94.0%,而对照组无一例自行阴转.结论 红霉素、白头翁汤均具一定抑虫作用,若结合使用,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陶霖;姜海行;卢杰夫;金群馨;唐国都;卢作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在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与实现方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基础知识基础上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突出实践性,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的改革,实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作者:沙鸥;马卫兴;李艳辉;刘英红;杨运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山慈姑作用于甲状腺癌SW579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中药山慈姑作用于SW579细胞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 100mg/ml范围内时山慈姑能不同程度的抑制SW579细胞的生长,山慈姑对SW57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81 mg/ml,佳作用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 h.山慈姑能降低SW579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慈姑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为山慈姑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俊林;卢德成;罗佐杰;蒙雯雯;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TNF-α、IL-1β及AchE的影响,分析姜黄素与阿司匹林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姜黄素及阿司匹林灌胃给药4周,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测定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及阿司匹林可拮抗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及降低AchE活性.结论 姜黄素联合阿司匹林可降低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影响AchE的活性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鲁国洲;李国春;黄新武;李华;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退银汤内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局部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例.联合治疗组内服退银汤,2次/d,予以NB-UVB局部照射,初始剂量为0.5J·cm-2,2次/周,每次递增剂量10% ~ 20%,至出现红斑时维持治疗;对照Ⅰ组单纯内服退银汤;对照Ⅱ组单纯使用NB-UVB局部照射,方法均同治疗组,三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12周记录PSAI评分,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前PSAI评分分别为(17.46±4.87)、(16.77 ±5.05)、(17.14±4.92),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SAI评分分别为(4.31±1.12)、(7.11±2.47)、(8.05±2.66),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5.3%、72.1%、67.4%,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7.0%、16.3%,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银汤内服联合NB-UVB局部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皮肤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葆华;谢勇;盛国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4个护理本科班两两随机分组,对照组109人,采用传统的演示、练习、辅导、考核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108人,采用融病案分析、角色扮演、真人操练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改革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师生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生学习中医护理操作的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云翠;周慧芳;舒静;付蓓;胡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水、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溶剂对薄荷进行提取,得四种提取物.采用DPPH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hydrazyl)对各提取物进行自由基消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薄荷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同一浓度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顺序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三氯甲烷,不同浓度同一溶剂的提取物,对自由基消除能力先是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大,然后趋于平缓.
作者:庞锦伟;胡广林;张敬迎;梁振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阐明了由于职业要求及个人发展,临床护理专业大学生情感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建地方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情感培养现状,并就积极推进护理专业学生情感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作者:周秋莲;杨细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疼痛得分、踝-肱指数(ABI)、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1)、疼痛得分明显减轻(P<0.01)、更高的ABI(P <0.01);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 (P <0.05).结论 DP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斌;李凯;黄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