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王德山;王艳杰;李任锋;刘旭东;刘慧慧;柴继严

关键词:眼针, 肠易激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
摘要:目的 观测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模型大鼠血清、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及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眼针治疗D -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 IBS模型后,进行眼针治疗,然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含量的变化;采用RT -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VIP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和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和下调.结论 眼针治疗D- IBS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VIP的释放、下调VIP基因表达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急性脑梗塞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病于中老年,并且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单一的药物不能有效地阻断其缺血级联反应,因此采用联合用药治疗脑梗塞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大部分为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一系列的血栓形成机制,其中也有炎症因子的参与.C -反应蛋白作为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可作为心肌梗塞、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2,3].本文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奥扎格雷钠治疗基础上,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以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朱宣;管阳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南麻疯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海南产麻疯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别为:亚油酸(Ⅰ)、植醇(Ⅱ)、十五烷基醚(Ⅲ)、β-谷甾醇(Ⅳ)、正十八烷酸(V)、亚油酸乙酯(Ⅵ)、苯甲酸(Ⅶ)、牡荆素(Ⅷ).结论 化合物Ⅰ、Ⅱ、Ⅵ均系首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

    作者:徐淼;王军;陈祎平;邓世明;梁振益;郑如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中医英语教学是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中医英语词汇教学又是中医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心.中医英语是一门新兴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其教学方法尚未完善.然而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已相对成熟和完善.文章将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和中医英语教学联系起来,分析了中医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旨在探讨中医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作者:张斌;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于“艾毒伤元”假说的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的制定

    目的 阐述基于“艾毒伤元”理论假说的临床调查表的构建方法和效果.方法 围绕“艾毒伤元”理论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证素为核心,对假说的理论内涵进行分解,设置优选条目,建立调查表,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设置优选了以证素为基础的调查条目四十余条,并结合艾滋病病期设置5个调查表,开展临床调查,显示效果良好.结论 以证素为基础,对“艾毒伤元”假说进行分解,构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方法可行,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作者:姜枫;彭勃;谢世平;郭会军;李真;李华伟;王艳春;王永奇;侯明杰;殷光辉;郭选贤;谢忠礼;李青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调经汤配合益马欣胶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是由于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1],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2].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较常见,占功血的80% ~ 9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缺乏孕酮,子宫内膜仅受雌激素的作用[3],而雌激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地脱落,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生育期妇女,占功血的10%~20%,出血的特点是周期规律,但在周期不同时期出现非月经的异常出血[4].功血以其临床常见,多发且迁延难愈等特点,已成为现今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难题[5].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血在临床上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用GC - 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1和33种成分,海南龙血树茎脂溶性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0.33%)和环木菠萝烷醇(8.51%);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薯蓣皂苷元(10.62%)和7-羟基-4 '-甲氧基黄烷(9.88%),其中8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结论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着差异,在入药和研究中都应区别对待.

    作者:罗应;王辉;左文健;戴好富;梅文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5,2',4’- trihydroxy -6,7,5 '-trimethoxyflavone,TTF1)诱导人肝癌HepG -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TTF1作用HepG -2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yt -c、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TTF1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 -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TF1明显降低bcl -2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bax、胞质cyt -c、caspase-3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TTF1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 -2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金香子;张学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目的 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将沙枣花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100 mg/ml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萃取后的水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IC50为1.634 mg/ml,其次是正丁醇层(IC50为2.46mg/ml),乙酸乙酯层(IC50为6.172 5 mg/ml)和石油醚层(IC50为12.562 2 mg/ml).结论 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张振华;解宁湘;王基云;黄晓会;王培香;王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川芎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GRP78和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肾缺血/再灌注(L/R)大鼠肾脏GRP78、Caspase-1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I/R组和I/R+ TMP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制备肾I/R模型.I/R+ TMP组在手术前1h按20mg/kg腹腔注射TMP,余操作同I/R组.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光镜观察肾小管组织结构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GRP78、Caspase - 1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L/R组大鼠血清BUN,Cr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损伤严重,GRP78和Caspase - 12 mR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性增加(P<0.01);与I/R组比较,I/R+ TMP组血清BUN、Cr水平及GRP78、Caspase - 12表达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肾脏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GRP78、Caspase - 12过度表达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它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万慧芳;王美凤;涂硕;余乐涵;龚慧;万福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交泰丸对PCPA大鼠下丘脑5-HT、NE的影响

    目的 为了探明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PCPA失眠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选择中枢神经递质5 -HT、NE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交泰丸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E、5- H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交泰丸镇静催眠的药效可能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5- HT、NE而发挥作用.

    作者:余运龙;全世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用血液微透析技术进行芎冰喷雾剂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研究芎冰喷雾剂药动学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大鼠鼻腔或静脉注射给予芎冰喷雾剂后,利用血液微透析技术进行药动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析液样品中磷酸川芎嗪( TMPP)的浓度,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鼻腔给药和静注给药后TMPP的吸收均符合二室模型,芎冰喷雾剂鼻腔给药有一定优势.结论 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进行芎冰喷雾剂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可行,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叶勇;晏亦林;周莉玲;黄秋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与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 HPLC)梯度洗脱法.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的RP - HPLC梯度洗脱法.采用RP- HPLC法,Phenomenex Prodigy ODS3-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 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分别在下列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470 0~1.880 0 μg(r =0.9994),0.056 0~0.224 0 μg(r =0.999 6),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8%(RSD=1.89%),97.35%(RSD=1.66%).结论 初步建立的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全面地评价黄芩茎叶的质量,为科学评价和全面控制黄芩茎叶的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张文岭;石俊英;靳维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芥子治疗肝纤维化的理论探讨

    从白芥子的功效认识出发,通过对肝纤维化“痰浊阻络”重要病机的论述,提出了“白芥子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首选化痰药”的基本论点.

    作者:郑保平;姚乃礼;牛阳;陶夏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檗碱等7昧中药有效成分药性的检测

    目的 探索和建立中药有效成分药性的实验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优甲乐热证造模小鼠,饲以小檗碱等7味中药有效成分和对应的黄柏等6味中药饮片,检测和观察给药后动物腋温的改变、体表红外热像中大眼温和尾根部温度改变以及综合温度的改变.结果 大多被测的中药饮片其药性检测结果与中药文献描述一致;小檗碱与黄柏、大黄素和大黄酚与大黄、栀子苷与栀子、知母皂苷与知母、淫羊藿苷与淫羊藿等中药有效成分与其中药饮片的药性一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些中药饮片的药性;在同一饮片的不同有效成分中,大黄素更接近大黄的药性,而大黄酚差距较大;附子未见热性表现,提示其热性可能与刺激消化道黏膜等作用有关;而乌头碱出现寒象,推测与其剂量偏大所造成的毒性有关.结论 所建立的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客观地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对于鉴别和描述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是有益的.

    作者:苟微;管冬元;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丁善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准噶尔橐吾根的生药鉴别

    目的 对准噶尔囊吾根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结果 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李莉娜;李慧;王琪;成玉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灯盏乙素后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rCBF)与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的影响,探讨灯盏乙素的保护作用能否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方法 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LD)血流计测量脑缺血后24h海马CA1区rCBF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缺血上述时间海马GFAP的表达.于脑缺血后4h给予高、中、低剂量灯盏乙素实施灯盏乙素后适应,并观察其对海马CA1区rCBF和AS活化以及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 树鼩脑缺血后24h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AS表达GFAP增强(145±4.1,P<0.01),24h可见AS胀亡.分别实施高、中、低剂量灯盏乙素后适应后24h海马CA1区rCBF逐渐增加(P<0.01),尤以高剂量组明显(19.2±0.66 PU,P<0.01);且AS胀亡的病理改变基本消失.结论 高剂量灯盏乙素可显著延长树鼩脑缺血治疗的“时间窗”;灯盏乙素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rCBF、调控AS活化及改善海马微环境有关.

    作者:罗海芸;罗耀辉;后文俊;李树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化学组成分析

    目的 考察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对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其活性差异,对比分析其化学组成.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黄芪多糖提取物对正常脾淋巴细胞、ConA活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硫酸苯酚法结合重量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糖、多糖、醇不溶组分含量.结果 各批样品对正常脾淋巴细胞均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或P<0.05),除SSK外,各样品在低浓度时促增殖作用较强,促增殖率为39.4% ~ 186.4%;XZX、XHS、SLH1对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在4 mg·ml-时抑制作用强,抑制率为52.9%~104.0%,作用大小为XZX>XHS>SLH1,其余各批样品无明显抑制作用;各批样品醇不溶组分含量为18.74%~60.67%,多糖含量为7.22%~44.74%,大小顺序为XZX> XHS> SLH1> SLH2> SSK.结论 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的质量差异十分显著.

    作者:谢兴亮;盛艳梅;韩丽;杨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卵巢储备力及其相关因子INHB、AMH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肾调冲方对半乳糖致POF大鼠卵巢储备力及其相关因子INHB、AMH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卵巢储备力降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半乳糖致PO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PO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于PND80开始,治疗组大鼠每日灌服补肾调冲方水溶液,模型组及空白组大鼠每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共4周.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计数各组大鼠卵巢内各级卵泡数目,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FSH、LH及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内INHB及AM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补肾调冲方可使POF大鼠动情周期趋于正常,并能明显降低血清FSH、LH水平(P<0.05),提高E2水平(P<0.05),从而改善POF大鼠血清高促性腺激素低雌激素状态;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始基卵泡及窦状卵泡数目均较模型组增多,闭锁卵泡数目则明显减少.②与正常组比较,POF大鼠卵巢INHB及AMH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大鼠卵巢INHB及AMH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补肾调冲方可明显改善POF大鼠血清高促性素低雌激素状态,促进卵泡发育,抑制卵泡过度闭锁,从而调节卵巢功能,提高卵巢储备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卵巢局部因子INHB及AMH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夏天;柴淑娟;马灵芝;李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杜仲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杜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64例,按照就诊排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氢氯噻嗪组,双号为杜仲降压片组,治疗3个月后测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杜仲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比氢氯噻嗪组降低(P<0.05),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杜仲具有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艳芳;方会龙;贾蕾;段小毛;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菀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Aster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或灌木,是紫菀族中大的属.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中国有近100种[1].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徽,此外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及甘肃等地亦有栽培,山东省也可栽培,并且生长良好,是当前中药栽培的好品种[1].该属植物中紫菀(Aster tataricus)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支气管、咳嗽、肺结核和咯血等症,民间一般用作治疗毒蛇咬伤和呼吸系统感染等.紫苑属所含化学成分较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对紫菀属中16种植物作过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出的化合物124个,其类型有各种萜类及其苷,其中三萜皂苷是本属主要特征性成分,环肽也是本属很有特色的一类化学成分,此外还有甾醇,香豆素,挥发油等[2].

    作者:张应鹏;张海雷;杨云裳;时志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