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青;刘文科;武胜平;刘洪兴
从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转变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开展双语教学三步走的措施入手,提出促进中医药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注重学生参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和提高理论研究,大力促进学生大学英语、医学英语和双语能力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作者:朱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电针条口穴单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邵萍主任在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特色治疗经验,疗效确切,深受患者认可.在此对该经验进行介绍,推测:单穴电针条口穴通过“以痛为腧”与肌筋膜触发点等机制,起到“松则不痛”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肩痛的目的.并列举了作者学习后治疗的典型病例.以期同道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张国梁;周承扬;邵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伤寒论》的翻译对于中医的对外传播意义重大.由于《伤寒论》条文简约,又深奥难懂所以合适的翻译方法的选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词法角度出发,选取了《伤寒论》英译中较为常用的增词译法、省词译法、具体译法和抽象译法,并以罗希文和黄海的译本为例证,探讨《伤寒论》翻译时的有效英译方法,旨在探索有效的中医典籍英译方法以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
作者:杨乐;周春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制草乌中毒性成分次乌头碱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研究和探讨不同配伍比例下甘草和诃子对制草乌药材中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Alltima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5%三乙胺水溶液(72:28,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5 nm,测定追踪草乌单煎及草乌-甘草、草乌-诃子合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结果 次乌头碱回归方程Y=15.669X +0.180 2(r =0.999 3),在0.2 ~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5.31%,RSD5.14%.草乌-甘草、草乌-诃子合煎后其次乌头碱含量均低于草乌单煎,且在相同配伍比例下,草乌-诃子合煎液中的次乌头碱含量低于草乌-甘草合煎液.结论 甘草、诃子与草乌共煎均有减轻草乌毒性的作用,两个配伍药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作者:张荣;李晓波;段美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紫茎泽兰色素成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对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紫茎泽兰色素提取物对小鼠的大给药量为24 g/kg,给药剂量为24 g/kg对小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有显著影响,不同给药剂量对小鼠的肝脏和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紫茎泽兰色素提取物对家兔眼和皮肤有轻度刺激反应.结论 紫茎泽兰色素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较小;对家兔眼和皮肤的刺激反应较小,其作为织物染料是可行的.
作者:张烨;杨丽;李晓飞;郭美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台湾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方法 先分析台湾的药品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再归纳台湾的药品法规体系,从而全面了解台湾的药品监管体制.结果与结论 通过分析台湾的药品监管体制,对我国国内的药品监管体制有重要的启示,如革新管理理念、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部会之间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企业辅导以及完善法规体系.
作者:游述华;陈艳玉;江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银杏叶总黄酮的佳闪式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技术,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法优选银杏叶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 当乙醇体积分数为60%,闪式提取时间30 s,料液比1:20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高,为1.99%.结论 闪式提取法适合于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该工艺具有稳定、快速、便捷的优点.
作者:赵宏;张宇;王宇亮;唐雨薇;唐丽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对银屑病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0.5%心得安乳剂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模型,以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进行干预,观察豚鼠耳部银屑病样外部形态、病理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进行Baker评分和计数炎症细胞浸润,以此评价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治疗效果;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银屑病模型豚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硝酸根还原酶法检测银屑病模型豚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表达,探讨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对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可以使银屑病豚鼠耳背红肿基本消退,鳞屑减少,毛细血管扩张减轻,病理组织学积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下降.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可明显降低模型豚鼠血清中VEGF、NO的表达.结论 复方五倍子箍围软膏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一氧化氮的分泌,从而对银屑病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胡祥宇;杨亚辉;袁叶飞;杨春艳;杨文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进行了具体统计调查研究.方法 于花期,每日计数各农家品种植株开花数目,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和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研究5个农家品种其开花进程各有不同,表现在其始花日期、盛花日期及终花日期各有不同;种群水平上花期持续时间细麻针长(18天),大毛花短(12天).大毛花、小鸡爪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小毛花、九丰一号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细麻针与前四者均不同.个体水平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振幅、开花数及花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农家品种间的差异,且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开花特性指数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日期与花期长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盛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花期持续时间长;始花日期与开花数目间存在负相关,即始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开花数目少.结论 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张芳;张永清;李佳;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自噬与周围神经损伤的关系,为临床推广应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结合既往工作进行分析.结果 从国内外文献中精选出183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查到PubMed中关于自噬和周围神经损伤结合研究的有4篇文献,nature.com中有15篇,science中有3篇,国内CNKI和VIP中皆无.结论 认为自噬途径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值得研究.
作者:刘延祥;李西忠;郭永明;郭义;孟向文;魏连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ncer,UCAC)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溃结)患者重要死亡原因,其癌变具体机制尚未明了.β-catenin磷酸化及其核内异常转位被认为是UCAC关键事件之一,经典Wnt通路以及炎症状态下PI3K-Akt/mTOR通路过度活化、突变均可导致β-catenin不被泛素化降解,反而大量磷酸化、核内异常转位,下游靶基因过度转录,肠上皮细胞凋亡、增殖、甚至异性增生、癌变.文章就近年来关于PI3K-Akt/mTOR通路调控P-β-catenin介导UCAC,以及我们研究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干预UCAC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作者:张涛;黄会云;曹火留;陈远能;王小平;潘怀耿;张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坤宝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4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坤宝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和谷维素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分泌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的临床证候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E2均上升,FSH、LH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用药均在改善女性围绝经期激素水平上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 坤宝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晔;周明芳;王君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已被引领和发展到自然界的植物学中,特别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开创了单克隆抗体应用的新领域.该文综合分析了近十年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中药研究的应用.
作者:于生兰;储彬;徐加兵;欧阳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古文》是处于医文交汇点的中医基础课,应从“医文结合”、“文为医用”的基点出发,进行《医古文》课程改革,探讨课程定位,拓宽课程内涵,构建课程体系,使《医古文》真正成为医文交汇的桥梁课程,文医并重,文医汇通,真正为学生学习古典医籍打下坚实的医用文献、文字、文化和文学基础.要根据当前《医古文》课程的教学现状,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增强教学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表达的影响.方法 CBA/J×BALB/C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建立复发性流产模型,将复发性流产模型CBA/J×DBA/2孕鼠按怀孕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从妊娠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至孕14 d处死小鼠,采用免疫组化与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各组蜕膜组织Tf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蜕膜Tf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蜕膜Tf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蜕膜T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寿胎丸通过上调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Tf的表达,从而实现维持妊娠,这可能是其安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谭展望;雷磊;李慧芳;朱伟;孟琼;罗蕾;卢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两种发根农杆菌A4,R1000诱导狭叶松果菊产生毛状根,建立狭叶松果菊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 利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预培养时间和浸染时间等对狭叶松果菊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和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佳培养基.结果 利用发根农杆菌R1000,预培养48 h的叶柄为转化材料,浸染10 min的诱导率高,毛状根悬浮培养的佳培养基为1/2MS+ IBA0.5液体培养基.结论 狭叶松果菊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为狭叶松果菊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晓慧;胡世俊;谈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对海南黎族治疗肝病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黎族治疗肝病的药用植物资源共有94种,隶属于52科86属,以蝶形花科(7属8种)、菊科(6属6种)和大戟科(5属6种)属数和种数多;草本植物种类多(47种,占总种数的50.0%),其次为乔木和藤本植物(各为17种,各占总种数的18.1%),灌木种类较少,为13种(占总种数的13.2%);治疗方法以煎水内服为主(92种,占总种数的97.9%);木蝴蝶、黄牛木、马蹄金、荷莲豆、白花蛇舌草、地耳草、地胆草等种类具有高的“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
作者:郑希龙;饶显龙;李榕涛;甘炳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感冒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感冒软胶囊中的黄芩、桔梗、苦杏仁五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对感冒软胶囊中葛根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确定含量下限.结果 在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进样量在0.025~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32),平均回收率为99.822%,RSD值为1.93%(n=6).结论 对感冒软胶囊内在质量监控有实际意义,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爽;何妍茜;杨洁;常思宇;孟庆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气虚质的关系与体质特征.方法 按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读各年级本科大学生共7000名作为被调查的对象,使用的调查问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量表”及本课题组编制的“亚健康自评量表”,由调查员在体检时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当场收回.由中医学专家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诊断,依据体检报告排除患有各种实质性疾病者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科院校学生亚健康总体现患率为62.51%,女性现患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的亚健康大学生分布,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除具有气虚质的表现外,还兼夹了血瘀、气郁、痰湿等症状.亚健康大学生在心理、社会症状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结论 医科大学学生广泛存在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强关注,积极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作者:于冰琰;毕建璐;陈晶;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和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出油率为指标,筛选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以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巴旦仁油的包合工艺.结果 优选的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1.5h;优选的包合工艺为:巴旦仁油与β-环糊精(β-CD)比例为1:6(ml:g),加水体积为8rnl,包合时间为80 min,巴旦仁油包合率为95.66%.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合理、可行;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巴旦仁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较高.
作者:王桂玲;顾政一;贺金华;杨伟俊;毛艳;康雨彤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