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何海洋;吴琴;刘杰;时京珍

关键词:朱砂, 朱砂安神丸, 小鼠,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 研究朱砂及其复方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20 g·kg-1ig)、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10 g·kg-1ig)和朱砂组(0.3 g·kg-1ig),各组小鼠均早晨给药1次,8 h后断头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肝中汞蓄积量,肝功能,肝指数,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和朱砂安神丸组小鼠肝脏ALT和AST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三组小鼠肝脏中汞蓄积量均有所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单次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组Cyp2a4、cyp2b9、Cyp 2f2、Cyp8b的基因表达下降,cyp3a11和Cyp3a44的基因表达增高: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Cyp2b9和Cyp2f2的基因表达下降;各组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次给药后,汞在小鼠肝脏中蓄积很少,对肝脏未造成明显损伤,但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藏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GC-MS技术,对藏荆芥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和化学成分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荆芥内酯(75.37%)、螺十二烷(3.47%)、2,4-二甲基-1,3-戊二烯(2.70%)、没药醇(1.45%,)、5-壬烯-2-酮(1.0%)等29个组分.结论 藏荆芥挥发油中富含荆芥内酯等成分,与其他荆芥的挥发油成分差异很大.

    作者:泽仁拉姆;童志平;张垠;刘之华;薛鹏喜;谢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溴代白杨素衍生物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目的 研究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 合成溴取代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6个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结论 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IC50=0.85~11.60 μmol/L).

    作者:郑兴;王小平;刘运美;郭玉;罗星;尹松;代琴;朱琼妮;廖端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波提取法在板蓝根有效部位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板蓝根中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 以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筛选指标,分别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及酸碱滴定法测定三者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微波辐照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辐照功率700 W,提取时间12,min(每次6 min,提取两次),3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每次15倍水,提取两次),提取前浸泡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达到3.39%,10.25%,6.17%,与回流提取3.5 h的提取率无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方便、节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李祥;陈建伟;程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酒精对其的影响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 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作者:贾昊迪;王建明;刘宪英;房琳琳;秦芳;颜羽;黄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赶黄草的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为赶黄草显微鉴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分别取赶黄草药材叶片粉末、新鲜植株叶片和茎,采用不同的方法制片后,显微镜下观察叶表皮、叶横切面、叶粉末、茎横切面的结构特征.结果 确定了赶黄草茎、叶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 为赶黄草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孙佩;童文;杨晓;黄璐琳;胡尚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肉桂油微乳中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油微乳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3:67),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桂皮醛在28.8~100.8μg/ml(R2=0.999 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9%,RSD为1.45%.结论 HPLC测定桂皮醛方法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肉桂油微乳含量的测定.

    作者:易醒;李莉;肖小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情志病证病机规律的古医案研究

    目的 探讨情志病证古医案的病机规律.方法 以1527例情志病证古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医案原文中病种分布、病因、症状、病位、辨证及讧候分布等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并结合历代对情志病证病机理论认识,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病因以情志诱发为多,单一情志因素则以怒多;症状中常见20种,其中8种为躯体症状;病位在脏以心、肝、脾为多,在腑则多为胃和胆,奇恒之府则以脑多见;证候类型出现频次多是肝郁脾虚证(53次),其余依次为:肝火犯胃证、肝火炽盛证、惊恐伤神证、肝脾气血两虚证、肝脾气滞讧、痰气互结证、忧伤神气证、肝旺脾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结论 情志致病以气机不畅为中介,导致脏腑损伤,其中以肝、心、脾三脏损害为多,病变初期多见实证,而后渐延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病机规律.

    作者:张丽萍;武丽;张曼;臧知明;夏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从短瓣金莲花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85.94%.结论 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脂肪酸及烷烃类,另有少量的酮类和苯酚衍生物.

    作者:王如峰;刘瑞凝;王赓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菌、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MIC/MBC,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采用腹腔分别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以其死亡百分率为指标,经X2检验评价新工艺苦豆子片对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动物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镇痛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止泻作用.结果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菌试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新工艺苦豆子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有镇痛作用及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止泻作用.结论 新工艺苦豆子片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和镇痛、止泻作用.

    作者:符正南;王雪;刘燕;姚华;王林林;王歆君;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SD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力学刺激对SD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为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SD幼鼠前脂肪细胞,从细胞生物力学角度,模拟推拿治疗的按摩作用方式,对细胞实施动态力学刺激,观察动态力学刺激对前脂肪细胞形态及TNF-α表达释放的影响.结果 体外动态力学刺激未对前脂肪细胞的细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但抑制了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P<0.01).结论 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降低脂肪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而实现.

    作者:谢西梅;陈波;崔瑾;杨运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初探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其抑制机理.方法 以BSA为硝化底物、ONOO-1为硝化试剂,根据428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反映硝基化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而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对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在37℃,pH 7.2,反应时间90 min以及BSA与ONOO-终浓度比为1:6时,硝基化反应进行为完全.分别在硝基化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的无水乙醇溶液,后发现在硝化反应发生前加入抑制剂,抑制硝化反应的效果为明显;当抑制剂终浓度为8.0×10-5mol/L时,抑制率可达66.89%.与褪黑素的比较实验显示,同条件下,二者对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大体相当.抑制机理初步显示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机理可能是部分清除ONOO-分解后的·OH或直接与ONOO-反应.结论 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可能是其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进一步开发原花青素成为新的临床药物和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梁菊;刘秋伟;吴文澜;尹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积雪草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目的 对积雪草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对比活性炭、过氧化氢、不溶性壳聚糖对积雪草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脱色工艺.结果 积雪草多糖优脱色工艺为:pH为4.5,25℃,壳聚糖(g):0.5 mg/ml积雪草多糖(100 ml)为3.0:1,脱色60 min,多糖脱色率为62.24%,RSD为0.150 7%(n=5),保留率为80.11%,RSD为0.212 2%(n=5).结论 优脱色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韦媛媛;陈晓伟;彭吉莉;周吴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4建立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连续6周分别灌胃给予50,25和13 g/kg 3个剂量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测算肝指数(HI).结果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肝匀浆MDA含量(P<0.01),明显降低HI(P<0.05).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理论模型的内容分析法重构

    目的 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研究设计方案,基本研究过程为明确文献研究对象、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内容分析工具、中医辨治认识的内容分析、定性与定量统计处理、解释比较、构建理论模型.结果 目标文献242篇,分析了整体和局部治疗的中医辨病、辨证规律,初步重构了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框架.结论 中医辨治有辨病、辨证、辨症之分,可以实现相对的规范统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作者:杨小波;李倩;罗云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真武汤及其组方药材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真武汤与方中生姜和白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真武汤、生姜、白术和生姜白术阴性样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 真武汤全方共鉴定出82个成分,生姜挥发油鉴定出51个成分,白术挥发油鉴定出21个成分,生姜白术阴性样品鉴定出10个成分,其中真武汤全方挥发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80.6%,生姜为91.5%,白术为57.5%,生姜白术阴性样品为91.4%.结论 真武汤挥发油主要来自生姜和白术,其他三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较少.

    作者:罗国安;应旭辉;李莎莎;韩凌;王义明;卢传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鳖纤溶蛋白含药血清对人肝癌和乳腺癌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地鳖纤溶蛋白(EFP)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EFP,并制备不同浓度EFP小鼠含药血清;采用MTY法分别将EFP和EFP含药血清加入HepG-2和MCF-7细胞悬液中,分别检测增殖抑制效果.结果 EFP直接用药各组均对HepG-2无抑制作用,而EFP含药血清各组对HepG-2细胞均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EFP组和EFP含药血清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结论 EFP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血清药理学方法更能真实的反映药物作用.

    作者:陈冰;韩雅莉;曹付春;黄明星;叶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发达国家药学教育模式转变分析

    发达国家在药学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分析发达国家与地区药学教育模式的两次转变,可为中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药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药学教育实现第2次转变,逐步确立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作者:蒋君好;陈颖;李勤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螺旋藻激酶分离提纯方法初探

    目的 研究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工业化放大生产螺旋藻激酶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后续的酶学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配制螺旋藻激酶粗酶液,通过离心沉淀,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凝胶层析来分离提纯螺旋藻激酶,后用SDS-PAGE电泳法验证螺旋藻激酶纯度,测定分子量.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了较纯的蛋白,酶回收率达到42.3%,纯化倍数达到6.1.所得螺旋藻激酶的分子量为40 KD.结论 初步探索出较为优化的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肖云晓;陈高斯;庞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吴茱萸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吴茱萸,分别为15.59%、12.90%和1.34%;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中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矿质元素中,Ca的含量高,Cu的含量低.结论 吴茱萸和蜜楝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昝丽霞;徐皓;赵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精粗多糖抗疲劳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黄精粗多糖的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抗疲劳实验:考察黄精粗多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抗氧化实验:考察黄精粗多糖对溴苯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后MDA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黄精粗多糖高剂量组(0.72 g·kg-1)、中剂量组(0.36 g·kg<'-1)、低剂量组(0.18 g·kg<'-1)和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抗氧化实验加模型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14 d.结果 黄精粗多糖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及增加小鼠肝糖原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黄精粗多糖可显著降低溴苯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小鼠肝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黄精粗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石娟;赵煜;雷杨;张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