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成;张海涛;郑仁娟;刘玲
目的 通过对葛根素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研究,探讨其抗凝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玻片法测凝血时间、断尾测定出血时间、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葛根素显著延长出、凝血时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结论 葛根素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其抗凝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变有关.
作者:于晨;范华英;于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9 - 01~2010 - 10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服务可以使医疗和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可提高患者掌握知识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MMP -2、TIMP -1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划痕损伤实验、Boyden - chamber细胞侵袭实验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RT - PCR检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均能明显下调MMP-2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TIMP-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迁移和侵袭的作用,MMP -2表达降低、TIMP -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林薇;赵锦燕;郑良朴;曹治云;陈旭征;彭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元宝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 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 -二羟基(口山)酮①、1,3,5,6-四羟基(口山)酮②、5,7,4’-三羟基-黄酮醇③、5,7,3’,4’-四羟基-黄酮醇④、金丝桃苷⑤、山萘酚-3 -0 -葡萄糖苷⑥、对羟基苯甲酸⑦、3,4-二羟基苯甲酸⑧、白桦脂酸⑨.结论 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康佳敏;欧阳胜;肖炳坤;杨建云;黄荣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中焦湿阻证模型ICC细胞和原代ICC细胞的差异,建立湿阻ICC细胞模型,和经平胃散干预后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反证模型细胞和原代ICC存在差异.方法 湿阻中焦动物模型建立及动物血清制备;采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ICC,建立“中焦湿阻证Cajal间质细胞模型”,给细胞加入湿阻动物含药血清模拟湿阻大鼠模型体内ICC的生长;通过给ICC细胞加入动物血清,观察平胃散对ICC细胞内LDH和SDH活力的影响.结果 中焦湿阻证ICC细胞模型的评价:模型细胞与原代细胞有差异.细胞内LDH活力结果提示,与原代ICC+模型血清组及原代ICC+2次模型血清组比较,平胃散含药血清能降低加入1次血清组及加入2次血清组细胞内LDH活力(P<0.01).细胞内SDH活力结果提示:平胃散含药血清能升高加入1次血清组细胞内SDH活力(P<0.01),而对加入2次血清组细胞内SDH活力有升高趋势.结论 平胃散能降低中焦湿阻证Cajal间质细胞模型细胞内LDH活力和升高SDH活力,抑制细胞内无氧代谢增强细胞内有氧代谢.
作者:林莉;黄秀深;罗明凤;孙改侠;邓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病情相关因子与该病主要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治观察表,对856例输卵管妊娠住院病例的病情因子数据进行收集,统计病情因子在各中医证型中的均值,并通过t检验查验均值间的差异.结果 年龄、停经天数、血清β - 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径(B超测量)这4个病情因子在该病主要证型中的均值存在差异.结论 年龄、停经天数、血清β - 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径的不同均值水平,可预示输卵管妊娠不同的中医病理结局.
作者:邱扬;邓高丕;宋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蜈蚣草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酸性醇液提取法对蜈蚣草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显色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定性鉴定,并将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专项颜色反应及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蜈蚣草中可能含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甾体三萜类、香豆素、鞣质等有效成分;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是黄酮,显色反应说明其黄酮种类可能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类;根据紫外光谱特征推测蜈蚣草水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结论 蜈蚣草中含有黄酮、甾体三萜类、香豆素、鞣质等有效成分,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作者:熊俊娟;丁利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降糖补肾方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TNF -α、IL -6、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注射小剂量STZ,1周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 mmol/L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不同剂量干预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TNF -α、IL -6、CRP含量.结果 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NF -α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糖补肾方高、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IL -6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降糖补肾方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炎症状态,对糖尿病大鼠IR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冠杰;唐咸玉;孙璐;孙晓泽;孙景波;罗广波;温建炫;卢绮韵;侣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苦丁茶的深加工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从苦丁茶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纯化与鉴定,用5,10,20,40,80,100μmol·L-6个梯度浓度的熊果酸,持续作用于在培养的鼻咽癌细胞24,48,72,96,120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苦丁茶熊果酸在不同时间内对鼻咽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苦丁茶熊果酸阻滞鼻咽癌细胞于G0/G1期;40 μmol/L熊果酸作用48 h后抑制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从苦丁茶提取的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苦丁茶极具开发前景.
作者:农朝赞;李世生;毛德文;黄之虎;郭凌霄;韦仕喻;农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是由于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1],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2].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较常见,占功血的80% ~ 9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缺乏孕酮,子宫内膜仅受雌激素的作用[3],而雌激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地脱落,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生育期妇女,占功血的10%~20%,出血的特点是周期规律,但在周期不同时期出现非月经的异常出血[4].功血以其临床常见,多发且迁延难愈等特点,已成为现今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难题[5].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血在临床上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寻找与金银花防治甲型流感FM1型病毒致小鼠流感模型的相关蛋白质.方法 应用1D-PAGE凝胶电泳分离不同实验组的小鼠血清蛋白质,采用1D Advanced American Biotechnology (AAB)分析系统分析不同实验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得到了8个主要蛋白质点,5号、6号、8号蛋白质点在不同实验组差异较大.结论 金银花对流感病毒致小鼠流感模型血清中部分功能蛋白的表达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宋健;张会敏;石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5,2',4’- trihydroxy -6,7,5 '-trimethoxyflavone,TTF1)诱导人肝癌HepG -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TTF1作用HepG -2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yt -c、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TTF1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 -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TF1明显降低bcl -2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bax、胞质cyt -c、caspase-3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TTF1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 -2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金香子;张学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其疫情呈逐年增长之势.其中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和增加是使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耐多药结核病(M DR - 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两种及以上抗结核药产生耐药的结核病[1].MDR - TB具有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的特点[2].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结核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初始耐药率达7.6%,获得性耐多药率达到17.1%[3].结核耐药率的增加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耐多药肺结核是目前我国治疗肺结核病中的难题.尽管WHO已制定相关的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原则,许多研究亦遵循该原则,但化疗的有效率仍只有30% ~ 40%.多数MDR - TB成为慢性传染源,因此,寻找新药和新的有效治疗措施甚为迫切.山莨菪碱( 654 -2)是一种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近年来654 -2被广泛用于内科临床,多用于治疗肠炎腹泻等疾病.近已有学者将其用于治疗肺结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有关它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报道甚少.本文应用联合化疗加用山莨菪碱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以探讨其疗效.
作者:袁伟;徐康康;曹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鹿角盘蛋白酶解工艺,测定其酶解物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鹿角盘蛋白酶解工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羟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体系,以不同浓度水解物的抗氧化作用为指标,评价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酶解的优工艺为温度50℃,pH 8.5,酶与底物比([E/S])4%,水解时间5h.胰蛋白酶水解物对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 IC50)为0.38mg/ml,对DPPH·的IC50为1.89 mg/m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为0.70 mg/ml.结论 筛选出鹿角盘蛋白酶解优工艺,其酶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于文影;郜玉钢;郝建勋;李萍;张连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白刺中3种酚酸(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方法 经过固相萃取后的白刺在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缓冲液,流速1 ml/min时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3种酚酸类化合物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6.1%(RSD=1.9%),95.8%(RSD =2.1%),97.4%(RSD =2.2%).结论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以及HPLC法测定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白刺的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晨;赵晓辉;文怀秀;陶燕铎;邵赟;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山芝麻水提物( Helicteres angustifolia)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0)及过氧化脂质类(LPO)的影响.方法 将DHBV- 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山芝麻高、中、低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于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活性及NO、LPO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芝麻高、中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用药后7~14d,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O和LPO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停药后7d,拉米夫定组即有反跳现象,山芝麻高、中剂量组仍能显示出持续有效,没有出现反跳现象.山芝麻低剂量组血清SOD、NO和LPO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山芝麻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护肝作用.
作者:黄权芳;韦刚;林兴;张士军;黄仁彬;陈兆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黑骨藤50%乙醇提取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构建大鼠完全弗式佐剂性(AA)关节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的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复方黑骨藤提取物实验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 -α、MMP -9及TIMP -1的阳性表达均与模型对照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黑骨藤提取物能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抑制TNF -α及MMP -9的表达,增强TIMP -1的表达,调整MMP - 9/T1MP-1的失衡,从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和软骨破坏,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陆墨够;张宏;刘刚;张晓喻;黄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所致[1].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性交不适以及子宫增大等,严重影响了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主要以丹那唑、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或CnRH -a等治疗,但副作用大,价格高,被限制广泛使用.笔者应用全蝎佛手散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红;肖武玉;贺晓冰;彭菊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LC - MS法验证川产桑叶是否“经霜为上”.方法 建立LC - MS方法,对4棵桑树8~12月份采收的桑叶进行品质比较.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质谱采用ESI负离子电离方式.结果 桑叶的总峰面积、绿原酸及4种黄酮类物质的峰面积在11或12月份达大值.结论 川产桑叶“经霜为上”是合理的.
作者:游元元;万德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长期用药中对大鼠肝功能及血细胞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蒙药紫花高乌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20d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球记数仪测定大鼠腹主动脉血中的生化指标( ALT、AST)和血细胞数.结果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期服用对肝脏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但会使大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结论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时间服用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由于升高红细胞、血小板量会增加血液粘滞度,可能会对微循环产生影响.
作者:韩瑞兰;吕玲玲;张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