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意;施诗;廖文波
目的 建立祛脂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72∶ 2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在0.22 ~ 2.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102.3%,RSD=1.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旺生;邢娟;谈晚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口舌部疾病在古代隶属喉科范畴,本篇选取干祖望医案中治疗舌部疾病的几则记录,进行分析探讨,由于这几个疾病缺乏系统的现代医学名称,故将其综合起来共同讨论,分别以飞扬喉、风注、舌根痛、弄舌症等命名进行讨论.1 飞扬喉患者,男,18岁.1985年10月25日初诊.五天前,舌背中心起水泡,翌日继续在周围涌出不少泡疹.第三天上腭也出现水泡.第一个泡镊子镊破,之后又破几个.破后渗溢,有些血.疼痛,言语进食不利.无全身症状.口腔医院做过活检.
作者:吴拥军;黄俭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不同配伍比例的二妙散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7个不同配伍比例的二妙散的样品.色谱条件:Waters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5nm.结果 建立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立16个共有峰,对其中的黄柏、小檗碱进行了归属.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为临床类方的配伍应用以及制定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琰;傅春升;李玥;张学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CEM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MTT比色试验,检测其对CEM细胞的抑制率;用浓度分别为166μg/ml、33.2μg/ml、6.64μg/ml的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作用于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探索白花蛇舌草抑制CEM细胞的可能机制.结果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能够抑制CEM细胞的生长;白花蛇舌草能促进CEM细胞的P53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53基因表达也逐渐增强.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能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强度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其抑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有较大关联.
作者:朱大诚;潘荣斌;王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来源于纯天然植物的中药是宝贵的.因此社会对传统中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原始的中草药存在煎煮麻烦,体积大,服用不方便等缺点.与中药饮片相比,中成药的优点突出,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对医院来说,从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中就可大致了解整个中药的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药房2010 ~2012年间中成药的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对中成药的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等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为合理使用购药资金,减少药品积压,合理用药,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及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幼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2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1.21(1.14,1.28),NNT(99% CI)为6.25(5.00,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3.77(-6.44,-1.10),导致头晕、腹胀的PetoOR (99% CI)分别为7.64(1.70,34.23)、7.70(1.36,43.48).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但存在提高腹胀、头晕风险的可能性.
作者:马丽虹;鲁明源;李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毛蚶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毛蚶粗提物及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胆甾醇、胆甾烷醇和孕甾酮)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毛蚶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的克生活性都在石油醚相的2倍以上,同时,首次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结论 毛蚶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毛蚶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作者:徐艳;童万平;孙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薏苡茎、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水、乙醇、甲醇、丙酮和氯仿等5种不同溶剂对薏苡茎、叶进行回流提取,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薏苡茎、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甲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氯仿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IC50.结果 不同溶剂的薏苡茎、叶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茎水提取液、叶水提取液、茎乙醇提取液和叶乙醇提取液的IC50分别为0.134 3,0.126 6,0.348 2,0.181 8g/ml,叶提取物活性高于茎提取物活性.结论 薏苡茎、叶提取物能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抗癌活性.
作者:朱晓莹;林瑶;黄锁义;黄凯敏;商渊婷;黎春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药材农残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中药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影响药材疗效、危害人体健康,还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文章分析了中药材农药污染的途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并提出防治措施,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药中的农药残留.
作者:傅巧真;路俊仙;王萌;杜肖璇;林慧彬;林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芪丹息敏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芪丹息敏颗粒,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连续用药2个月,在用药开始后的10 d,20 d,30 d,60 d时对瘙瘁程度、风团数目等进行评估,各组在用药前和用药60天时静脉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数目和CD4+/CD8+比值,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30天时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天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0天时CD3+、CDs+上升(P<0.01),CD4+、CD4+/CD8+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免疫平衡失调,芪丹息敏颗粒可使紊乱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从而减少了该病的复发,提高了疗效.
作者:黄彦;梁承志;欧柏生;王艺;冯杲;张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山茶花挥发油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山茶花中萃取出挥发油,对Hela和HepG2两种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增殖抑制实验.用不同浓度(0.25,2,16mg/ml)的山茶花挥发油处理Hela和HepG两种肿瘤细胞,CCK法分析细胞增殖浓度.结果 山茶花挥发油48 h可以明显抑制Hela和HepG2细胞增殖,山茶花对Hela细胞影响更敏感.结论 山茶花挥发油对两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前;吕芳;蒲凌奎;陈海魁;贺斌;王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拟强肝丸治疗活动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活动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自拟强肝丸每次1丸,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普通保肝药,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各参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强肝丸对活动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0.2g,3次/d,和热淋清颗粒8g,3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g,3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检验,P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对确定佳疗程提高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房辉;钱辉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探讨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调整卵巢早衰的生物学机制,利用因子分析对下丘脑CRF、IL-1、β-End、E2R、PR、NOS、GnRHmRNA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生物分子、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生物分子进行分组,对各组内生物分子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各组之间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的预测功能可定量的分析各生物分子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揭示补肾疏肝药对菟丝子-柴胡在调整卵巢早衰中所起的作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研究中药配伍作用的复杂生物学机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磊;王秀凤;邓树泳;张琰;罗来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黄牡丹汤临床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部分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黄牡丹汤水煎剂,分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小鼠并制备含药血清,在96孔板中将含药血清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收集培养上清,采用Griess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NO分泌量、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IL-1β、IL-6分泌量.结果 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常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1β和IL-6(P <0.01);能抑制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P<0.05或P<0.01),但对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IL-6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大黄牡丹汤对活化前后的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可能是该方调控炎症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苗大兴;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所特有的多发病,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总的原则应当是防重于治.中医肾、天癸、骨、齿、发之间密切相关,肾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天癸的盛衰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齿发”的变化与“骨”的变化均为“肾之外候”,由此推测,“齿发”的诊断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方便、快捷、早期的诊断方法.
作者:邹小娟;刘娇萍;李萍;卞庆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龟板提取物在不同的时间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小时、3天、7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的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检测Id1蛋白的表达.结果 36小时和3天时,小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龟板提取物量效依赖性地促进了Id1的表达;7天时,龟板提取物对Id1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结论 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且其促进作用呈现增高-强-减弱的特点.
作者:张海玲;郑二来;陈金锋;叶茂盛;陈东风;华子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体外对胃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该方体外作用于胃癌细胞对凋亡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该方体外可导致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Bcl-xl、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 健脾养正消癥方可能是通过调节Bax、Bcl-2、Bcl-xl和survivin的表达来发挥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敏;刘沈林;吴坚;邹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影响.方法 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用大黄提取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斑马鱼胚胎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记录胚胎死亡数并统计心率等.结果 生大黄和酒制大黄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也不同,对胚胎致死方面作用强弱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对胚胎形态学影响方面,不同大黄均可引起胚胎心包水肿、卵黄囊(腹部)扩大和腹部出血等,酒大黄组还出现了尾部畸形;此外,不同大黄均有减缓心率的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结论 大黄对斑马鱼胚胎都具有致死和致畸作用,但不同酒制品的作用强度不同,其中酒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的影响弱.
作者:朱淑珍;李银保;陈缵光;George Q Li;姚美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探讨妇科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及成才之路的过程中,感受到《傅青主女科》的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从理论的构建和临证遣方用药两个角度阐述了《傅青主女科》对夏桂成学术思想的影响,指出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月经周期节律调节的理论涉及肾、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与气血、阴阳以及奇经八脉之间的联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傅青主女科》的启发,并且经其临证的实践,缜密的思索,加以发展和提高,使得傅青主的理论更适合现今的临床需要.文章从肾之阴阳、心肾观,以及脏腑辨证、扶正解郁、方药化裁等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
作者:胡荣魁;谈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