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春;吴喜民;潘一峰;李医明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法分别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其化学值(真值),并测定其近红外光谱.结果 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建模样品集化学值(真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r(水分)=0.977 4,r(丹皮酚)=0.920 2,r(马钱苷)=0.960 1.检验样品集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水分)=0.991 7,r(丹皮酚)=0.872 4,r(马钱苷)=0.871 2.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化学法测得的六味地黄丸中水分、丹皮酚、马钱苷含量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陈斌;李军会;臧鹏;田瑞华;严勇潮;迟玉明;田明;张录达;严衍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扶脾抑肝法穴位敷贴干预恶性肿瘤抑郁状态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将接受抑郁评分的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加穴贴组各25例.中药组用中药汤剂,中药加穴贴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麝香虎骨膏敷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肺俞,连续3个疗程后分析.结果 中药加穴贴组在降低抑郁评分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期间血、尿、大便常规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 扶脾抑肝法穴位敷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实现对肿瘤患者持续稳定的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赵远红;贾英杰;李培训;张金荣;顾宏韬;张征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中药葛根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 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 葛根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性状区别:野生葛根呈长圆柱形,直径1~6 cm,切面呈棕褐色,纤维性;栽培葛根呈长纺锤形,直径2~12 cm,显粉性.显微组织方面区别表现在:葛根野生品根横切面晶鞘纤维束众多,有多层切向排列的分泌道群,木质部导管粗大,排列密集,淀粉粒较少;栽培品晶鞘纤维束、分泌道群均较少,木质部导管排列稀疏,径向排列,淀粉粒众多.结论 葛根栽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根横切面晶鞘纤维束、导管和淀粉粒的多少和大小,可以做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作者:格小光;冯学锋;付桂芳;李晓明;吴志刚;邵爱娟;杨京玉;刘思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针刺与推拿结合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对92例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推拿组及针刺结合常规推拿组.结果 针刺结合疏经通督推拿组基本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针刺结合常规推拿组基本治愈率为45%,有效率为84%.两组治愈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基本治愈率,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并末见统计学上的差异.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李忠仁;张仕年;郭爱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抗炎镇痛作用观察,考察含油量与药效作用的关系,阐明含油量对木鳖子药效学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结束时脱颈处死小鼠,剥离胸腺、脾脏,进行主要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观察.结果 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耳肿胀率、痛阈值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影响,小鼠一般状况较空白对照组差,体重普遍低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明确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但对镇痛试验的舔足次数无显著性影响.上述所有指标均未呈现明显的线性量效关系,随含油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其中10%~20%含油量时其抗炎、镇痛作用好,且对体重和免疫器官的影响小.结论 木鳖子在20%含油量时抗炎、镇痛等药效学作用为明显,对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小,对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影响小.
作者:孙付军;路俊仙;崔璐;陈慧慧;王春芳;林惠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隔山消中Ca,Mg,Fe,Cu,Mn,Zn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隔山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量并用加标回收试验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对于所测元素,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17,隔山消中上述6种元素回收率94.4%~119.1%,RSD<6.0%.隔山消中上述6种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Ca,Mg,Fe,Mn,Zn,Cu.结论 隔山消的临床应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密切相关,可为隔山消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莉;罗常辉;蓝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对合成7个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研究.方法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甲氧甲基保护、克莱森缩合等反应得到7个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采用强迫游泳实验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在10 mg/kg剂量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中化合物3 b活性好,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查尔酮类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抗抑郁的活性.
作者:赵东海;张以忠;郑中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验龙胆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龙胆药材与其伪品通过不同的显微特征,可以一一区分.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可以控制龙胆药材的质量.
作者:曹悦;左代英;孙启时;查美娜;赵静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3种不同性状的赭石、生品及制品的药理作用.方法 断尾法;玻片法;毛细管法;与戊巴比妥协同实验;尼可刹米致惊厥实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结果 赭石有显著的止血、凝血、镇静、抗惊厥、抗炎等药理作用,但不同性状的赭石之间、生品与制品之间的药理作用不同.结论 3种不同性状的赭石、生品及制品不能简单地作为同一种矿物药而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用药目的来选择.
作者:熊南燕;王永艳;姜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哈蟆油(OR)对D-半乳糖所致雌性衰老模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分型铜锌-SOD(CuZn-SOD)、过氧化物酶(P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SPF级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OR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另设一组8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植物油.给药结束后收集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SOD,CuZn-SOD,POD,T-AOC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总SOD、CuZn-SOD、POD和T-AOC活性明显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OR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清中上述指标数值(P<0.05,P<0.01);OR中剂量比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清SOD,CuZn-SOD活性(P<0.05).OR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上述指标(P<0.01).结论 OR明显提高老年雌性大鼠血清和肝组织SOD、CuZn-SOD,POD和T-AOC活性.OR能够增强衰老雌性大鼠抗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其衰老程度.
作者:姚晖;姚锐;原海晓;王晓娟;邓虹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滴丸(bilobalide drop pill,BDG)对小鼠耐缺氧能力以及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银杏内酯滴丸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BDG对心电图、心肌含水量、血清乳酸(L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BDG(27,54 mg/kg)和BDG(13.5,27,54 mg/kg)可分别延长正常小鼠和心肌缺血小鼠常压耐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BDG(10.5,21,42 mg/kg)可以对抗心电图的ST段偏移;BDG(10.5,21 mg/kg)可以减少血清LD含量及降低血清LDH活力;BDG(10.5,21,42 mg/kg)可降低血清CK活力、提高SOD活力和减少MDA含量;BDG(21,42 mg/kg)可降低心肌含水量;BDG对心肌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 BDG能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保护大鼠心肌缺血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抗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郑锐;李维祖;闵小芬;尹艳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对大鼠骨密度及钙、磷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胃切除术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共60只,并将其分为5组:胃窦切除术组、胃底切除术组、全胃切除术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术后6个月,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钙、磷等骨代谢生化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胃切除术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值显著降低(P< 0.05);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血清无机磷均升高(P< 0.05);血清总钙、降钙素、骨钙素均降低(P< 0.05).结论 胃切除术后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血清ALP、P升高,肠钙吸收低下,CT分泌减少,BGP分泌减少,PTH分泌亢进的情况下,骨吸收明显增强,这样骨吸收远远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王文平;马英锋;徐武清;朱希杰;王勇刚;张跃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与大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30只.于处理后第6,12,18天检测各组气道液黏多糖(RS)、大肠液黏多糖(CS)与粪便含水率(WF).结果 温燥组第12天,第18天 RS持续下降,凉燥组第12天为减少(P<0.05);温燥组、凉燥组CS先升高、后持续降低(第18天,P<0.05);温燥组RS与CS呈平行减少.结论 外燥可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肺气则无津以降,而失舟楫传导之职,肠液分泌减少,其病机主在肺卫,并为研究外燥伤营卫、津血之燥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胡利群;丁建中;张六通;王明明;贺尚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祖师麻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为中成药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 VP ODS C18(4.6 mm×150 mm,5 μ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以乙腈和0.5%的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祖师麻注射液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9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有效用于祖师麻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对产品的质量评价.
作者:刘妍;王胜利;毕慧敏;游富英;孙秀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新型的连续加碱法制备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壳聚糖、氯乙酸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为催化剂,采用连续加碱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考察催化剂使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DS)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 佳反应条件为:以6%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催化剂,m(壳聚糖):m(氯乙酸)为1∶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h时,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DS)和溶解率分别达到1.35和99.10%.结论 本法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优越的水溶性能,是一种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玉良;段桂运;李福荣;夏成才;游桂荣;韩俊芬;郭丰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也称有据医学、求证医学,是用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以及患者的期望有机的结合,也是运用新、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适宜的诊断方法,精确地预后估计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重视证据、以人为本.同时,也注重医生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运用循证医学来完善中医中药理论,加快发展中医中药,建立中医药临床系统评价体系,汇集中医药临床评价的资料,建立大型中医中药信息数据库,是医药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谢腾芳;赵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和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观察其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肝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探针药的代谢率观察其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无影响,大鼠肝CYP450含量及肝脏指数无显著变化,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探针药的代谢率亦无影响.结论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
作者:李丽波;孙超;王玉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蒙药索布如·札特巴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分别对蒙药索布如·札特巴进行超声波提取,检测其提取物对于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 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 索布如·札特巴乙醇提物和水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达到50%清除率所需浓度IC50值分别为0.8 g/L和1.2 g/L;而且对β- 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1 g/L和1.5 g/L.结论 索布如·札特的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8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明显高于水提取物.
作者:敖恩宝力格;王金妞;邰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术茯苓汤及其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与组分配伍对脾气虚大鼠VIP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白术茯苓汤水煎液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肠组织VIP受体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①白术茯苓汤组、总多糖高剂量组、白术内酯Ⅲ中剂量组、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能降低VIPR1水平(P<0.05);络合物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VIPR1水平(P<0.01).②白术内酯Ⅲ高剂量组、络合物高剂量组、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能降低VIPR2水平(P<0.05);白术茯苓汤组、总多糖高剂量组、络合物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VIPR2水平(P<0.01).结论 白术茯苓汤及各提取分离组分对VIP受体皆有不同程度地下调作用.
作者:罗云波;贾波;祝捷;贺晓芳;张楠;刘兴隆;彭腾;彭成;欧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丝瓜根滴鼻液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90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滴用丝瓜根滴鼻液,对照组滴用1%麻黄碱、链地液,每鼻腔4~5滴/次,4次/d,7 d为1个疗程.结果 丝瓜根滴鼻液对过敏性鼻炎显效率为90.00%,对慢性单纯性鼻炎显效率为66.66%,总显效率为78.33%;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性治疗过敏性鼻炎.滴用丝瓜根滴鼻液后除少数病人的鼻粘膜出现刺激性短暂性疼痛外,其他病人尚未发现全身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丝瓜根滴鼻液治疗鼻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桂兴;廖伟明;唐爱莲;欧贤红;许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