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血液病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方法探讨

王金环;于海艳;孙凤;孙伟正

关键词:中医血液病学, 临床型研究生, 培养方法
摘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书写医疗文件、参与临床工作、整理名老中医案例、学习经典著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参加学科(专科)建设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土家药头顶一颗珠不同使用条件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比较土家药头顶一颗珠不同使用条件(炮制、配伍、超微粉与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按Bliss法要求,求得头顶一颗珠水煎液、醋炙品水煎液的LD50,对于无法获得LD5o值的头顶一颗珠超微粉、天珠散超微粉、天珠散水煎液,则进行大耐受量实验.结果 头顶一颗珠水煎剂的LD50值为110.4g·kg-1,95%可信区间为90.9 ~137.1 g·kg-1,头顶一颗珠超微粉的MTD >9 g·kg-,头顶一颗珠炮制品水煎液的LD5o为131.0 g·kg-1,95%可信区间92.6 ~174.3 g·kg-1,天珠散水煎液的MTD> 112.5 g·kg-1,天珠散超微粉的MTD >9 g·kg-.结论 头顶一颗珠为土家族有毒药材,炮制和配伍能降低其毒性,超微粉制剂能减少用药量,从而提高其安全性.

    作者:李志勇;毕天;谭鹏;宋阔魁;叶田园;李彦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烧伤Ⅰ号软膏治疗深Ⅱ度烫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烧伤1号软膏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兔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Ⅰ号软膏治疗实验组和碘伏膏治疗对照组,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用羟脯氨酸法检测组织中胶原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烧伤Ⅰ号软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增殖;提高创面愈合率,明显缩短愈合时间且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烧伤Ⅰ号软膏具有增强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马华谋;杨建琼;何光华;何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其调节胃肠激素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探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疏肝理气润肠中药治疗C-IBS(气机郁滞型)30例,同时与西药西沙必利治疗30例C-IBS疗效进行比较,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肠激素(vIP、SS)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便秘、腹胀痛、烦躁易怒和善太息等临床症状的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似(P>0.05).②中药治疗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③西药对照组血浆VIP、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润肠法治疗C-IBS,能显著改善C-IBS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浆VIP、SS水平.

    作者:徐义勇;艾志福;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贵州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贵州不同产地金银花中指标成分绿原酸的含量,寻找金银花优质药材产地.方法 Dikma ODS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35 nm.结果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3.99%,绿原酸在0.5 ~6.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 =0.4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贵州绥阳产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高.

    作者:贾俊;夏忠玉;周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杜仲叶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为杜仲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形状、显微结构的鉴别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 首次较为系统阐明了杜仲叶的生药学理论.结论 为建立杜仲的生药学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聂江力;裴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星裂硬皮马勃不同部位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

    目的 建立星裂硬皮马勃菌丝中甘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RID法,SUGAR SC1011柱(300mm×8mm),超纯水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7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结果 甘露醇进样量在6.26 ~ 18.78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6 708 X-2 601(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为1.70%.结论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可作为星裂硬皮马勃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作者:李爱欣;周贤;翁丽丽;刘月;魏文培;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灸位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思路与探讨

    目的 科学规范的设计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灸位的临床试验方案.方法 运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从重复性、随机化、对照设置、盲法运用等方面介绍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灸位的实验设计特点,并阐述本实验方案的具体细化措施.结果 科学规范的设计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实验方案可减少偏倚因素干扰,提高研究结果可信度.结论 只有设计高质量的临床实验才能更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热敏灸疗效.

    作者:黄河;章海凤;付勇;熊俊;周娟娟;吴娟妹;梁晓婷;芦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黄连解毒汤对热毒所致兔动脉粥样硬化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热毒所致的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影响.方法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机将30只新西兰雄兔分为5组,各组均静脉注射LPS(Lipopolysaccharides,LPS)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药物干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兔血脂的变化情况;抽取兔骨髓进行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鉴定,加入含药血清后进行内皮祖细胞功能测定;观察腹主动脉及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了解AS形成情况及药物干预效果.结果 建模4周末兔血脂水平达到高脂状态,中、高剂量黄连解毒汤及通心络干预组8周末血脂水平较4周末明显下降;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通心络组合药血清对内皮祖细胞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病理形态学观察,黄连解毒汤中、高剂量组、通心络组有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程度.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及增强内皮祖细胞功能来延缓或防止热毒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县委;桑文凤;裴强;臧莉;赵习德;杨晓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孙伟正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总结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其病理基础表现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致使血液及淋巴液渗出于组织间隙.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

    作者:雍彦礼;孙凤;王金环;郝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概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是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之一.针刺作为一种副作用小、见效快的治疗手段,已被应用到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文章从实验性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CIR的相关机制.

    作者:李卓;沈燕;韩林;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细胞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依据.方法 利用10%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血清培养正常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以复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细胞模型,观察二仙汤对该模型中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二仙汤对颗粒细胞的生长呈现促进作用.结论 二仙汤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其对颗粒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关.

    作者:杜萍;卢金福;洪敏;许惠琴;卞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火针经筋疗法对脑梗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火针经筋疗法治疗脑梗后上肢肌痉挛的有效性.方法 将60名脑梗后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应用基础治疗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常规针刺组采用石氏醒脑开窍法穴位针刺,常规针刺+火针组加用火针点刺手三阴经筋阳性反应点,治疗4周后,观察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上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常规针刺+火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 火针经筋疗法可改善脑梗后上肢肌痉挛程度以及提高上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林玉平;樊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炎饮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黏膜缺损、坏死、脱落,黏膜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各治疗组大鼠渗出物和坏死物较少,坏死脱落较轻,黏膜层有少量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或P<0.05);与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比较,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P<0.05);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抑制率高于胃炎饮低剂量组和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结论 胃炎饮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率,对胃溃疡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于文涛;王少贤;聂金涛;杨牧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 对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的种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阅、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以及石松类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 基本掌握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的种类情况.结论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药用植物有2科,4属,21种.

    作者:徐宏;赵能武;杨玉涛;张敬杰;刘亚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拔毒生肌膏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拔毒生肌膏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例)为拔毒生肌膏阴道给药组,对照组(n=50例)为益宝疗栓阴道给药组,均于治疗后1、2、3月各随访1次,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Ⅰ°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Ⅱ°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Ⅲ°宫颈糜烂样改变患者中在治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阴道流血: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排液:治疗组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84%,P<0.01,有显著性差异;下腹痛症状:治疗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3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拔毒生肌膏组治疗Ⅱ°、Ⅲ°度糜烂疗效优于益宝疗组,具有抑菌、抗炎、抗真菌、止血、修复创面、解毒、镇痛,促进微细血管循环的作用,治疗后下腹胀痛发生率低及较少的阴道排液症状.

    作者:邵中兴;雷桂兰;程佳;张广琴;汤小平;詹险峰;叶冬云;高宝珠;尹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百部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百部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KKZONOBEL Kromasil 100-5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体积分数)磷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0.8 ml · min-1;柱温25℃.结果 建立了百部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10批百部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百部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孙冬梅;董玉娟;江洁仪;李素梅;胥爱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四君子汤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claudin-1变化,探讨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四君子汤防治渍结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4周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自由饮用3% DSS 6周法制备渍结模型,第7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子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水溶液灌胃、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连续4周.第10周末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及电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ERT、claudin-1表达;应用Southern-blot技术检测端粒长度变化.结果 模型组结肠黏膜明显缺损,溃疡形成,固有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加速等病理变化;治疗组结肠黏膜修复,黏膜糜烂充血,未见明显溃疡,固有层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肠上皮细胞凋亡小体;其结肠黏膜损伤肉眼评分、光镜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端粒长度为(5.09±0.26)(kb);治疗组端粒长度(7.35±0.37) (kb),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下降趋势,治疗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四君子汤具有明确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发作的效用,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端粒活性、肠上皮细胞凋亡恢复正常、修复肠黏膜屏障相关.

    作者:黄晓燕;张涛;王囡囡;黄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气街干预合脊柱调衡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头、腹气街部穴位针刺干预合脊柱调衡法与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综合组取头气街部穴位太阳、四神聪、百会、风池、完骨、天柱与腹气街部穴位肝俞、脾俞、肾俞(与肝俞、脾俞、肾俞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均为双侧,以及中脘、气海、关元,得气后电针接穴四到六组;药物组口服(芬必得+天麻素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时间点疼痛积分量表VAS、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变化,综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肝肾功能、血压、心率的变化等作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压、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ADL测评、综合疗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腹气街部穴位针刺干预合脊柱调衡法治疗颈源性头痛,随访3个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ApoA-I及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载脂蛋白A-I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及HDL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治疗后,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ApoA-I、HDL亚类含量.结果 姜黄素能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ApoA-I以及HDL2亚类的含量.结论 姜黄素能够产生对抗AS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影响血清ApoA-I含量以及HDL亚类的分布,以此增强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有关.

    作者:唐瑰琦;廖端芳;庹勤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产地云白芍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云白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OX SB-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2 min,5%A;2 ~30 min,5%A→16 %A;30 ~50 min,16%A→20 %A;50~75 min,20 %A→60%A;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结果 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200 ~2.000 μg(r =0.999 3)、0.202 ~2.020 μg(r=0.999 5)、0.200~2.000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12%(RSD=1.66%)、99.44%(RSD=0.78%)、97.25%(RSD=1.5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是用于云白芍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同产地云白芍不同部位中儿茶素、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张德全;黄传会;杨永寿;马阿丽;周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