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调整卵巢早衰机制研究的RBF神经网络模型

张磊;王秀凤;邓树泳;张琰;罗来成

关键词:卵巢早衰, 菟丝子-柴胡, RBF神经网络, 因子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生物学机制
摘要:为了探讨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调整卵巢早衰的生物学机制,利用因子分析对下丘脑CRF、IL-1、β-End、E2R、PR、NOS、GnRHmRNA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生物分子、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生物分子进行分组,对各组内生物分子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各组之间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的预测功能可定量的分析各生物分子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揭示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在调整卵巢早衰中所起的作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研究中药配伍作用的复杂生物学机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影响.方法 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用大黄提取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斑马鱼胚胎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记录胚胎死亡数并统计心率等.结果 生大黄和酒制大黄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也不同,对胚胎致死方面作用强弱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对胚胎形态学影响方面,不同大黄均可引起胚胎心包水肿、卵黄囊(腹部)扩大和腹部出血等,酒大黄组还出现了尾部畸形;此外,不同大黄均有减缓心率的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结论 大黄对斑马鱼胚胎都具有致死和致畸作用,但不同酒制品的作用强度不同,其中酒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的影响弱.

    作者:朱淑珍;李银保;陈缵光;George Q Li;姚美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材农药残留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中药材农残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中药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影响药材疗效、危害人体健康,还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文章分析了中药材农药污染的途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并提出防治措施,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药中的农药残留.

    作者:傅巧真;路俊仙;王萌;杜肖璇;林慧彬;林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苍苓止泻口服液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测定苍苓止泻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Innovation Explorer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22∶ 7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葛根素浓度在0.286 5~2.865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89%,RSD为1.8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稳定,可用于苍苓止泻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安晓敏;樊磊磊;刘乃强;李振国;崔援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的系统评价分析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及提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的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总结及提炼文献信息,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统计测量指标.结果 Meta分析纳入17个研究,异质性检验x2=25.28,P=0.06,具有临床及统计学意义上的同质性,可用固定模型技能型分析.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OR =0.17,95%可信区间为(0.11,0.25),整体效果检验z=8.78,P<0.00001,差异极具有显著性,穴位注射疗法对呃逆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论文均为低质量论文,存在发表性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论 纳入Meta分析的论文的质量研究指数偏低且存在潜在发表性偏倚,但是低级证据并不代表无临床实用性,只是其内在真实性可能较低.现有证据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对于呃逆确实有效,施加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改善.

    作者:许晓康;贾春生;王建岭;石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针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出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脑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和肝素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第3天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移植BMSCs、以及移植BMSCs联合电针,建立生理盐水组、BMSCs组和电针BMSCs组.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数及Bax和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针组凋亡细胞数明显下降.在各时间点电针+ BMSCs组的Bcl-xl阳性细胞数与BMSCs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显著增加;而Bax阳性细胞数则减少.结论 电针联合BMSCs移植治疗脑出血大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上调Bcl-xl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发挥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邓莉;梅志强;常能彬;高小青;郭侃;杨朝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比樟帮尿泡马钱子与醋泡马钱子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比探讨樟帮尿泡马钱子与醋泡马钱子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抗炎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采用醋酸腹腔刺激致小鼠扭体镇痛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醋酸腹腔刺激的镇痛作用的影响;采用对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影响的镇痛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在抗炎镇痛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醋泡马钱子与尿泡马钱子均有效的前提下,醋泡马钱子与同等剂量的尿泡马钱子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验结果为醋泡马钱子代替传统樟帮尿泡马钱子提供了一定的药理依据,证实了醋泡马钱子其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因其经过炮制毒性降低,在临床上将有广泛的用途.

    作者:王晓崴;易炳学;龚千锋;钟凌云;刘兆华;陈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承德产道地药材黄芩不同采收期的根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并比较河北省承德隆化县黄芩GAP种植基地所产的黄芩不同采收期的根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53∶ 47∶ 0.1),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黄芩苷在0.24 ~0.72 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14%,RSD 2.00%(n =6).经比较发现,此批采的承德产黄芩的根中黄芩苷含量在6~10月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6月10日的黄芩的根中黄芩苷含量高,达到21.25%,每个月份的第10日黄芩苷含量会变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不同采收期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存在差异并有消长规律.

    作者:郭晓艳;郝婷;赵桂琴;张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丹霞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经调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共有药用植物192科615属1105种,含蕨类植物31科49属80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54科556属1014种.对不同类型的药用植物和具有特色的中草药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作者:张宏意;施诗;廖文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二妙散中苍术黄柏不同剂量配伍的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不同配伍比例的二妙散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7个不同配伍比例的二妙散的样品.色谱条件:Waters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5nm.结果 建立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立16个共有峰,对其中的黄柏、小檗碱进行了归属.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为临床类方的配伍应用以及制定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琰;傅春升;李玥;张学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维药肉豆蔻衣的生药鉴定

    目的 对维药肉豆蔻衣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资料.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粉末、理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 描述、绘制了维药肉豆蔻衣性状、显微和粉末特征;建立了肉豆蔻衣的理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 为维药肉豆蔻衣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航宇;黄健;李国玉;朱芸;王书云;张珂;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徐景藩诊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对反流性食管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根据主证特点、明确中医病名,病机演变复杂、症状多端不一,辨证分为四型、据证加减变通,善用抑酸护膜、糊剂卧位服法,治疗抓住要点,注重调理升降等,疗效显著.

    作者:刘子丹;耿燕楠;宋红春;陆为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的分析

    目的 测定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明确不同采收时间的枸杞子质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含量,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枸杞子中的甜菜碱含量.结果 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含量和甜菜碱含量均差异显著,两者以7月下旬采收的含量高,分别为2.50%和1.02%;10月上旬采收的含量低,分别为2.06%和0.76%.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含量和甜菜碱含量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随采收时间的推迟而降低,两者均表现为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 10月上旬.结论 枸杞子的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因采收时间而变化.

    作者:明鹤;杨太新;杜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元统计方法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证候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中医证候分类中的实际意义,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集116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应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可为5个类别: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热内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其中16例由于中医四诊信息量的限制(属无症可辨)而难以进行证型分类.结论 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晓霞;叶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论《傅青主女科》对夏桂成教授妇科学术思想形成之影响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探讨妇科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及成才之路的过程中,感受到《傅青主女科》的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从理论的构建和临证遣方用药两个角度阐述了《傅青主女科》对夏桂成学术思想的影响,指出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月经周期节律调节的理论涉及肾、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与气血、阴阳以及奇经八脉之间的联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傅青主女科》的启发,并且经其临证的实践,缜密的思索,加以发展和提高,使得傅青主的理论更适合现今的临床需要.文章从肾之阴阳、心肾观,以及脏腑辨证、扶正解郁、方药化裁等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

    作者:胡荣魁;谈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味楂曲饮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CYP2E1mRNA及蛋白水平影响

    目的 研究加味楂曲饮(JWZQY)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DF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低、中、高剂量JWZQY进行干预,连续灌胃8周,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呈现明显脂肪变性.高、中剂量JWZQY治疗后肝脏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中剂量组CYP2E1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2EI蛋白表达丰度明显降低.结论 JWZQY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张技;张传涛;周显华;杨鸿;范昕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除基础治疗(饮食、运动、教育)以外,治疗组予以苦辛运中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疗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TG均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C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疗效确切,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岳仁宋;杨彩虹;王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中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鹰不泊和沙苑子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测定法,对两种中药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鹰不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物,沙苑子提取物的活性顺序与之相反.结论 两种中药都具有抗氧化活性.

    作者:牟振鑫;李洪娟;王雪;胥玉祥;赵佳;王建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CEM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MTT比色试验,检测其对CEM细胞的抑制率;用浓度分别为166μg/ml、33.2μg/ml、6.64μg/ml的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作用于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探索白花蛇舌草抑制CEM细胞的可能机制.结果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能够抑制CEM细胞的生长;白花蛇舌草能促进CEM细胞的P53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53基因表达也逐渐增强.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能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强度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其抑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有较大关联.

    作者:朱大诚;潘荣斌;王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芪丹息敏颗粒对慢性荨麻疹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芪丹息敏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芪丹息敏颗粒,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连续用药2个月,在用药开始后的10 d,20 d,30 d,60 d时对瘙瘁程度、风团数目等进行评估,各组在用药前和用药60天时静脉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数目和CD4+/CD8+比值,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30天时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天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0天时CD3+、CDs+上升(P<0.01),CD4+、CD4+/CD8+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免疫平衡失调,芪丹息敏颗粒可使紊乱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从而减少了该病的复发,提高了疗效.

    作者:黄彦;梁承志;欧柏生;王艺;冯杲;张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S活性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降低后的活性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穴温和灸可以降低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S活性,从而改善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作者:占超;李昂;陈邦国;樊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