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娟;丁利君
阿苯达唑为广谱驱虫药,除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其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阿苯达唑片为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抽验计划品种之一,我们所共抽验了17批,涉及6家生产企业.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检验均符合规定[1].溶出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药物溶出度能有效区分同一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目前较能反映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测试项目,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控制药物质量、保证药物的有效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海燕;方学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山西道地连翘挥发油GC指纹图谱,为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翘挥发油,以β-蒎烯为内参照,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载气为N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70℃,以3℃·min-1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0 min,再以10℃·min-1速率升温至220℃,保持0min.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FID)温度250℃.结果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连翘挥发油GC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33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聚类分析分为两大类.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能从整体上反映连翘挥发油的特征,可用于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张淑蓉;裴晓丽;裴香萍;闫艳;张曼;胡立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CD54)及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干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一般情况、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CD44、CD54及CD62p表达水平.结果 参苓白术散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模型大鼠CD44、CD62p表达(P<0.01),对CD54表达无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下调CD44、CD62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喜平;贾育新;刘勃;吴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准噶尔囊吾根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结果 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李莉娜;李慧;王琪;成玉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将沙枣花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100 mg/ml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萃取后的水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IC50为1.634 mg/ml,其次是正丁醇层(IC50为2.46mg/ml),乙酸乙酯层(IC50为6.172 5 mg/ml)和石油醚层(IC50为12.562 2 mg/ml).结论 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张振华;解宁湘;王基云;黄晓会;王培香;王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MMP -2、TIMP -1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划痕损伤实验、Boyden - chamber细胞侵袭实验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RT - PCR检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均能明显下调MMP-2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TIMP-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迁移和侵袭的作用,MMP -2表达降低、TIMP -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林薇;赵锦燕;郑良朴;曹治云;陈旭征;彭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为阐明川半夏资源间亲缘关系,准确鉴定半夏药材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采用SDS - PAGE技术分析对以川半夏资源为主的23份半夏材料以及2份掌叶半夏材料的叶片和块茎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 叶片共分离出19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3条带纹为所有材料共有,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1 ~18条比较清晰的带,平均14.5条.块茎共分离出12条迁移率不同的带纹,3条带纹为所有材料共有,每份材料可分离出4 ~12条比较清晰的带,平均9.4条.与块茎可溶蛋白图谱相比较,叶片可溶蛋白图谱能更好的鉴定半夏与掌叶半夏;无论是块茎还是叶片,其可溶蛋白在GS值为0.817水平上所有材料都可以聚为五大类,染色体数目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有聚在一起的趋势.结论 川半夏资源具有较丰富的可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叶片可溶蛋白图谱可用于鉴别半夏与掌叶半夏,但块茎可溶蛋白图谱难以区分二者.
作者:潘红梅;吴卫;申浩;官玲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连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在微孔板检测系统中适宜的反应体系.方法 以连翘两个极性部位的萃取物为受试对象,将反应总体积定为200μl,保持底物L-酪氨酸的体积40μl不变,依次变化酪氨酸酶和溶剂二甲亚砜的体积,在37℃环境下每2 min检测一次吸光度A475,持续40 min,以不含药时吸光度的变化值或含药时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作为参考指标,从酶体积、二甲亚砜体积及孵育时间等变化因素分析此实验适宜的反应体系.结果 ①吸光度值随着酶体积的增加而增高.酶体积为70μl时,吸光度值高.不同酶体积的反应体系分别在20~26 min之间出现大吸光度变化速率.②吸光度值随着二甲亚砜体积增加而增高.二甲亚砜终体积分数为5%时,样品溶解程度和线性关系均较2%时好.结论 此实验适宜的反应体系为:底物L-酪氨酸40μl,酶体积70μl或以下,加入适量pH6.8缓冲液和受试药物,使二甲亚砜的终体积分数为5%,体系总体积为200μl,恒温37℃下孵育20~26 min之后检测.此反应体系为下一步研究连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提供基础,也为其他药物的同类实验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楼彩霞;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黄芪葛根汤对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以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HCSS)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观察黄芪葛根汤对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黄芪葛根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 黄芪葛根汤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王春怡;陈艳芬;李卫民;高英;叶雪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中国药典》(简称药典)药典中药品溶液颜色3种检查法控制益气复脉(冻干)制剂溶液颜色,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药典规定,分别采用目测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差计法检验10个批次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制剂溶液颜色,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个批次样品中,目测法均在规定范围内,占总数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均在规定范围内,占总数100%;而色差计法9批在规定范围内,占总数90%.结论 药典溶液颜色3种检查法中,色差计法控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千)制剂溶液颜色能将溶液颜色量化,结果科学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吴衍风;李德坤;周大铮;冯锋;叶正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进行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的提取与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一步提取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利用气质联用仪和液质联用仪分别对所得精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检测.结果 超临界CO2一步提取精油及抗氧化剂的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6 MPa,分离釜I温度56.5℃,夹带剂用量0.6 ml/g,萃取时间1h;萃取的迷迭香精油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樟脑、龙脑、柠檬烯;萃取的抗氧化剂成分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含量分别为15.6%、8.4%、3.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一步获得迷迭香精油和抗氧化剂,方法简便、快捷、效率高,所得精油品质纯正,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高.
作者:张文成;张海涛;郑仁娟;刘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壮药依肝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58~0.58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3.82%,RSD =0.84% (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壮药依肝达颗粒的质量.
作者:韦松基;王志萍;曹宇;周绍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测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模型大鼠血清、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及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眼针治疗D -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 IBS模型后,进行眼针治疗,然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含量的变化;采用RT -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VIP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和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和下调.结论 眼针治疗D- IBS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VIP的释放、下调VIP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王德山;王艳杰;李任锋;刘旭东;刘慧慧;柴继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降香挥发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采取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5 U/kg)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降香挥发油对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情况;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降香挥发油,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95%可信限.结果 降香挥发油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变化;静脉注射降香挥发油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5 505.7 g生药·kg -1,LD50 95%可信限为4845.6 ~ 6240.3 g生药·kg -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结论 降香挥发油能够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降香挥发油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作者:杨超燕;唐春萍;沈志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次乌头碱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30,60,120 μmol/L的次乌头碱在15,30,60 min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后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次乌头碱能提高心肌细胞[ Ca2+]i,这种作用在给药后15 min时显著,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Ca2+]i下降;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能降低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次乌头碱能促进心肌细胞内Ca2+增高,进而导致细胞Cx43表达降低,增加心肌细胞发生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作者:李志勇;谭鹏;孙建宁;刘永刚;李彦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以甘草次酸为原料,采用经典的克莱门森还原制备了11-脱氧甘草次酸,接着在不同的催化体系中(浓硫酸、浓盐酸、干盐酸气)研究了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的佳条件,结果表明以干盐酸气催化可获得较高的产率.并在该条件下合成了11-脱氧甘草次酸甲酯.合成的化合物经过IR,1 HNMR,13CNMR等进行了表征.
作者:雍建平;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卵巢储备力及其相关因子INHB、AMH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卵巢储备力降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半乳糖致PO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PO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于PND80开始,治疗组大鼠每日灌服补肾调冲方水溶液,模型组及空白组大鼠每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共4周.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计数各组大鼠卵巢内各级卵泡数目,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FSH、LH及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内INHB及AM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补肾调冲方可使POF大鼠动情周期趋于正常,并能明显降低血清FSH、LH水平(P<0.05),提高E2水平(P<0.05),从而改善POF大鼠血清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状态;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始基卵泡及窦状卵泡数目均较模型组增多,闭锁卵泡数目则明显减少.②与正常组比较,POF大鼠卵巢INHB及AMH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大鼠卵巢INHB及AMH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补肾调冲方可明显改善POF大鼠血清高促性素低雌激素状态,促进卵泡发育,抑制卵泡过度闭锁,从而调节卵巢功能,提高卵巢储备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卵巢局部因子INHB及AMH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夏天;柴淑娟;马灵芝;李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是由于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1],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2].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较常见,占功血的80% ~ 9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缺乏孕酮,子宫内膜仅受雌激素的作用[3],而雌激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地脱落,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生育期妇女,占功血的10%~20%,出血的特点是周期规律,但在周期不同时期出现非月经的异常出血[4].功血以其临床常见,多发且迁延难愈等特点,已成为现今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难题[5].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血在临床上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广藿香3种提取部位的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以确定其有效部位.方法 通过建立流行性感冒动物模型,以肺指数和死亡保护率为指标,观察各提取部位体内抗流感病毒FMI的作用.结果 广藿香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他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 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部位是广藿香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
作者:彭绍忠;李耿;秦臻;苏子仁;张奉学;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四神丸治疗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外周血CD40/CD40L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TNBS/乙醇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对照组,给药10d,观察小鼠结肠重量指数、病理变化及病理损伤评分以评价四神丸疗效,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结肠炎小鼠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重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治疗小鼠结肠重量指数明显降低(P 0.05或P<0.01),而且模型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除高剂量组外,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镜下可见黏膜上皮完整或少量受损,炎细胞散在性分布,淋巴滤泡增生,基底层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溃疡修复.在CD40/CD40L表达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细胞CD40分子表达明显偏高(P<0.05),而CD40L分子表达明显偏低(P<0.0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可见CD40分子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CD40L分子表达则明显偏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神丸可有效缓解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与调节外周血CD40/CD40L信号有关.
作者:黄小英;赵海梅;管咏梅;万盼婷;童文婷;刘端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