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菊感冒胶囊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宋羽;李翠兵;汪燕;邓艳辉;何炳洪;官碧琼

关键词:紫菊感冒胶囊, 体外抗菌实验, 小鼠, 菌株
摘要:目的 研究紫菊感冒胶囊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稀释法、平皿法两种体外抗菌方法,用紫菊感冒胶囊对临床中常见细菌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液体稀释法、平皿法实验表明,紫菊感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紫菊感冒胶囊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风证从脾胃论治的治法探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内生,以及其他脏腑病变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风证之候.风证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风证,为风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别从健脾益气祛风法、健脾疏肝熄风法、补脾养血活血熄风法、补脾生津熄风法以及运脾化湿熄风法等5个方面辨证论述了从脾胃论治风证的常用治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蒋筱;纪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研究其提取佳工艺.方法 以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工艺.结果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佳酶解条件:酶量为3%,酶解时间120min,酶解温度40℃,pH =6.结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刘颖新;王振月;刘利利;王谦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及中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白及中2,7 -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4.6mm x 250 mm,5μm)色谱柱,以40%乙腈/水(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结果 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在0.027 -0.437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98.6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白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霄;石连成;艾萍;陈佳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檗碱等7昧中药有效成分药性的检测

    目的 探索和建立中药有效成分药性的实验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优甲乐热证造模小鼠,饲以小檗碱等7味中药有效成分和对应的黄柏等6味中药饮片,检测和观察给药后动物腋温的改变、体表红外热像中大眼温和尾根部温度改变以及综合温度的改变.结果 大多被测的中药饮片其药性检测结果与中药文献描述一致;小檗碱与黄柏、大黄素和大黄酚与大黄、栀子苷与栀子、知母皂苷与知母、淫羊藿苷与淫羊藿等中药有效成分与其中药饮片的药性一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些中药饮片的药性;在同一饮片的不同有效成分中,大黄素更接近大黄的药性,而大黄酚差距较大;附子未见热性表现,提示其热性可能与刺激消化道黏膜等作用有关;而乌头碱出现寒象,推测与其剂量偏大所造成的毒性有关.结论 所建立的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客观地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对于鉴别和描述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是有益的.

    作者:苟微;管冬元;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丁善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方桂术胶囊对小鼠肝癌及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桂术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和对肝癌小鼠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以昆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注射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建立动物肝癌模型,并以化疗药物顺铂(DDP)为对照,采用灌胃给药,观察复方桂术胶囊对动物肝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小鼠血清TNF -α含量.结果 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小鼠H22肝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P<0.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NF -α含量均显著升高,尤以中药高、中剂量组为显著(P<0.001).结论 表明中药复方桂术胶囊对小鼠H22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H22肝癌小鼠血清TNF -α含量具有显著升高作用.

    作者:曹勇;张歌;张树涌;张娜;宋璟;李可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肺片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肺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和分光光度法,观察补肺片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的活性及测血清溶血素(IgM)含量的影响.结果 补肺片60,40,20 g·kg-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幼年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 <0.05或P<0.01),促进脾淋巴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P<0.01),增加NK细胞的活性(P <0.05或P<0.01),并促进溶血素的生成(P<0.01).结论 补肺片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姚平;黄开珍;冼寒梅;李爱媛;林国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化学组成分析

    目的 考察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对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其活性差异,对比分析其化学组成.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黄芪多糖提取物对正常脾淋巴细胞、ConA活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硫酸苯酚法结合重量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总糖、多糖、醇不溶组分含量.结果 各批样品对正常脾淋巴细胞均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或P<0.05),除SSK外,各样品在低浓度时促增殖作用较强,促增殖率为39.4% ~ 186.4%;XZX、XHS、SLH1对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在4 mg·ml-时抑制作用强,抑制率为52.9%~104.0%,作用大小为XZX>XHS>SLH1,其余各批样品无明显抑制作用;各批样品醇不溶组分含量为18.74%~60.67%,多糖含量为7.22%~44.74%,大小顺序为XZX> XHS> SLH1> SLH2> SSK.结论 不同来源黄芪多糖提取物的质量差异十分显著.

    作者:谢兴亮;盛艳梅;韩丽;杨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9 - 01~2010 - 10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服务可以使医疗和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可提高患者掌握知识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焦湿阻证Cajal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变化及平胃散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索中焦湿阻证模型ICC细胞和原代ICC细胞的差异,建立湿阻ICC细胞模型,和经平胃散干预后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反证模型细胞和原代ICC存在差异.方法 湿阻中焦动物模型建立及动物血清制备;采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ICC,建立“中焦湿阻证Cajal间质细胞模型”,给细胞加入湿阻动物含药血清模拟湿阻大鼠模型体内ICC的生长;通过给ICC细胞加入动物血清,观察平胃散对ICC细胞内LDH和SDH活力的影响.结果 中焦湿阻证ICC细胞模型的评价:模型细胞与原代细胞有差异.细胞内LDH活力结果提示,与原代ICC+模型血清组及原代ICC+2次模型血清组比较,平胃散含药血清能降低加入1次血清组及加入2次血清组细胞内LDH活力(P<0.01).细胞内SDH活力结果提示:平胃散含药血清能升高加入1次血清组细胞内SDH活力(P<0.01),而对加入2次血清组细胞内SDH活力有升高趋势.结论 平胃散能降低中焦湿阻证Cajal间质细胞模型细胞内LDH活力和升高SDH活力,抑制细胞内无氧代谢增强细胞内有氧代谢.

    作者:林莉;黄秀深;罗明凤;孙改侠;邓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用GC - 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1和33种成分,海南龙血树茎脂溶性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0.33%)和环木菠萝烷醇(8.51%);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薯蓣皂苷元(10.62%)和7-羟基-4 '-甲氧基黄烷(9.88%),其中8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结论 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着差异,在入药和研究中都应区别对待.

    作者:罗应;王辉;左文健;戴好富;梅文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中医英语教学是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中医英语词汇教学又是中医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心.中医英语是一门新兴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其教学方法尚未完善.然而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已相对成熟和完善.文章将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和中医英语教学联系起来,分析了中医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旨在探讨中医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作者:张斌;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元宝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对元宝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 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 -二羟基(口山)酮①、1,3,5,6-四羟基(口山)酮②、5,7,4’-三羟基-黄酮醇③、5,7,3’,4’-四羟基-黄酮醇④、金丝桃苷⑤、山萘酚-3 -0 -葡萄糖苷⑥、对羟基苯甲酸⑦、3,4-二羟基苯甲酸⑧、白桦脂酸⑨.结论 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康佳敏;欧阳胜;肖炳坤;杨建云;黄荣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苦丁茶的深加工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从苦丁茶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纯化与鉴定,用5,10,20,40,80,100μmol·L-6个梯度浓度的熊果酸,持续作用于在培养的鼻咽癌细胞24,48,72,96,120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苦丁茶熊果酸在不同时间内对鼻咽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苦丁茶熊果酸阻滞鼻咽癌细胞于G0/G1期;40 μmol/L熊果酸作用48 h后抑制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从苦丁茶提取的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苦丁茶极具开发前景.

    作者:农朝赞;李世生;毛德文;黄之虎;郭凌霄;韦仕喻;农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湿热型结肠炎中Th1/Th2的状态以及黄芩汤对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 TN BS)法建立湿热型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热+ TNBS组、黄芩汤组、美沙拉嗪组;对大鼠进行临床活动度观察、结肠组织的宏观和微观观察、检测结肠长度重量、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NF -γ)、白细胞介素12( IL - 12)、白细胞介素4(IL -4)和白细胞介素10(IL -10)水平.结果 黄芩汤能够有效缓解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临床症状,降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Th1细胞因子INF -γ和IL - 12并提高Th2细胞因子IL -4和IL - 10的表达.结论 黄芩汤可以改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邹颖;迟宏罡;戴世学;封艳玲;刘洪波;郑学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芎冰鼻腔喷雾剂制备过程研究

    目的 测定川芎药材、川芎提取纯化物及芎冰鼻腔喷雾剂的指纹图谱,研究制剂制备过程成分变化,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Hyperclone BDS C18 (250 mm×4.00 mm,5μm),甲醇:1%冰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22 nm检测.结果 川芎药材、川芎提取纯化物、芎冰鼻腔喷雾剂指纹图谱峰数多,分离好,有相关性,重现性好.结论 方法科学、准确、专属性好,可为芎冰鼻腔喷雾剂及含川芎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郭丽蓉;周莉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研究

    目的 考察AB -8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考察AB -8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淫羊藿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AB -8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结论 AB -8大孔吸附树脂用于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作者:郭文胜;蔡艳;贾继明;宋剑;刘兴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狼毒对荷瘤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狼毒大戟提取液(LDE)对荷瘤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荷瘤小鼠空白组和狼毒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骨桥蛋白(OPN)的活性;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了狼毒大戟提取液对荷瘤小鼠黑色素瘤B16组织中的Bcl - 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狼毒大戟提取液对荷瘤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慢肿瘤体积生长趋势和减轻瘤重;与对照组相比较,狼毒治疗组的VEGF、OPN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的的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狼毒能下调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瘤B16中Bcl - 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论 狼毒大戟提取液是一种有效的抗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中药水提液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以及肿瘤血管生长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VEGF、HGF、OPN的活性有关.

    作者:王莉平;王义善;张国营;刘昆;段慧英;马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青娥丸不同萃取部位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娥丸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颅骨,用改良组织块法消化分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对硝基苯二钠基质动力学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分离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加药共培后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活性.结果 复方青娥丸RJ-1,R J-3,J-4,乙醇RJ-5四个萃取部位,OD -2,OD -3,0D -4,全方水煮OD -5四个不同提取物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RJ-1,J-2两个萃取部位,生杜仲等6个不同提取物均能提高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复方青娥丸石油醚等6个萃取部位,生杜仲等6个不同提取物均降低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青娥丸多种部位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维持骨代谢平衡.

    作者:杨荣平;邓改改;罗友成;励娜;张小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4味芳香开窍药(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1h后,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 250mg·kg -,采用甲酰胺浸泡,荧光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以评价药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冰片全药(200mg·kg-1)、麝香全药与麝香石油醚提取部位(66.6 mg·kg-1)能显著性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中EB含量;苏合香生药(1.33 2 g·kg-1)、安息香生药与石油醚提取部位(1g·kg-1)有降低EB含量的趋势.结论 麝香、冰片能对抗不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异常增高,表现出对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苏合香与安息香的作用强度弱于麝香、冰片.该类药物对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功能的保护效应是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理学基础之一.实验结果亦提示药物的脂溶性部位可能是其作用于脑组织的物质基础.

    作者:倪彩霞;曾南;汤奇;许福会;苟玲;王建;夏厚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2种大孔树脂对辽东楤木皂苷吸附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优选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比较了12种大孔树脂对辽东楤木叶中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以辽东楤木叶中的代表成分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量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AB -8树脂对辽东楤木叶干粉中总皂苷吸附性能好,达到静态交换容量为30.4 mg·ml-1树脂,吸附率为93.2%,动态吸附量为23.8mg·ml-1干树脂,吸附率为94.0%,解吸率为81.0%.结论 筛选树脂应综合考虑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树脂的孔径、比表面积、极性等参数.

    作者:吕邵娃;刘栋;胡畔盼;王秋红;肖洪斌;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