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霓;谢立;刘芳;马杰;陈德喜;李宁
目的 为迎春花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结构的鉴别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 首次较为系统阐明了迎春花叶的生药学理论.结论 为建立迎春花叶的生药学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聂江力;裴毅;吴宪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33例符合急性泪囊炎标准的患者采用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方法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三天内急性炎症得到控制,31例进行泪囊冲洗后1周内炎症迅速减轻,皮肤的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显效率达到93.90%.结论 泪囊冲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探讨妇科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及成才之路的过程中,感受到《傅青主女科》的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从理论的构建和临证遣方用药两个角度阐述了《傅青主女科》对夏桂成学术思想的影响,指出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月经周期节律调节的理论涉及肾、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与气血、阴阳以及奇经八脉之间的联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傅青主女科》的启发,并且经其临证的实践,缜密的思索,加以发展和提高,使得傅青主的理论更适合现今的临床需要.文章从肾之阴阳、心肾观,以及脏腑辨证、扶正解郁、方药化裁等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
作者:胡荣魁;谈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体外对胃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该方体外作用于胃癌细胞对凋亡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该方体外可导致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Bcl-xl、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可能是通过调节Bax、Bcl-2、Bcl-xl和survivin的表达来发挥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敏;刘沈林;吴坚;邹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测定不同地区的26份市售黄芪饮片和对照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n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建立了黄芪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了25个共有特征峰;26份市售黄芪饮片被聚为两类,其相似度为0.731 ~0.975;26份市售黄芪饮片与对照药材蒙古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389~0.827,而与对照药材膜荚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195~0.425.结论 不同地区的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欠佳,大多数饮片与蒙古黄芪比较一致.
作者:白根本;王敏;杨鑫;彭玉帅;李雪飞;王如峰;马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西药卡铂注射液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射卡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率30.00% (P <0.05).结论 中药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卡铂注射液胸腔内给药能有效控制原发性肺癌患者胸水的增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会智;陈炎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病因病机认识、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三个方面分析了梁文珍名老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并以其经验方化癥汤的临证应用,进一步阐述了其组方特色及临证疗效.
作者:杨卫灵;刘春丽;梁文珍;孙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化合物48/80(Compound 48/80,C48/80)对正常和TRPV1敲除小鼠诱发的瘙瘁反应及电针不同穴位对其的影响,明确针灸止瘁效应及与TRPV1的关系.方法 选用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和TRPV1敲除小鼠(KO小鼠)各30只,分为模型组、曲池组、血海组,连续两日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C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二日注射前给予电针治疗30min,观察电针干预前后瘙瘁行为即搔瘁次数/30min的变化.结果 C48/80能诱发WT小鼠和KO小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模型组WT小鼠第一日的搔瘁次数为(180.69±79.00)次/30min,KO小鼠第一日的搔瘁次数为(124.87±31.52)次/30min,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曲池、血海均能有效抑制此种搔抓反应(P<0.01,P<0.05),曲池组WT小鼠的电针前后变化率为49.66%,KO小鼠为35.6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海组WT小鼠为52.72%,KO小鼠为34.9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WT与KO小鼠而言,穴位间止瘁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PV1参与C48/80诱发的瘙痒反应的产生,电针能明显抑制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瘁反应,且TRPV1参与针刺效应的产生.
作者:梁超;王媛;徐斌;余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艾灸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 16只裸鼠均接种HepG2细胞构建高转移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接种后次日给予麦粒灸大椎穴干预,至14 d后结束治疗,取出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PCR法检测CyclinD1、CDK4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中PCNA蛋白、CyclinD1 mRNA和CDK4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PCNA、CyclinD1 mRNA、CDK4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乐;徐腾;廖军;郑佳璇;谢巧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毛蚶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毛蚶粗提物及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胆甾醇、胆甾烷醇和孕甾酮)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毛蚶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的克生活性都在石油醚相的2倍以上,同时,首次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结论 毛蚶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毛蚶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作者:徐艳;童万平;孙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新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及改善各种缺血性疾病症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生成、中医药”.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促进血管生成的中医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的治疗研究.结果 终引用21篇相关文献,对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各原药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多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影响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均有待再做深入的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杜武勋教授认为气化是中医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度概括,气化失司,机体则会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瘀等病理产物,并进一步影响气化.冠心病之本虚在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重点在心,旁及四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是发病重点.由于人体精微不得正化,形成病理产物,痹阻心脉,构成冠心病之标实,因此对冠心病治疗分为实证期于虚证期,治疗的目标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利用中药纠正机体的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作者:丛紫东;杜武勋;朱明丹;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推动中医护理标准化进程,提高中医护理学术水平,规范中医护理行业管理.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法、系统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现行、在制、预制中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果 参考我国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层次结构分为五层.结论 初步完成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探讨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为今后完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齐桂;万长秀;彭芳;齐小伟;邓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国医大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继承和发扬国医大师的学术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原理和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前54味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药对的排名及百分数和常用治法,并用聚类分析得到治疗便秘的方剂七条.结论 国医大师治疗便秘方药精当足资后学.
作者:吴皓萌;徐志伟;敖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朴炳奎教授临床采用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肠癌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减低复发转移率,延长远期生存时间.文章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朴炳奎教授中医药治疗存活达9年的1例典型肠癌病例的全部36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从而总结朴炳奎教授辨治肠癌的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王兵;侯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层神经元NR1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补阳还五汤抗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补阳还五汤预干预),模型组和药物组再分别设置2,24h两个观察时间点.连续给药5d后,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再灌后2,24h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亚单位NR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h,24h等2个不同时间点,N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再灌注后2h,24h等2个不同时间点,N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预干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R1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有调低作用.
作者:关莉;徐进文;刘微;闫福曼;周乐全;李小英;刘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探讨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调整卵巢早衰的生物学机制,利用因子分析对下丘脑CRF、IL-1、β-End、E2R、PR、NOS、GnRHmRNA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生物分子、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生物分子进行分组,对各组内生物分子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各组之间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的预测功能可定量的分析各生物分子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揭示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在调整卵巢早衰中所起的作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研究中药配伍作用的复杂生物学机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磊;王秀凤;邓树泳;张琰;罗来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方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经数字连接试验(NCT)、P300检查、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查异常的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中药组、乳果糖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复合维生素B治疗,中药组同时予中药汤剂口服,乳果糖组同时予乳果糖口服液.结果 治疗前后各治疗组在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检测中疗效优于对照组和乳果糖组(P<0.05).结论 解毒化瘀方可改善轻微性肝性脑病患者NCT、P300检测、脑电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的测试结果,且经济简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姚春;王萌;姚凡;邱华;黄国初;牛登峰;张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ML-A(水提取物)、ML-B(乙醇提取物)、ML-C(正丁醇提取物)、ML-D(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ML-A、ML-B、ML-C、ML-D)在24h、48h、72h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4h、48h、72h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在高浓度(1000μg/ml)下抑制HSC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结论 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HSC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L-B抑制HSC的增殖作用强.
作者:李夸巧;肖培云;黄丽;杨永寿;刘光明;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纳入含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纳入的同质研究采用Rev 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3篇文献80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缓解化疗后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减少病人胃肠道反应以及缓解病人疼痛方面,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方面,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对胃癌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近期有效率和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但不排除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和发表偏倚有关,期待更多设计合理、严格执行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焦良波;胡卫;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