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阳;刘瑾
采用简易碎吸术及血肿粉碎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结果:92例中,再出血13例,其中简易碎吸术组10例(76.92%),血肿粉碎术组3例(23.08%),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机6 h内18例中,再出血6例(占33.3);手术时机6 h之后74例中,再出血7例(占9.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血肿粉碎清除术更安全,术后宜在出血6 h内进行,术前、后应控制患者的收缩压.
作者:樊栋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及闭合穿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4例获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显示: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患肢关节及行走功能良好.认为应用逆形髓内钉及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桢榕;蒋大庆;沈伟中;蒋忠;史建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气道平滑肌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发作组、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6只.肺组织病理切片后HE染色测定平滑肌的厚度.结果肺组织中哮喘发作组小气道的平滑肌厚度较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大明显,激发8周后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扎鲁司特可抑制哮喘豚鼠小气道平滑肌增生而延缓气道重塑.
作者:周卫芳;邓海贞;季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1991~2000年吴江市879名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的变化结果吴江市婴儿死亡率1991~1995年为1550‰1996~2000年为9.81‰下降了36.71%.婴儿前5位死因1991~1995年间主要是:肺炎、窒息、早产、先心、先天异常;1996~2000年间主要是:先天异常、先心、早产、窒息、肺炎.前5年与后5年婴儿的死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认为应结合死因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凤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临床上常遇到多种原因引起的唇部组织缺损,修复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和面部组织功能。
作者:吕艳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8例经手术或脑穿刺病理证实的脑脓肿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23例行MRI检查.其CT与MRI表现为:单发24例,多发4例.CT平扫示各个时期的脑脓肿表现不完全相同,典型病灶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囊性病灶或等低混杂密度的囊实性病灶(20~42 Hu),其中2例病灶内含气体,增强后病灶中央无强化,周围有明显强化的壁,除6例囊壁欠光整外,其余病灶囊壁较光整.MRI平扫示病灶中央呈低T1WI、高T2WI信号灶,有环形的高信号的壁,增强后壁强化明显,病灶中央无强化.认为脑脓肿CT与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对脑脓肿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光强;李勇;龚建平;沈钧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06例有盆腔包块的病例,分为炎症组(45例)、急腹症组(52例)和肿瘤组(63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6.7%、11.5%和4.8%,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RP在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濮学萍;徐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Ⅶ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0代;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阳性,透射电镜检测出W-P小体.结论该法可成功培养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刘新晖;张锡庆;王晓东;张学兰;王科文;张亚;张德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复方苯酚雷锁辛涂剂中苯酚、雷锁辛两组份的百分含量.方法采用新Vierordt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苯酚雷锁辛涂剂中两主成分的含量.结果以260 nm,279 nm分别为苯酚、雷锁辛的测定波长,以溶剂为空白测定各自的吸收度.苯酚在3.5~56.0 μg*ml-1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雷锁辛在7.8~124.80 μg*ml-1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苯酚和雷锁锌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83%,100.48%和0.626%,0.196%.结论本法操作简捷快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消除各组分间的干扰.
作者:李忠;张华;陶仲良;夏运岳;肖本富;缪丽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急诊一期修复严重小腿远端创面,同时将骨折复位内固定并将神经断端与附近皮神经作端侧吻合.结果:13例创面一期愈合,效果满意,方法简单可靠.随访1年,检查负重步行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均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至S3~S4级.
作者:祁强;李永林;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96例选用CA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A组和B组.A组34例在化疗同时加凯西莱,B组34例化疗后加用凯西莱,对照组28例在化疗前后不用护肝药物.观察化疗及应用凯西莱前后ALT的变化.结果:A组化疗后ALT无明显变化,B组化疗后ALT明显上升,加用凯西莱后ALT明显下降,对照组化疗后ALT明显异常.结果表明凯西莱能防治药物性肝炎.
作者:罗二平;戴云;施敏;赵卫峰;江敏华;甘建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体外对大鼠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克隆抗体间接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标,RT-PCR法测定以上基因的mRNA表达;Ho33342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尼卡地平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对Bax基因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尼卡地平下调Bcl-2基因表达是引起大鼠系膜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柴华旗;陈孝文;江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而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严重临床表现.
作者:许连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肝功能损伤是甲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原因可能是甲亢本身或肝炎引起的肝损也可能是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如果不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进行合理的ATD治疗则可影响甲亢的预后,甚至产生严重后果.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68例甲亢合并肝损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陆菊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青年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由于患者年轻,初诊时,一般易被误诊为良性疾病,经反复检查至确诊时病情多已发展至晚期.为了提高青年人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我们对本院1992~2002年收治的39例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陆海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通过分析84例婴儿闷热综合征影响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发现:闷热时间越长,pH越低,病死率越高;超高热、低血钙与预后相关;年龄与预后不相关.
作者:田健美;徐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子宫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生乳素(PRL)及雄激素(T)水平,健康育龄妇女30名作为对照.结果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P<0.01, P<0.05),瘤旁组织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E、P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行子宫肌瘤挖除时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
作者: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莉;杨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按国际颅脑损伤分类GCS评分≥9分者为轻、中型颅脑损伤.一般来说此类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6例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突发性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作一分析以从中吸取教训,指导对该类患者的处理.
作者:沈旭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外伤后癫痫是脑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作者:陈锦华;朱峰;周幽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采用混合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与抢救前患者的血糖、收缩压、心率等方面有明显的变化(P<0.05),提示早期主动地小剂量使用长效与短效的混合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确保体内产生一个基础胰岛素水平,可在不引起低血糖的情况下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反复.
作者:丁宇栋;陈尔齐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