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3例诊治分析

王莎飞

关键词:小肠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节段性肠切除术
摘要:报告1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其中十二指肠癌7例,空、回肠癌6例.CT确诊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节段性肠切除术6例,剖腹探查术1例,手术切除率为7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5%,行节段性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20%,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提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十二指肠癌多见,能获得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节段性肠切除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1093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通过回顾分析6年间剖宫产1093例,探讨剖宫产率上升之原因.结果总剖宫产率36.46%(1093/2988),其中胎儿窘迫及头盆不称分别占21.68%及16.83%.认为加强孕产妇保健,防止胎儿窘迫过度诊断,减少相对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总剖宫产率.

    作者:钱志红;陈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体刃厚皮与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选用白色健康猪,活杀后取断层皮,高渗盐水法去除表皮,用酶化学剂脱去表皮细胞,保留完整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形态,制成网状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对13例Ⅲ°烧伤患者切痂后创面行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联合移植,结果皮片成活率达97%~100%,联合移植皮片成活后创面平坦,瘢痕增生轻或不明显.提示自体刃厚皮与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移植是修复深度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许明;陆兴安;沈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作用

    通过对352名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与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健康的认识是不同的,健教组与对照组在部分身体素质的发展方面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意识具有积极作用,能帮助学生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将健康意识转化为健身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20例报告

    目的评价89Sr和99Tc-MDP(云克)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骨显像病灶和毒副作用3个方面进行观察、随访. 结果缓解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6.66%,8例患者骨显像原发病灶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降低,可恢复正常.结论 89Sr和99Tc-MDP联合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有较好疗效,对骨痛缓解尤为明显.

    作者:王云炎;单玉喜;崔勇;高洁;王文炯;孙传洋;陶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血糖63例临床分析

    分析新生儿低血糖63例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母亲因素以妊高征多见(15/63,占23.8%),新生儿因素以感染、败血症多(37/63,占58.7%).经治疗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30 min~12 d,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2例.15例难治型低血糖均有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注意监测血糖,单纯性低血糖治疗效果好,但低血糖常是很多新生儿危重症的并发症,治疗困难,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效果好.

    作者:吴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产后甲状腺炎45例临床分析

    分析45例产后甲状腺炎(PPT),其中9例FT3、FT4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20例FT3、FT4低于正常,25例TSH高于正常;甲状腺摄碘率(RAIU)检查24例,16例降低,8例正常;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45例,39例符合PPT,6例见滤泡上皮细胞,不能证实PPT;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35例,均>500 Au/L.认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PT诊断的警惕性,通过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析,是能够作出正确诊断的.

    作者:包建东;陈安芳;高芸;张春华;李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

    目的了解雷洛昔芬(RLX)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骨组织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加乙烯雌酚组(DES)、卵巢切除加雷洛昔芬组(RLX),每组8只,5个月后处死,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和SHAM及OVX组相比,RLX及DES组能明显上调血清E2、Ca2+、ALP的水平和增加骨密度.RLX及DES两组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LX对防治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与DES一样有效,RLX可替代DES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

    作者:张小玉;陆重琳;刘社兰;王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例报告

    为探讨微型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适应范围,对96例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M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时间为51.6±12.6 min.中转LC 6例,占5.2%;中转OC 2例,占2.08%.术后4 h疼痛程度评分为2.0±0.8分.术后住院时间1.5~6.5 d,平均3.1±0.7 d,美容效果满意86例,满意率97.7%(不包括中转的8例).提示MLC是安全、有效的,且更具美容效果,但中转率稍高.

    作者:梅拥平;陈一峰;孙春荣;徐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H复合材料修补额眶部颅骨缺损及整容14例报告

    应用EH复合材料修补额眶部颅骨缺损14例.术前预制EH复合材料人工颅骨板,术中调制EH复合材料并塑形,再造眉弓等骨性标志.结果所有患者外观满意,达到整容效果,术后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随访10~42个月,CT检查证实人工颅骨与颅骨连接紧密,无明显间隙,未见EH材料被吸收、变形或移位等表现.表明EH复合材料具有在室温下可随意塑形、不易被吸收、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整形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颅骨修补及整容材料.

    作者:孙春明;崔岗;周幽心;王中;周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NOS活性和NO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NOS) 活性和一氧化氮(NO)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80例CHF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TNF-α、NOS活性和NO;TNF-α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NOS活性、NO含量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结果 CHF组的TNF-α、NOS活性、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各项指标的含量逐渐升高;在TNF-α、NOS活性、NO两两之间及它们与反映心功能的射血分数(EF)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TNF-α、NOS、NO可能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它们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周亚峰;程绪杰;刘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分析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易被误诊的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特殊.现将我院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报告如下.

    作者:方苏君;蔡伟波;刘仁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189例临床特点分析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肾损害189例,占同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46.3%(189/408).其中102例为重度中毒合并肾损害,占54.0%;≥61岁者占同期老年中毒患者的81.8%(27/33).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三者同时存在18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55.6%.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易发生于重度中毒者及老年人,肾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蛋白尿者预后良好,一旦合并氮质血症病死率显著增高.

    作者:周华琴;潘解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10年变化分析

    对该院1991年和2001年临床各科住院患者邀请精神科会诊的数量、科室分布、精神科诊断与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会诊率呈上升趋势;会诊的科室分布和疾病种类无明显变化;用药的变化是镇静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及新型的精神药物的使用呈上升趋势.提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医学问题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推广与研究,临床用药正朝着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服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作者:兰光华;徐英;陈文;吴爱勤;赵海园;王耀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能X线诱导胃癌种植瘤Fas表达上调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X线能否诱导胃癌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变化,以了解胃癌中电离辐射、细胞凋亡及Fas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建立胃癌细胞系SGC-7901(低分化腺癌)裸小鼠原位种植瘤模型;随机将21只模型鼠分为未照射组和两个照射组(每组7只),对两个照射组行X线(6 MV,20 Gy)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射后24、48 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TUNEL法,分别检测未照射组及照射组胃癌细胞的Fas表达状态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照射后24 h胃癌组织的凋亡指数(AI)及Fas表达标记指数(LI)明显高于未照射组(P<0.01);(2)照射后48 h胃癌组织的AI及LI与未照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AI、LI变化趋同,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胃癌组织存在凋亡受抑现象,X线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Fas表达上调;且X线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是X线诱导Fas表达上调的结果.

    作者:陆艺;钱海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30例X线表现分析

    我院1973~2001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30例,现对其X线表现分析如下,以进一步认识X线平片检查对绒毛膜上皮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健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D15和CEA在非小细胞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CD15和CEA在非小细胞性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肺癌的发展、转移、病理分型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鼠抗CD15单抗和鼠抗CEA单抗,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8例肺癌组织、10例癌旁肺组织及10例远端肺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58例肺癌组织中39例(67.2%)CD15呈阳性表达,42例(72.4%)CEA呈阳性表达.20例肺组织中CD15和CEA均无表达.CD15在腺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9例(96.7%)、10例(35.7%).CEA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0例(100%)、12例(42.9%).结论 CD15和CEA在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尤其在腺癌.CD15及CEA与肺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CD15和CEA组合检测亦是鉴别肺腺癌和鳞癌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侍巍;马家用;丁维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21例临床分析

    报告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14例获得妊娠成功,其中8例为早产儿,6例为足月儿;但合并妊高征10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6例,胎盘功能低下6例.表明SLE患者孕前病情缓解可以妊娠,但妊娠期一定要给予激素及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治疗.如妊娠期病情恶化需及时终止妊娠,21例中无1例孕妇死亡.

    作者:奚玲;杨伟文;黄亚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清TBA评估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 评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组122例、慢性肝炎组98例和正常对照组48人同时测定TBA、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A),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TBA与TBIL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分别为r=0.712, P<0.01;r=-0.832, P<0.01);治愈+好转组TBA明显低于恶化+死亡组(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TBA显著升高,肝细胞损伤越严重,TBA水平越高.TBA是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江敏华;甘建和;罗二平;赵卫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兔肝内滞留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兔肝内滞留的可能性.方法 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硬磁粉通过兔肝脏门静脉注入右肝,γ定标仪体外观测肝脏区域γ计数的连续变化,确定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局部的代谢参数.病理观察肝脏右叶、左叶和肺脏,电镜观察肝脏右叶.单纯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注射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在局部滞留的生物半排期时间及慢组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靶区内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 131I-碘化油纳米磁流体有可能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旭光;朱寿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并发脑部病变45例临床分析

    对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并发脑部病变45例作临床分析,其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51.1%),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31.1%),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同时存在8例(17.8%).经治疗后临床治愈37例,死于MODS 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认为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患儿极易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故对该病患儿应常规行头颅CT检查,以及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