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伟青;张晓华

关键词:益胃汤联合西药, Hp阳性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时的具体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益胃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一个月,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水平改善情况、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注.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水平改善情况、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汤联合西药方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复发率较低,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可以被推广应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治疗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结合坎离砂外敷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脑梗塞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联合耳穴、坎离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前下降,且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坎离砂外敷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江玲玲;邓翠鸣;李雅青;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昂仁县藏医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给予藏药结合涂擦及扎美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臀部不适、下肢疼痛发麻、足趾疼痛麻木等各项症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在治疗前后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扎西顿珠;普琼;丹巴;多吉次仁;巴桑;米玛普尺;德吉;益西卓玛;德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脾胃虚弱之厌食症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脾胃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者选取73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行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及治疗后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都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铁含量(415.2±55.2)mg/L、钙含量(79.3±3.3)mg/L、锌(8.27±1.84)mg/L、镁(40.6±3.9)mg/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厌食症,能够提升患者食量,促进患者食欲恢复,提高患者的饮食水平,保证患者营养,改善微量元素含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梅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黄芪与五指毛桃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本文对中药黄芪与五指毛桃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潘远安;刘江红;张志超;程卫东;刘怡;袁立霞;黄开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中风便秘患者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观察组口服自拟中药方通腑顺气汤,同时自制中药包外敷神阙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第1次排便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7天患者便秘证候积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排便频度和腹胀程度的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疗效优异,优于乳果糖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6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在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中医证候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治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以先天性心脏病收治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围术期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3 d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住院、术后卧床、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费用;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腹胀腹泻、肠鸣音恢复、排便及排气时间;采用DSO1-A舌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d舌象、脉象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术后卧床及术后康复时间、住院费用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后3 d后腹胀缓解、肠鸣音消失、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润燥指数、厚薄指数、裂纹指数、胖瘦指数及腻腐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脉象功率谱能比PSR1、PSR3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脉象功率谱能比PSR2、PSR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效果理想,能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舌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雄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运用

    目的:对纳入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牵引和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我门诊部2015年1月-2017年9月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后,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电针的频率设置为密波频率,刺激量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主,时间为0.5 h;牵引方法为患者保持坐位,对患者身体进行牵引,重量为3~5 kg,时间为20 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颈椎运动疗法,患者依据主治医生的指导,颈部尽量后伸,后伸程度以患者能达到的大范围为准,同时在后伸时,需保持体位,将颈部进行旋转、侧屈、伸展等,大程度的后伸位上保持1 s,后恢复到起始位,上述动作进行重复.用弹力带让颈椎做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六个方向的静力抗阻练习,12 s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10组,坚持4周.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依据《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评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进行.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 和91.67%,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牵引联合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温寿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30例,临床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临床显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SWAL-QOL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康复训练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昆鹏;逄静;张淼;李虹霖;高伟;栾凯迪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耳穴压豆治疗宫颈癌伴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宫颈癌患者伴抑郁的疗效,为耳穴压豆治疗宫颈癌伴抑郁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宫颈癌伴抑郁患者共68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医可以改善宫颈癌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改善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麦韫琦;刘春艳;贺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肺益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症状体征评分、P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自汗、易感冒、耳鸣、腰膝酸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FEV1/FVC、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促进症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阳痿的临床体会

    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治疗本病的点滴体会并结合病案加以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思路.

    作者:孙宁宁;张松江;武鑫;苏少华;王冬慧;高剑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案研究及药学评价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普瑞巴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外敷散瘀止痛膏及针灸疗法.评价患者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基线基本一致.两组治疗前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疼痛评分评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竹丽;张玉娥;吕小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予以维生素C口服)与观察组(20例患者予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合督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斑色及色斑面积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采取当归芍药散联合督灸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零玲;农振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总结并归纳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时的具体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益胃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一个月,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水平改善情况、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注.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水平改善情况、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汤联合西药方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复发率较低,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青;张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状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尹志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风湿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风湿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而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62.1%,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风湿病患者临床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生活质量好,1年复发率也较低,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康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高明利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高明利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高教授认为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是以气虚为本,阴虚为标,病证日久会导致体内阴亏液耗,从而影响脾胃及肺肾等脏腑对于津液的运化与输布.在治疗上,高明利教授以古方四神煎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不同证侯予不同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作者:杜天驰;孙蓬远;高明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胃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双盲随机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硫酸阿托品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方包括甘草、川莲、红枣、党参、黄芩、干姜、半夏等,随症加减.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积分、肠胃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等)水平等变化、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等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生长抑素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而胃动素、胃泌素等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与对照组73.33%(22/30)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1例、呕吐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恶心3例、呕吐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33%(4/30)与对照组26.67%(8/30)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且还能促进其病情康复,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守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木丹颗粒联用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疗效及肌电图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木丹颗粒联用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疗效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7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等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单纯依帕司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处SMCV、MNCV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且实验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处SMCV、MN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田卫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