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益;孙达远;张敬迎;林栖凤
目的 研究板蓝根制剂中腺苷的含量与其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腺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 μm),检测波长:260 nm,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另将给药后的小鼠,耳廓涂二甲苯致肿胀,比较各组肿胀度差异.结果 腺苷在0.0160~0.160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RSD%=0.79%(n=9).其中板蓝根颗粒(川药)的腺苷含量高.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中,板蓝根颗粒(哈药)抗炎效果好.结论 所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5个样品总体上腺苷含量与药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绝对,可能制剂中其他抗炎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
作者:王建明;潘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教学、科研、临床的三类不同适用范围的肾阳虚证候描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肾阳虚证候认识的层次及其各自特点,并论述了肾阳虚证具有基础性、复杂性、理论性和概括性的多重属性,提出有必要进行深入细化的辨证分型,以完善的肾阳虚辨证体系.
作者:汤朝晖;李炜弘;陈为;赵琼;严石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文对近年来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从组成、功效及研究应用等方面,按扶正固本、解毒祛邪、益气解毒、益气活血分类进行了综述,总结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黄世敬;潘菊华;薛柳华;王阶;陈宇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预测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方法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表征22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佳子集回归与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化合物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 所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灵敏及L00(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结论 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可用于高效黄嘌呤氧化酶拟制剂的设计和开发.
作者:陈艳;堵锡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五指毛桃保护胃黏膜及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探索其治疗胃痛的机理,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观察其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选用激光多普勒仪观察其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 五指毛桃水提液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具有一定降低的趋势,病理结果显示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具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 五指毛桃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王艳;叶木荣;唐立海;周添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木贼水煎剂对食饵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木贼水煎剂组.复制食饵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同时给予木贼水煎剂预防性给药,以吉非罗齐为阳性药对照.实验10周,检测血脂,肝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率,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木贼水煎剂组TC,T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凋亡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增殖指数下降(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木贼能明显减轻脂肪肝大鼠肝细胞损伤.结论 木贼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脂肪性肝损伤.
作者:姜秀娟;王旭辉;丁晓猛;李奕;甄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α-细辛醚对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对laminin β<,1>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α-细辛醚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随机将培养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α-细辛醚(7.5 μg/ml)组、模型+α-细辛醚(15 μg/ml)组、模型+α-细辛醚(30 μg/ml)组、模型+2 μl无水乙醇组,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在12,24,48 h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lanaininβ<,1>在处理后24 h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造模后少数神经元会发生迁移、融合,加α-细辛醚组均能减少神经细胞膜LDH的渗透.②在24 h,模型组laminin β<,1> mRNA表达增加,各浓度α-细辛醚均能抑制laminin β<,1> mRNA的表达(均P<0.05).③免疫组化显示laminin β<,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0.094 7±0.025 86),模型组(0.135 1±0.026 16),模型+30 μg/ml α-细辛醚组(0.097 9±0.032 81).结论 α-细辛醚能减少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神经元的细胞膜损伤,抑制laminin β<,1>基因及蛋白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α-细辛醚抗癫痫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马美刚;吴原;吴月娟;苏婕;刘秀颖;唐玉兰;余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润燥灵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SS模型小鼠,观察润燥灵方对SS模型小鼠唾液分泌功能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S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和唾液流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加用润燥灵治疗后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有明显改善,其疗效与强的松对照组相当(P>0.05).SS模型鼠颌下腺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润燥灵能够改善其病理学指标.结论 润燥灵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马武开;贾二涛;刘丽敏;姚血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缢蛏多肽(PSC)对小鼠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保健功能评价的方法,通过观察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碳廓清能力、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4项指标研究PS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血清SOD、GSH-Px、MDA含量,研究PSC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C能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发育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SC还能提高血清SOD、GSH-Px水平,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 PSC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永娟;郑惠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挥发油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赤雹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两株)、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和伤寒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66 mg/ml,MBC为1.32 mg/ml;对大肠杆菌44102-3a3的MIC为0.33 mg/ml,MBC为0.33 mg/ml;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MIC为0.33 mg/ml,MBC为0.66 mg/ml;对金葡菌26001-26和白葡菌的MIC均为0.17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33 mg/ml;对金葡菌26002-6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为0.083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083 mg/ml;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1.32 mg/ml,MBC为2.64 mg/ml.结论 赤雹果挥发油在体外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作者:张兴;邓淑华;佟继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味玉屏风散对<'60>Coγ射线照射所致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加味玉屏风散低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中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高剂量组.经5 Gy的<'60>Coγ射线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IL-2、IFN-γ含量.结果 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量、IL-2、IFN-γ含量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对辐射所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凤铭;陈剑华;孙雪文;刘红珍;刘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没食子总鞣质提取方法,测定没食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水浸泡、70%甲醇超声、50%乙醇搅拌、80%丙酮浸泡等提取方法提取得浸膏,用HPLC测没食子酸含量,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工艺中,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甲醇超声>水浸>乙醇搅拌>丙酮浸泡;没食子中没食子酸含量为2.25%.结论 甲醇超声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高,该方法可为提取没食子中总鞣质的提取方法.
作者:范晓红;李治建;斯拉甫·艾白;周露;孟繁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紫背金盘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热板和冰醋酸扭体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紫背金盘水提液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易刚强;陈晓阳;李云耀;蔡俊龙;王珏;何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风车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风车子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三烷醇(Ⅰ),正二十四烷酸(Ⅱ),荭草素(Ⅲ),异荭草素(Ⅳ),异牡荆苷(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蒋才武;高淑景;黄健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血糖、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N0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中药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及弥可保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其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张文风;钟慧群;汪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大米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佳树脂;又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佳树脂纯化大米草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结果 5种树脂中,Hz-816树脂对大米草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达26.79mg/g,解吸率为90.10%;用4倍柱体积蒸馏水、2倍柱体积10%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后,换用50%乙醇4倍柱体积洗脱得纯化后的大米草总黄酮溶液,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5.36%.结论 Hz-816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纯化大米草总黄酮.
作者:李盈蕾;陈建华;陈丽娟;陶欣;朱佑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桂枝-甘草是经方中常用的配伍组合,两者配伍,辛甘化阳,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是著名的经方药对.文章对桂枝与甘草配伍的意义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刘萍;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芪归健脑颗粒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在造模前3 d和造模后18 d予芪归健脑颗粒灌胃12 mg·kg<'-1>·d<'-1>,2次/d,共21d.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COX-2和iNOS蛋白表达.结果 AD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空间记忆力受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第2,3,4天给药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均显著缩短,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模型组海马COX-2和iNOS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给药组COX-2和iNOS基因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芪归健脑颗粒对Aβ<,25-35>所致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芪归健脑颗粒通过COX-2,nNOS等信号转导途径,减轻Aβ<,25-35>毒性作用所致脑组织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起到防治AD的作用.
作者:单铁英;袁征;王雪丹;苏安英;李玲;柴锡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活血化淤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微循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活血化淤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进展现状,并对现有的问题予以讨论与展望.
作者:冯静静;刘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续随子种子中两种大环二萜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对续随子中两种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 当甲醇浓度为10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50min,提取温度为40℃时,可达到高百分含量1.18%和0.535%.结论 利用该实验方法提取续随子中的Euphorbia factor L1和Euphorbia factor L2,工艺良好,稳定,方法可行.
作者:成英;何兴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