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敏华;甘建和;罗二平;赵卫峰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易被误诊的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特殊.现将我院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方苏君;蔡伟波;刘仁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1995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86例,其中发生肝损害5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殷洪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89Sr和99Tc-MDP(云克)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骨显像病灶和毒副作用3个方面进行观察、随访. 结果缓解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6.66%,8例患者骨显像原发病灶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降低,可恢复正常.结论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有较好疗效,对骨痛缓解尤为明显.
作者:王云炎;单玉喜;崔勇;高洁;王文炯;孙传洋;陶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鼠涂抹珍珠护肤品后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小鼠分别于用药后第15、30、45 天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测定等同面积皮肤重量及其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用药15 d时,皮肤重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有增加趋势,用药30 d和45 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皮肤重量及其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和P<0.01).结论珍珠护肤品对皮肤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潘建新;张玉英;张克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0年2月我科收治1例18岁以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掩饰性矫治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12例获得成功,骨折端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内固定稳固.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3°~110°.二次膝关节切开内固定取出术后未发生明显的膝关节功能丧失.提示如患者选择适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疗效.髁间进针点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正廉;孙俊英;徐耀增;杨惠林;唐天驷;董天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1973~2001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30例,现对其X线表现分析如下,以进一步认识X线平片检查对绒毛膜上皮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健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F/T)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PCa及184例BPH的血清T-PSA和F/T值,分别比较T-PSA与F/T值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T-PSA与F/T值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但依据T-PSA水平将两组患者各再分为<4 μg/L、4~10 μg/L及>10 μg/L 3组后,当T-PSA<4 μg/L时,两组患者的T-PSA无显著差异(P>0.05),而F/T值有显著差异(P<0.05);T-PSA位于4~10 μg/L时,两组患者的T-PSA亦无显著差异(P>0.05),而F/T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T-PSA>10 μg/L时,两组患者T-PSA及F/T值均有极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 F/T值较T-PSA更具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作者:杨光天;单玉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34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重建(髌韧带中1/3取材).其中单纯ACL损伤26例行镜下ACL重建;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8例行镜下ACL重建+MCL修补.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Lysholm 评分,两组分别取得88.5%和87.5%的满意率.提示应用微创技术关节镜下取髌韧带中1/3行ACL重建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方法.在手术时间、适应证选择上掌握原则,把握髁间窝成形术的技术要点,解剖位固定,恰当的康复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能;蒋富贵;王友;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及尿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PNS患者肾病极期血清及尿IL-8水平明显高于肾病缓解期及对照组,尿IL-8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提示IL-8在PNS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尿及血清IL-8水平可作为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洪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分析新生儿低血糖63例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母亲因素以妊高征多见(15/63,占23.8%),新生儿因素以感染、败血症多(37/63,占58.7%).经治疗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30 min~12 d,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2例.15例难治型低血糖均有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注意监测血糖,单纯性低血糖治疗效果好,但低血糖常是很多新生儿危重症的并发症,治疗困难,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效果好.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碱性条件下LexA蛋白的降解,观察D.radiodurans(抗辐射菌)LexA在两种条件下的降解反应.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 37℃时,LexA蛋白在pH 7.0及pH 8.0时不发生分解反应;pH 9.0时完整的LexA蛋白量略有减少;pH 10.0时,LexA蛋白大量分解,电泳带可见明显的蛋白片段.结论高pH值条件下D.radiodurans LexA蛋白在37℃发生降解.其对碱性pH条件的依赖提示了降解的激活需LexA蛋白离子化基因的去氢离子反应.
作者:孔向蓉;刘芬菊;苏燎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国产新药99Tc-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99Tc-MDP治疗208例活动性RA,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该药总有效率为86.1%,在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晨僵、关节功能受限和降低血沉速度等方面为明显.结论此药疗效明显,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桑士标;吴翼伟;苏成海;张玮;董慎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23例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检测血气和肺功能后,给予口服甲羟孕酮(MPA)60 mg/d,共14 d,于用药14 d、停药2周、3周、4周时检测血压、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在服用MPA 14 d时,PaCO2由49.89±3.21 mmHg降为44.01±3.77 mmHg (P<0.01),PaO2 由59.07±5.22 mmHg上升为62.98±5.87 mmHg(P< 0.01);在停用MPA 3周后,平均PaCO2水平仍较基础值下降1.52 mmHg (P< 0.05).表明短程(14 d)口服MPA(60mg/d)能有效改善男性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倪崇俊;黄建安;马家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报告8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感染,其中再发性水痘2例,再发性带状疱疹6例.认为VZV可再感染,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有关.Oka株水痘减毒活疫苗能产生和加强对VZV的特异性免疫力,可用于预防VZV的感染和再感染.
作者:李进芳;王宝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选用白色健康猪,活杀后取断层皮,高渗盐水法去除表皮,用酶化学剂脱去表皮细胞,保留完整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形态,制成网状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对13例Ⅲ°烧伤患者切痂后创面行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联合移植,结果皮片成活率达97%~100%,联合移植皮片成活后创面平坦,瘢痕增生轻或不明显.提示自体刃厚皮与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移植是修复深度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许明;陆兴安;沈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表现,进行X线腺体分型.结果乳腺癌X线表现有肿块、钙化及毛刺.以致密型、团块型和蜂窝型高发,三者占全部病例的78%.X线术前诊断正确率为90.5%.表明乳腺高频钼靶X线片清晰度高,对比度好,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傅晓华;胡春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分析14例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者仅4例,占28.4%.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3例、单纯外引流术6例.死亡4例,病死率28.6%.表明胰腺损伤易漏诊,剖腹探查仍是有效的方法,术中应仔细探查.胰腺损伤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一般状态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并发脑部病变45例作临床分析,其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51.1%),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31.1%),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同时存在8例(17.8%).经治疗后临床治愈37例,死于MODS 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认为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患儿极易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故对该病患儿应常规行头颅CT检查,以及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细胞和肿瘤旁间质细胞中表达的异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D-ECGF的单抗1C6-203,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粘膜进行PD-ECGF表达的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的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D-ECGF免疫染色均呈阴性.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25例(45.5%)肿瘤细胞PD-ECGF呈阳性表达, 其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2/7(28.6%),G2级9/25(36.0%),G3级14/23(60.9%)(x2 = 3.91, P>0.05);病理分期为Ta期3/18(16.7%),T1期5/14(35.7%),T2~4期17/23(73.9%)(x2 = 14.0, P<0.001).肿瘤间质细胞的PD-ECGF阳性表达为37/55(67.3%),其病理分级为G1 级3/7(42.9%),G2级14/25(56.0%),G3级20/23(87.0%)(x2=7.39,P<0.05);病理分期为Ta期5/18(27.8%),T1期12/14(85.7%),T2~4期20/23(87.0%)(x2=30.2,P<0.001).结论膀胱癌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中的PD-ECGF阳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进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对判断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李纲;张元芳;丁强;严春寅;温端改;郭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