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玲;许丽绵;罗颂平;赵颖
通过对近年来热力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的综述,介绍热力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对中药四性、中药复方配伍、中药药效筛选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为审视和研究中医药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水平.
作者:张红;刘晓燕;韩修林;程林;衷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蒜多糖(Garlic Polysaccharide,GP)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10,30,100,300 μg/ml 的 GP 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 细胞,并作用不同时间,通过 MTT 法检测 GP 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 实验显示 GP可抑制 BEL-7402 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肿胀、破裂、呈坏死状,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 BEL-7402 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GP 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人肝癌 BEL-7402 细胞的生长.
作者:査文良;彭彦;余薇;许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中药材当归提取物抗皮肤衰老能力和美白功效.方法对当归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亚铁离子络合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进行体外实验.结果 各项功效指标与溶剂浓度及提取物浓度有一定的关联,其中当归50%醇提液自由基清除率高达到80.2%,铁离子络合率高达到41.4%,酪氨酸酶抑制率高达到25.1%.结论 当归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皮肤老化和美白双重功效,可用作美白和抗衰老化妆品的天然原料.
作者:高瑞英;党志;邹颖楠;傅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比色法测定东北特产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以三氯化铝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431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068~12.816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8%(n=9).结论 该法测定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简便可行,准确度高.
作者:张沐新;张新茹;刘松艳;杨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生地以低聚糖为主的提取物RGOS的急性毒性. 方法 测定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及尾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的大给药量或LD_(50),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14 d. 结果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的大给药量为49.6 g/kg(119.04 g生药/kg);对小鼠超声雾化吸入的大给药量为28.8 g/kg(65.38 g生药/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_(50)为7.88 g/kg(17.89g生药/kg),其95%平均可信限L_(95)为(7.88±0.61) g/kg.静脉注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于第7天左右基本恢复. 结论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无明显毒性反应;静脉注射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夏卉莉;刘力;徐德生;丁礼琴;毛夏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鉴别豆科植物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根、茎、叶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均有明显区别,其中以叶的区别为显著.结论两者的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为山豆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蓝祖栽;宁小清;谈远锋;凌征柱;陈庆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参芍胶囊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阳性对照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给辛伐他汀;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T、NO、NOS和PAI-1的含量,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O和NOS降低,ET及PAI-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参芍胶囊治疗后NO和NOS水平升高,ET、PAI-1含量降低,其中参芍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芍胶囊可以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NO、NOS及降低心肌组织中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亚芹;韩璇;刘文敏;孙建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病机,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法看待中西医对中风发生的认识,不难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细胞的粘附、聚集以及斑块破裂引起的堵塞管腔,与中医瘀血阻络引起的血流不畅有某些相似之处,为此,深入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某些炎性物质的关系,就有可能找到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作者:陈杰;朱磊;周喜燕;秦秀德;黄燕;蔡业峰;王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珠子参皂苷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涂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硝基四氮唑蓝(NBT)试验测定细胞还原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72 h后,低、低、中、高浓度珠子参皂苷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1.86 %,42.84 %,49.13 %,66.40 %;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珠子参皂苷组67.1 %细胞分化成熟;NBT还原能力明显增强;细胞被阻滞在G_0/G_1期.结论 珠子参皂苷对HL-60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阻止细胞于G_0/G_1期有关.
作者:陈涛;胡卫;巩仔鹏;翟文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以健脾补肾、化痰祛淤法治疗脾肾亏虚、痰浊内阻型高脂血症(HL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调脂作用及对内皮功能影响的机理.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数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化痰祛瘀剂加氟伐他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氟伐他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主要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CRP,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的CRP,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健脾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身证候,联合氟伐他汀胶囊,调脂疗效好,还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尚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谢庆斌;刘中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模拟生物膜浓度和缓冲溶液pH值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吸收检测结果表明,有11个指纹峰吸收明显;模拟生物膜的浓度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浓度增加,色谱峰面积明显减小,符合被动吸收规律;pH值对其中3个成分的吸收有影响.结论 采用脂质体平衡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能方便、有效地预测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揭示该复方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何丽姗;徐斌;王光忠;刘焱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珐菲亚极易旺长,严重影响根部生长发育的问题,拟用多效唑调节珐菲亚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达到控茎促根,提高药材产量.方法 在旺长盛期用不同浓度进行喷施处理.结果有效地适当抑制珐菲亚植株的高长,增强茎杆粗长,促进根部生长.结论多效唑用于珐菲亚的生长调节安全有效.
作者:凌征柱;赵维合;覃文流;姚绍嫦;蓝祖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黄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文章概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全面开发利用黄芩提供参考.
作者:李玉萍;熊向源;刘建涛;龚妍春;吴光杰;周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桔核中柠檬苦素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柠檬苦素萃取量的影响.结果 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2℃,夹带剂用量1.8 ml/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预测性好.
作者:杨军;余德顺;范菊娣;罗喜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黄瓜香提取物的抗炎效应.方法 采用4种急性炎症模型,包括角叉菜胶及蛋清诱导大鼠足趾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1%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渗出模型,观察黄瓜香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黄瓜香提取物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对角叉菜胶和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对急性炎症导致的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黄瓜香提取物中、高剂量两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黄瓜香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效应.
作者:李春艳;钟飞;李先辉;吕江明;贾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在临床前研究中,建立合欢不同部位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_(18)(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调pH 3.2)=55:45,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 槲皮苷在2.485~24.8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2%,RSD为1.4%.结论 该方法定量简单、准确,可用于控制槲皮苷的质量.
作者:王海岭;王清溪;黄洪勇;李恒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石芍护睛散对实验性干眼病角结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新西兰白兔采用睑板腺开口烧灼及紫外线照射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中药组给予石芍护睛散口服,与空白组及西药组对照,取角结膜切片,记录凋亡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 中药组细胞凋亡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亦少于西药组.结论石芍护睛散对干眼病角结膜细胞凋亡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肖家翔;杨建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骨关节炎(OA)软骨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探讨其抗OA的作用机制.方法 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设对照组.于治疗第4,8,12周取软骨及血清标本,大体观察、Mankin's评分、免疫组化测定软骨中IL-6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6水平,并将软骨及血清IL-6含量与Mankin's评分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复元胶囊各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软骨及血清中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复元胶囊各组Mankin'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及复元胶囊各组软骨及血清中IL-6水平第8周高于4周(P﹤0.01)、12周高于8周(P﹤0.05);软骨及血清中IL-6水平与Mankin's评分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P﹤0.01),r=0.96(P﹤0.01).结论 复元胶囊对大鼠OA软骨及血清中IL-6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软骨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关节病理改变的Mankin's评分指数呈正相关.
作者:梁晓芳;李荣亨;唐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天麻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以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微波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70%甲醇溶液,温度60℃,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9 min,功率400 W.结论 与传统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能大大节省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成本,并有很好的天麻素提取率.
作者:余兰;陈华;张义娜;张新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标;唐坤;朱祥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