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关键词:医学名词术语
摘要: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声带新生物摘除术的佳麻醉、手术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6例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术的手术体会.结果该方法可使患者术前焦虑、术中躁动、术后声嘶及复发明显减少,而且手术操作方便,减少了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论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新生物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李剑华;李正玉;姜忠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

    目的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连续11例病人在低位正中皮肤小切口、部分劈开胸骨下段、不横断胸骨情况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该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部分经挑选的心脏手术,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损伤小,是一种可以推广的心脏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薛松;萧明第;吕志前;卢成宝;袁忠祥;王利民;刘沙;毛建强;钱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32例临床分析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高敏感性β-hCG测定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异位妊娠仍是威胁育龄妇女生命安全和生殖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其种类多,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故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85~1999年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共32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范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适应证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适应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压力-流率测定研究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逼尿肌功能状态.结果 96例BPH中逼尿肌收缩无力(ACD)7例(7.3%),无BOO 21例(21.9%),BOO 68例(71.8%),BOO伴逼尿肌不稳定(DI)29例;术后获随访的BPH中,5例非BOO、4例ACD术后1 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大尿流率(Qmax)无明显变化,25例BOO术后3~6个月Qmax正常或显著增加、残余尿显著减少(P<0.01);9例未手术的BOO 1 a后Qmax进一步下降,残余尿增加,IPSS升高,其中3例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ACD.结论应用尿动力学检测BPH有无BOO及逼尿肌功能,对合理选择手术病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仁富;陆洪斌;孙晓青;谢叔良;连保罗;乔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芬太尼和维拉帕米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协同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观察芬太尼和维拉帕米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10μg/L维拉帕米组(V组),10μg/L及30μg/L芬太尼组(F1及f2组),10μg/L芬太尼+10μg/L维拉帕米组(F1+V组),30μg/L芬太尼+10μg/L维拉帕米组(F2+V组).离体心脏平衡20min后,C组继续灌注K-H液10 min,阻断冠脉左前降支10 mir,,复灌5 min,记录冠脉流量(CF)及心电图.其余5组除平衡后换用含不同药物及浓度的K-H液外,余同C组.太尼或维拉帕米后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心律失常的时间,延长窦性节律时间(P<0.05,P<0.01);芬太尼和维拉帕米合用后,减慢心率(P<0.01),增加CF(P<0.05);其减少心律失常的作用更为显著(P<0.01),并未见室颤.结论本实验提示芬太尼和维拉帕米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有协同保护作用.

    作者:朱立言;曹红;王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学习困难儿童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分析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视觉-运动整合(VMI)发育状况,以及VMI与韦氏总智商.因子智商相关关系.方法采用Beery VMI发育测验及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60名年龄在7~12岁LD儿童进行个体测试.结果LD儿童均有VMI能力发育落后,比实际年龄落后15%~45%;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05(P<0.05).VMI测验结果与韦氏智力总智商、3因子智商相关性分析,与B因子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384(P<0.01).结论 LD儿童视觉-运动发育明显落后,在智力正常但有学习困难的儿童中进行VNI测试可以判断儿童有关学习能力缺陷的有无和程度.对儿童学习能力的预测和早期干预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徐州市义务献血员弓形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目的了解徐州市义务献血员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徐州市中心血站流动采血车在徐州市区采集的义务献血员血清中抗弓形虫IgG.结果共检测2 589份血清,抗弓形虫IgG阳性率为3.01%.献血员的弓形虫感染率无性别、职业和血型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论为预防输血后弓形虫病,应将弓形虫感染指标作为献血员的必检项目.

    作者:刘宜升;付琳琳;杜文平;陈明;史志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多房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如治疗不及时或胸水蛋白含量高时,则易形成多房分隔,致胸水抽取困难,胸水难以吸收.作者根据文献报道,使用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本病1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困难,治疗方法多样,在许多问题上存在较多争议.现将我院1980~1999年经外科治疗的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金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6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17分法对术后的脊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及评价.结果病程在12个月内者,术后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76.09%;病程超过12个月者,术后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64.71%(P<0.05).结论对2间隙3节段以上脊髓受压合并发育性或退行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椎管扩大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对病程在12个月以内者疗效更佳.

    作者:刘凯;龚维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7例观察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治疗组,n=37),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n=42)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3例(62.2%),好转10例(27.0%),无效4例(10.8%);对照组无临床治愈病例,好转17例(40.5%),无效25例(5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小剂量、短期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宓晓鸣;薛永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分析

    非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不是以典型的腰腿痛就医,而是以脊柱侧弯、足下垂、马鞍区麻木、括约肌紊乱、间歇性跛行等就医.若注意检查,这些情况并不少见,约占整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15%.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

    作者:房作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肠破裂55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89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小肠破裂5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临床应用的技巧.方法对48例拟行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采用常规扩张法注液,获得额外的皮肤行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结果 48例中,有2例扩张器外露,1例扩张囊漏液,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熟练、规范的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耳再造中纤维囊壁好去除.

    作者:张爱君;金培生;肖光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患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致癌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肺癌和30例非肿瘤病人CYP1A1基因,再用Nco1及Hinf1两种内切酶区分CYP1A1基因的亚型,并分析各基因亚型与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YP1A1野生型(Ⅱe/Ⅱe)肺癌组的频率为42.5%(17/40),对照组为60%(18/30);CYP1A1突变杂合型(Ⅱe/Val)肺癌组的频率为32.5%(13/14),对照组为33.3%(10/30);CYP1A1突变纯合型肺癌组为25%(10/40),对照组为6.7%(2/30);Ⅱe/Ⅱe型与Ile/Val型相比两组元显著性差异(P>0.05),Ⅱe/Ⅱe型与Val/Val型相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携带Ⅱe/Ile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度比值比(OR)为1.00,Ile/Val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度OR为1.38,95%CI(可信区间)为0.49~4.0,Val/Val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度OR为5.29,95%CI为1.12~24.9.结论CYP1A1(Val/Val)是肺癌的易患性因素,携带此基因的个体能增加肺癌的易患性.

    作者:章龙珍;王绪;史艳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脐带在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部分暴露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采用脐带修复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部分暴露的疗效.方法将脐带片植入于羟基磷灰石眼座前部或将脐带片包裹取出的羟基磷灰石眼座后重新植入肌锥腔内.结果随访0.5~2 a,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排斥反应、交感性眼炎和植入物外露,眼睑外观饱满,义眼活动良好.结论脐带是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部分暴露的理想包裹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素民;高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研究洛美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洛美沙星注射液可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王江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CT与p53、p16、DNA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征象与p5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及癌细胞核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检测p53、p16基因蛋白表达;在此基础上,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其中39例细胞核DNA含量并与相应的CT征象对照,分析P53、p16基因蛋白表达及DNA含量(DNA指数,DI)与CT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①正常肺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TNM分期中,I、Ⅱ期NSCLC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Ⅲ期和Ⅳ期;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P<0.05).②NSCLC的DI值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NSCLC的细胞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越高,异倍体率(AT%)越高,SPF值也越大.③CT显示NSCLC大直径>3cm及有淋巴结肿大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p16基因蛋白阴性表达及DI值、SPF值均高于直径≤3 cm组及无淋巴结肿大组;肿块轮廓出现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边缘出现短毛刺征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低,同时具有较高的DI.结论 CT征象与p53、p16、DNA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曹爱红;王绪;汪瑞民;刘亮;黄健;陈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和三色比浊法测定32例急性IT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20例正常儿童的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急性ITP患儿血CD3、CD4、CD4/CD8值急性期明显低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CD8、CD19、CD16+56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IgG、IgM、C3、C4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g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均参与儿童急性ITP的发病过程.

    作者:高吉照;薛天阳;许伟;朱学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顺利恢复,2例因切口感染而延期愈合,2例死亡(12.5%).结论果断的手术探查和适当手术方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空肠造瘘术是实行肠内营养的较好方式.

    作者:冯虎;徐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