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复发的技术因素

陈文亚;张俊元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射频治疗, 复发
摘要:对15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PR-3型自动控温射频热凝仪治疗,于随访3~12年后,分析复发与穿刺是否见脑脊液渗出、方波电压和热凝温度等3个技术因素的关系.结果:(1)穿刺见脑脊液渗出者,其复发率比未见脑脊液渗出者低17.2%(95%置信区间14.1%~20.3%).(2)方波电压的定位价值存疑.穿刺未见脑脊液渗出者中53%对0.1 V以下刺激便有反应,据此选定较低的热凝温度后,其复发率高达44.4%(12/27),远高于同一刺激强度下穿刺见脑脊液渗出者的复发率19.7%(13/66)(x2=5.97,P<0.05).(3)对于穿刺未见脑脊液渗出者,即使使用较高的热凝温度,复发率也不见降低.表明穿刺准确(见脑脊液渗出)是首位因素;方波电压是间接指示穿刺准确程度的替代指标,但有时产生误导,值得注意;推荐适宜热凝温度为83℃,上限值为88℃.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189例临床特点分析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肾损害189例,占同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46.3%(189/408).其中102例为重度中毒合并肾损害,占54.0%;≥61岁者占同期老年中毒患者的81.8%(27/33).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三者同时存在18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55.6%.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易发生于重度中毒者及老年人,肾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蛋白尿者预后良好,一旦合并氮质血症病死率显著增高.

    作者:周华琴;潘解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PD-ECGF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细胞和肿瘤旁间质细胞中表达的异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D-ECGF的单抗1C6-203,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粘膜进行PD-ECGF表达的研究.结果正常膀胱粘膜的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D-ECGF免疫染色均呈阴性.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25例(45.5%)肿瘤细胞PD-ECGF呈阳性表达, 其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2/7(28.6%),G2级9/25(36.0%),G3级14/23(60.9%)(x2 = 3.91, P>0.05);病理分期为Ta期3/18(16.7%),T1期5/14(35.7%),T2~4期17/23(73.9%)(x2 = 14.0, P<0.001).肿瘤间质细胞的PD-ECGF阳性表达为37/55(67.3%),其病理分级为G1 级3/7(42.9%),G2级14/25(56.0%),G3级20/23(87.0%)(x2=7.39,P<0.05);病理分期为Ta期5/18(27.8%),T1期12/14(85.7%),T2~4期20/23(87.0%)(x2=30.2,P<0.001).结论膀胱癌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中的PD-ECGF阳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进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对判断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李纲;张元芳;丁强;严春寅;温端改;郭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质粒pGH/BL2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研究

    目的寻找质粒pGH/BL21在大肠杆菌中的佳表达条件.方法当它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考查不同IPTG诱导浓度及不同的诱导时间对表达产物的影响,表达产物的量以SDS-PAGE电泳方法分析.结果该基因的佳表达条件为:IPTG诱导浓度1.0 mmol/L,诱导时间4 h.结论 IPTG对不同的基因在不同的表达体系中需不同的诱导条件,只有找到它的佳诱导条件才能保证终产物的大产率.

    作者:成中芹;王雪峰;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应用临床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评价硬膜外阻滞后患者达到意识丧失时所需异丙酚的剂量,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例ASAⅠ~Ⅱ级下肢、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用药一致)随机双盲法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E组在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C组行硬膜外穿刺后,在硬膜外置管备用不注药.两组均在穿刺完毕后20 min开始连续静脉泵入异丙酚至意识丧失,并记录异丙酚用量.所有患者均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结果两组意识丧失时异丙酚用量E组明显少于C组(P<0.05),监测所得的基础BIS值、泵入异丙酚前BIS值、意识丧失时BIS值两组间无差异.在同一组中,基础BIS值和泵入异丙酚前BIS值无差异,而意识丧失时BIS值均低于基础BIS值和泵入异丙酚前BIS值.结论硬膜外阻滞降低患者意识丧失时所需异丙酚的用量.其主要机制可能是硬膜外阻滞阻断了局部的传入信号,降低了对网状激活系统的刺激,产生镇静作用.

    作者:须挺;杨建平;张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

    目的了解雷洛昔芬(RLX)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骨组织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加乙烯雌酚组(DES)、卵巢切除加雷洛昔芬组(RLX),每组8只,5个月后处死,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和SHAM及OVX组相比,RLX及DES组能明显上调血清E2、Ca2+、ALP的水平和增加骨密度.RLX及DES两组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LX对防治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与DES一样有效,RLX可替代DES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

    作者:张小玉;陆重琳;刘社兰;王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5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86例,其中发生肝损害5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殷洪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影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复发的技术因素

    对15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PR-3型自动控温射频热凝仪治疗,于随访3~12年后,分析复发与穿刺是否见脑脊液渗出、方波电压和热凝温度等3个技术因素的关系.结果:(1)穿刺见脑脊液渗出者,其复发率比未见脑脊液渗出者低17.2%(95%置信区间14.1%~20.3%).(2)方波电压的定位价值存疑.穿刺未见脑脊液渗出者中53%对0.1 V以下刺激便有反应,据此选定较低的热凝温度后,其复发率高达44.4%(12/27),远高于同一刺激强度下穿刺见脑脊液渗出者的复发率19.7%(13/66)(x2=5.97,P<0.05).(3)对于穿刺未见脑脊液渗出者,即使使用较高的热凝温度,复发率也不见降低.表明穿刺准确(见脑脊液渗出)是首位因素;方波电压是间接指示穿刺准确程度的替代指标,但有时产生误导,值得注意;推荐适宜热凝温度为83℃,上限值为88℃.

    作者:陈文亚;张俊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NOS活性和NO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NOS) 活性和一氧化氮(NO)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80例CHF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TNF-α、NOS活性和NO;TNF-α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NOS活性、NO含量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结果 CHF组的TNF-α、NOS活性、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各项指标的含量逐渐升高;在TNF-α、NOS活性、NO两两之间及它们与反映心功能的射血分数(EF)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TNF-α、NOS、NO可能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它们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周亚峰;程绪杰;刘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3例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表现

    为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表现,进行X线腺体分型.结果乳腺癌X线表现有肿块、钙化及毛刺.以致密型、团块型和蜂窝型高发,三者占全部病例的78%.X线术前诊断正确率为90.5%.表明乳腺高频钼靶X线片清晰度高,对比度好,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傅晓华;胡春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胆石症12例临床分析

    小儿胆石症既往极为罕见,北京儿童医院25年间收治66例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中,伴发胆石症者仅1例[1].近年来国内相继有报道.我院2001~2002年共收治经B超确诊的小儿胆石症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怿东;周剑峰;柴建农;陈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分析14例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者仅4例,占28.4%.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3例、单纯外引流术6例.死亡4例,病死率28.6%.表明胰腺损伤易漏诊,剖腹探查仍是有效的方法,术中应仔细探查.胰腺损伤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一般状态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20例报告

    目的评价89Sr和99Tc-MDP(云克)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骨显像病灶和毒副作用3个方面进行观察、随访. 结果缓解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6.66%,8例患者骨显像原发病灶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降低,可恢复正常.结论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有较好疗效,对骨痛缓解尤为明显.

    作者:王云炎;单玉喜;崔勇;高洁;王文炯;孙传洋;陶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和心功能的影响

    16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尔治疗, 观察服药前后患者24 h心率变异和心脏超声的变化.对照组为20名无心血管疾病者.结果:经卡维地洛尔治疗后DCM患者的24 h心率变异显著增加,平均心率显著降低(均P<0.05); 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1);肺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提示卡维地洛尔能显著改善DCM患者的自主神经对心率、心律总的调控作用及其心功能分级.

    作者:王育林;杨俊华;高美雯;宋建平;刘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微创处理

    对2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行保守治疗17例,腹腔镜手术处理5例,结果均顺利康复出院.认为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保守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相结合,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卫富;李德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兔肝内滞留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兔肝内滞留的可能性.方法 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硬磁粉通过兔肝脏门静脉注入右肝,γ定标仪体外观测肝脏区域γ计数的连续变化,确定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局部的代谢参数.病理观察肝脏右叶、左叶和肺脏,电镜观察肝脏右叶.单纯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注射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局部滞留的生物半排期时间及慢组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靶区内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 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有可能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旭光;朱寿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创伤性膈疝26例诊治分析

    我院1976年1月~2003年2月收治创伤性膈疝26例,现就其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陈磊;李益;张佩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RecA激活的抗辐射菌LexA蛋白降解及其在碱性条件下的诱导降解

    目的研究在碱性条件下LexA蛋白的降解,观察D.radiodurans(抗辐射菌)LexA在两种条件下的降解反应.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 37℃时,LexA蛋白在pH 7.0及pH 8.0时不发生分解反应;pH 9.0时完整的LexA蛋白量略有减少;pH 10.0时,LexA蛋白大量分解,电泳带可见明显的蛋白片段.结论高pH值条件下D.radiodurans LexA蛋白在37℃发生降解.其对碱性pH条件的依赖提示了降解的激活需LexA蛋白离子化基因的去氢离子反应.

    作者:孔向蓉;刘芬菊;苏燎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3例诊治分析

    报告1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其中十二指肠癌7例,空、回肠癌6例.CT确诊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节段性肠切除术6例,剖腹探查术1例,手术切除率为7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5%,行节段性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20%,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提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十二指肠癌多见,能获得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节段性肠切除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王莎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及尿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PNS患者肾病极期血清及尿IL-8水平明显高于肾病缓解期及对照组,尿IL-8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提示IL-8在PNS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尿及血清IL-8水平可作为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洪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12例获得成功,骨折端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内固定稳固.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3°~110°.二次膝关节切开内固定取出术后未发生明显的膝关节功能丧失.提示如患者选择适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疗效.髁间进针点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正廉;孙俊英;徐耀增;杨惠林;唐天驷;董天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