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张彩芬;许兰芬;王伟明

关键词:大黄, 芒硝, 急性乳腺炎,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2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14例;其中西医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78.07%)、总有效率(99.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红肿症状,促进肿块缩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CHOP通路参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

    目的 探讨CHOP通路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DEN间断给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诱癌过程中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ERK,ATF6,IRE-1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HOP通路相关蛋白在诱癌早、中期(1 ~14周)逐渐升高,诱癌晚期(15~ 20周)表达达到峰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HOP通路参与了DEN诱发大鼠肝损伤、肝细胞增生、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大鼠形成肝癌后,不参与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肖斌;马冬杰;司广和;张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抗炎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将角叉菜胶包埋入大鼠右后足跖部位,造成慢性炎症模型;于大鼠后背包埋棉球法造成肉芽肿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复方穿蛭透皮贴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以考察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均能提高热板法引起疼痛的域值.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还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廊急性炎性肿胀及抑制角叉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引起的慢性炎症肿胀及肉芽肿.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新成;唐锐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鼠肝细胞液体外甲基化代谢丹酚酸A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目的 筛选大鼠肝细胞液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供体,建立丹酚酸A(SAA)体外孵育甲基化代谢的酶促反应.方法 采用HPLC-UV法检测孵育体系中底物SAA的浓度,根据底物消耗量计算SAA的体外酶促代谢反应速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大鼠肝细胞液体外温孵体系中,SAA的酶促甲基化代谢反应呈现饱和动力学特征,符合Michaelis-Menten曲线,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分别为30.4 nmol· mol-1·min-1,0.179 mmol·L-1.结论 大鼠肝脏的COMT酶对SAA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SAA发生快速、完全的甲基化代谢,大鼠肝细胞液与SAA在控制条件下体外温孵是高收率、选择性制备SAA甲基化代谢产物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李艳丽;王芳;翟文婷;许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川明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川明参药材水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川明参高(22 g·kg-1)、中(5.5 g· kg-1)、低(1.8 g·kg-1)剂量组,日剂量分别为临床成人用量(0.25 g·kg-1)的88,22,5.5倍,连续给药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饮食、体重,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甲状腺、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给药组大鼠的饮食、体重均正常,除高剂量的谷草转氨酶(AST)有明显升高外,其余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停药15天后恢复正常.尸检及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连续食用川明参较安全.

    作者:陈朝霞;张梅;陈璐;姚红娥;徐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活血定眩丸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制剂活血定眩丸,分别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明显好转.结论 活血定眩丸可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并且药效稳定,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宋敏;温孝明;郭成龙;蒋宜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冬虫夏草学名浅议

    通过对我国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学名及冬虫夏草菌的分类学进展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药材拉丁名、冬虫夏草菌学名以及药材拉丁名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建议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学名修订为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与国际学术界一致,药材拉丁名应结合虫体信息重新命名Ophiocordyceps&Hepialidae,进一步反映菌虫复合体的特殊性.

    作者:任艳;万德光;卢先明;国锦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概况

    易损斑块的破裂是诸多心脑血管事件的触发点,前期及时干预易损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控制病情延续,可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同时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祖国医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干预易损斑块方面有着潜在优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姑且对既往文献作综述整理,先论述其病机,后辨治其药物,期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作者:李冬方;何小丽;都基莎;顾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分析

    目的 研究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 14个紫苏居群间叶、果穗、梗及根中总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一居群不同部位间总黄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居群紫苏果穗和根中总黄酮含量均较叶低,较梗高;白苏叶、梗及根的总黄酮在14个居群中高.14份材料经聚类分析可分成4个类群.结论 紫苏果穗和根可能是潜在的新药源,紫苏不同居群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地理上无明显的区域界限.

    作者:赵茜;刘倩;邹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现状及建议

    网络药理学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学科前沿.文章在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指出当前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诠释中药饮片的主治、功能与归经等属性间相互关系;基于网络药理学诠释中药新的适应症;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方剂主成分及配伍关系;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探讨.并进一步就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开展基于网络药理学数据处理分析的培训;加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学术交流;加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团队间的科研合作.以期为推动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程提供文献基础和思路启发.

    作者:王君明;苗明三;屈凌波;张月月;崔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端粒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花丹醌(plumbagin)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Annexin V/PI双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Tca-8113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采用原位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8 μmol/L白花丹醌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和48 h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作用72 h后,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它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新华;杜泽乡;白法睿;罗朝晖;雷鹏;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旧工艺复方灵丹胶囊药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新、旧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的药效作用.方法 以CCl4色拉油溶液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新、旧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混悬液,观察各组大鼠表征,测定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二便、脏器指数等均出现异常,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状态逐渐恢复,门静脉压力和NO、Hyp、Ⅲ-C的含量显著下降,脏器指数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结论 按新工艺制备的复方灵丹胶囊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药效比原工艺好.

    作者:王化宇;任钰;孟美;张炜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论针灸临床的整体性思维

    着重从道和术、经络系统、体质与穴性、天时和生理、个体化诊疗、机体自愈力、针灸者素质等方面论述了针灸临床上的整体性思维,以转变中医针灸者的视角,拓展针灸临床的思路.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李敏;傅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院校高等专业设置原则以及与社会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探

    教育受制于经济,经济的变革必然影响教育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既要遵守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守市场的发展规律.针对高等中医院校专业设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对接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从而建立高等中医院校与社会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

    作者:王思民;元伟靖;张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红花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研究

    目的 水提醇沉法对红花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同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 以山奈酚为标准品测定红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氧自由基清除能(ORAC)法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荧光素(FL)为荧光探针,2,2-偶氮-2-氨基氢氯化丙烷(AAPH)在37℃时以稳定的速率产生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剂的存在可以清除H2O2,动态延迟FL的荧光衰减,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以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4-MUG)为反应底物,4-MUG被酵母α-葡萄糖苷酶水解后产生的4-甲基-伞形酮(4-MU)为荧光探针,通过测定样品加入前后荧光变化计算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结果 以山奈酚计,每1g红花中含1.14 mg总黄酮;红花提取物的ORAC值为(1090±138)μmol TE/g,为维生素C[ORAC值为(2042±197)μmol TE/g]的53%;在(15.63~1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红花提取物表现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2.8±5.7)μg/ml,阿卡波糖的IC50为(1.75±0.42)μ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红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黄酮类成分有关.

    作者:廖晖;梁红萍;武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

    目的 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晚期NSCLC患者7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49例完全符合优势人群的标准,即东方人种、女性、腺癌和非吸烟者;21例不符合者作为非优势人群.均接受扶正抗癌方(250 ml,qd)联合吉非替尼(250 mg,qd)治疗.结果 49例优势人群患者中CR 0例,达到PR 16例(32.7%),SD 30例(61.2%),PD 3例(6.1%),ORR为32.7%,DCR为93.9%;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8.2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9.9个月.21例非优势人群患者中CR 0例,达到PR 5例(23.8%),SD 9例(42.9%),PD 7例(33.3%),ORR为23.8%,DCR为66.7%;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4.6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7.9个月.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一线治疗时,优势人群及非优势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一致,均为21.4%.毒副反应较轻,耐受性可,大部分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优于非优势人群.对于非优势人群,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可能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宏;蔡姣芝;杨昌卫;河文峰;潘宗奇;周宇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筋接骨丸在骨折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舒筋接骨丸对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骨折复位固定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服用舒筋接骨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至术后6月.结果 观察组术后纵向叩击痛减轻的时间、压痛消失的时间、肿胀减轻和消失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P<0.05).结论 骨折患者服用舒筋接骨丸可显著提高骨折的愈合时间与临床疗效,具备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即时疗效”法配合康复健康指导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 运用针灸“即时疗效”法配合康复健康指导,达到短时间内产生疗效的良好效应.即在进针后10~20 min内即可出现让病人或家属认同的患肢功能好转.方法 对98例脑卒中患者实施针灸“即时疗效”法并辅以相应的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即针灸前循经络按摩一次,针刺相关穴位10~15 min后让病人活动患侧肢体,找出肢体功能好转的动作并告诉病人及家人,让他们确定这个进步.每天1次,连续7天,以后每周三次,连续4~5周.结果 经治疗的98例中,出现针灸“即时疗效”的90例.全部痊愈病例均是在发病后15 d内开始进行针灸治疗的.有效病例早是在发病后十几天,晚10年的病例.结论 在发病后15d内开始进行针灸“即时疗效”法并辅以相应的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运动功能的恢复,给患者增加康复的信心.

    作者:蔡海娟;史劳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观察并机制初探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传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变生他病.发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突出症状,热度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因而对发热的处理在临床上意义重大.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作者:曹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罗天益“因时制宜”的学术思想

    “因时制宜”防治疾病的学术思想,早在《内经》中已得到系统的论述,通过对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的系统考述与探讨,发现天益在养生、确定疾病治则、处方遣药以及推断疾病预后等方面,始终贯穿“因时制宜”的原则,至今仍值得效法.

    作者:李付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情况、品质的影响.方法 在穿心莲栽培试验田,搭简易大棚,以不同颜色的薄膜覆盖得到不同光质,观察穿心莲生长情况,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结果 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从多到少依次为CK>白膜>红膜>蓝膜>黄膜;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白膜>CK>蓝膜>黄膜;不同光质下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无明显差异,穿心莲总内酯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CK>白膜>蓝膜>黄膜.结论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的生长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白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的生长,红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品质的提高.

    作者:褚晨亮;曾令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